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398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李易那时一些女明星其实挺漂亮,但下巴圆一点的都会选择磨骨,变成尖尖的。

这个不是给他国家的人看的,是给西方人看,西方人喜欢这个。

小兰的下巴就有一点尖,李易给收拾完,居然圆了。

李隆基觉得神奇,他甚至想摸一摸,看看是不是真的圆了,但不敢。

万一易弟误会了,可麻烦喽!

馨研等人同样凑到不远处,她们更多关注于李易化妆时候用的工具,那个盒子,里面好多笔和刷子。

馨研有个化妆箱,李易给的,却画不出来这等效果。

紫绮着急地悄悄碰碰馨研的腰,赶紧的啊,咱们说正事儿。

“李东主,那记载影像和声音的东西,我等可否一用?”馨研开口。

“单人眼下不可,你若用,找姐妹排练,最佳时可录,先以军歌为主。”

李易略作思忖,看着馨研和其他到庄子里的南曲‘大家’说,而思恭坊的他瞧都不瞧。

“李东主,我有一舞,欲与……”紫绮上前一步。

不等她说完,李易轻点下头:“待闲暇时与馨研‘大家’商讨,一并处之。”

“多谢李东主。”紫绮又腿回去,不敢再多话,她又不傻,懂得察言观色。

“晚上本不应吃盐多和油水多的食物,然!今晚他们会准备节目,中间有间歇,还望诸位‘大家’填补。

就在这对付一口,今天有米线,麻辣的,不能吃辣的不放,都是单独自选。

其中肉食,肥肉少、瘦肉多,以鸭肉为主,汤是鹌鹑汤,非鸡汤,更鲜一筹。”

李易依旧对馨研说话,这种场面他以前见多了。

馨研带谁来不重要,馨研才是主角,别人初次见面,轮不到。

他以前跨市找什么委的人,介绍人同样受对方重视,他只能呆在旁边陪笑。

对方不会单独跟他接触,必须通过那个中间人。

你可能都不知道,中间人的身份比那什么委的人还高,只是人家家属的地位有所限制。

这是规矩,不可以绕过‘媒人’。今天你绕过媒人,明天是不是还想绕过地方委里的人?

“馨研姐姐,李郎给我和小兰做了红烧带鱼,你想吃不?可香了。”

永穆公主对馨研说,她俩的关系好。

“还有带鱼呢?吃呀!李郎做的菜最香了。”馨研欣喜。

一瞬间,紫绮等人明白,眼下的李东主跟刚才画眉的李东主不一样。

紫绮偷偷看一眼永穆公主,再看馨研,终于明白对方不是傻,被自己怂恿就过来。

人家的底气太足了,带自己等人来,就是让自己知道地位高下。

一派祥和的气氛中,晚餐开始。

果然是红烧带鱼,带鱼中间的位置,头和尾巴没见到。

处理得很干净,一点不苦,肚子肠子的位置全清理干净。

主食是籼米制作的大米饼,籼米蒸饭没有筋,不好吃,制作成大米饼就不同了。

馨研会做人,她已经显示出地位了,不用再打压思恭坊的人,她给紫绮使个眼色。

就这一个眼神,紫绮便感激不已。

她出声:“小兰姐姐,鱼头鱼尾哪去了?”

她都不敢跟永穆公主说话,礼数丝毫不差,思恭坊头牌,有其存在的理由。

“炖了,一起炖的,最后骨头都炖酥了,凉了再吃,有鱼冻儿。”

小兰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告诉别人,此刻的她看上去人畜无害,绝对不是帮玉真公主和金城公主教导身边时候的模样。

“好吃吗?”紫绮这句问是实话,她没吃过。

“口感不一样哦!炖的时候放了好多调料,把腥味压制住了,那个最好是喝酒吃,吃饭不适合。”

小兰手抬起来摇摇,不行,吃饭吃不好呢!

李易不吱声,吃自己的,吃几口带鱼肉就咬一口大米饼。

他才不在乎谁跟小兰接触呢,小兰一路陪着、护着闻恬长大,在宫里能做到这一点,自己都不想与对方处在敌对关系上。

那是从小一路宫斗杀上来的,她还能被人给算计了?

然后李易用筷子把一段带鱼肉的刺弄掉,给小兰夹到碟子中:“快吃。”

“嗯!”小兰开心地回应一声,低头吃肉。

第2120章 计谋中断道士飞

道士们在准备着,顾不上吃饭,他们知道任务艰巨。

他们要让陛下和百姓们都看得舒服,普通的手段不行。

多亏之前有准备,不然看现在表演幻戏的人,那一个个的厉害。

他们没去理会僧人,僧人的手段未用上。

僧人们有从西域传来的幻戏手段,结果下雨,第二次又选在白天。

不过那些手段此刻由梨园的人表演出来,小型的,大型的那种鱼龙戏未上场。

“往后日子怎么过?”有小道童仔细检查着各地方的绳子什么的。

“不如下山去学堂读书,将来当官。”旁边的同伴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应该直接管李大夫要书,他们非要找毕宰辅。”之前的道童又嘟囔一句。

“有人在背后使坏,没听师父说么。一成税变一半税,还有一半产业,唉!”

