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91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雪稀稀拉拉地飘下来,气温降到零下六度。

洛河与运河上的船只依旧往来穿梭,猎犬们奔跑着跳跃。

火车的轰鸣声在正月初五的清晨响过,百姓们把家中怕坏掉的食物放在房檐内侧。

休假中的大臣们带着家属乘坐小火车,目的地是烈士陵园和天枢矮郭。

大家带上祭祀用的卤肉和水果、干果。

别人都穿官服,包括永穆公主,只有李易和护士们还是穿白大褂。

其实护士也有官职,最低都是从五品,没那个本事李易也不要。

要了之后就给升官,到从五品。

本来太医署最大的官是从七品下,李易硬给提到从五品下。

相当于一些地方的刺史了,品级太高。

李易故意的,不这样大家怎么努力学医?

当别人看到学医能够参与大朝会,自然很多人愿意选择这个行业。

这就相当于李易时候的副部级,一大群人享受副部级待遇,别人眼红不?

眼红就对了,赶紧学医,然后你也可以达到……从九品下。

啥?你认为低了?那还有流外官呢。

李家庄子的护卫全出动,他们要给兄弟们上香。

至于兄弟们的家属,他们倒是不管,因为用不着,陛下和东主负责。

他们没人坐轮椅,即便脚少了一个,小腿没了的,都是拄拐。

这个拐的形状有点怪异,像枪,前面的头的位置就是个堵住枪口的垫子,似乎随时能弄掉。

坐在小火车山的李易脸上带着笑容,很高兴的样子。

这十几秒他笑的样子被抓拍下来,放到网上,他得让人骂死。

实际上他高兴不是因为去烈士陵园,他是看到了很多其他的百姓过去。

他想去都得专门安排一下才有小火车,百姓排队要去上香、祭奠。

这他能不高兴吗?百姓对牺牲的将士们越认可,大唐就越稳固。

到地方,李易的笑容更灿烂,他看到了好几个不到三岁的小娃娃给墓碑上香,还有的跑到石碑近前亲一口的。

小宝宝可爱的样子叫人开怀,小宝宝倒是很认真,一脸严肃。

李易想放声大笑,这就是文明的传承,牺牲的将士们值了。

中华有这等将士,何惧其他挑战。

历史上唐朝结束,看看北宋的强干弱支策略,将士死得憋屈啊!

别找理由说什么这个情况那个情况的,人家元朝怎么打出来的?

不就是上层人物决策失败的问题么,汉朝能打、唐朝能打、元朝能打,夹在中间的宋朝为何不能打?

之后的明朝前期也能打,原因就在于皇帝的手段与意志。

“小易,因何发笑?”

宋璟不高兴了,他一直要压制武将。

他想压制的时候李易硬挺,不给他机会。

现在他觉得将士们牺牲是件很难过的事情,结果李易笑出声了。

“我开心啊,这些为国死去的兄弟,终于有更多的人承认和上香。

我一点都不难过,他们的付出,换来了现在大唐百姓的安稳。

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跟我一起快乐。”

李易理直气壮,我笑怎么了?我笑是因为现在大唐的局势安稳。

咱大唐的将士跟敌人拼杀,从不落下风,以命搏命。

宋璟:“……”

他发现无法反驳,李易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李易始终在给边关将士们打后勤。

都不敢质问你小易这么厉害,你怎么不去边关参战?

问就是逼迫,逼迫别人可以,逼迫李易,李易真的会飞过去杀人。

回过头来,再让你去前线杀敌,你去不去?

宋璟一瞬间居然想到了很多,小易飞着出发,三天之后带回来苏禄的头颅,还新鲜的,那边冷啊。

然后让自己过去,突骑施少了个头领,该你了。

自己过去……是送死不?

人家那里再乱,也不会因为自己过去而妥协。

路上李易看着很开心,等到了地方,李易就不笑了。

他仔细整理下自己的白大褂,一脸肃穆地上香、倒酒、鞠躬。

这属于仪式,必须如此操作,再笑会叫人产生误会。

“这下咱们又有好吃的东西了,李家庄子带来的。”守陵的人笑着说。

“我看到了,还有猪尾巴,猪头肉,油多又不腻。”另一个守陵人出声。

看上去他们的眼中就是吃好东西,为了吃而已。

放到李易的时候,有人把这一段录下来,包括李易之前的笑。

就有题材了,题目为:重臣轻浮多笑颜,守陵卑恭英烈寒。

指责李易不应该之前笑,抨击守陵人的冷漠,就为了一口吃食。

这样的宣传人,不在乎李易付出了多少,也装着不晓得守陵的人就是曾经拼杀的将士。

后勤辎重怕在路远,将士拼杀惧于身陷。

但一国之志,怎可谣言?血泪未干,只在键盘?

