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32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机器人在旁边介绍那么多的小菜,每一样它都知道。

听它说,感觉哪一个都好吃。

它声音萌萌的,叫人听了丝毫不觉得反感。

“这个好吃,是什么?”最小的孩子吃豆面子包裹的打糕。

“糯米粉制作的打糕,你不能多吃,你在黄河源头那里吃的东西饮食习惯不同,胃肠道受不了,撤下去,以后再吃。”

小机器人说着给宫女太监下命令,青松把打糕挪开。

“哦!”小男孩子露出遗憾的神色。

“过几天就能吃了,你吃这个,籼米制作的大米饼粘糖,吃一点,口感差不多。”

小机器人介绍另一种围碟,籼米做的。

另外二十个人逮什么吃什么,他们是十六卫的人,回来后自然使劲吃,这是到家了。

去的时候陛下还在长安,归来陛下已至洛阳。

趁他们吃饭的工夫,其他人准备妥当,乐队带着乐器站位。

李易又穿上正一品的衣服,什么官职还未想好。

但无所谓,随便说一个即可,反正回头就没了。

第2171章 家名齐改用毒学

轻快的礼乐声响起,演奏欢迎进行曲,并没有正常的大唐礼乐,那个太过烦琐,关霖一家无准备。

军乐队踩着节奏先出现,亮个相。

“哇~~”渤海来的人发出惊叹声,漂亮,一个个的全是美女。

大唐的美女太多了,随便一个都是那么漂亮。

千牛卫的人同样举着仪仗的东西走节奏,宫女太监脸上带着笑容。

李旦、豆卢贵妃、李隆基、王皇后他们走在最中间,李易跟在豆卢贵妃身边。

红地毯一直铺到关霖一家的脚下,他们的身后是二十个十六卫的人。

渤海来的人明白了,不是迎接自己,看大屏幕上的人,有太上皇和现在的皇帝。

关霖一家等待,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队伍接近,四个大人开始掉眼泪。

眼看着双方差十几步,关霖的爹直接跪下,其他人纷纷跟着跪。

李旦等人的速度加快,到近前分开来搀扶,李易扶两个孩子,一提溜就起来。

“关……”李旦拉着老头。

“关世唐,太上皇陛下,我改名了,我叫关世唐,我儿子不再叫关霖,叫关继京,大孙子关忠,二孙子关嗣。”

老头先开口介绍自己一家的新名,显然他无法忘记过去,却打算重新开始。

“好,好一个关世唐。”李旦紧紧地抓着对方的手。

豆卢贵妃倒是与关滕氏有说有笑的:“你家在那里吃的苦、遭的罪、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

因为你们,让大唐少牺牲无数好男儿,两军依险对峙,谁先攻就谁吃亏。

东西的赏赐你们看不上眼,都当个官吧,医书小易那里有,你们互相交流。”

豆卢贵妃安排起来,东西自然会给,现在提出来不好。

“宫中约束太大,我们一家怕惹麻烦。”

关滕氏拒绝,她猜测应该让他们当御医。

“哪里有约束?当外事官,庄子里的冯青黛就是太医署外官,正三品的,往后你们跟她在一起,会高兴。”

豆卢贵妃把小丫头介绍给对方,她相信对方会喜欢小丫头。

就怕对方跟小丫头多接触几次后郁闷,跟小丫头的师弟归藏一样,一般的师父教不了。

初时可教学问,教上一年半载,剩下的日子只能教做人。

“还有这官职?”关滕氏纳闷,没听说过。

“有,看今日的小易,他此刻为大唐正国使,正一品的官,等晌午吃饭时便辞去,变回他的从二品。”

豆卢贵妃笑着说,官随便当,愿意当哪个就当哪个。

关滕氏:“这般?”

她似乎懂了,懂得李易在大唐朝廷的地位,除了皇帝之外,别的不限制。

说几番话,众人开始往回走,各自挽着对方,李易一左一右。

大的孩子今年十三岁了,小的七岁,等过了年又会长一岁。

他扫一眼关继京的媳妇儿关罗氏,眉头一挑,问旁边的少年:“令慈又要给你们添弟弟妹妹了?”

“啊?”两个孩子一同惊讶,不知道。

“青黛。”李易喊。

“师父。”小丫头从旁边蹿过来。

“去皇后那边说说话。”李易吩咐。

小丫头眨眨眼睛,看过去:“呀!有宝宝了?这就去。”

说完她蹦蹦跳跳过去,在另一边拉关罗氏的手。

“李神……东主,怎……么看出来的?”关忠就没瞅出来。

“令慈自己清楚,故此望气可知。”

李易解释,怀孕的女人在正常状态下,脸上的神色不同。

前提她自己知道肚子里有孩子了,并且愿意生出来。

小丫头那里一搭上手,就把指头放在关罗氏的寸关尺上。

她拉的左手,男左女右,但无所谓,把脉的时候要换手的。

关罗氏微微一愣,随即笑着问:“青黛看出来了?”

