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325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他刚走出两步,后面传来伤员的声音:“问一下,数到一千之后怎么数?”

“从头数。”羽林飞骑脚下一个踉跄后给出答案,他好悬把自己给摔倒。

“多谢!”伤员真诚地道谢。

“客气了!”羽林飞骑加快脚步。

鸦片好用,给伤员喂一轮,哀嚎的声音消失,数羊和哼哼的动静响起。

……

天亮了,雪跟着停了。

轮换着休息的人炖好了马肉的肉汤,干的葱花香菜放进去。

没有面食,包括青稞面,都是粳米煮的米饭,加上冒油的咸鸭蛋。

吡鲁奴罕又一次找到贾贵昘:“今天省下的羊奶和马奶我们会处理,羊奶制作奶酪。

马奶其实也能做奶酪,就是需要很多才做一点,不容易干,还是酿酒好。

平时我们吃青稞,今天高兴,把从别处送来的粳米煮了。”

“吃完饭你干什么活儿?”贾贵昘对于吃什么并不在乎,能吃即可。

“上课呀!前两天打仗,我们课停了。现在安稳,我们要学习,主要学写咱们大唐的字。”

吡鲁奴罕从旁边拿过来一个皮子制作的书包,这书包纯皮纯手工。

“有笔墨?”贾贵昘刚过来,不清楚情况。

“有啊!还有彩笔呢,能画漂亮的画。我知道你要问哪来的,咱们大唐朝天下基金给的,所以我们不会叛唐。”

吡鲁奴罕拍拍自己的书包美滋滋地说道。

第2009章 族中地位榷市开

“昨日你说兄弟,你有兄长在,你认为你可以……”

贾贵昘说话没说完,故意停住。

“太宗和陛下都很好啊!”吡鲁奴罕说出两个人。

李世民和李隆基,这两个一个是次子,一个是三子,都当上皇帝了。

“可是太宗和陛下登基都是……”

贾贵昘说不下去了,他想说都经历过玄武门之变。

“其实我长兄和郯王差不多,郯王是打猎受的伤,兄长出生后不久生了场病,很长时间才好,然后一条腿就不行了,还总流口水。”

吡鲁奴罕说起一个兄长的情况。

他接着说:“二兄比我大一岁多,好勇斗狠,他抓住兔子砍伤兔子后腿,看兔子挣扎着跑。

但他骑术没有我好、箭术也比不上我。

举石头的力气比我大,但跟我抓摔,我总能使巧劲赢他。

我当族长,他能在族里活着,他当族长,我只能跑去别的地方。”

吡鲁奴罕介绍家中的情况,长兄残疾,二兄残暴。

再往下是他,他懂事儿,这么小,已经把情况看明白。

“吃肉,还有蔬菜,大一岁没有力量上的绝对优势。

吃过饭,我教你一些简单的战斗技巧。

最近几日我们不会离开,现在在等大部队达到。”

贾贵昘选择培养吡鲁奴罕,他不怕对方太聪明,以后不听大唐的话。

东主会教吡鲁奴罕一些本事,出问题东主负责。

自己教孩子为了给别人看,顺便找人打听下孩子的家中情况,万一孩子说谎呢。

“我射箭很厉害的。”吡鲁奴罕跃跃欲试,他觉得自己箭术高超。

“那我可要讨教一番。”贾贵昘笑了,比箭术?我们是凭借箭术考核才被选去训练成羽林飞骑的。

“你别笑,我会左右开弓。”吡鲁奴罕不服气,笑什么笑?

