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559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李归藏郁闷,你们在上面指手画脚,我干活,还不给我把东西准备全了。

“你先挖挖看。”青黛小丫头瞪眼睛,敢跟师姐这么说话?

归藏挖:“没有,蚯蚓要不?我看到一条大蚯蚓。”

“不要,庄子里有专门养。”青黛摆摆手。

“土鳖虫也养啊!”归藏想进医院,住院,管是心内还是心外的,住下再说。

“那你拿上来吧!”青黛又点头。

“哎呦我草,师父,这一天究竟是谁得心血管疾病了?我发现我不行了。”

李归藏快哭了,你在上面瞎指挥,我干活的就陪你玩儿?

他说出了李易那时一些部门真正干活人的心声,差别在于指挥的人技术水平比他高,而李易时候指挥的人不讲技术。

“零三三呢?过来!”李易不与二弟子说话,喊小机器人。

“在呢,被抬着,就在。”零三三出声。

“你一路怎么来的?”李易问。

“我给抬我的人唱歌、讲笑话、说典故,不管他们什么地位,抬我的时候我就得明白我需要他们。”

零三三回答,所有被抬的小机器人皆如此。

“方才的情况见到了?”李易问。

“知道呢东主,你说。”

“你是领导,我是干活的人,你说话。”

“归藏啊!记得这才是你师父教你的哦,懂得珍惜。嗯哼!我现在是副科长,小易呀!”

零三三小机器人立即进入角色,即便声音还是那么萌萌的。

“零科长你别下来,这里有土太湿了。”李易回应。

“给你个铲子,你挖挖,下面有没有土鳖虫,当药用。”小机器人说话。

“零科长,你这是考验我呢,明知道没有土鳖虫,但有你上次提过的要改良养殖品种的大蚯蚓,我这就拿上去。

我记得你前几日会议专门说,蚯蚓的养殖,不仅仅是喂养和繁殖,还要有新鲜的个体加入。

大家应该努力去寻找与研究,不可闭门造车,你看,果然如你所说,有。”

李易把那条大蚯蚓挖出来,一脸钦佩的表情递上去。

零三三接不了,别人帮着拿到,他对李归藏问:“学到了吗?当地位不够高,保存自己才重要。

你师父在给你上课,无非是我配合得不够好,影响你师父的表现,回头我要和你师父多多学习。

你跟我一样,都这么弱小,更相同的是,你的师父就是我的主人啊!咱俩一样幸福。”

李归藏嘴变成O形,瞪大眼睛看小机器人,你……你也是我师父,这马屁拍的。

“悟没?”小机器人又问。

“悟了!怪不得你一路游走在寻死的边缘还能活到现在。”

李归藏使劲点头,同时伸两个大拇指,佩服!

“休言过往,活着就是本事,诶?那个……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可改乎?”小机器人声音萌萌地问。

李归藏一愣,随即眼圈红了,回:“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多谢你,多谢大家!”

周围的大臣包括李隆基在内,唰地看向小机器人,你还有这个功能?

小机器人借着机会说孔子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怎么办?

李归藏回答的还是论语中的内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小机器人说的内容是错过了是一种遗憾和无奈,能不能改变啊?

同样的论语中又告诉别人过去了就过去了,咱们还活着的要继续。

换到李归藏的身上,则告诉他以前的事情别纠结了,你父母是谁不重要,现在大家都关心你,你要因这些人努力呀!加油!

听懂的人纷纷与身边的人说,小机器人厉害了。

所有抬小机器人的人瞬间挺胸抬头,一路上小机器人总是跟着说话,叫人不那么累。

现在才明白,小机器人的学问高深着呢,德行更好。

李易那边继续挖,挖到了好几条蚯蚓,大的小的全有,拿上来,准备带回庄子跟养殖的一起搭配。

“易弟不容易啊!”李隆基感慨一句。

姚崇和张说一同低头,当初他们都是想压制和利用李易。

那时他们以为凭自己的地位和手段能够做到,结果……

卢怀慎倒是面色平静,老夫可没干过那等事情,谁心虚谁自己清楚。

毕构眼睛看了看去,似乎在犹豫,老夫要不要继续管小易要钱?

宋璟想到了一个人郝灵荃,那年自己……

“诸位,回去的路不走这一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李易上来看众人表情,安慰一下,都过去了,别再纠结。

于是大家心情有好起来,继续采山菜。

宫女太监很多听不懂,就像有人不明白李易那时那谁为什么非要去吃一次早餐包子。

想了解要去查这个包子铺的背后真正的老板是谁,包子铺名字的由来,然后就懂了。

再不清楚,也不能继续说下去,因为会……

“易弟,泉州陈氏与林氏,最后当如何?”

