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47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按照李易的要求,在那边建城,稳固疆域,等土豆收获后苗多了种。

“抓紧时间,多亏我等反应迅速。”

宋璟想着青史留名,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一揽。

张九龄看其一眼,未吱声。

前段时日,鸽子飞来,大家只能依靠前面的将领独自行事,不熟悉情况。

等情报快马送到蓝田县,刚柔直接大范围调动人手,攻!

现在看看,及时不及时?不给突厥喘息的机会,消息传过去的时候,大兵压境。

其他部族的人很可能会一同配合着打,反戈一击。

后突厥唯一的办法是退,丢掉很多部族的支持向北退。

如是想,他深吸口气;“好大一盘棋呀!”

“运作好了的话,其他部族会投降。无须真的打上,兵到即可。

善之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青黛怎么样了?快点好起来吧!”

苏颋作为兵部尚书的宰辅,面对李易时有种无力感。

还好李易不是别国的人,更不喜欢当皇帝,否则这天下……

“渤海,收拾完突厥,北边暂时无忧,应针对渤海,渤海所处,林密山多,几个都护府怎么样了?”

毕构想起来李易要求在那里建好几个都护府,守在关键的位置上,大唐海军随时能够增援。

从几年前开始布局,终于明朗了,原来如此!

第1731章 外交深邃师姐行

“其他人不要急,走陆路,陆路不比水路慢,路修得好。”

秦离吆喝着,羽林飞骑要全部回去,十六卫的人几天前已赶到。

他们接替羽林飞骑,郝灵荃这个外交比指挥作战还厉害的将军也要回去述职。

还有一群在这边时间久的将士回家,需要轮换。

他们有家人,尤其是娶媳妇儿的,得回去继续生孩子。

金城公主乘船,船只少,主要装孩子和女子,还有珍贵的野生动物。

不到一万的人坐船,别的还得继续走陆路。

路面确实不错,好几十万人整天呆着作甚?修路建城呗!

路不是柏油路,更非水泥路,该上坡还要上坡,该走吊桥不想走就绕远。

就是沙石铺就,不属于小路。

只要不走蜀道那条线,马车皆能通行。

去蜀地马车也没问题,那边的路同样修。

遇到上坡车载货物走不动,先卸货,车上装一点,人扛一部分送到坡上,再下来倒腾。

跟挑蜂箱赶花的人一般,一段一段倒。

金城公主身上套竹筒救生衣,坐在船头甲板上看水,小宝宝的婴儿车在旁边。

婴儿车上也装了竹筒,万一掉下去好捞上来,宝宝不可能死,里面有氧气,可以坚持很长时间。

“看上去没有事情,秦将军。”尺带珠丹摸着身上的竹筒,不想要。

“所有死在这条河中的人,都想过同样的事情。”秦离自己身上也没少挂竹筒。

羽林飞骑的水性好不好?全经历过抗溺水训练。

就是双脚绑住,双手背在身后绑住,在水中通过放松身体、肢体扭动、吐气潜底蹬地上浮等动作让嘴露出水面呼吸。

一旦放开四肢,羽林飞骑在水中就更厉害。

他们此刻一律套着救生竹筒,他们懂得珍惜生命,活着不好吗?有救生衣为啥舍弃?

他们身上始终有战术背包,时刻准备着。

身为大唐最强军队,不仅仅要有钢铁般的意志,更得遵守绝对的纪律。

“姑爷,黄河的水,黄泥才是最好的。”

郝灵荃身为‘外交官’,他一句话便把气氛给转变。

“哦?怎么说?”尺带珠丹果然感兴趣。

“黄泥烧陶瓷,黄沙修瑶池,要是遇到盐湖,里面的杂质多,拿黄河水来煮,最后沉淀再煮干,盐会好吃。”

郝灵荃边说边比划,肢体的动作让人的目光跟随,更有说服力。

“竟是这样,郝将军,我发现跟你说话心情好。”

尺带珠丹年岁还小,城府不够,说出心理话。

“主要是姑爷随和,与别人相处得来,姑爷吃饭的时候还惦记孩子们能不能吃饱,我要是遇到看不顺眼的,一句话都不说。

姑爷就是地位高,不然我早想拜个……哎呀!姑爷你看着吧,这条河往下去,遇到湍流的时候都不怕。”

郝灵荃说着给尺带珠丹调整下救生衣竹筒的位置,让后面的多几个,人就自然挺胸抬头。

尺带珠丹听懂了,对方要跟自己拜把子,不过不可能,遗憾啊!这人真好!

秦离在旁边看着,挺无奈的,他第一次见到郝灵荃时郝灵荃还不是这样。

之后东主给了郝灵荃一本书,郝灵荃照着书上的教学内容拼命练。

说话的声音变了、表情变了、笑容和眼神都不同了,包括肢体动作。

东主既然有这样的本事教别人,自己为啥就是看着清秀,其他的时候都非常随意。

东主如果照着练,岂不是更厉害?

