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32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看到了吧,庄子随便就找个尚书了、宰相了过来给上课,牛逼不?

学子们其实都习惯了,要是品级不够的人过来,他们才会觉得有问题。

“小易呀,以后不要这么折腾我啊,我过来是找你有事情商谈,你看看你干的是什么?”

课程结束了,毕构很不高兴,我堂堂宰相,跑过来了就给你讲个课?

你家的课咋那么值钱?

“老毕,我这是让你露个脸,你可要知道,这些人以后的位置,二百二十个人啊,你想清楚了。”

李易笑着说,学子们现在跟他学,这些人以后要专门安排到特殊的位置上。

跟其他的人不一样,他们所学的知识特别繁杂。

将来大唐就会因他们而动,他们还会教授其他的人。

这是一个势力,庞大的势力,到时候即便没有李家庄子,他们也会凝集在一起。

儒家的思想要被打破,重新变成百家争鸣。

这是李易的想法,同时也是他推动的事情。

毕构深吸口气:“小易啊,你在庄子里面呆着果然是好办法,不能出去,你得罪了太多的人了。”

“不,老毕,你想差了,我得罪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没人敢冒头,他们谁出头,我就收拾谁。

我不出去是为他们着想,我出去谁敢暗杀我,他们的家族会被我连根拔掉。”

李易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样子。

“小易,他们现在说要收你的权,你对此怎么看?”毕构终于把朝堂上的事情说出来了。

“给呀,谁收,给他,让你负责。”李易依旧轻笑。

第0773章 民生补贴待税收

“给你个牙套,晚上睡觉的时候戴,戴上十天半个月的先看看情况。”

吃饭之前,李易给毕构检查了有点松动的那颗牙,没什么大问题,晚上睡觉的时候固定即可。

“白天不戴?”毕构听到不用拔牙,比较开心,拔牙疼。

“透明的,白天戴……也行。吃东西的时候摘下来,要常清洗。”李易点点头。

“今年该收的租子已经收完,折合成钱,约有九百六十万缗,主要原因在于粮食价钱降低。”

毕构拿到了牙套,去食堂吃饭的路上向李易说朝廷的财政收入。

租和调的收入,加在一起九百六十万缗,比去年多一点。

受粮价降低的影响,折算钱后显得不多。

“税应该多。”李易想着自己庄子为户部贡献的钱,并不少了。

“商税加起来一千零十三万缗多,离过年还有几日,过年的几天大棚蔬菜价钱高,估计可凑齐一千一百万缗。”

说起商税,毕构看上去很高兴,京兆府的商税竟然比全大唐的租子还多。

到食堂,毕构自己端餐盘去选菜。

李易让厨房给做了一份炒面,放了一堆的肉和青菜,多加陈醋,辣椒油搅拌,加一碗汤。

“明年河南府清丈好,顺便把商税加上,你说能不能超过两千万?”

毕构吃一口油炸的豆虫,盘算起明年的税收。

他很爱吃虫子,尤其是炸的。

李易看一眼虫子:“眼下粮食多,朝廷可多储备,另外如蜂蜜一样,鼓励百姓种植、饲养药物。蟾蜍的蟾酥,能用来麻醉。”

毕构把一条虫子全吃掉:“能吃上饭,就想活得更好,医的方面确实要提高,太医署要继续招人,地方上学子……”

说道学子的时候毕构停下,他想让学子好好学医,地方官学专门开医学课,学子不爱学,除非为了考太医署的人。

“加分,医书已经传出去,学子医学考试成绩好,到长安考科举,给优待。

比如说答错三道题,乙等都进不去了,但医学考试好,就补个乙等。

答错一道题,进不去甲等,医学好,补甲等。拿另一种学科来换科举的位置。”

李易给出主意,大唐的医生太少,太医署之外,一般是家传、自学、找师傅。

找师傅的最不容易,师傅会各种考察,从小培养。

太医署比较好,地方官学也给机会。

不过能进官学的人,考虑当官,不希望当医生。

认为当上官能够帮助更多的百姓,当医生治不了几个人。

大医医国的思维。

“老夫认为京兆府百姓中能出来许多医者,他们识字的多,只是需要许多年。”

毕构一想起培养个医生的年限,又挺无奈。

“最快的是三年,缩短时间,两年,暂时能够给看普通的症状,明显的那种,然后开药。”

李易对此没有好办法,依靠望闻问切来看病,对医生要求太高。

一般情况下,就是感冒发烧,看一看,然后开药、抓药给吃,别用毒性大的药,就不会因为吃药吃死了。

“其他几州受雪灾,压塌的房子由户部来出?别处若洪灾和旱灾,户部审核不易。”

毕构又吃几口饭菜,说起雪灾的情况。

户部有钱了,他想给百姓,又担心远的地方受灾后不好清查,万一有人虚报、谎报,骗取补贴。

“朝廷给买修房子的材料,再借一笔钱给百姓,不要利息,分年偿还,百姓用借到的钱找人盖房子。

今年是不行了,继续住帐篷,朝廷给提供煤炭,来年化冻,才好盖。

若只是修葺的房屋,朝廷出钱帮忙修上,花不了多少钱。”

