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754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之前认为游艇是最大最漂亮的船,此刻明白游艇就是个宝宝。

他们想不出来,这么大的船是怎样漂在水上滴。

也有人惦记刚离开的岛子,船上再好,不是自己的家,岛子建设得越来越漂亮,生活改变许多。

那里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亦是奋斗过的地方,泪水与汗水都曾洒落,痛苦和欢乐交错。

“啊!大海呀!你的壮阔就像……给我滚,快滚,好,你们不滚,我滚。”

李易正考虑来首诗呢,一群海鸟在他头顶上盘旋并给他天粪。

他不想吃鸟,只好跑掉,进屋躲避,等离岛子远一些,鸟不会继续跟随。

船队不走直线,凡是之前路过有人的岛子,还要去一次,把人收编。

若对方暂时不考虑加入大唐,就给东西,帮助当地提高生活水平。

大唐其他的船只过来,受各方面影响,天知道漂到什么地方。

遇到岛子就是大唐的所在,有人的地方会随时准备足够的鱼干、淡水。

这一轮送的东西中包含煤炭、汽油、柴油。

不允许当地用,除非连续下大雨,别的柴火全点不着了,那么把汽油倒在煤块上点燃。

高纯度酒精也放下一点,配合酒精打火机,火柴同样会因保存不好湿了。

此时大唐没闲着,该种地的种地、该做工的做工、该修路的修路。

尺带珠丹的少年兵们乘上飞艇去收拾单独接触想要替换他位置的部族,准备彻底巩固王权。

渤海的地方夏天时好过许多,草长出来,有蘑菇和其他的动物吃。

飞艇过去以奢侈品交换物资,包括大量的酒都换给组成渤海国的部落,价钱还便宜呢。

酒都是高度酒,一般五十度左右,大唐用粮食酿,没用稻草什么的来发酵。

最需要的是奴隶,只要给奴隶,就可以换到大量的好东西。

没死的大祚荣继续呆在大唐,准确地说是在航母上,包括他的另一个儿子大门艺。

如今渤海真正掌权的人是大武艺,大祚荣和大门艺根本不知道现在大唐对渤海的攻势。

大武艺很聪明,历史上懂得联合新罗与倭国对抗大唐,同时通过战争的手段把其他的部落给兼并。

现在其他的部落跑了,剩下的部落本就臣服于他。

他眼看着人越来越少,地无人种,从渤海湾能弄到的盐,需要用更多的东西来换。

他焦虑,派人亲自到大唐找父亲,想跟父亲说说如今面临的问题。

从延吉到洛阳需要多长时间?坐飞机很快,高铁也不慢,哪怕是绿皮火车呢,四天也就到了。

他们没有,只能骑马,在丘陵的林间和被踩出来的小路上行进。

非两地之间的直线连接,各地的直线,一千八百多公里。

还得走山路、绕远、过河,很多地方没有驿站,曾经有人的所在如今人去房空。

两个月能够过来,就算是快的,除非进到大唐的地界后,大唐给他们开放驿站。

新罗那里没闲着,按照李易提供的方法,给人家百姓扔宣传的连环画和东西。

百姓拿到手看,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去给金兴光报信,守在当地的人有着自己家族的政治盘算。

派人回去给自己家族报信,家族看看如何处理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

然后他们也收缴一些画册和东西,主要是东西。

百姓们愤怒,你们把连环画拿走没问题,东西你拿走,我们用什么?

好不容易抢到一点,又跑到你们手里。

飞艇部队了解到情况,开始增加东西,连环画反而少了。

最过分的是,有飞艇上面跳伞,落到地上与当地人交流。

当地的良州太守和金海京的都督看到了也当作不知道,他们不敢去抓。

下来的羽林飞骑端着自动步枪、抬着小迫击炮、背掷弹筒,挨加挨户询问和统计。

问人家需要什么东西,现在生活如何,家中几口人。

说下次慢慢放下来东西,大家来领。

连将领和军士都来了,一起记一下,他们额外有东西。

太守和都督更不用说,现在就给,化妆盒、精美的器皿、大唐纸币……

官员们不管,不敢管,他们知道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之前送人回金城,帮助清剿过野兽什么的。

落下来五百全副武装的羽林飞骑,自己需要出动多少人能够抗衡?

隔着好几百步,羽林飞骑就攻击,同时轰隆轰隆地炸。

人多没用,一打就跑,谁愿意送死?

何况飞艇能往下扔炸药包,不是石头,石头往脑袋上落,躲到旁边两步远别被砸到便没问题。

炸药包躲出去二十步一样炸死你,打不过的。

……

“咱们那里刚是早上,吃什么?”

海上中午,李易看下时间,比大唐那里提前四个多小时。

这里十一点半,大唐七点。

在工坊干活的洗漱完毕,有的到外面找饭吃,有的直接去工坊。

李家庄子的工坊提供饭菜,看上去很傻,给别人饭菜吃,增加成本。

实际上提供饭菜,员工过来后吃饭,吃好了没到上工的时候休息。

包括中午和晚上,不给提供的话,员工自己做饭或买饭。

时间都浪费在做饭与考虑吃什么饭的上面了,没休息,上工的时候保证到。

中午不管饭,员工又要去买,甚至家近的跑回去做饭吃。

少了个休息时间,人的整体状态下降,工作的效率变低。

提供饭菜才有多少成本?都是大锅饭,买东西一买很多,价钱低。

晚饭有的甚至允许带回家,多带一些,给家人,回去后赶紧吃。

吃完要么睡觉,要么夫妻娱乐,增加大唐人口。

就像李家庄子的官员,放假休息,他们跟家人一起住在庄子中,没事情做,溜达着就进单位了。

看一看,来都来了,想一想有什么事情堆积,别等着上班了,赶紧干,上班的时候就轻松。

李易以前的公司里有台球案子,好多个呢。

员工免费,不接待外面的人。

员工去外面打台球得花钱,在公司饮料都随便喝,比如奶茶。

一边打台球一边喝奶茶,聊工作,要不聊怎么开个奶茶店。

第2681章 风格不同在人心

“小易,大热天的没有个凉爽的饭菜?”

