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691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他们对瓷的汤碗和放菜的盘子同样感兴趣,铁锅也不错。

小机器人翻译完李易的话,土著们又去唱歌跳舞,估计是想通过运动的方式让自己能多吃一些。

正跳着、唱着,有人到来。

五个人,手上拿着木头矛。

这边的人见到五个人,高兴地叫喊,五人跑过来,双方哇啦哇啦交流。

“另一个部落的人,询问这边出了什么事情,本地部落说来了一群人,能够用东西在海上载人走,让他们等等,看能不能一起吃饭。”

小机器人负责翻译,队伍此刻所在乃是提维群岛最大的岛子。

根据被邀请吃饭的土著说,岛子上有三个部落,他们的部落最小,三方关系很好。

有时会互相帮助,甚至女人和男人之间的交流,岛子上有果子和其他的动物。

“新来的朋友,到这吃。”李易招呼。

五个其他部落的人警惕地看看这群衣服比自己好的人,放下武器,又按照要求洗洗手,接过一个本地部落帮忙卷的卷饼吃。

吃一口之后,他们加快了进食速度,几口就把那么大一个卷饼吃进去。

他们自己动手,学着别人的样子飞快地卷了两个,一人卷两个,叫喊一声,转身便跑,武器都不要了。

“还有多少食物?不会来几万人吧?”

李易比较担忧,他猜出来对方要干什么。

吃了一个觉得好,带上两个回去报信。

“再炒些菜、烙些饼吧,让这里的人去给第三个部落报信,大家一起吃。”

永穆公主笑了,她不相信别的部落会达到万人,人那么多,小部落早被吞并掉了。

黄昏的时候,三个部落的人到齐。

他们有的拿了浆果,有的带兽皮,还有的给出珍珠、漂亮的贝壳……

加在一起不到一千人,年女老幼齐至。

显然他们懂得礼尚往来,不好意思白吃。

大家一起上游轮,别在岸上,带东西上去,在甲板吃饭。

先洗澡,再进行后续的事情。

护士们忙碌起来,帮忙看病,管他有没有虫子,先喝一碗打虫药。

外伤好办,需要缝合的给缝合,免拆线,不需要缝合的上药,告诉他们最近七天别让伤口碰到水。

晚上饭有篝火烤的鱼、箅子烤的加了蒜蓉和稀释耗油汁的贝类。

主食为大饼,熏肉大饼,鱼肉制作的。

另外有冷饮,冰镇酸梅汤,这个才是最好的东西,本地人没吃过,他们弄不出来冰。

有一个怀孕的,估计还能再等几天,结果一激动,临时就要生孩子。

赶紧送进医院,一个小时生了,顺产。

母子被清理干净,又送回来,很丑的小宝宝被包在纯棉的白色包裹中,母亲丝毫不避讳的喂奶。

李易开始讲故事,说自己来自大唐,疆域广阔、物产丰富、军事强大、技术领先。

像这种饼子吃不完,太多,衣服要不是出来,早就一天扔一套。

盘子好看吧?在家那里没事儿的时候摔着听响儿,啪啪的。

有一天陛下做梦,梦到原来很久以前,有一些大唐人乘船出来,结果被大风给吹走了。

陛下梦到了那些人的后代,天热啊,都给晒黑了。

关键很多时候后代吃不饱饭,还有野兽会吃人,没有衣服扔,也没有盘子摔起来听响。

陛下难过,按照梦中说的地方,亲自带领官员过来寻找。

没想到真的找到了,你们的祖先有没有跟你们说过这个事情?

他说着的时候,宫女太监们就给本地三个部落的人送衣服,按照大小,又不同的衣服。

一人两套,依旧是一套丝绸的,一套纯棉的,内裤、女人的乳罩、袜子、鞋子、梳头发的梳子、蓝宝石的项链……

三个部落的土著年岁大的凑到一起回忆,有没有这个事情?咱们以前的人说过吧?是不是说过?

当游艇捕了一大堆鱼,李易驾驶直升机直接给吊上来。

喝了一口黄酒大家终于回忆起来,有印象,对,原来咱们是大唐人。

他们立即把这个情况告诉给其他族人,上一个死去的首领说了,自己差点忘掉。

部落的人跟着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我们的日子过得好艰难,你们怎么不早点来?

双方交流,说各自的事情,小机器人带着哭腔翻译,屏幕上的可爱表情大滴大滴落眼泪。

于是哭声响起,大家都难过。

李隆基抹了把眼泪:“是朕的错,朕没想到你们生活如此不易,朕来晚啦!易弟!”