“四个月,庄子里的药材和食材多,随意选。”

小丫头点头,看就知道,搭脉为了确定月份。

“不愧为神医亲传弟子。”关罗氏夸赞,同时认可。

小丫头比自己的小儿子大上两三岁,过来搭左手寸关尺,没有脉枕,搭上几息的工夫,确定月份。

寻常人学医,没个二三十年的功底,根本做不到,比如自己。

王皇后听到,高兴地问:“珍儿有孕了?叫小丫头给看看,是男是女,好提前准备小衣服。”

“可能准确定男女?”关罗氏这下更惊讶了。

“用别的东西看。”小丫头摇头,把脉现在看不出来,除非很特殊的情况下,能从脉象上看,太难。

需要等到宝宝在肚子里大一大,性别特征明显,脉象上有所体现,但不好判断。

“另有手段?”关罗氏依旧好奇。

“等歇息过后,看一看,简单,只要宝宝位置正。”小丫头继续拉着关罗氏的手。

“珍儿当好生调理,庄子中什么都不缺。”

王皇后这点底气还是有的,不管多么珍贵的药材,庄子里俱存。

至于用不用药、如何用药,相信别人自己知道。

片刻后,众人暂时分开,晌午再一起吃饭。

关继京一家人被安排着去洗澡,小丫头陪着关罗氏,教她和关滕氏怎么使用东西。

另一边有李归藏负责,一家人享受到了特殊待遇。

李归藏郁闷了,他带着四个人,有的医书他背了,具体到应用上面,他说不出来。

他学的时间太短,比不上师姐,听说师姐两三岁时帮着炮制简单的药材,四岁抓药。

别人需要学一年的东西师姐学半个月,一直学到现在。

自己落下太多了,怎么个追法?师姐难道会停下来等?

唯一可庆幸的是自己的资源众多,别人生病过来,太医们把脉,自己跟着搭手。

师父还有电子脉,模拟各种脉象,不同年龄的、男女的、特殊病症的……

一边把脉一边还要说话问症,学医太难了。

目前还未接触到婴儿的哑科系统学习,孩子说不出来哪里难受,就会哭。

先把脉,再上仪器,相互对比,记住这种情况。

别处学医的人可没有这等待遇,你们别问了,我真不会。

小丫头那里聊得开心,她最喜欢听关滕氏和关罗氏讲怎么用毒。

用毒治病的时候,两个人讲的一些手法和剂量特别大胆,感觉不是救人,而是想把人给毒死。

第2172章 富贵恐惧乃民实

午饭的时间往后延,到下午三点半才吃,李隆基等人今天吃两顿饭。

中午饿了吃干果,正好补充一下,还不会让自己一天吸收热量太多。

其他的官员正常,只李隆基一些人特殊调整,为了跟关继京一家人吃饭,顺便把自己的身体调理下。

关继京一家人睡了个好觉,把旅途的疲惫缓解,主要在心理上。

终于回大唐了,在大唐其他的地方时,心中想着更多的医书。

到长安,看到了长安的繁华,还有火车,这个绝对没见过。

下火车忐忑,李东主是什么样的人?如何看待自己一家?

结果是大唐两代皇帝皇后携满朝文武迎接,洗澡用的东西不一样,睡觉的地方更不同。

得缓缓,多躺两个时辰。

下午饭吃火锅,鸳鸯锅,一大堆菜,反正大家吃不完,之后分给桃红他们吃。

关罗氏面前的菜全是孕妇能吃的,不能吃的不摆。

她的鸳鸯锅一个是鸡和猪骨头吊的清汤底、一个是鲫鱼浓汤底。

关滕氏对儿媳妇的面前的菜每一样都尝一点,包括番茄、南瓜、地瓜、土豆、豆角等没见过的东西。

尝完点头,表示认可,果然都可以吃,儿媳妇一样吃一点,对大人和孩子都好。

关继京一家人感受到了李家庄子的底蕴,那么多自己没见过的菜,吃着味道还很好呢。

不错,在庄子养胎合适,比别处强。

“庄子中给诸位准备了大院落,吃饭呢在食堂,觉得哪个好便去哪个。

我们寻常在第一食堂,有时小易会亲自下厨,做的小炒适合我们的口味。

各类书籍有三栋楼,进去随意看,切记不可带火入内。

若想晚上看,拿出来,登记,最好不要看得太晚,伤神伤眼。”

李旦在这里最大,由他说话,用词直白。

倒不是人家听不懂文的话,学医的人文学功底并不差。

关继京一家高兴,这等日子,做梦都没梦到过。

自己家也没干啥,就是帮人治病的时候下了毒。那不是应该的嘛!对待敌人还真给好好医?

关键他们从前线逃命回来,大唐的军队在后面,自己能赌一下。

关滕氏看小丫头:“青黛这孩子我瞧着喜欢,有一些手段不知能……”

“教,拜你为师都行。”李易大方,谁规定只能拜一个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