毕构幽灵一般走过来,他推个小车,上面放餐盘,年岁大了,不愿意用手擎着。

“你吹着空调吃什么凉爽的东西?你去外面甲板上晒一个小时太阳,我给你做过冷水的炸酱面。”

李易说的炸酱面是老北京炸酱面,鸡蛋酱,面条擀好了下锅煮熟,连续过凉水,凉透了,放上鸡蛋酱和葱花、香菜、黄瓜丝,有的就要黄瓜丝,别的不吃。

有的地方炸酱面不一样,是热面,羊肉羊杂等东西切碎碎的,用辣椒油炒,倒在面上,热呀!

还有水饺,饺子,北方一说水饺首先想到的是煮饺子,与蒸饺子对应。

煮好后放在盘子里,蘸调料吃。

有的地方水饺像全羊汤里的饺子,饺子放在汤中,不过不是羊汤,就是普通的水烧开了放点韭菜沫、葱花什么的。

每个地方的餐饮风格和习俗都不同,到一个地方吃饭前得问好了。

“当老夫傻?外面是晒太阳?风那么大,哼!”

毕构说着又推车去盛别的菜,他的餐盘上放着辣子鸡块和麻婆豆腐。

李易看看旁边的摆着溜豆腐、清炒鸡丁:“……”

“人心不古哇!”李易摇摇头,嘟囔着端餐盘去找自己想吃的东西。

“这道菜油多,过油了,烧茄子,凉了不好吃,趁热吃,外脆里嫩,跟它相比的是脆皮茄子。

李家庄子的烧茄子是切块,有时后也做成条,每道同样名字的菜有好几种做法。

过油的东西未必就好吃,但绝对节省时间。

像这个菜豆,芸豆中的菜豆,又叫四季豆,跟饭豆不一样。

和土豆条一起炒,都过油了,现在看到的没挂芡,我吃过勾芡的。

现在看到的白菜片是爆出来的,旁边的是炒出来的,爆的口感相对脆。

炒的没放醋,放醋后要调汁,成了溜,或者是火字旁的熘。

再前面的是苏肉,跟红烧肉不一样,还有一种做法可以做出来蜂窝状……”

小丫头带着自己岛子上的孩子过来盛饭,她负责解说,可认真了。

孩子们端的托盘上空空如也,一个个愁眉苦脸的,犯了选择性障碍症。

太多了,吃哪一个?感觉哪个都想吃,可是肚子不允许啊!

“随便盛一点,不爱吃的话以后不吃同样的,又不花钱。”

小丫头回头一看,你们不饿?

孩子们反应过来,拿东西盛,有的是夹子,有的是勺子,还有的是长筷子。

“少盛,不够吃了再来盛,李家庄子不允许浪费,盛多了吃不完,硬吃会撑到,结果更浪费,全吐掉。”

小丫头自己选想吃的菜放到餐盘上,她已经盛了九种菜了。

餐盘上的格子有限,但没人规定一个格子必须放一种菜。

李易很快选好,牛肉炖土豆和炒角瓜、四段收拾干净的红烧带鱼、蒜苗炒肉丝,二两大米饭、半个煎馒头和虾仁萝卜丝汤。

然后他找了个专门的角落,上面带强力排风系统的位置,给自己弄一块臭豆腐。

“李郎你躲到这了?太好了,我和小兰也想吃臭豆腐。”

永穆公主寻过来,她和小兰的菜不同,有的是干豆腐丝炒豆芽,有的是肉末炒地瓜粉,还有苦瓜酿……

“师父,哎呀!师父你跑到这里偷吃臭豆腐,快,给我一块。”

李归藏跟着跑过来,加上他的师姐、师妹。

平时不敢在公共大厅里吃臭豆腐,都要找这种特殊的位置。

要么自己回房间吃,那个很快会把气味排出去。

最可怕的是李易时候七八十年代的汽锅,有的学校有,工厂更多,好工厂有食堂,一般的只能自己带饭菜。

饭都是铝的大饭盒,带几个,有的装米和水,放进去蒸。

东北有的放酸菜、姜片、白肉,加了水蒸。

要么就是家里炒好的蒜薹、黄瓜鸡蛋、蒜多的茼蒿、炸的小黄花鱼……

有人不小心就把臭豆腐也放进去了,忘拿出来了,结果一蒸,那么大的一个装了上千个饭盒的大蒸锅炉中,飘散着臭豆腐的味道。

所有的菜全废,关键连续好几天那个味道也散不去。

游轮吃饭的地方有好几个,在自己房间也没问题。

李易就愿意跟大家一起吃,所以……

“咱们再走,就到了没有人的那个很多岛子的地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