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674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进到主河道,很多船想救被水冲偏。

游艇赶上,一个急停,羽林飞骑下去,女护士带老太太洗个澡,衣服也洗了给烘干,又检查一番,没问题。

送老太太一木盆冰冻住的舟山带鱼,让别人帮忙给带回家,也给对方一网兜蛏子。

这就耽误了半个小时,要不这会儿带鱼都蒸上了。

“明后天飞艇跟在游艇后面过去,游艇捕捞完带鱼先冷冻,飞艇带回来,五号的时候给京兆府与河南府官吏发福利。”

李易吃上了新鲜的清蒸带鱼,决定本月两府福利为带鱼,按照品级定数量。

这便是最新鲜的带鱼了,除非跟着游艇出海捕捞,当场做。

若舍得下本钱,可以扔大的网笼,把带鱼关在里面,慢慢向上起。

跟人潜水有一个停顿深度一样,这样带鱼就不会死,放在池子里养。

飞艇时速一百公里,游艇理论时速七十四公里,但它总超速,所以为飞艇跟游艇。

飞艇打游艇打不过,游艇有无人机,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上架机枪……

飞艇上装高射机枪也没用,打不到无人机,角度、高度、灵活度不允许。

飞艇是人控制的,游艇是……

“小易,明天早上你给做一道红烧带鱼。”李旦开始盘算明天的早餐。

“没问题。”李易这点要求得答应。

“今年你出海否?”李旦又提要求。

他想到外面旅游,上次去的海参崴,挺好的。

李易想了想,看其他人,众人眼中俱是期待之色。

他点头:“七月份,咱们去相对凉快的地方,吃一种特殊的鲍鱼,黑金鲍,顺便看看可爱的小动物和袋鼠,我换一艘船,这船太小。”

李易决定把水灾处理完,就带大家到那边的旅游,当地有土著。

旅游归旅游,占地盘归占地盘。

他那时的澳大利亚七月份是冬季,却不是很冷,海鲜什么的正不错呢。

大家想吃袋鼠的话,他可以帮忙处理,他吃过,不好吃,当地人做的不行。

自己过去做的话,看怎么做吧!吃货的民族不存在好吃与否,只看做法。

考拉李易认为不方便吃,下不去手,理论上可以吃。

“可有危险?”李隆基担忧,寿命问题。

“投入和收获成正比,船大了带去的人多,带舰队一起去,慢点没关系,好几个地方都是咱们的,当地人很少,又愚昧。”

李易要占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方,然后就跟往美洲去的地方岛屿群连上了。

把这些地方占下来,用在养殖、种植方面,能够为大唐本土提供多少东西?还有矿呢。

“如此便好!”李隆基放下心。

他已经习惯了有易弟在的生活模式,稳啊!

李隆基做梦甚至梦到过李易找过来说:三哥,过些日子天要塌一块,咱们弄点东西补一补吧?弟这厢有可行性报告书。

……

二月初五,发俸禄的日子,京兆府与河南府除值班的人之外,下午休息。

大家拿着钱和东西往家赶,品级低的人也有一坨冻起来的二十斤的舟山带鱼。

按照季节计算,拿回家吃不完,需要送人,宰辅们根本不要,他们家里人多,直接吃庄子的。

其他的官员才会大家一起吃两天,要不就是自己弄冰继续冻几天。

贾章秋又一次带着钱和东西回家,他媳妇儿胡氏和儿子依旧出来搬东西,习惯了,每个月的今天都这般。

“爹,你怎么就一坨带鱼,旁边那个有两坨,比你官小。”

贾章秋儿子发现问题,父亲做错事了?

“一坨够吃,这不是还有冻的其他海鲜嘛!”胡氏赶紧说好的。

“爹这里给了五坨,其他的也多,咱家吃不完,我跟他们说一下,用飞艇给你外祖父家送去了,我爹我娘都没有了,有好东西得给你娘那边。”

贾章秋笑了笑,解释一番,我东西更多,能吃完吗?

胡氏一愣:“夫君怎不与我说一声?好几次了,就知道自己做主,人家不依呢!”

“好好!下次和你说。”贾章秋陪着笑脸。

他儿子很懂事地低头搬东西,把空间留给爹娘。

“说是到七月份给我放半个月的假,我跟你一起回去看看,有奖励,坐飞艇回去,快,多呆两天,再飞回来。”

贾章秋憨笑着,他爹娘死得早,娶媳妇儿的时候还没考上科举。

拿不出什么彩礼,媳妇儿在娘家就没地位。

后来当上官了,也是个小吏,两边的家里人想借力也借不上。

现在不同了,借力还是借不上,不可能给你们安排官职,东西却不少,包括亲妹妹那里。

自己工作做得好,奖励多,妹妹那里已经不用自己了,就多给媳妇儿家。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或者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贾章秋又不是石头人,他也想要活出个样来。

冻的带鱼和其他海鲜往西边老丈人家送,飞艇送去的。

他一家也乘飞艇回媳妇儿娘家,再飞回来。

当初彩礼少了又如何?补回来没?莫欺少年穷,看看姜子牙!

