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02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其他的庄上孩子羡慕地看着,还有更小的着急。

宋德喊:“再去做,这东西简单,第一个是尝试,以后的就快了。渠子流下的水流还很急,能推动水车。”

工匠们跑去赶工,确实好做。

“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

李易站在岸上,突然随着旋转木马的上下起伏节奏喊。

骑在旋转木马上的孩子们立即接着说:“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

岸上的小朋友们不愿落人后,一样喊出来。

听着孩子们那清脆又整齐的声音,有的庄户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在他们看来,孩子以后会有出息,自己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哪怕是现在死了都不留遗憾。

有时做梦,梦到又回到以前的日子,而现在的日子才是梦,被吓醒,出一身冷汗。

曾经的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哪里有盼头,不过是活着。

李成器站在旁边看,心中同样感慨。

“易弟,你连制作孩子玩的东西,都和别人不一样。把图纸给我,长安水多,在河边能够做。”

他要图纸,好叫工匠联盟的人造出来。

“大哥,做好了,收费不收费?不收费,孩子们不下来。收费,穷人家的孩子舍不得。”

李易说到关键的事情,富人的孩子玩儿,穷人的孩子看。

“收!”李成器思忖一番,给出个回答。

他接着说:“家中不富裕的可以偶尔玩一次,一钱一刻钟。”

“我倒是有个主意,京兆府的孩子上官学,平时要考校,最好是一旬一次。

给评上优的孩子,下一旬中可以有十次机会,一次一刻钟。

我庄子甚至可以在每一个地方卖小吃、零食。

孩子拿着优的考评,免费给十次价值两钱的吃食。”

李易给出办法,穷不是问题,给你机会了。

考试全是先生针对每一个孩子的进度考。

只要孩子努力学,得了优,免费玩儿。

若连这个都作不到,就看着别人玩吧,不值得可怜。

“好,太好了,对,为兄找人安排,跟各地官学和族学说。

若有先生或夫子帮着作弊,就取消那个一学堂的名额。

只是又要让易弟你破费了,孩子可是不少呢。”

李成器说着又夸起李易。

一个孩子一旬五十钱的吃食,当然本钱没那么多,可孩子却多。

“别处我管不了,京兆府,每建一个,每天那一个给我二十钱,刮大风、下大雨不算。”

李易转头要钱,凭什么我白给别人东西?

“呃!”李成器卡了一下,而后笑起来:“好,相信一般人也造不起,都是为兄的联盟造,给你钱。”

李成器拿着图纸走了,要快,不然到了冬天就玩不成了。

李易招呼人制作小吃,爆米花的锅炉已经造好,没有压力表,不过有时间。

大概的时间就可以爆,比用炒的方便。

找不到玉米,能爆大米、小米、高粱米、黄豆。

爆米花机还能当锅炒菜,比如说鸡肉。

还有等栗子下来后,用来炒栗子,时间差不多后慢慢防气。

除了这些,还有刨冰、涮串儿、果干……

加上油炸的馓子、山药制作的虾条、淀粉制作的虾片。

拌的豆皮,带冷面汤的那种。

熏的干豆腐卷、不是很咸的豆干。

反正小吃有很多,孩子们都喜欢。

“把这些东西批发出去,给别人卖,卖不动的拿回来,另外……我设计个方法,到造纸作坊那尝试。”

李易安排完制作零食的事情,回到院子里考虑怎么制造简单的水印。

现在造纸的时候,用水帘捞纸浆,然后晾晒。

在水帘上增加凸起,纸浆捞的时候那个位置就少,干了后比别处薄,水印。

李易想的是额外拿出来个东西,当水帘捞取一次之后,把这个东西放上去,再捞一次。

等干了,出来的纸比较厚,两层中间夹一个东西。

摸着有突起,对着光看,那个位置黑。

放的东西可以用木屑放胶,在模子里面做出来。

“还需要一套铜刻版,用来印刷,套彩,对,就这样。”李易决定下来。

他开始画图,庄子上用的兑换券的图,要漂亮和复杂,雕刻翻模的时候,师傅们多操心吧。

等他画完,天都黑了。

版面上有山有水,还有花红柳绿,以及小鸟。

其实就是李易按照庄子周围的情况在热气球上照的相片画的。

上面有壹钱、贰钱、伍钱、拾钱的字样。

拿着出来,到印刷坊,交给工匠。

“九种颜色,套印,需要九个版,你们辛苦一些。”李易对工坊的坊长说。

坊长看看,深吸口气:“东主放心,就是比较细,我们换细模,然后慢慢调整,做不好的废掉。

现在坊里的彩色的油墨已经调好,等着以后有了广告时,在报纸上印刷。”