“这块地方好,大,咱们烤肉吃吧!叫上守陵人。”

李易转一圈,找到个位置,烈士陵园中间有个大广场,祭祀用的,人多显得庄重。

正好拿来烧烤,吃串儿,烤的速度快,吃全羊那得等很长时间。

串儿早准备好了,直接就能烤,烘炭的时间也不长。

“守陵的先吃第一口,你们这是替牺牲的兄弟吃,喝酒,我今天带了很多啤酒。”

李易讲规矩,谁先吃喝。

守陵的人曾经就是战士,然后受伤。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小机器人们突然唱起来,声音依旧萌萌,感觉却不萌,自带伴奏,还能二部轮唱呢。

李隆基连到三杯酒,一杯敬苍天,一杯敬地关,一杯敬人寰。

第四杯啤酒他端起来:“饮盛。”

“饮盛!”其他人一起喊,仰头喝尽。

“呃!”李易打了个酒嗝,吧嗒吧嗒嘴儿,有点苦,真正的麦芽啤酒,纯酿。

这种啤酒跟勾兑的那种区别就两点,一个是开封后放置十二个小时口感不变,另一个是不跑气儿。

“家中可是照看好了?”李隆基同样打嗝,喝急了,问守陵人。

“这就是家人,当年出征,后方雪降,再无牵挂。”

守陵人的头头回答,说话的时候,无喜也无悲。

李隆基眼泪突然涌出来,他能听懂,这个人出去打仗,下雪,家人都被冻死了。

第2263章 人生重来知与谁

“有烈士陵园之肃穆,才有大唐天枢之庄严。不过今天大家开开心心地吃喝,好让大唐的英灵们看到他们的付出结果,咱们都过上好日子了。”

李易对着今日前来祭奠的百姓们喊,大家别拘束。

郭子仪眼圈红红地站回来,方才他去跟死去的羽林飞骑兄弟们说话。

他始终自责,认为他指挥出错,才叫兄弟们付出生命。

“东主,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保证能让兄弟们一个都不牺牲,我犯了太多的错。”

郭子仪摇头拒绝李易递来的肉串,他难过。

“你觉得你现在就没犯错?你带着情绪在守护我们,状态是最好的?”

李易说郭子仪一句,你不好好站岗,我都提心吊胆的。

没看到我站着吃串儿吗?就怕遇到突发情况坐着反应慢。

郭子仪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双手在腰间一抹,两把小刀在指尖飞舞。

“他娘的飞刀。”李易嘟囔一句。

“东主你说什么?”郭子仪没听清。

“我说‘太想着回到’,回到从前。人生若有重来的机会,当然不一样,至少不会走弯路。”

李易立即改口,他之前说小李他娘的飞刀。

“是吗?”郭子仪回想一下方才李易嘟囔的动静,感觉挺像。

他不再纠结这个:“李易,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就是从以后过来的?不然你为什么那么厉害?什么都知道。”

“被你发现了,你千万别与其他人说,我曾经乃玉皇大帝,用无上法力把自己送了回来。”

李易左右看看,压低声音。

“信你才怪。”郭子仪手上的小刀消失,打量周围的情况。

“我真是神仙。”李易强调。

“神仙还需要我保护?一副怕死的样子。”郭子仪撇嘴。

“这不是落凡尘了嘛!”李易一脸愁苦。

“呵呵!”郭子仪往李隆基那边溜达。

“哼!”李易继续撸串。

百姓们吃得高兴,跟墓碑说正月十五再来,家里过了初五就要干活了,赚钱,到时候带肉过来。

以前百姓对边关的情况并不了解,包括考科举的学子,故此一问边关的时务策,就有人答不上来。

到如今,报纸上什么都说,百姓们通过报纸知道了大量的情况。

对边关的将士,百姓没接触,不清楚什么样子。

身边的羽林飞骑、十六卫、募兵,百姓感受最深。

冬天晚上在各处站岗、巡逻,帮百姓干活。

即便门开着,军士也不会往里多瞄一眼。

在路上看到时,他们一律排队,走的步伐都一样。

俗话说得好:不患贫而患不公,不患寡而患不安。

在河南府想贫穷,除非特殊情况,家中有人干不了活儿,否则不可能穷。

公,瞧瞧被收拾下去多少人?

剩下的就是少和安,百姓今年没少赚,安稳更无须多言。

“大父,天变了,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