可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胡氏瞬间眼睛水汪汪的,飞艇送东西,还把自己一家人带回去、带回来?

到时候自己要好好打扮一番,让你们看看自己当初以死相逼找的夫君是什么样的,哼!

她此刻的感觉比李易那时候把直升飞机降落到校园都牛逼。

李易那时租一架直升飞机才多少钱啊?就算生活再差的,咬咬牙也租的起。

如今大唐谁能轻易调动飞艇?有钱不行。

飞艇送货,连带着后续接送,人生巅峰。

她现在就开始考虑到时候怎么下飞艇和上飞艇,要端庄、要文雅、要雍容、要自然,得像上马车一样的心态。

“夫君,咱俩晚上吃完饭,去旁边浴池洗个澡啊!那里有什么鸳鸯浴的。”

胡氏微微低着头小声说,她舍得花这个钱。

“晚上去天上人间后面的浴池,有票,我说给娘家送东西的时候,他们就给我三张套票,最高档的。”

贾章秋从袖子的兜里拿出来三张漂亮的澡票。

……

第2551章 清明过后采新茶

贾章秋度过了一个性福的夜晚,一次用一个套票即可,还有两张呢。

不但有鸳鸯浴,还有两个人休息的房间。

泡的药酒和往身上抹的东西,喝着聊着就又那啥了。

剩下两张套票,夫妻二人很珍惜,药酒的劲太大,好东西。

还有那个抹的,居然有那样的效果,不愧是皇家的浴池。

贾章秋决定继续好好工作,用成绩说话,再拿套票。

李易三个人也神清气爽的,主要是李易采取的策略正确,不能总在上面。

“易弟昨夜还好?”李隆基早上吃鸡蛋羹,跟吃牡蛎煎鸡蛋的李易说话。

李易今天早上给自己做的蚵仔煎,其他的材料没有,就是鸡蛋和牡蛎,蘸蒜蓉辣酱吃。

“大唐百姓过上好日子,我睡觉也踏实。”李易点头。

“几时要个孩子?”李隆基期待地问。

“还早,闻恬年岁小,有了孩子会少了自己的时间,要开始为生活打算,能玩就多玩两年。”

李易目前不打算要孩子,生孩子代表着责任,付出太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

而且永穆公主年岁不大,本身就是个‘大孩子’。

“你不想着传宗接代?”李隆基难以理解。

“有人即使一生没孩子,依旧能够流芳百世。我……以后再说。”

李易摇摇头,专心对付起面前的大补之物。

……

连续几日的晴天后,雨水又开始增加,清明到来。

官员们之前就放假,家住得远的乘游艇回去扫墓。

李隆基等人去烈士陵园扫墓,带了不少用来制作麻辣烫的料。

清明的时候天气潮,墓地植物多,吃麻辣的祛寒。

细雨中,众人打着伞,对着墓碑嘟嘟囔囔一番,准备去购物中心看看。

看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带回来给守陵的人,来时嫌麻烦没携带。

“小易,今年的新茶能喝了吗?”毕构坐在火车上想起来清明到来,之前采的茶叶……

“这不是谷雨还未过去么!”李易拖延,等谷雨过了再说。

今年各地百姓采了大量的明前茶,用飞艇运输。

过些日子,他会制作半发酵和发酵茶,大唐正在喝的即发酵茶。

吃肉的地方喜欢喝这种,对绿茶反而不是特别接受。

“去年的好茶给老夫凑合一番。”毕构想喝品级高的,喝完水能嚼着吃的那种。

“成,等水稻种下去时,咱们出海溜达一圈,熟悉下新船。”

李易答应,绿茶保存时间短,不像红茶。

他准备把去年的大量绿茶拿到海外去卖,不能再卖给大唐百姓了。

今年的一直采着制作,价钱很便宜的半卖半送给百姓,一大部分人喝绿茶对身体好。

他要换一艘大游艇,或者说是游轮。

先要知道里面的情况,顺便让人学会操作。

到时候跟着帆桨两用和蒸汽机船一同出海,别的船只负责装油和水洗精煤。

目前庄子在照着图纸制作大马力的柴汽油发动机,以后也装在船上。

购物广场上的富人多,家庭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的绝对不来,过来得花火车票钱。

广场上卖的大棚白菜都是里面那一部分,茄子嫩嫩的,黄瓜又直又绿,大葱外面的皮全剥下去……

后面有屠宰厂,猪、鸡都是现杀的,大盆中的鱼游动着……

所有的东西都是最新鲜最好的,木耳不是,新鲜的会吃死人。

包括西红柿、嫩玉米、土豆、地瓜、云豆等外面买不到的,广场上给提供。

购物的人推着购物车转来转去,看到什么都想买。

转累了去休息的地方喝免费的茶水、吃免费的新做点心。

小孩子有人负责照看玩滑梯、秋千、跷跷板、旋转木马……

稍微差一点的大棚黄瓜在别处买,一斤两钱,在这里十五钱。

反正来一次,不花个二三十缗的,就觉得买的东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