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388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不学,我学了,我媳妇儿怎么办?她习惯管这个家,让她管着。”

万昭远摇头拒绝,以后就听媳妇儿的。

“至少你得会,万一你媳妇累倒……太忙了,你搭把手,夫妻一体嘛!就像我,我什么都不会,我也……”

“呸!不,我说对。”万昭远没忍住,表达了真实的意思。

“看样子你不疼,行了,我走了,下次的药里不加镇痛的。”

李易伤心了,转身便走。

“李东主你说找人教我的事情呢?”万昭远后悔地喊。

“找,找人教你怎么忍受疼痛。”李易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第2104章 不觉入套批奏章

蛋黄一般的太阳还未跳出东边的地平线时,西边的天上已露微明。

轮番表演节目的众人终于谢幕,他们来到河边,游艇上面给送馄饨。

人太多,没有小菜,在碗里放上紫菜、榨菜、虾皮子,馄饨舀进去,无须额外吃咸的东西。

葱花香菜自己放,辣椒油、陈醋也是,胡椒粉不给。

游艇上的机器负责擀馄饨皮和拌馄饨馅,不管包。

机器的速度没有人快,百十来个人包馄饨,一秒能包出来十碗。

庄户一手拿个少了一部分竹子的小竹筒,像针管纵着割掉一条一样。

里面有一个更小的竹筒当推的,小竹筒在馅里插一下,另一手拿一摞馄饨皮。

竹筒慢慢推,往馄饨皮上抿一点馅,一蹭一带,一个馄饨包好仍前面的倾斜竹板上滑下去。

继续推馅,继续蹭,另一手的皮一张接一张变成馄饨。

李易都看傻眼了,庄户们怎么研究出来的技术?

自己教给庄户们自己那时的包馄饨技术,速度已经够快了。

怎么还能丧心病狂地改良工具,就为了缩短一点手臂移动的距离?

包十个馄饨能挤出来一秒的时间不?你们不累呀?

竹板下面有人负责放箩筐,十个馄饨就拿走去找锅倒里,同时再放一个小笸箩。

馄饨皮薄,馅又少,在锅里打两个滚便熟,装碗里,有人推独轮车,上面一堆架子。

一个个碗在架子上面,被推着给百姓送。

李易看得胆战心惊的,那车推的,感觉下一秒会歪倒,表演杂技?

百姓根本不饿,他们一直买东西吃,吃馄饨不如说为了喝汤暖胃,单纯的汤喝不舒服。

“小易,你昨夜吃下许多肉串儿,一早还能吃?”

毕构过来,身后有人抱几十本奏章。

“我昨天晚上光给你们烤了,一共才吃六串儿,加上一串儿毛蛋。”

李易拿匙子舀馄饨吃,他碗里放了十五个,准备吃完睡觉。

晌午僧道们要求开坛,他起来应付下即可。

毕构让人把奏章放到桌子上:“与老夫无关,老夫睡了近两个时辰,年岁大了,觉轻。”

“乃是你工作不好,换个工作,定然清闲。”

李易声音模糊着说,吃馄饨呢,有点烫。

毕构拿起本奏章:“老夫只说觉轻,何曾言累?咦?明州欲修州内之路?”

李易头都不抬,又舀起个馄饨吹着吃。

毕构吧嗒下嘴:“其峰也峦、其脉也山、其陵也渊、其丘也峘,人近声传,路远盘桓,出则涧关,往来险难。”

毕构说着停顿,看李易。

李易继续吹,第三个了,方才吃慢了,不自觉受影响。

“地贫土廉,种下无还……”毕构继续念。

“放屁,那里虽是叠嶂绵延,却也有慈溪水潺,东南长端,沃野平原。”

李易终于忍不住了:“明州的刺史是谁?想死?”

“他说他不管朝廷要钱,自己可以化缘。”毕构没念,直接说内容。

“他嫌死得不够快,旁边乃舟山群岛,我好不容易给当地百姓弄点东西,他就要去占。”

李易怒了,什么化缘?那里周围去哪化缘?就给了潜水设备的人可以赚钱。

毕构露出笑容;“如此好,抓回来,给你练手。那三十二个人还未到齐,有何疑难杂症,无须担忧人手不足。”

“啊?练手?他罪不至死吧?”

李易发现情况不对,官员写个奏章上来,然后……死?

“小易你说的。”毕构抓到把柄。

“我还说不让你收李家庄子的税呢。”李易反驳。

这是他跟初中老师学来的,一周一考试。

有同学抗议:老师,校长昨天还说不能周周考。

老师:校长说让你们都考满分,你们怎么不听?

