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41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他一个人吃不了多少,还有板筋,我把板筋好好处理一下,处理不好咬不动,塞牙,倒是换牙的孩子适合吃,吃着吃着牙就掉了。

我有个办法,孩子们换牙的时候,制做大骨头给孩子们啃,啃着啃着牙掉下来,还不那么难受。”

李易说着想到了个好主意,换牙的时候孩子特别难受,直接拽吧,不敢下手。

他回忆自己小时候,有的是觉得能掉了,每天都碰一碰,某一天鼓足勇气挤着眼睛、咧着嘴一拽。

有的是吃东西,吃着吃着,哎呀,都是血啊,牙掉了。

上牙掉了埋门槛,下牙掉了扔房顶。

换牙的时候多吃樱桃,再啃桃子,榛子和瓜子不可能去磕,疼,除非是缺心眼。

现在他觉得啃骨头行,骨头上的肉不好往下啃。

“抚宽,陛下想着你呢,你听。”

在李抚宽房间中的小机器人收到了那边小机器人的信息,有关键词。

关键这个是有人要让李抚宽听到,才允许转的。

‘易弟,抚宽一直想吃肉,牛的蹄筋剃下来,给他吃,可否?’李抚宽听到了李隆基的声音。

李抚宽眼泪直接涌出来,皇帝背后跟师父说话都想着自己。

“不要放辛辣的东西,我要快点好起来,等我长大我当大官,我要杀尽天下贪官污吏。”

李抚宽觉得自己有了人生的方向,并愿意为之奋斗。

牛就被拉上来,还有两只狼,李易带着去检测,没毛病就吃。

新的牛,写个条子送到养牛人的手上,他去李家庄子领。

即便肉不能吃,他也可以领到牛。

没有牛,他的生活质量会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家的销售额减少,税就不多。

这玩意儿就相当于人口红利一样,生出来孩子,需要二十年才能为国家作贡献。

一头牛的肉钱,需要多长时间回本?比人口福利划算多了。

而且养牛的人有了牛,家中的孩子健康跟着提升。

换成移民国家,有的种族就是懒惰,社会福利越好,越完,所以才有了事业保险和救济金。

不是所有人都能领到救济金,流浪汉没有的。

李易觉得大唐行,中华的百姓勤劳,给他们一点点帮助,他们立即生根发芽。

养牛的人等在岸边,顺便喝免费的汤,不着急、不抱怨。

……

“让他回来吧,现在事情多,就知道飞鸽子下命令。”李家庄子有人抱怨,宋璟。

宋德送来鸽子的竹筒,自己庄子的他拿走,安排人准备东西。

李隆基的需要走程序,宰辅们看到内容,心情不好。

之前都说了,这等事情要靠边关的将领操作,朝廷无法决断。

话说完还没到中午,看看吧,决断来了,大唐一片区域要动作,一层顶一层。

感觉脸火辣辣的,天热的缘故。

“此番要调动多少人和物资?所图几何?”

苏颋还在考虑局部战争的胜负,哪里能领悟到整体战略部署。

正常来说,知道突厥五千人出动,河东节度使派天兵军应对,关注点必然在奚族、突厥、天兵军的战斗方面。

李易知道消息,直接忽略战斗,开始大范围运作,从河南府到京兆府,物资运输北上。

一次要动用超过三十万的人员,兵和夫,整体推进。

连俘虏都用上了,是要打国战?

你回来商量不行?你放鸽子是几个意思?

第1722章 所图甚大民心安

“可记得上一次刚柔如此运作?”

张九龄难受了一会儿,猛然想起他没处在宰辅位置时候的事情。

“夺九曲。”三个人同时出声。

他们想起来了,当时苏禄带着突骑施联合吐蕃,引白衣大食攻打。

最危急的时刻,所有人都想着守,守就好。

李家庄子爆发了,各种物资不要钱地往前送。

三条本应防守的战线同时前突,那顿打呀!

白衣大食过来的队伍直接被干废,突骑施一缩再缩,还是损失惨重。

吐蕃九曲没了,黄河源头都是大唐的了。

看看眼下西北一带,谁敢动?一个个跟鹌鹑似的。

现在突厥五千人进攻,又是开始大范围运作,难道要……

“他就是个疯子!他穷兵……呃!有点钱就不知道怎么花了。”

宋璟想说李易穷兵黩武,猛然反应过来,大唐钱太多了。

这哪里是穷兵黩武,分明是在用钱硬砸。

人家突厥出动五千人,大唐调动三十万军士和民夫,至于嘛?

