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62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大人也一样,既然心有不甘,那就去拼,用尽一切去拼。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也没人会可怜。”

李易说着看向四个新来的宫女太监。

“知道了东主。”四人同时出声。

一群孩子从外面小跑着过来,昨天接受了简单治疗和吃了盖饭的孩子。

“东主哥哥,我娘煮了鸡蛋让我给你带来。”

“东主,娘做的四双鞋垫,不知道你穿多大的,都给你了,你自己比量。”

“用盐腌的香椿芽,家中还有,给东主带来。”

孩子们一个个说着,纷纷送上他们的东西。

“去把宋管事喊来,这些东西都收好。”李易抱着小宝宝说。

翠柳反应最快,转身跑了,两手提着宫装裙摆,小腿倒腾。

李易心中畅快,他不在乎这点东西,他在乎的是对方的回馈。

孩子们送来的东西,都是一家家的好东西。

宋德过来,看一眼东西,明白什么意思了,说道:“东主我这就安排回礼。”

“嗯!”李易点下头。

宋德转身离开,招呼人打包精盐和腊肉,这些才是孩子家中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黄瓜、西瓜。

小孩子们送完东西,又跑去喝汤,一看就知道早上没吃饭。

他们是一天两顿饭,早上的饭还没来得及吃。

李易瞅了一眼在那里卖涮串儿的庄户,庄户拿出来茶叶蛋对李易示意一下,穿上放在里面,等着给孩子们吃。

就是这么了解、就是这么熟悉、就是这么默契。

四个新来的宫女太监们被震住了,东主是这么跟人交流的吗?看一眼就行?

怪不得选拔的时候要挑伶俐的,一般的也跟不上节奏哇!

自己要加油了,可不能因为配合不好被淘汰掉。

“昨天谁的大牙被挤出来脓血了?过来,我看看,今天还要挤。”

李易抱着孩子说。

“啊,啊!”小家伙跟着喊,然后转过脸看李易。

李易亲一口,表示对,你说得对,虽然我没听懂。

“咯咯咯!”被亲的小宝宝满意了,笑出声。

第0221章 联防以对工兵专

中午了,过来的孩子们果然是回锅肉盖饭。

李易给小宝宝换了一次尿布,又让人喂了一次奶,用大提琴拉了一首友谊地久天长,加上唱,给哄睡着了。

然后裴耀卿来了,问政。

“李东主,过年十几天的事情已准备妥当,元宵节怎么过?”裴耀卿真心求教。

知道明年要升官的他想站好最后一班岗,给后来者打个样儿。

“上元节不是灯会么,以前也不宵禁,照常施为即可。”李易用筷子挑冷面。

冷面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喂马的青稞其实就是制作冷面的原材料。

买来太多,马又吃不完,李易干脆让人制作成饭。

裴耀卿看着李易在那里一小口一小口喝着热汤,问:“能不能更热闹?”

“玩乐的游戏有投壶,用小箭向敞口的罐子里扔,比较文雅,我这个叫套圈。”

李易也不拒绝,好不容易过一次正月十五,多给出几个玩乐的项目,大家都开心。

他把套圈的规则和赚钱窍门说出来,至于猜灯迷,用不到他,人家早就会了。

“还有吗?”裴耀卿不知足,一个活动项目有啥用啊?那么多人呢。

“卖孔明灯,一小截蜡烛,灯就飞起来了。”李易又给出一个好玩的事情,孔明灯有人玩。

风筝其实也有人玩,不过这时的人玩风筝不往回收,风筝飞到很高很远的时候,直接断掉。

“河里放花灯是不是也行?”裴耀卿顺口问。

这个不用李易说,李成器就出声了:“冬天你怎么放?往冰上放?”

“裴明府是想官玩,还是想民玩?”李易干脆问。

“有什么区别呢?”裴耀卿跟着问。

“你太贪婪了,哪有你这么问的?你这不是把两种都给问了?”李成器帮弟弟。

裴耀卿笑着点头,对,就是都问。

李易低头喝口冷面汤,吧嗒两下嘴,不好喝,没有凉的汤好喝。

沉吟一下,说道:“民玩除了到热闹的地方看灯会,各坊组织活动便可。官玩需要大量的钱,请人表演节目。”

“李东主是说之前所言的听话与不听话的那些人的事情?”裴耀卿一点即透。

“另外是治安,听闻每年都有走丢的孩童和拥挤出问题的人。”李易想到偷孩子的与踩踏事件。

尤其是朱雀大街,街道宽,人多,但凡出了热闹或情况,人挤人,出事了。

裴耀卿露出为难的神色,去年便有过李易所言及的状况,不止去年,年年有,却难以改变。

“裴明府调不动禁军,但裴明府可以组织联防。”李易说出一个新名词。

“联防?”裴耀卿重复。

“分散开表演节目的队伍,尽量不要挤在同一个地方,提前告知各坊百姓。

组织帮闲,佩带同样的标志物,时刻控制每个位置上的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在街道上分出来一个个区域,几个人负责一小块,有人想挤,立即警告。