毕构:“……”

“如此,不抓?”他问李易。

“与我何干?反正我弹劾官员又不会弹劾他。”

李易扔下句话吃馄饨,再不吃就不用吹了,凉了。

毕构把这本奏章放一旁,继续看下一本,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的。

等李易吃完,毕构还在批奏章呢。

他把一些需要给李隆基的单独拿出来,其他小事情他自己处理,或者找其他宰辅商议。

他不时需要叫人到这边来,查资料,或者询问地方的情况。

他背不下来整个大唐的事情,太过烦琐,同时又总变动。

人来人往的,瞧着挺热闹。

吃完饭的李易打个哈欠,伸手拿一本毕构没批注的奏章看。

密州的奏章,上面写:‘牟山无田之地,山中逃户百几,山丘平原各一,移民入原问许,石多草密荆棘,两水分源而去,拨付黄牛耕犁,自建房屋粱脊。’

一点废话都没有,前面未写歌功颂德之语。

李易点点头,摸摸兜,掏出来铅笔,在下面批注:‘移民是可与,资源不寻奇。遍地宝物聚,钱财易得取。’

写完他放在一边,招呼人:“把河南道密州地图拿过来,单独带个当地安丘县的小图。

这地方还用朝廷拨款安置躲在山上的逃户?宝地啊!

都说自己缺牲口和农具,能够自己盖房子,咋不想想为什么能盖房子?当地的矿产资源丰富。

这玩意儿得修路,往北把水路弄一弄,往南修陆路。

莱州那里也应如此,双方一同进海湾,从南边的海湾把东西运到海州。

然后河南府这边的煤炭运过去,在那边建很多窑,自己先初加工。”

吩咐完他拿起下一本,打开,突然愣住,抬头,周围一圈人看着他。

他之前本以为人是之前往来报信的,咋是其他宰辅和团儿里的人?

“干啥?我临时当一下中书令不行?谁规定中书令只能有一个?又不是太阳和月亮。”

他合上奏章,反应过来,这活儿不归自己干。

现在属于喧宾夺主,还是越俎代庖?

“如何?”姚崇在旁边笑着出声。

“老姚你拿我打赌了?赌注分我一半,我不管因为什么。不然别说我欺负你孙子。”

李易一瞬间想到个情况,老毕过来是故意的。

姚崇两手一起摆:“不曾,不曾打赌。只是一说,你比我等强。”

“姚相谦虚了,至少在找工匠方面,姚相本事了得。”

李易不怎么开心,所以得嘲讽姚崇。

第2105章 身正沧桑神无邪

姚崇听了微微一笑,颔首:“确实为你庄子培养了人才,但无须多谢。”

“行啊老姚,有境界呀!”李易服了,你居然如此坦然。

“漫天神佛的,悟了。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估计会无声无息,按照你的说法叫自然死亡。”

姚崇一副我怕你暗杀我的样子说。

李易撇他一眼:“其实谋杀吧,最难检查出来的是……”

说着他停顿,不能说,万一传出去呢。

其他的谋杀方法他尸检能检出来一些蛛丝马迹,唯独高空坠落和掉河里。

没有监控的时代,把一个人从桥推下去淹死,检测不出来。

还有走山路、井边,这个太难查了。

像其他下毒、用器具、窒息的、纵火烧死的,他可以检测出来。

他不告诉别人,别人万一为了躲避他的检测而采取手段……

当然,他可以用测谎手段。

一次不准,多测几次,然后跟踪、布局恐吓。

此刻其他人根本未理会二人斗趣,他们心情愉快。

姚崇之前说,我等不及小易,奏章送上来,批注时多有疑问,小易见则无须耗神。

今日见到了,在华州的时候小易处理州务,因为把人家刺史等一堆弹劾下去了,不得不顶替位置。

到现在,华州百姓逢年过节都要给李家庄子送东西,表示感谢。

第二次在河南府洛阳,收拾下去一大批官员。

小易参与进来帮忙审计和归拢账目,小丫头和李归藏一同出力。

眼下隆择念个明州府送上来的自己解决财务问题的折子,看小易的反应,瞬间知道对方的打算。

再瞅瞅他自己闲着无聊看的地方上的财政拨款文书,没问任何人,直接给出批注,顺便要地图。

听他嘟嘟囔囔的,整个大唐所有的地方皆在他胸中。

若有小易这等人当幕僚在自己身边……

“若小易为某幕僚,当是……”宋璟想着,不由得说出来了。

“行啊!”李易瞬间接话:“往后宋宰辅管着我,三哥有事询问,先问我,我不答,须宋宰辅点头,某才出声。”

“为兄以为……可!”李隆基不知道啥时候转悠过来。

“臣是说当是不可。”宋璟汗涮就下来了。

“某说可,你说不可?”李隆基轻声问。

“下大雪了,山崩了,快跑哇!我没做梦,别拦着我。

哎?你们……小易,快,给开副药,最近梦呓。

前几日便是如此,梦中为陛下打下大片江山,陛下欲赏我,我说皆赖陛下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