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41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如果没有这辆车,四天能直接回到长安。

李易的救护车又长又宽,在长安城边还没问题,路也宽,出来后发现碍事。

“别逼我,逼我的话,我换辆越野救护车,自己开着走。”李易对车同样不满。

他如果开一辆越野救护车,洛阳到长安的官道,一天。

若是他那时,四个小时都算长的,前提是不堵车、不限速。

“东主,越野救护车是什么?”樊凡比较好奇,想了解。

“就是速度很快的车,能自己跑,上面架一挺机关炮,你们五百骑,不够我杀的。”

李易随意说一句。

樊凡居然信了,他点头:“早知道东主你有厉害的东西,那什么机关的东西,能给我们用用吗?”

“不能,只可以我用,所以遇到敌人,跟我在一起,不要去拼命,躲我后面,我收拾他们。”

李易拒绝,给你们用?你们要打掉我多少寿命?

“东主,不用你全杀,你杀一部分,他们害怕一跑,我们骑兵追杀,有功劳大家一起分。”樊凡还能想到杀溃敌人的时候配合。

“行,有机会的,功劳全给你们,我不要。”李易顺着说,他不认为有机会去跟敌人拼杀,他就守在庄子里。

第0340章 人去却留地富饶

李易在赶路,要去蓝田县看看情况,回头想办法应对。

洛阳的百姓却在感谢着李易,再没有人说他是败家子。

收麦子的时候,一捆捆麦子用割麦神器给兜下来,更多的蝗虫在麦地里蹦达。

百姓们终于知道这是什么,蝗灾呀。

好多蝗虫,这已经抓了不少了,若是不抓,过些个日子会冒出来更多。

而有个钱多的傻子一早便带着鸡鸭和猪过来用蛋换蚂蚱。

大家看到了鸡鸭吃蚂蚱下蛋多,猪吃蝗虫长得快。

然后大家就去换蛋、前些日子换鸡崽儿、鸭崽儿,还学会了人工孵化。

等割了麦子,露出下面的地和密密麻麻的蝗虫,才明白有多么凶险。

要是不换很多家禽,并且知道怎么抓蝗虫,现在如何是好?

现在……

现在是洛阳城周围的田地里奔跑着大量的鸡和鸭子,庄户把鸡鸭放出来了。

前面的人收割麦子,后面鸡和鸭子扑腾着翅膀、叼高啄低争抢着吃蝗虫。

蝗虫只要飞得低一点,保证被鸡给叼下来。

鸭子伸脖子、低下头、放平嘴、呼扇翅膀、两条腿在田里高低不停地奔跑,遇到一个吃一个。

一脑袋撞在人的腿上,理都不理,继续逮蝗虫。

一些没被换走的小鸡小鸭子跟在后面,跑两步就摔个跟头,翻身起来,互相配合着吃一只蝗虫。

蝗虫对于小鸡来说太大,一只吃不下去,几只冲上来,一鸡一叼,向后一使劲,撕了。

“别踩了小鸡小鸭,它们会长大。”被庄户雇来放鸡鸭的人拿个网兜跟在旁边,喊着让人注意。

毕构兄弟两个站在田边,任凭蚂蚱落到身上而无动于衷。

有一身黄毛的小鸡跑过来,抬头看毕构身上的一只蝗虫,焦急地叽叽叫。

毕构看一眼,抓住蝗虫摔地上,小鸡冲上去,叼着吞不了,不停地叼,想给叼碎。

旁边又跑过来一只小鸡,看着过来一起叼,几下之后,蝗虫碎了,两只小鸡吃掉,转头再去找。

“兄长,明明是个蝗灾,为何弟这里看百姓竟然看出了欢乐的气氛?”

毕栩看着百姓咧嘴笑,躲着小黄毛鸡和黄毛鸭的样子,总觉得很违和。

毕构仍然看着劳动的场面,道:“他们看到了希望,当发现蝗虫可以用来喂家禽和牲畜后,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抓更多的蝗虫。

百姓一样会算鸡鸭的孵化期,知道每两旬就会出一批小鸡,每月出一批小鸭。

鸭子比鸡吃蝗虫多上许多,现在是收割,收割完毕,大量的蝗虫在地里。

晚上用火引诱,白天捕捉,再看这已经超过七万只大大小小的鸡鸭在吃。

鸡鸭按照民间说法是直肠子,边吃边拉,肥料就落到地里。”

毕构说话的时候,脑海中出来了一个笑嘻嘻的少年身影。

初来时被人骂成傻子,现在骂他的人恨不能当面对他磕头的少年。

招呼未打一个,人跑了,只留下一百庄户操持。

毕栩还是有些恍惚,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一个月不到。

正想着,他看到有鸡下了个蛋,马上有小孩子挎着篮子跑过去。

篮子中铺了麦秆,小孩子小心地把蛋捡起来,放到篮子里,不敢再跑,一步步走向旁边。

旁边已经放了很多大筐,同样是铺了麦秆,鸡蛋、鸭蛋装在里面。

被雇佣来的人帮着看人和记数,凑十个蛋,给孩子一个小竹牌子。

毕栩知道,用这个牌子可以去领一只小鸡或小鸭。

蝗虫在飞着、麦子收割着、孩子找来找去,居然显得那么和谐。

“李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毕栩使劲想,发现自己想不出来,无法给李易往其他人的身上重合。

李易似乎跟谁都不一样,听兄长说,他是被陛下派来。

“待为兄入了长安后再打探,说好的,给我镶三颗黄金芯的陶瓷牙,还说在庄子里为我单独修个院子。”