李隆基吃了一个片大叶酸,也就是酸浆叶,脸挤着、眉头皱皱着。

“穿插人进去了,有要求,泉州百姓多,另有山民,他们赚钱要把那里治理好,共同富裕,别人懒惰,他们自己想办法,比如……打。”

李易从未想杀谁,越是身处高位,随意定人生死的时候越不想杀,除非对方太过分了。

不过他支持一种行为,一个村子,有人思想不进步,我就这样过日子,不努力。

李易允许别人动手,你厉害?你想当混混?一群更大的混混打你,干活不?不干继续打,打到你干。

啥?扶贫先扶志?那是官府的事情,现在出手的不是官府。

哪有时间慢慢陪你玩儿?痛快的,给我搬东西,我给你工钱。

第2366章 信仰所处发本心

山路曲折,因势而行。

李易、李归藏、青黛小丫头总能很快找到东西,灼灼慢了却不焦急,她在观察和学习。

在羽林飞骑处理掉四十多条蛇、抓住十一头大小不等野猪、驱赶了猞猁和豹子后,苏颋终于得偿所愿采到了属于他的刺嫩芽。

进山太深了,百姓进不来,百姓知道深山危险,就在外面转,哪怕樵夫也不上来。

倒是有猎人小屋,不过当地属于河南府,与长安所在京畿到一样,未到开放狩猎的时期。

猎人小屋地下一层石灰石,防止老鼠进入,甚至摆了老鼠夹子。

所有的肉干都吊起来,用来装米的器皿是石头的,上面压了薄石板。

水缸的下面放了小石子,就是麦饭石,这边的麦饭石多。

猎人能够进山的时候先换缸里的水,来不及换,就把上面的东西撇出去,然后烧开。

羽林飞骑帮忙刷缸,挑水过来给加满,再盖上木头的分成两半的盖子。

把老鼠洞堵上,死老鼠清理干净。

最下层因化冻返潮的柴火拿到外面架起来晾晒,刀和大的叉子磨好。

距离主路近的猎人小屋其实不用羽林飞骑管,已经收拾好了。

显然有猎人来过,他们看到情况,为别人,更为自己,处理一番。

太远的就不去了,不允许打猎,过去后补给要出问题。

“听着喜鹊的叫声,心情瞬间舒畅。”

张说抬头看一个树杈上的窝,有嘎嘎的叫声传来。

他的小机器人十分不给面子:“那是乌鸦。”

“鸦雀齐鸣!”张说那叫一个脸皮厚哇!

“我浅薄了,只听过鸦雀无声。”小机器人表示佩服。

“好一个鸦雀无声。”张说却觉得这个词好。

“是哈!”小机器人回应。

李易瞥一眼:“其实喜鹊和乌鸦长得很像,叫声也差不多。所以……没什么。”

他突然反应过来,如今的倭国并没有把乌鸦当成好鸟。

中华古代喜喜鹊而不喜乌鸦,倭国总是学,他们就误认为乌鸦是喜鹊。

鸦去无声也被人理解成鸦雀无声,两种鸟的叫声寻常人听不出来。

后来即便倭国知道了喜鹊和乌鸦的区别,却依旧坚持乌鸦是好的,并且写入书中,神化了乌鸦。

像动画片里的歌:钟声当当响,乌鸦嘎嘎叫……

后来又因对乌鸦的描述多来自寺庙,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想去改变它不可能,就跟一则寓言典故故事一般。

一得道高僧,路遇一茅屋,茅屋佛光大盛,他就想看看,屋中有老妪诵经:唵嘛呢叭弥牛。

他一听就知道错了,告诉对方,你错了,应该是:唵嘛呢叭咪吽。

老妪一看对方,知道遇到真正的高僧了,于是改过。

结果高僧离开,再回首,房子的佛光消失。

他只好又回去告诉老妪,我是记错了,你对。

于是房子再现华光,信仰如此简单。

故,倭国传承一部分中华文化,开始的时候乌鸦和喜鹊分不清楚,就把乌鸦当好东西。

等到了宋朝,又有神鸦社鼓之语,正合其意。

李易的时候就觉得乌鸦不好,一直如此。

哪怕是宋朝,神鸦社鼓代表的是悲凉。

后来元朝的马致远写枯藤老树昏鸦,乌鸦也不是好的。

但从之前的朝代,倭国流传下来,他们就觉得美好。

李易不认为倭国错了,人家认为好,便是好。

不然的话,跟他那时带有绝对敌意与偏见的特殊白皮肤的人有什么区别?我说你好你才好,不然就打你。

说白了就是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是神啊!

你穿裤头我说你不文明,我光着身子叫回归自然。

“唉!”李易想来想去,最后叹息。

“易弟,中午在山上吃了?”李隆基始终在看自己的易弟女婿。

不看不行啊,如今的天下形势,他知道因为什么而改变的。

易弟别看整天在庄子里呆着,整个天下因其而动。

李隆基发现情况,不知道易弟女婿又想到了啥,表情不怎么好,赶紧转移下话题。

“在山上吃,食物都带来了,今天采野菜做个汤,主食是熏肉大饼,里面放了一点点罂粟提取物。

过敏的人我都排查出来,他们吃不放的,咱们没问题,能过敏的只几个人,给他们多加点豆豉。

主要目的乃为了放松,吃一顿不会出现依赖性,含量很少,吃一百顿其实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