“京兆府的寺观交税,他们有大量的书,到我们这,书送来的少,很多还得自己抄,凭什么交税?”

“是呀!就是听了这个话,上当了。”

两个道童的话把事情的起因说出来,因为金仙公主印的书。

每过一段时间,李家庄子会给金仙公主送去印刷纸和墨,金仙公主找人印。

印好的书籍大部分留在京兆府,河南府的人过来时,或京兆府的人过去时,才带上一些。

河南府的少,拿到书的人,感觉像被施舍,没拿到的自己抄,更难过。

都交一样的税,凭什么?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大家找毕构商量,其实想要书,却不明说。

有人在背后看热闹,等事情闹大。

现在闹大了,李易不但没损失什么,反而赚到。

“走了,没有事情,回去吃米线。”

后说话的道童招呼同伴,他们也有米线吃,李易给的。

包括辣椒油,不过他们师父以节目为重的名义把辣椒油收起来,估计以后他们想吃不容易。

馨研这边都没吃辣椒油,她们有节目要表演,万一辣到嗓子便麻烦大喽!

紫绮继续找小兰说话:“听他们说,有人背后使坏,欲挑起朝廷和佛道的争端。”

小兰把一根米线吃下去,擦擦嘴;“知道,我们没到洛阳时,就有人开始了。”

“不过那些人没想到会是现在的结果。”紫绮又说。

小兰喝口桔子味的凉汽水:“因为少了一个步骤,僧道先出声,随后那些个混混、游手、帮闲跟着闹,煽动百姓。”

小兰说到这里时微微一笑,不说了。

其他人却懂,应该帮忙的人,在队伍来的时候就被收拾了,根本没给反应的机会。

“如此倒是惊险。”紫绮拍拍胸口。

“没人能在李郎的面前闹腾起来,这天下又有多少不怕死的人?真能拼命的人在边关守卫大唐。”

小兰撇下嘴,瞧不起混混们,别看欺负百姓厉害,有时还互相打,打死人的,打断胳膊腿的。

那是好勇斗狠,不然羽林飞骑、十六卫抓人的时候,他们怎么不拼命?

他们知道,跑可以,被抓有活命的机会,敢反抗,当场格杀。

馨研夹起个鹌鹑蛋:“待此事结束,我们去编排军歌军舞,到时录制下来。

可先叫富人花钱观看,所得钱财,用在边关将士身上。

天冷了,将士们应多加衣服,避免冻伤。”

平康坊跟来的人纷纷点头,对,继续支援边关,哪怕吐蕃和后突厥的情况暂时安稳。

那不是还有白衣大食跟突骑施的苏禄呢嘛!把他们收拾掉,好继续赚外蕃人的钱。

“好,到时候比以前的水幕录制的要好。”

李易开口,这次他兑换的东西多,能用上。

平康坊的人露出开心的表情,思恭坊的人跟着笑。

不长时间,她们吃完,三个人分一碗的量,不敢多吃。

走的时候每个人带着一个化妆盒,小兰所送。

……

天渐渐地黑了,梨园派人去问一下道士们,上不上场?

道士们表示你们继续,我们再等等,等月亮。

于是梨园与平康坊、思恭坊的人高高兴兴地表演,他们喜欢这个本职工作。

连从小就开始学,暂时不能上台的孩子们都上场了。

他们跑到观众席上表演,一般为近景魔术,看手法的,演砸了也不哭,换个地方,再演刚才失误的,反正没人认识自己。

月亮慢慢升高,二十一点多的时候,道士们看到月亮适合,准备。

道士出场,李易准备,大家都得上台,论道,论李易最后整理和注释的道德经。

李易始终认为道德经比佛经好,佛经废话太多,还带介绍人物的,介绍一个人物就写一堆形容词。

佛教的经适合拿来讲,一群听众听着故事,当初佛祖出场,有多少其他的佛,他们一出现天就变了,等等……

道德经就不是,上来直奔主体,一点艺术性都没有,讲评书的讲不了,没故事情节。

一个须发洁白的道士站出来,他手上拿个八卦镜,镜头给上去,八卦镜上面有八卦图,其他的位置挺亮的,反光。

他眼睛看着一面大屏幕,手上的八卦镜对着月亮找角度。

找啊找的,反射的月光好像不怎么管用,正在后面的道士们着急时,一道光打到八卦镜上。

反光有了,大屏幕上唰地出现一个八卦图。

他口中念念有词,一扬手,喝道;“展!”八卦镜飞上天。

另一个机位的镜头配合着跟上,光继续打着,八卦镜开始变大,并且下落。

八卦镜从原来汤碗那么大变成了锅那么大,他看着屏幕眉头轻蹙。

镜头就在此刻,从近景转成远景,正好没对上八卦镜变大后的正上方。

不能对,对上就露馅了。

道士眉头舒展,口中又嘟囔一句,人跳起来落到下降到他前面的八卦镜上。

镜头又换,侧着给机位,脚的地方一晃而过,主要照侧影。

八卦镜托着道士飞向高台,镜头来回切换,把道士拍得如神仙一般。

根本不会出现八卦镜吊的细绳子和被踩的地方凹下去一块的样子。

其他道士看到后,长出口气,这个把人往屏幕上弄的东西,很有灵性啊!

道士上台,再嘟囔两句,大喝一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