我看就以冰雕冰灯的摆放位置来区分就好,亮,能够看清楚。”

李易说出来联防的情况,最厉害的联防是社区联防。

大唐是宵禁的时候每个坊有人负责,实际上人手不够才宵禁。

每当遇到大场面,必然乱糟糟。

这时动员其他普通百姓最好不过,给个袖标,感觉上能过官瘾。

吃几口冷面,李易补充:“告诉各商家,不准大声宣扬优惠活动,也不得抛洒东西引人争抢。”

裴耀卿边听边想,道:“饭后回去安排,提前说去他们听。”

于是他吃的很快,李易一碗冷面刚吃一半,裴耀卿吃完走了,说是怕来不及,过年就要试试。

李成器吃得也不慢,吃个六分饱,去安排下午滑冰决赛的事宜。

李易继续嚼自己的冷面,低头想想:“在吐蕃那边冷面是个不错的东西呀,尤其是军队吃。”

他想到了军粮问题,冷面一边用青稞可制作,本身是熟的,然后晒干或阴干。

吃的时候放在热水里很快会软,硬着吃也行,另外是天冷的时候豆皮,像腐竹一样的东西。

“我说你们记下。”李易对宫女和太监说。

八个人刚刚吃完,同样品尝的新食品冷面,吸溜吸溜就进了肚子,然后喝汤。

李易开始说干面皮、杠头、冷面、肉松、压缩饼干等食品的制作方法。

至于馕,也就是胡饼和锅盔,不用他说,现在当兵的除了炒面就是锅盔。

“种类越多,后勤压力越大,不过前方将士们的战斗力却能得到保障,尤其是干菜粉末,如葱花。”

李易边想边说,宫女太监们记。

葱花他们知道,庄子上秋天的时候制作了很多,切好了葱,阴干,吃汤的时候撒一把进去,很快泡发开。

当正如李易所说,东西多,运输不方便,否则就不需要制作醋布那种东西,直接送盐和醋多好?

“原来的辎重是征的民夫,再由军士进行保护,民夫通常不够专业,要成立专门的后勤保障部队。

把作战能力差的人编队,研究快速搭桥、铺路、浮桥、栈道修理等工匠应该做的事情。

我管这支部队叫工兵,平时负责给大唐各地修路、建桥,战时为前方部队提供有力支援。”

李易继续说,想单独列出兵种,不能总让临时征召的农夫和工匠参与,一旦遇到被突袭的情况,哗啦,散了。

……

晚上的时候,李成器对着所有参加比赛的人进行发奖。

给花露水、卫生巾、甘油、香皂、肥皂。

即使是最后一名,亦有东西可领。

大家都很高兴,原本可没说后面的人有安慰奖。

同时李易叫宫女和太监写的东西放到了李隆基的面前,他翻看着。

“折冲府的兵,战时为兵,闲时务农,频繁增设、裁撤,确实两耽误,若组成专门的工兵……收商税。”

李隆基说着,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思路。

把务农的人单独拿出来,减少租庸调的负担,全变成了调,不过给工钱。

使他们练技能的时候还能帮大唐修好道路,还有造马车什么的。

用此来促进商人的货物往来,收税。

税收是关键,专职人员是关键。

“易弟和商人有仇哇。”李隆基说着露出笑意。

“叔叔本身就是个大商人,要收税就先从他那开始收。”王皇后跟着笑。

第0222章 门下制书五品官

“快,把桌子摆好,今天人多,木炭先不忙着烧,不要煤块,六个台子再离远一些……”

腊月三十,宋德一早起来开始指挥人手干活。

工坊都停了,今日大家要在外面度过一个晚上。

怕熬不住的等中午吃过饭就去睡觉,今天人多。

按照天干地支来算,今天是乙卯年、戊寅月、癸未日。

除了庄户,张家村子和外来务工人员要一起参加守年夜活动,包括上面的皇庄人口。

平康坊的馨研带队出来,今天晚上不回去,给众人分六个台子同时表演节目。

“快快快,宫里来人了。”有负责外围的人跑过来:“说是有制书,来的是紫微省的人,什么舍人了什么的,很多人。”

“宫里的人过来作甚?”李易听到消息,一脑袋问号。

“是朝中人,宫里是我们。”桃红笑着说。

翠柳跟着道:“既然是制书,应该是给好处。”

说着八个人开始整理衣服,紫微省过来的中书舍人有好事给东主,自己帮着镇场面。

李易迎出去,果然过来一大群人,走在最前面的人到李易面前:“本官中书舍人萧嵩。”

李易愣了下神,说道:“乔甫?”

“李东主认识某?”萧嵩听到李易说出自己的字,跟着一愣。

“有所耳闻。”李易笑,萧嵩这个他知道,当过宰相的,而且史料记载,最厉害的是用反间计把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给害死了。

这人长得比较帅,不过比起自己还差一截。李易如是评价。

萧嵩也在打量李易,少年从容,关键是四个宫女和四个太监随同,场面太大。

“我等从紫微省来,有制书。”萧嵩说着拿过一个盒子,从中掏出个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