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747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我给你看地图,这个范围咱们必须占,宣传和舆论战要开始了。

他们不懂大唐文字,咱们给他们画画,画连环画。”

李易对周围的情况始终在关注,后突厥其实挺强的,吐蕃也不弱,东北的渤海现在有一点虚。

朝鲜半岛的新罗已经丢掉了一半的领土,人口丢失更多。

第2669章 人生难事当从简

地图出现,山川河流清晰。

李易给的地方为居漆山郡,即釜山,新罗那里的。

当地原来是自己有国,后来被吞并,它在海边。

地形如此详细,乃飞艇过去后回来时分散开从上空拍摄,小河沟都有。

李隆基等人瞧着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因为大唐的山川河流图更详细。

详细到某个村子谁家的房子烟囱有几个都知道,只要飞艇路过相同的地方时,就会重新收集数据,再进行更新。

“这里,加上旁边的位置,给他们画图,告诉他们大唐百姓过的日子。”

李易把昌原市也给带上,一起空投画册,标注当地的文字和大唐文字。

对方能看懂就看懂,看不懂则看连环画。

“连环画投下去,新罗派人收缴、销毁,如何应对?”

出声的是姜皎,他来到李家庄子,日子过得不错。

李易看他一眼:“连着肥皂一起投,一块肥皂一套连环画,新罗派人收缴连环画时收不收肥皂?”

姜皎颔首,悟了,果然李易算计人不打草稿。

收的人保证会连着肥皂一起收,即便他们的圣德王金兴光说不要收肥皂,别人还是收。

收走连环画,本地百姓打不了不看,把肥皂给收了,自己用什么?

百姓会藏肥皂,藏肥皂有连环画被收,就开始搜肥皂,搜到肥皂收走。

为了保住肥皂,百姓定然藏连环画。

未必每次都是肥皂,可以换成其他的生活用品,调料、布料。

“如金兴光派兵长期驻守,送与不送?”柳冲跟着问。

“送,送给守着的新罗将士,送他们新的连环画,告诉他们大唐将士的待遇。

包括单兵自热口粮、罐头、腊肉、腊肠等咱们士兵备的物资。

还可以送他们兔皮的衣服,猪皮的皮靴。

他们当地冬天不结冰,如广州一般,该冷还是冷。

百姓的东西继续送,总得有个分配吧?”

李易回答这个问题,士兵驻扎就送士兵东西。

然后也送百姓东西,百姓会看着士兵,你们拿你们的,我们拿我们的,行不?

你们如果敢全拿走留着用,我们就去告状,让你们也拿不到。

“吃串儿,小易吃串儿。”毕构给李易倒啤酒,辛苦了。

刚把西南六诏给弄到手,转头方回来又得惦记其他地方的事情,算计新罗。

李易喝一大口啤酒,抓起个羊肉串撸下来一小块肉。

声音模糊:“好吃好吃,羊肉串儿就不能切大了,总吃肉的人,一斤肉穿二十个串儿最适合。”

他说的是东北地区,小串儿一斤四十个串儿,很小,大串儿二十,后来变成了二斤肉穿三十个串儿。

换成南方,如振州本地,那串儿小得可怜,一斤穿四十个的那种,一串儿四元钱。

买一把串儿两个人,没吃几口呢,二百元钱吃进去了,不算啤酒钱。

现在他吃的是一斤二十的串儿,不缺肉吃,缺肉又干力气活的,能吃下去五斤羊肉烤的串儿。

李隆基拿起一串儿板筋,这个不能切小了,又薄又小的那种一烤完跟柴火似的。

他吃一口咽下去:“如今马牛羊的数量快速增加,能吃得起羊肉的人越来越多。”

他把话题换到了民生方面,牛和马都是选好品种,但不能单一,不专门屠宰的话,几年数量翻五倍。

羊的话,大唐平均一胎两只小羊,不到半年出生,再一年后可以交配。

之前的始终在生,后来的生完又是两年第三代羊出生。

公羊养大就吃,母羊繁殖。

猪和家禽增长速度更快,只要饲料供应上,看着疯狂翻倍吧!

陈粮和麸子等东西是好饲料,加上海鱼的供给。

其他地方先不提,京兆府、河南府的百姓家庭,如果愿意,可以顿顿吃肉。

别处的百姓,至少能吃到鸡蛋、鸭蛋、鹅蛋,大人吃,孩子在学堂吃。

营养好,不容易生病,又都烧开水喝,人口死亡率降低,出生率升高。

一个人营养不良,可能五十岁就死了。

把营养给补上,他活着所能带来的产出,绝对高于他本身消耗的食物。

多出来的属于大唐财富,剩余价值。

牲畜增加,解放了人的生产力。

而物流的便利,让自然浪费减少,尤其水果类,水果人吃了也能让营养增加。

李隆基觉得自己身上应该绑根绳子,怕飘。

这是朕的大唐,周围哪有什么敌人?看小娃娃长得,一个个白白胖胖的。

想到开心处,他咕嘟咕嘟喝一大口啤酒,一升的杯下去一半,五百毫升,普通的酒一瓶。

‘呃~~!’他打个酒嗝:“易弟,吐蕃管他们吗?”