秦离不懂,到李易这个层次,不讲究什么感染力了,只讲利益,利益到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绝对实力与利益面前,别的都是假的。

金城公主面露微笑,大唐的将领越厉害她越高兴。

……

大朝会开启,十五了,望日。

小丫头活蹦乱跳的,教着师弟品尝药材。

“师姐,这东西吃了能死不?”

李抚宽看着面前的活蜈蚣,大拇指抬起来,他不怕蜈蚣,要摁死。

他不想吃,这个害怕。

小丫头手有一点粉末,轻轻弹出去,蜈蚣碰到粉末,立即不动。

“万物相生相克,捏住脑袋,别总想着暴力弄死,知道你咬过王八脖子。”

小丫头说话的时候捏住蜈蚣的头,蜈蚣的身体自动卷起来到她的手上。

“师姐,什么东西?”李抚宽问。

“针灸,针是针,灸是灸,灸的艾条粉混合雄黄粉,咱们多抓几条,烤着吃,可香了。

其实毒性不算太大,饲养的,对于药材来说,一般吧,要是想提高药性,调整饲料。”

小丫头边说边用个竹签子把蜈蚣穿上,去抓下一条。

“师姐,做熟了,还能尝出来药性吗?”李抚宽一听是吃,帮忙抓。

“你吃的药全是生吃?王八壳子也是药,你咬得动吗?得焙成灰,或者磨成粉。”

小丫头举例子,振振有词。

“哦!今天品蜈蚣?吃着感觉不舒服。”李抚宽在别人面前不这么软弱。

“还有蝎子,养的,师父为了我,养很多东西,全大唐都在养。

油炸着吃可香啦!还有其他的药材,以后我都会给你做成好吃的,金汁除外,不好吃,恶心!

蛆呢,找酱缸里的,茅房里的不要。

在特殊情况下,把蛆放在感染的大伤口上,要么是蛆有病菌把你弄死,要么蛆帮你把腐肉清理干净你活。

如果没有蛆的情况下你必然死掉,那么放蛆,茅房里的也放,洗一洗。”

小丫头给师弟讲特殊情况,李家庄子用不着。

保证死掉和有一半机会能活,还用选择吗?

“师姐,抓蝎子我会,一下一个,捏尾巴,趁蝎子不注意。”

李抚宽在殷城,那里蝎子多,属于李易时的河南信阳。

李易那时的河北的蝎子和壁虎都多,小孩子们总会去抓。

在郊区,墙壁上和地面,总能看到壁虎和蝎子。

李抚宽知道蝎子是药材,小时候就抓,用很低的价钱卖掉,吃好大的亏。

“其实吧,我就是看看你的胆量,不用非得用手抓,然后穿。”

小丫头说着从包包里拿出来小扣网:“用这个捉蝎子和蜈蚣,然后直接扔油锅中,熟了捞出来。”

“唉!”李抚宽叹气。

“师弟是累了?身体累还是心累,你说出来,师姐不怪罪你。”小丫头一脸真诚。

李抚宽擦汗:“不累,我是想着还有其他我的好伙伴吃不到这么好的东西。”

他好无奈,自己的生存智慧,在师姐面前咋不好用了呢?

第1732章 清闲何必累朝政

“陛下,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后皋陶以刑象施之,乃正其明。今之为象,何妄杀之?当迫和。”

大朝会上,有人站出来,发言。

“听不明白。不若卿携十骑及弓弩挂印亲往,正大唐之德、表大唐之恩、宣大唐之志。”李隆基闹心,这个人傻吧?

现在的事情跟以前的一样吗?还什么宣传,然后吓唬别人。

就是杀鸡儆猴,不过是给别人看杀人时候的惨烈,让对方害怕,这样对方就听话了。

此言出自《尚书》里面的一个《虞书·益稷》中的部分,被人拿出来,进行劝奏。

意思是不要杀太多人,吓唬别人就行。

李隆基十分反感,你在这里说别杀人,你咋不去战场上呢?

给你十匹马和你想要的弓弩,你过去告诉你的厉害,你看你的办法好不好用?

我动用三十多万人,无数钱粮军械牲畜,要打大战役,你叫我别冲动?

我战略目的不达到,我图个啥?玩儿啊?

“容臣再想想。”对方退回去,知道陛下不满意,好在陛下最近心情挺愉快的。

“臣请全面开放海贸,然,应以其礼、其德、其位而定。

子曰: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又有人站出来,要对边贸进行改革,认为李易做得不对,不遵其位、不守其礼、不彰其德。

这个出自《礼记》里的《中庸》。

李易属于散官,总是指手画脚的,名不正,言不顺。

“好,广州市舶司少一忠言之臣,你去。”李隆基干脆,派你过去当个官儿。

“臣只建言,实是无能为力,臣羞愧难当。”

这人赶紧退回去,他可不要到广州,气候不同,容易生病。

更可怕的是当地被李易控制着,自己在朝堂上说李易坏话,到了那里,是不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