毕构笑着说出来,他相信,李易不是说着玩。

“这些鸡鸭,他们还要带回去?”毕栩对长安的事情没作多想,开始考虑运输的问题。

“他既然把人工孵化的法子教出来,自然更熟练,他庄子怎么会来回折腾,必是卖掉。

加上前几日卖出的花露水、香皂等东西,他跑一趟,不但没赔钱,反倒是赚了几倍。”

毕构算了算蝗虫换蛋和小崽儿的比例,以及下蛋的大概数量和孵化数量。

得出一个结论,只鸡鸭和猪,李易拿过来的这些,最后卖掉后会拿回去四到五倍的钱。

官员会说他好,庄户一直在想办法给官员送好处。

百姓说他好,百姓有了更多的鸡鸭可养,还学了孵化和用蚂蚱喂家禽、猪长得快的技术。

在一片称赞声中,他的庄户会满载而归。

比起毕构从全局考虑,百姓就淳朴许多,他们只晓得自己随便抓的蚂蚱可以换到鸡蛋、鸭蛋,以及小鸡小鸭。

蚂蚱在他们眼中随处可得,不值钱,鸡鸭才是好东西。

只要蚂蚱不吃掉麦子,等收完之后,就开始大量捕捉。

同时他们发现个有意思的事情,以前一到收获的时候,总有鸟雀来吃麦子,现在鸟雀全跑去吃蝗虫了。

于是在一片和谐中,麦子被收割,很快有人抬来脱粒的设备,哗啦哗啦打下麦粒。

到这个时候不用再急着脱壳,麦子或稻子的保存,有外面壳的情况下可以放更久。

面粉和大米保存期才短,会生虫子。

打下来谷粒的秆子,以前是用来烧火,现在则是放着,看看是堆肥好,还是混杂到秋天时候制作青储后一起喂给牲畜。

即便是知道可以焚烧了在田中,用来肥田,他们也不干。

因为有堆肥的技术,堆出来的肥比直接烧了强。

毕构在蝗虫飞舞中,背着手离去,没什么可看的了,今年河南府的粮食不会出任何问题。

并且以后百姓不会惧怕蝗虫,他们找到了应对的办法,包括如何说服自己去抓蝗虫。

什么天威和蝗神,在鸡蛋、鸭蛋的面前,全都靠边站。

“兄长,今年的夏租还收吗?”毕栩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其他蝗灾的地方收,河南府就收,别人的不收,河南府凭什么要收?”毕构给出答案。

第0341章 以和为贵不还手

“这位兄长,你们打哪里来?”中午时,马吃草,人吃饭,李易又看到了百姓。

他给提供热汤,顺便询问。

被问的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身边跟着用布包了头的妇人。

还有八九岁的女孩子、六七岁的男孩子,以及一个襁褓中的不知道男女的孩子。

“蓝田县,说是要收人头税,我们去她娘家躲躲。”男人面脸疲惫之色地回答。

“怎不去其他县找个活作?”李易再问一个问题。

“说是从京兆府收,若不趁早跑,被抓到了,可要判呢。”男人无奈道。

“是县令说的?”李易想弄清楚源头。

“等县令说出来,估计就封县了,那是下令。许多富户都跑了,还有的人要卖田,拿着钱走。”

男人接过热汤,发现里面居然有大块肉,表情稍稍变好一些。

李易又跑去问其他从蓝田县出来的人,只有蓝田县,别的县没有。

倒是见到了从其他县出来的商人,车上拉着新釉的瓷器,想到洛阳卖。

李易略微安心,瞧情形,只有蓝田一县有人在搞事。

松口气的李易先不吃饭,进车中写信,足足两刻钟,他才写完。

出来找到樊凡:“樊营长,派几个兄弟快马送到庄上。”

樊凡看一眼信封:“不封漆?”

“快送,别多话。”李易瞪对方一眼。

樊凡嘿嘿一笑,找过来二十骑,调整马,把别人没乘骑的马换给他们现在骑。

带着的马上盔甲和弩卸下,只留马刀和弓,一人三骑,奔驰而去。

但凡前面有人或车,他们便喊:“急报,让路,急报……”

李易就着肉和野菜汤吃干巴饼,樊凡凑过来。

“东主你要对蓝田县的一部分人动手了?”樊凡看着很兴奋。

“以和为贵,我这人啊,没有大的志向,挨欺负了不懂得还手,我叫人查一查,讨好一下他们。”

李易露出笑容,让樊凡很熟悉的笑容。

樊凡耳边似乎萦绕起一个声音‘我是李易,李家庄子的东主,陛下让我带你们玩儿’。

他揉揉耳朵,不自觉地离开李易一段距离。

“东主,不会死人吧?”樊凡觉得有些人要完。

“死什么人?凡是从蓝田县出来的人,都给吃食,有商人在,给商人一个条子,把他们带到洛阳,可以获得好处。”

李易看了眼从蓝田县出来聚集在一起吃饭喝汤的人。

那些人自己带了主食和咸菜,背了包,当发现汤里有大块肉之后,就不吃自己的主食了,使劲吃肉。

如此,他们的食物能省下来。

李易看了并不管,要不是携带的粮食少,他甚至可以多给粮食。

反正现在的大唐野外的动物多,羽林飞骑打猎的本事也大,吃吧,肉随便。

樊凡见李易在那里想事情,不打扰。

转头去找商人,与他们商量把百姓带到洛阳的事情。

“那位是灞水东畔的李东主,你们把人带到洛阳,有回报。”樊凡如是与商人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