“这等事情还要问我?给尺带珠丹十艘飞艇,带着他的少年兵过去解决即可。”

李易抓了把煮花生,带壳的那种,咬开看都不看,直接吃。

正常应该用手剥开,万一里面有虫子和烂的呢。

他偏不,那样吃没有灵魂,必须用嘴,吃到虫子感觉不出来,吃到坏的再吐掉。

尺带珠丹就在旁边,他跟金城公主一起吃烤串儿。

听到话,他使劲点头,却不出声,意思是对,教给我,把水连珠给我配齐了,我让少年兵过去。

他对想要取代他位置的人没有丝毫的怨恨,人之常情嘛!

故此他准备把对方灭了,人之常情嘛!

他其实想不懂,有人失心疯了?自己在大唐用飞艇给你们换东西,你们就认为大唐接受你们而把我给弄死?

“易弟所言不错,别人家的事情让别人自己管。”

李隆基答应,其实他也是这样想滴。

“后突厥所在,就让他们往北打,渤海那里今年粮食种植保证不够,缺人。

待冬天的时候,更多的人要过来,活着最重要。

渤海内部会不稳,绝非铁板一块,武力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关键武力难以指挥所有将士。”

李易顺便把另外两个地方的事情说一下,今年解决。

说完他抓起一只盐水大虾,去掉虾线的,不烤,一烤就不嫩了,不如吃虾仁。

“许多事情跟这个盐水大虾一样,处理的时候工艺不需要那么复杂。”

他补充一句,其他人回应给他一个鄙视的眼神。

第2670章 毒素有无心追求

“妹夫说得对,我听舅舅的。”

尺带珠丹不管虾怎么吃,赶紧给我武器,我去整死他们。

“不急,吃串儿。”李易与尺带珠丹说。

他在盘算,怎么一下子把吐蕃真正拿下,不能总放在那里。

大唐可以帮着出人手,顺便看看当地的奴隶能不能跟六诏的奴隶一样买了,让他们在那里以自由的身份工作。

先不能自由,要一点点给好处,最后自由,那时他们已习惯了被大唐官员安排做事情。

当再给他们自由身份的时候,他们依旧听话,同时属于自己的财富增加。

“李郎,鲥鱼好吃,问过他们,说运来时还是活的,清蒸。”

永穆公主把一盘鲥鱼端过来,运过来活的,因为是游艇带着小机器人去捉的。

带鱼都能弄到活的,鲥鱼一样,什么出水即死?那是技术不够好。

后来国内的鲥鱼捕没了,用的别的国家的鲥鱼饲养,怎么运来的?只运受那什么精后的卵?

小机器人配合着游艇,带回来活的。

其实死的也一样,那里通火车了,单独冰镇送一趟,不会烂掉。

清蒸的鲥鱼不去鳞,说是鲥鱼被摸一下鳞就不活了,必须死。

如此说来,还有别的东西一样。

葫芦,小葫芦长出来后,摸一摸,完,就那么大了。

另外是猫,猫下崽儿后,说被属虎的人看一眼,立即搬家。

实际属什么的人只要没有熟到一定程度,看一眼,人家猫都会搬家。

叼着小猫的脖子换个地方,野猫为主,养好的家猫不是。

或者总有人喂野猫,喂水和猫粮,野猫吃习惯了,倒是不在乎跟不跟你回家。

等产下小宝宝,你过去喂,猫也不搬,搬了没有好吃的了,有猫粮吃,比抓耗子省力。

鲥鱼被碰到,有应激反应,跟葫芦一样。

带鱼是气压问题,跟人潜水上浮一个原理。

李易夹一片鱼鳞,在嘴里吸吮,行,这个可以:“河鲀吃没吃?我在那边没赶上,庄子里有养,野生的差了一个多月呢。”

“吃了,野生的捞起来,单独提取毒素,放一点点在养殖的河鲀菜中。

这个没有毒的不好吃,有毒的要控制毒量,控制好了,吃着上瘾啊!

眼下庄子里有,吃不吃?吃我命人去做,别客气。”

毕构又调皮了,他一副主人家的样子跟李易说。

李家庄子养河鲀,口感确实鲜嫩,得去皮,不然那个皮弹性大。

吃的时候一般没有毒,有人非要感受一下,必须先抽血,进行毒素溶合分析。

有的毒的每个人都不同,同时要配上其他的解毒菜。

活得最顽强的苏轼就写过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里面涉及到三种东西,蒌蒿、芦芽、河鲀,前两者解后者的毒。

解毒效果好不好?看苏轼吃了后挂没挂就知道了。

人家给他一顿流放,换着地方想让水土不服,结果他到哪个地方吃到哪个地方,活得可滋润了。

流放算个屁?我给你吃河鲀,猪肉我都给你弄出来东坡肉,可香了。

“成,我回来,你放心吃,只要量别太大,不然我救起来费劲。”

李易不吃有毒的,害怕,别人吃可以,他能救,大不了血液净化或换血。

“不吃,老夫不想进抢救室和重症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