李易出主意,京兆府的百姓房子全管,是因为京兆府的百姓要承受商品加税后的价格。

还取消了庸和调,算是为税收作贡献了。

外面州府还未开始收税,百姓需要自己想想办法。

塌了的房子若是有梁在,清理出来,还能用在新房子上。

若是泥草搭的房子,塌了就重新建新的。

“外面的百姓还有住在窝棚中的,塌了住帐篷,比窝棚强。”毕构又开始为百姓们难过。

在长安城中,一个个坊的不好房子都重新修了。

然后是各县的情况,他没去看过,想来应该不错。

可还有地方的百姓是用草帘子搭窝棚,就在里面生活。

夏天的时候还无所谓,冬天会冻死人。

李易低头吃炒面,他在考虑怎么办。

他那个时候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人没有房子而租房子的并不少。

关键是能租到,住窝棚的人显然没有钱去租别人的房子。

给他们盖廉租房没有用,没钱。

只能是给低保,给低保就是发粮食,地方官府理论上是给,实际上给不给,并不清楚。

还有跟常平仓不同的义仓,有钱的人捐的,一般会给吃不上饭的人提供食物。

“等税收起来,用税钱来帮,主要在于工作机会,在聚居区住的人有工作,没有田地,什么都不用交。

别处的百姓失去了田地,不交属于逃户。另外是生病,一病许多年,家就拖垮了。”

李易一时间想不出来好办法,他不可能自己花钱养活所有的人。

今年冬天,又来了不少人到聚居区外面去住,跟俘虏们挨着。

由于身份没查清楚,他们暂时不被允许过桥。

这些人一到地方,先纷纷重新入籍,有的带着户籍呢,直接说明情况,地没了,过来找活路。

以前这样的逮到后会处罚,打板子了、流放了,除非带着公验。

不过到李家庄子就没事儿,赶紧办手续,以后可以长住了,还会被安排上工作。

“你庄子的权利太大,该收敛要收敛,老夫也支持收你权。”毕构同样在等收税进行,然后全大唐一起清丈田亩。

吃差不多准备走了,他劝李易一句。

李易耸肩:“怎么收?不然我给陛下递条子?把工坊搬走,派人来管工坊?”

“可以要求你做任何事情之前向朝廷申请,朝廷批准了你才能做。”毕构想到个办法。

“报告,我要喝水。”李易眨眨眼。

第0774章 应急队伍在年头

“问一下小易,庄子的牲畜租赁,要不要给朝廷钱?”毕构准备离开了,把正事问出来。

李易低头想想,说:“单独一只牲畜的租借,不用交钱。庄子上的牛马太多,属于大规模租赁业务,交税。”

“你愿意给钱?”毕构以为李易要拒绝。

李易摇头:“但我这个租赁是属于回报社会性质的,除了饲料就是一点点的牲畜使用费。

按照租赁出去的费用来计算,等牛马老了不能用了,我将将能赚回来购买牛马的钱。

让我交税,我必然会把费用转嫁到承租人的一方,他们就多花钱。

朝廷其实收的是百姓的钱,不是我的钱,朝廷收,我涨价。”

李易把问题又推回去了,收不收的无所谓,反正不是他出钱。

“你觉得要不要收?”毕构发现是个难题。

“收,三十税一,然后我涨价百分之五,如此我还能多赚百分之一点六六。

他们用来跑运输,本身赚钱,不像种地的时候,我便宜点租给百姓,百姓好耕地,地里的出产不高。”

李易选择抬价,租赁的人是商业行为,不属于农业,不给那么多的补贴。

“何时开始?”毕构考虑一下,觉得有道理。

“过了年,年前还剩下几天,提前告诉他们一声。”李易定下时间。

“老夫回去了。”毕构拿着牙套的盒子,溜达着往回走。

“毕尚书过来……”王皇后拉着儿子的手到旁边,小家伙脸蛋红扑扑的,天冷。

“此次雪灾,朝廷几乎无反应,羽林飞骑出动,李家庄子负责物资。他们觉得被动了,想警告我一下。”

李易摇摇头,猜出来一群人是啥想法。

和他那时某个时期一样,老百姓一遭灾,哪个集团先动了,地方官员并不高兴。

还有捐东西的,地方要拿到手里,那么多的东西,不受自己控制,怎么行呢?

别人捐一大堆的面包、矿泉水,官员给接管,理由是官方组织能力强,要统一调度安排。

实际上集团的运转能力比官方强。

后来网络发达,同样的情况就有一定的改变。

谁捐了什么东西,官方会通报,承认东西是谁捐的,而且对方还出了很多力。

一个是环境因素,另一个官员的整体知识程度上来了。

自己在大唐,大范围雪灾,没管朝堂,直接出手,这事怎么算?

史书上如何记载?对比中,显得官员无能。

王皇后撇一下嘴:“让他们半夜安排,他们能组织起来?现在房子倒塌的人吃住和煤炭,叫他们忙吧。”

“正该如此。”李易表示同意,不用庄子花钱了。

你们不是能耐么,给,给你们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