毕构瞅宋璟一眼,未去纠正穷兵的穷跟钱无关。

他把眉头挤成个标准的‘川’字:“渤海!诸位!不要盯着小易!我等乃宰辅。”

毕构此刻不想着找李易要钱,平时玩的事情,到关键问题上,再说一个钱字,保证进团儿。

“与渤海何……呃……算计如此之深吗?”宋璟不服气反驳,话说着认可了。

张九龄、苏颋沉思。

十几息后,苏颋出声:“大唐海军可控制渤海及东北海域,奚族、契丹联合应对突厥,大唐供给物资。

一旦突厥北退,奚族和契丹必然欢欣鼓舞,更忠于唐,扼渤海于东北一偶。

河东节度使与奚族烧制水泥,前方连结城、堡,给后续土豆种植打出来空间。

照此说来,命单于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缓进,乃佯动压迫。

联合河东节度使与奚族、契丹夺取战略扩张所得,以利后来种植。”

苏颋想通了,李易是要进行战略转换,顺便坑渤海国。

土豆之前就说过,要在草原那里种,能够丰产。

张九龄跟着说:“西南蛮、铁勒九姓,他们出动,算是练兵,让他们知道,他们应该为大唐去征战。

羽林飞骑和十六卫都不需要动,募兵的也仅仅是加强防御。

可还记得有百十来人作血书弹劾张嘉贞?如弹劾张孝嵩一般。

非世家不可为,刚柔用计,已到连环之境,炉火纯青。”

“他赚钱才是最厉害的。”毕构紧跟着说,意思是承认张九龄的说法。

一时间,大家又不出声了,亲自写行文,说这么多有个屁用?照着办,耽误了时间就进团儿。

写完,所有的程序在几分钟内走过,没问题了,下令。

然后喝茶,茶是好茶,嫩芽,在皇城喝不到,在李家庄子能喝到。

不是特别苦,反而带着一丝甘甜,一边喝就一边嚼了。

四个人心情正如这茶一般,有点点的苦涩。

天兵军传来消息说突厥五千人要打奚族,天兵军出动两万欲断突厥兵之后路。

就这么一丁点信息,自己无能为力,大不了就是给东西呗!还能作甚?

结果同样的信息传到李易手上,卧槽,一下子三十余万人在运转。

跟夜空的烟花一样,未点着时是那么沉寂,一旦起火,轰然炸空,光掩明月、不见星河、只盈璀璨!

之前不明白的事情,或者根本没想到的事情,随着李易的命令发出后,全知晓了。

看上去李易并不在乎突厥多少人来打,而是只要你打了,我就开始运作。

李易不是棋子,也不是棋手,属于组织棋类比赛制定规则的人。

……

“纱要浣,麻得捶,棉布搓出灰。”找到条小溪带贵妇漂洗丝绸的永穆公主为大家讲解。

蚕丝制做的东西,不能捶打,只能在水中漂洗。

麻的衣服,漂洗不了,拿木头棒子打。

棉布最好洗涤方式是搓衣板搓,漂洗不干净,捶打又伤棉布。

而且捶打并不能把棉布里的污垢给捶出去,其实麻也捶不出去,只是麻不能搓,有几个用搓衣板搓麻袋的?手还要不要了?

李易始终认为,搓衣板的发明在明朝,那时历史上棉花才大量种植,需要搓衣板这个工具。

现在也大量种了,搓衣板必须有。

贵妇们不可能搓,人家来玩的,不是干活的。

永穆公主让人拿来香皂,给丝绸打泡沫,再放进溪水中抖落。

现在贵妇们洗的衣服都是自己的,不可能有油污。

她们不是洗衣服,她们在玩耍,一个个咯咯笑着。

‘叮铃!叮铃!’桃红骑个自行车过来。

小兰趟水到岸边,跟桃红耳语几句,转身回来凑到永穆公主旁边咬耳朵:“金城公主在回来的路上放鸽子,所有陪嫁的人和尺带珠丹的人,共两万多。”

永穆公主手一松,纱顺水漂下去:“到哪里了?咱们得去迎接,我要看看那个小外甥。”

“快报未到,想来没进黄河区域。”小兰分析。

金城公主只要先头部队接触上黄河的大唐城堡,便开启十里一驿的疯狂报信程序。

“得回来吧,出来几天,她们应是玩够了。”永穆公主不想把活动继续下去。

“是啊,打仗了,突厥去打奚族,被天兵军提前发现,偷摸报信。”

小兰脑袋点一点,开干啦!李郎不能继续呆在外面。

“姐妹们,回了,打仗啦!”永穆公主没说金城公主的事情,暂时保密,万一有人欲使坏呢。

打仗的事情无须保密,知道不知道都得打。

“跟哪打上了?”

“把别人打成什么样?”

“抓到多少俘虏?”

“现在俘虏不卖奴隶,跟你家那口子说说,我家想买几个。”

贵妇们一听打仗,你一言我一遇地说起来,根本不害怕。

有如京兆府百姓似的,知道自己的大唐兵有多强,听到战争的消息,第一个想到的是胜仗。

大唐有好武器,天上飞的热气球、望远镜……

“还不知道,突厥打,天兵军在出动,回了!”

永穆公主同样信心满满,不认为会打输。

若是打输,李郎早派人来喊,然后报复回去。

一群妇人晓事理,得走,否则只能自己找车,船不可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