“厉害!”贾贵昘竖起大拇指。

“我当你是夸我了哦!”吡鲁奴罕不无怀疑地说道。

……

比起西北,东北地方的太阳升起得更早。

故此在西北地方吃早饭的时候,东北地区……也在吃早饭。

西北大唐的地方一天三顿饭,东北渤海郡王,即振国的人每天两顿饭。

夏秋时候的两顿饭还能吃饱,冬天仅仅维持不太过饥饿。

他们怕春天的时候没有食物吃,冬天如果非必要的活动,能停则停。

没有大量煤炭和火墙火炕的时候,长安城中的冬季烧炭熏死的、冻死的,并不在少数。

渤海百姓的生活保证比不上长安,此地冬季漫长,百姓只能想办法节省粮食。

山上有野味,却不是那么好捉,雪太厚,近的地方野兽被抓得差不多了。

往更远的的地方去,遇到野猪,不一定谁收拾谁呢。

当地中粮,作物产量低,报纸上介绍的沤肥和施肥方法算给当地提供了天大的帮助。

李恩东等人吃过早饭,此刻依旧做饭,抓的野鸡炖鸡汤,得勒察的部族提供干菜。

得勒察部族决定跟着走了,第七个部族。

准备的大量东西就没什么用了,等到大唐,一次性补贴给他们。

大祚荣今天没来,估计在王宫中看好东西,李隆基以大唐皇帝的身份赏赐他的物品。

另外李易以贸易伙伴的为由,也给了他不少奢侈品。

比如镜子、柴油、香水、闻恬兰香阁卖的一些物品。

其他渤海的高官、大族头领,纷纷赶来换东西。

普通的百姓把家里储备的松子、干的血红铆钉菇、人参、鹿茸、貂皮取来交换。

之前当地的大族收过一次,百姓害怕,就拿出来一小部分换给大族,尤其是官员。

这些收的人从中赚取差价,其他的东西百姓藏起来,现在换。

一般人家主要换肥皂和药,煤油灯不是他们应该用的东西。

还有的人比较聪明,知道今年还会由大唐的队伍来此换东西,提前准备好青贮和干草。

他们自己并不养牲畜,纯粹为了交换。

换剩下的那些不好的,他们会找有牲畜的人商量,明年耕地的时候借用牲畜,今年把剩的给对方牲畜吃。

李恩东他们与大族和官员交换东西,价格固定,不压价。

针对普通人,稍微多给一点。

樊凡等羽林飞骑找当地人换山楂,制作小工具抠籽。

找树枝制作签子,抠籽和削签子一律由要跟着一同回去的人来完成。

算他们工钱,回家再给。

一个个没蘸糖的山楂串儿制作好,羽林飞骑熬糖稀,制作糖片不大的糖葫芦。

一拍一大片的糖葫芦太费糖,得在京兆府才能吃到,河南府想吃,需要等天冷。

糖葫芦有大串儿的,一串儿二十多个大山楂,颤巍巍的。

也有小串儿的,两个山楂一串儿。

大的和中等的换东西,小的随手送给孩子。

许多小孩子从小长到这么大,就没吃过冰糖。

五六岁以上的孩子,舔一下糖葫芦,这一刻便成为他们记忆中的定格。

他们的印象中有了一个李家庄子李东主,也有了一个相对具体的大唐。

得勒察、勃赖罗、阿金等部族的人跟着忙碌。

他们要把自己路上用不到的东西卖掉,价钱便宜,原来五大碗米能换到的兔子皮,现在两碗就行。

回程人多货物多,人需要吃东西,马更得给食物。

现在马吃的草已经够好了,等回去的时候,只会携带部分青色的干草,然后吃粮食。

包括现在开始制作的肉干,上锅蒸,放一点点盐,没有能明面上看到的脂肪,都是肌肉纤维。

切成小肉丁,放在外面冻,给马吃,马吃肉,就是不能多吃。

马要是没人管的时候看到刚孵化出来的小鸡雏,一口一只,直接吃。

马吃草的时候,看到有蚂蚱、虫子,同样下嘴,丝毫不客气。

你要是骑上某一匹不怎么愿意让你骑的马转一大圈回来,当面打十个生鸡蛋放到槽子的草料上,马吃了之后,第二天看到你会主动找你。

昨天还不高兴呢,今天就拿大脑袋蹭你,赶紧的,上来,腿脚不方便是不?我趴下,快点,我带你跑一圈。

当然,李家庄子的马,寻常人喂是不行的,马有着自己的骄傲,我差你几个鸡蛋?你知道我平时吃啥不?

第2010章 人力资源低畜力

“这边,先进大帐篷洗澡,里面有衣服,你们穿的衣服扔到旁边,头发剃光,男人和女人胳膊窝的毛、下面的毛好好洗……”

李恩中站在几个搭帐篷外面对一群人喊,以命令的方式。

这些人属于奴隶,被李家庄子换到。

没有时间给他们一点点清理,头发就全剃,找几个当地的会整理头发的女子给女奴隶剃。

男奴隶由西南蛮出手,现在不能客气,太客气了奴隶不习惯。

许多时候奴隶会主动维护奴隶主的地位,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似的。

李恩中看着人排队进去用木桶洗澡,心情愉悦。

便宜呀!一个奴隶在冬天的价格比一只羊还低。

羊能吃,奴隶不方便吃,冬天又没有多少活儿干,奴隶饿死是损失,不饿死白吃好几个月。

养奴隶的人就卖了,还有专门贩卖奴隶的,现在最愁,除非漂亮的女人或男人。

其他人不愿意好好养,李恩中愿意带回去。

他懂啊!一个人力的重要性,莫说一只羊,一百只羊都不换。

东主不能继续在大唐找奴隶,遇到奴隶还要解救,就是买来,给安排工作。

这个指大唐人,因为各种情况成为奴隶的。

外来的东主不管,随便,反正他不买,怕有奸细。

到渤海国,属于第一次买奴隶,想安排奸细来不及。

面前的奴隶带回去,休养一段日子,身体养好,就能够安排事情做,顺便教知识。

自己便是李家庄子的奴隶,自己值多少只羊?

奴隶们听话地进去洗澡,他们已经习惯了,或者说麻木了。

他们的追求只有一个,活着!

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的奴隶戴上皮帽子,在旁边吃饭。

鸡汤免费给,谁想喝都给,还带着油,闻着香。

奴隶吃饭捞里面的鸡肉,米饭、咸菜,都限量,西南蛮负责打饭菜。

他们看奴隶的身体高矮胖瘦,判断对方应该吃多少,不允许吃太多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