工匠给出回答,李易放下心。

油墨确实能用了,还试印了几次,效果十分不错。

只是没打广告,上彩墨,太过费钱,舍不得。

等有了广告,广告需要用彩印标记,加钱。

第0431章 大家一起打水仗

“老夫总觉得要有大事发生。”

政事堂中,三个宰相晌午一起吃饭的时候,姚崇出声。

“何事?”张说配合问一下。

“不知。”姚崇摇头:“老夫只知最近几日李家庄子太过平静。”

“不是在找矿、挖矿、采石头呢么,金矿的事情他又不管。”卢怀慎证明庄子没闲着。

“不算,醉仙居亦不算,还有事儿。”姚崇笃定自己的第六感不会错。

张说咽下口鸡肉:“报纸在赔钱卖,每日还是多印出来三十万份,顺着河一路送下去。

派去的人手是从外面到河边居住的机灵的人,庄户没去。

哦,我知道了,再铺几天,京兆府的要打广告,这个是大事儿。姚相厉害!”

“是么?”姚崇怀疑,照此一琢磨,有道理。

打广告赚钱,京兆府打一次广告要多少钱?

等李家庄子在京兆府打广告成功,就可能在其他送报纸的地方设立个点儿,然后也打广告。

“听闻许多学子为了省钱,在报纸的背面练字,三钱能看报,还可写字,划算。”

卢怀慎专门挑好的说,表明李易又给学子们提供了帮助。

“可惜没问问他能否快速编席子。”姚崇遗憾,他属于‘病’了,总要给李易找事情。

以前他还能去庄子,如今不准去,闹心。

庄子中的李易不闹心,他又发明了小东西,也可以变成大东西。

用平板车装着大水桶,上面有个压力井,只是和水井的不同,密封更严。

出水口是个小的竹管,连接在水桶中。

上面的人一压,水就喷出来,喷得还很远呢,跟玩具的水枪似的。

庄子里用这东西给水泥路面降温,太热了。

人穿着鞋走在上面脚底都烫,更不用说牲畜的蹄子。

打了铁掌,再一接触热的水泥路,马和牛不愿意上去。

庄户用水泼,李易觉得慢,转头让工坊做出来一个水枪。

李成器看到了,他愣了一会儿,跑过去亲自压。

等一桶水剩个底儿,吸不上去了,他才停下。

找到李易:“易弟你知道这个能移动的压水的东西能作什么用吗?”

“打水仗,你一个,我一个,互相喷。”李易看着李成器。

“再想一个。”李成器催促。

“长安城中是石板路,夏天也热,是人来泼水降温,费劲,不如用大木桶拉着走。”

李易再给出个用途。

“早就是用木桶打上孔先塞住,走的时候把塞子拔下来,一边走一边就洒水了。”

李成器强调,你才泼水呢,你当大家都那么笨?

冬天你庄子滑冰,不就是用此办法浇冰么。

李易不开玩笑了:“可以制作更大的,需要几十个人操作,用来灭火。

我还有几个东西,辅助灭火,需要的人手少,一个人能操作,还可以三四个。”

李易说着带李成器到旁边,旁边有水桶,上面有个竹管,里面还有管子。

然后用麻和油泥密封,竹管的下面是单向阀。

上面也是一个单向阀,反向的。

管子一拔,桶里的水进管子中,管子再一缩,水被皮垫的单向阀给挡住,从上面喷出来。

密封不够好,依旧有空气进来,却可以喷出去。

当然,前面要是短,用手堵也行。

或者是中间有能捏扁的地方,吸水的时候捏住,压水的时候松开。

另外一个是两个人用一个横杆压,一个人负责把住管子对方向。

一压,水喷出去,比一个人的那个水量大、距离远。

第三个东西就是竹筒制作的针筒,抽一下水,推一下。

李易那时小孩子玩的塑料小水枪,他给放大了。

“把压力的那个做大,几十个人一起压,能让水射到几层楼那么高,水多。”

李易拿出来的是清朝时期用的水龙。

现在的灭火工具是一个丈长的粗竹筒,用皮子封一个大大的水囊。

灭火的时候把竹筒插在水囊中,口的地方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