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10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然后大唐的军队护航的贸易商团,发现哪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作物,大唐军队过去铲除。

延缓的时间不用太多,坚持十年。

十年后,种了新作物的土地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去看看?”卢怀慎好奇。

“不去,太远,洛阳宫到这里二十五里呢,我去医院。”

李易不想浪费时间,来二十二个夷商我就要出动?

大唐又不是没有外面过来的人,无非这二十二个人到了海州港而已。

从什么地方来的二十二个人被拒绝,没人接见他们。

不,有人管他们,鸿胪寺的官员。

其中一个手拿平板电脑,负责记录。

对方的语言,鸿胪寺还真有人懂,就是方言方面有些问题,能交流。

比如李易时候的外国人,到餐馆,说一个字:面。

正常人都不会认为对方想吃面包,而是抻面、拉面。

而国人到外面,不用说,直接用手比划,拿筷子吃饭,外国好心人会把他或他们带到中餐馆。

到了中餐馆就好办了,中餐馆别管是哪个地区开的,至少普通话对方能听懂。

其实出去的人,自己不会外语,总归要找个会外语的导游。

拿手机更好办,甭管手机翻译的语序是否正常,反正大概意思大家都明白。

比如你想吃早饭,你给出两个单词,morning、eat。

这绝对不对,可人家一看,哦,明白,早餐是吧?

甚至你可以指着初升的太阳喊eat,对方保证不会认为你要吃太阳,那玩意儿不好往下摘,关键就一个,给你吃了,大家怎么办?

国际交流原来如此简单,其他的都不是障碍。

李易游艇出动的时候,到岛屿,甚至连这种都没有,一样沟通。

人类的交流是智慧性的,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完成。

鸿胪寺有厉害的人,能听懂,梵语的佛经都可以,别的语言差什么?

二十二个人没吃饭呢,刚来,被‘导游’带着去吃……早饭?

反正什么时候都有饭吃,去吃吧,不用花钱,大唐管,这点钱大唐还支付得起,预算内的。

海州的海鲜多,大米饭和包子、馄饨亦不缺。

鸿胪寺的官员不带外宾去吃牛羊肉,他们知道人家有的地方总吃。

他们把人领到涮火锅的地方,这里有辣椒油,涮菜的种类繁多。

关键还抄袭天上人间的流水运输涮菜,不能说是抄袭,这里是另一个天上人间,连锁的。

……

“下一个,最近怎么了?阑尾炎的患者数量增加,外来的人饮食习惯和突然吃到了好东西暴饮暴食?”

李易在医院处理一个阑尾炎患者,第三个了,他一个小时亲自作的。

太多了,集中似的。

化验科的护士们在努力,每一个病例都要知道情况。

另外还有三台同样的手术在进行,由护士们完成,速度偏慢。

李易在考虑根源问题,而不是手术技术问题。

阑尾能不切就不切,因为什么出现的阑尾炎数量增加才是他需要重视的。

他可不是别的医生,说阑尾没有用,切就切了。

“上乳酸菌,控制外来人口肉食摄入量。”李易下命令。

第2138章 非为病毒卖与赠

午后,太阳偏西。

一大群人在医院接受检查,肚子不舒服的被要求过来,乘小火车。

病因找到了,后来的百姓习惯一天吃两餐。

给了三餐之后,还按照两餐时候的吃法来吃,使劲吃。

本地鸡蛋便宜,他们自己又买鸡蛋煮着吃。

加上温度一天比一天低,胃肠道功能紊乱。

不少人已经肚子疼,非要坚持,挺不住才想要看病,结果……

宣传启动,告诉后来的人不要玩命吃,动手术耽误时间,对身体不好。

其他稍微难受的人赶紧找各处的太医和医生、郎中,能确诊的确诊,不能确诊的到李家庄子。

顺便发厚的被褥,不要着凉。

李易继续忙,护士们把其他的工作做完,他过去就开刀,手法娴熟。

小丫头与李归藏打下手,患者不是死囚,不允许他俩主刀。

不需要手术的患者药物治疗,别的人给吃奶酪。

“那么些个人得肠痈,吃多了饭不好。”

王皇后在自己的院落中看孩子,嘟嘟。

小家伙没在,在学堂。

听到消息,她感慨,她旁边的宫女喜儿手不自觉地放在阑尾切口的位置上。

她是大唐第一例被手术切掉阑尾的人,当时她以为自己要死了。

现在才知道,切个肠子对李东主来讲是小手术。

大手术是那种拿根绳子从大腿一直往上穿,穿到心,对,青黛就是这么活的。

“皇后,会不会有人下毒,欲使李东主疲于应对?”