“加菜加菜,不是外人,确定了,是咱们大唐人的后代,快,把香肠切了,进大厅吃饭,甲板上风多大呀!进去,那里面亮堂。”

李易立即大喊着安排,不容易呀,终于找到曾经失落的遗民。

众人进大厅,轻音乐响起,灯光明亮。

投影出现,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大唐一些人出去,然后海上狂风大作……

流落到他乡的人一代代想要回去却怎么都回不去,有的人死之前告诉后代,有的人没来得及说,就用托梦的形势讲述。

今年讲述给了大唐陛下,陛下醒来后说有,大唐立即组织船队出发,穿过了大风大浪,终于抵达。

大臣们:“……”

他们感觉再多看几遍,自己也会相信。

“我梦到过,是这样的。”一个部落中的孩子大声喊。

紧跟着其他孩子也纷纷讲述梦中的情形,与画面一比较,差不多。

第2578章 文明认同发内心

第一次吃到美味香肠的土著们,终于感受到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当拿到大唐国旗贴纸的时候,他们郑重地贴在胸口,自己是大唐人。

一共九百七十人,不,九百七十一人,刚才新出生一个,都很高兴,新出生的喝着奶呢,高兴。

馨研她们又开始表演,比土著的舞蹈和歌曲强多了,乐器种类更不用说。

干果、气库保存的水果纷纷送上来,给大家尝尝。

岛子上的土著们哪享受过这么多的好东西,一个个快哭了。

相信就算以前他们没梦到过大唐遗民怎么回事儿,以后也能梦到。

有聪明知道不是。然!越是聪明的人越知道不能说破。

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承认是大唐人,享受大唐待遇,不承认……

就像问你,你有个非洲的远房亲戚?你摇头:不可能,我怎么……

你的亲戚去世了,给你留下五亿国际货币遗产,需要你签字继承。

你:不可能,我怎么都不敢相信他去世了,他活着,他小时候还抱过我,不对,是我小时候他还抱过我,他那么年轻。

他已经九十三岁了。

九十三岁还不年轻?我认为他能活到一百五十岁,好伤心,呜呜呜……在哪签字?

很现实的事情,一想就能想通。

土著们更现实,谁不想过好日子啊!

船队晚上离开,带着九百七十一个大唐遗民后代一同走,不要这个岛子,咱们去更大的岛子的东边、东南边。

看哪里合适,在当地生活,放羊和种地为主要任务,其他的冶炼、烧窑次要。

遗民们答应,反正家里没有什么东西,不要了,说好的陛下给补偿。

船队向东航行,要绕大半圈,到原来悉尼所在,下面就是堪培拉、墨尔本。

这里才是真正的好地方,方便以后发展,当地的大唐遗民也多。

其他地方的大唐移民以后慢慢寻找,总归要让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此行先立足,把航线测出来,尤其是暗礁,将来的船队过来可没有先进的技术。

往东走向南转的时候,有个地方叫苦难角,它的名字就是因为触礁。

当时的帆船都能触礁,何况更大的船。

游艇需要勤苦一下,它得跑来跑去测水下的情况,并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将来海图万金不卖,除了大唐正规军,谁都别想拿到。

等回去的时候从另一边绕,海图也拿到手。

大唐遗民们开心了,整日里吃得好、睡得香,就是学祖先的大唐话比较费劲。

小机器人们负责教导,系统把单词都弄出来了,加上音标什么的。

李易、青黛小丫头、李归藏、灼灼小丫头学得最快,两天后可以正常对话。

有单词就好办,翻一翻全背下来。

包括李隆基在内的大臣们就不行,他们第四天才能勉强交流,太笨了。

“年岁大喽!不比曾经。”毕构感慨。

“是呀!小时候学这个,最多三天便能流畅交谈。”苏颋跟着难过。

“岁月不饶人啊。”卢怀慎摸了摸脸,还不错,李易给做的拉皮,没拍黄瓜,也不放麻酱。

“小易说这边好几种地方语言,咱们都要学呀!老了老了还得遭罪。”

宋璟无奈,他不想学,但以后此地成为大唐的领土,人家地方说句话你听不懂行吗?

他没少学地方语言,在广州当都督的时候就至少掌握六种地方方言。

李易就挺纳闷的,在古代学外语很容易?

为什么我那时就非常难,甚至很多人连中文都学不明白。

“不是说人越来越聪明嘛!”李易嘟囔。

“你拿这些人跟寻常人比?我滴个东主哇!”

零三三听明白了,却不认同,大唐普通百姓学别人的话可是很难的。

历史上挂着名号的人,哪个不厉害?

一群人中就两三个不是宰相,而是当了好几个部的尚书。

被救活的褚无量没当过尚书,他是李隆基当太子时候的侍读。

李隆基学识如何?能够当他的侍读需要什么样的才华?

之后人家以左散骑常侍兼理乾元殿编校群书事,这是正常人?

“倒也对,哎!总接触此等人,压力山大。”

李易承认,自己周围的圈子咋不给自己表现的机会?

别人穿越,抄一首诗就很厉害了,自己努力地抄啊写呀,得到的评价就是不错,行!

自己抄的那些个词牌格律,人家看一眼,回头便能填。

船队沿着航线跑,无人机升空,飞到尽量远的地方。

游艇在队伍的最前方,像真正航母战斗群的潜艇。

航母战斗群跑在前面的是潜艇,声纳扫描,看水下地形,顺便找找有没有水雷、别人的潜艇。

“上面有个大岛子,先不急着过去,咱们有时间,冬季十二月份之前回到大唐即可,到时派船队过来。”

路过托雷斯海峡的时候,游艇先跑到前面,又跑回来,组织船队的每一艘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