喜儿突然有个想法,说与王皇后听。

“派个人去告诉叔叔。”王皇后认真了。

李易作完最后一台需要他作的手术洗澡换衣服出来时,王皇后的人等在外面。

“李东主,可是有人下毒,致多人肠痈?”来人问。

“毒?有这么厉害的毒?回去告诉嫂嫂,没有,即便如我,欲叫多数人同时得阑尾炎亦不可行,别的病倒是能选。”

李易摇头,开什么玩笑,有这么好用的病毒?大面积传播,让人专门得阑尾炎?

能够达到这种技术的,换一种病毒岂不是更好,自己就有,但阑尾炎的没有。

来人又跑回去报信,王皇后听了,不知该松口气,还是该担忧。

听叔叔的意思,他有一次能叫很多人生病的毒,别不小心跑出来,千万千万。

晚上吃饭时,李易显得没有精神,倒不是累的,这等手术量才哪到哪啊!

他担忧有的百姓怕打扰自己,明明不舒服,硬挺着,跟当初的喜儿一样。

喜儿的家人都接来了,就住在灞水河边楼房里,眼下跟着到达洛阳。

群臣心情同样不好,大量百姓生病,谁还能笑出来估计要完。

吃过饭,李易去查房。

“东主。”小机器人跟着走:“宋德说夷商问辣椒为何物。”

“还能是什么?能吃的宝贝,种子不卖。”

李易笑了,安排人带他们吃火锅,果然喜欢辣的。

通过吐蕃去卖的咖喱还不知道情况,辣椒面随时供应,不够吃再找地方圈起来种。

大唐都不卖种子呢,何况其他地方。

大唐可以往蜀地、北方、东北、湖南湖北等地方卖,顺便进行奖励。

这玩意儿不吃又死不了人,夷商想要,拿好东西换,粮食,大唐永远不嫌粮食多。

放到长毛也不可以没有,大不了陈化粮制作饲料。

目前粮仓有,粮食远远不够九年之用。

……

‘嘶~~哈~~’二十二个夷商吃饭中,他们吃火锅,麻辣火锅,里面有麻椒。

正常涮着吃,他们喝汤。

鸿胪寺的少卿田清源陪同,涮菜和肉吃,同样辣得吐舌头,不过他不害怕。

他拿到的火锅料中有药草,吃辣了后不会拉肚子和另一头辣。

红油火锅的底料香,吃汤面的时候放一勺子最好不过。

可惜价钱过高,自己每个月只能拿到二两,招待人吃饭行,往外卖不可以。

偷摸卖,一旦被逮到,革职。

自己所在的鸿胪寺有人卖过,比市价低,高过市价别人直接买不是更好?

买的人居然是杨思勖的人,钓鱼执法。

陛下亲自过问,问:家中可有急事需钱?孩子成亲无房住?生病无药医?餐桌上没有肉?饭碗里少粮食?妻子添衣服?

问一次自己那个同僚就摇一次头,什么都不缺。

缺了可以说,父母年迈,腿脚不好,就想要两个好的轮椅,轴承流畅的。

没问题,孝顺,看看情况,确实如此,给两个好轮椅。

既然不缺,那便是受皇恩而不遵上命,遇厚识而薄情以还。

拿下!挨顿杖子变成平民,没有官了,福利自然无人再给。

田清源想着,开始考虑是不是吃剩的汤底拿回家,一共六个火锅,四十个人吃,他们能把汤全喝掉?

“田少卿,这东西卖不卖?”喝汤的一个人又一次问。

田清源看一眼旁边的玻璃镜子,天上人间的房间,单面镜,后面有人能够看到这边,这边看过去就是镜子。

后面有宋德在,随时联络。

他笑了笑:“先吃,不是我管这个事情,等我回去问问。”

他话音刚落,有人敲门,送涮菜。

其中有一盘很不礼貌地摆到他碟子前面,他一愣,随即点头,上面有纸条,看一眼记下。

纸条上写:卖辣椒面不卖种子,送部分咖喱不卖有草药的辣椒油。

对方又一挪动盘子,顺便把纸条收走。

他继续说:“不过呢……我还是能做一下主,数量不多的话,辣椒面卖给你们,另外你们以他下国臣子身份觐见,陛下会额外赏赐你们其他好物。”

他敢说话了,送东西以陛下的名义。

对方非得说是受其国王之命到此,两艘船上的一部分东西进贡。

按照规则,对方身份放得低,大唐要赏赐,金银是不可能给的,咖喱行,觉得好吃,再买。

“是种出来的?”对方显然不是只为了买辣椒面,更想自己种。

“一般的人种不出来,只有阳年阳月阳日阳时阳刻生的人才行,可那样的人,通常活不过十五岁,需以神法稳其命。”

田清源瞎话张口就来,丝毫不带犹豫的。

第2139章 月牙当空有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