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62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过了年才九岁,不堪大用啊,哎呀,想起来就愁!

姚崇居然看懂了,深呼吸,再深呼吸,不生气,吃饭,吃饭不给钱,吃穷李家庄子。

“师父,师父我说我做梦啦!我梦到师父写出来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药材或养殖药材的动物昆虫。

然后咱们有钱,专门派人去处理,过了一些年,大唐有许多的药呢。”

小丫头咽下一口带鱼肉,仰头看李易。

“好,为师写,为师有钱,成立一个基金,专门负责各地区药材种植养殖适宜。

基金的名字为师已经想好,就叫大唐青黛医学基金。

青黛不止可画眉,亦能绘心,青黛入水,一片湛蓝,如海若天。”

李易顺着大弟子的话说,不就是砸钱嘛!为这个徒弟,值!

“师父我说我做梦。”小丫头眨眨大眼睛。

“那你现在梦想成真。不信你问问这些爷爷,他们会调动官府的力量帮你。”

李易笑着说,扫视周遭。

第1595章 基金团队为国心

“此乃小事,青黛,吃鱼。”

李隆基伸手把放红烧带鱼的盘子往小丫头面前推推,就推出一寸的距离。

李隆基敬小丫头一寸,为大唐而敬。

群臣还能说什么?他们指望冯青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到时自己有点什么病,好活下来呀!

小丫头高兴坏了,天啊!自己做个梦,师父就支持,不管花多少钱。

不是都说师父对徒弟要求很高么?而且不轻易传授本领。

得学好多年,师父认可了,才会把自己的一些关系给徒弟用。

自己的师父怎么不一样?从拜师那天起,就教自己许多厉害的本事。

现在还愿意花不知道多少钱,在整个大唐种植、养殖药材。

“师父,他们说拜师后,师父对徒弟十分严厉,你怎么不是?”小丫头有疑惑就问。

“为师本事太差,别人不愿意当为师的徒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当徒弟的,自然要好好对待。不然跑了怎么办?”

李易眼中带着笑意,又摸摸大弟子的脑袋。

群臣先是无语,随即认同,对,你李易就是怕徒弟跑了。

就这个徒弟,换成哪个师父不得倾尽所有来培养啊?

落到别的太医手上,哪个太医容易被人害死,只为了抢徒弟。

也就是你李易,别人不敢。

何况旁人遇到这个徒弟,教一年便教无可教。

“师父骗我,我吃饭。”小丫头美滋滋地吃起带鱼。

“吩咐下去,多多收集桑葚,制作成干保存,阴干,不要晒干。”

李易低头给永穆公主分解带鱼肉,随口出声。

立即有人出去传递消息,不敢耽搁。

小丫头这下不但有一个药材种植基地,还有一个基金。

“下午易弟有事情做了?”李隆基看着小丫头笑着说。

“我把哪里适合种植和养殖什么写下来。”

李易承认,徒弟都梦到了,没毛病,师父知道。

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餐厅中却没有人因大雨而忧愁。

京兆府及周边各州的百姓也不愁,下雨就下雨呗。

房子都修了,不会漏,排水的渠道用水泥砌的,浑浊的水流夹带着枯草远去。

在容易堵塞的地方,有人穿着蓑衣、戴斗笠,用叉子把堆积在一起的草捞起来,使水渠畅通。

停靠在码头边的船只随波浪轻轻摇晃,却不影响扛活的人搬运货物。

码头棚子的边缘雨水成流而下,里面休息的人吃盒饭。

三个衣盟因长安的码头工人服饰广告赚了不少钱,订单多。

回馈给扛活儿人的就是全套的衣服、鞋子、褡裢和饭菜。

菜品比起李家庄子食堂保证不行,天上人间都不敢比,何况其他地方。

韭菜炒鸡蛋、竹笋烧鸡架、大锅炖鱼、大酱炒干豆腐、东主榨菜丝炒肉丝、酱焖麻雀。

好几天里始终是这六个菜,咸菜什么的不算。

有时不炒干豆腐就做熘豆腐,或者拿豆腐干放点葱花就炒了。

没有别的菜,每一旬才会吃顿正经的好猪肉菜,对,猪肉是好猪肉,正经不正经……

饭就是华州、同州种出来的籼稻米饭,煮得时间久一点,口感就不算太差,锅底还能留锅巴。

籼稻生长周期短,吃着感觉没有筋。

大铁锅在土灶上煮,水稍微多放一点点,不能太多,多了冒泡会流到锅台上。

看着要冒出来,抽柴火,小火。

这样把米里的淀粉煮住来,再慢慢变干,掀开盖子用饭叉子叉掀,水汽出去,米饭就好吃。

锅底的锅巴保证有点煳,这个拿来炒菜不错,还能油炸了当零食。

衣盟的人非常认真,李成器管着,有人敢从中捞好处,那钱保证不够买命。

码头扛活的人知足,回家也吃不到六个菜呀。

菜是定量,但主食随便吃,还有四分之一个咸鸭蛋。

“最近码头的船越来越多,去年这个时候,船不会排出那么长的队,很多还是新船。”

一个下巴上故意留了一点胡须的人从棚子檐的雨帘看外面。

他旁边跟他一同组队的左眼明显小的人说道:“沿海地区的轮帆船,昨天还有倭国的船过来,同样的轮帆船。”

“李东主把船的构造画出来,印在报纸上,要我说,就不应该让别人知道,倭国往来更多了,把咱大唐的好东西拿回去。”

同一个队伍中,剔个光头的人不怎么高兴。

他天生脱发,留也留不下什么,干脆剃了。

自己弄个刀,媳妇儿每天帮忙刮干净,看着利索。

他认为好的造船技术不应该让别人学会,李家庄子自己找人造船卖呗。

别人买了船想仿制,得先拆船吧?

结果报纸上给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倭国就学会了。

“咱没吃亏,倭国带东西过来,咱们需要,又不是倭国使臣,该花的钱一分都不准少。”

“他们起个乱七八糟的名字,叫什么南田和子海贸团。铜啊银子什么的,还有干的海产品。没看到卖呀!”

“别瞎说,我给你们多要了菜,免费的。”这个队伍的领头人端着半盆炒干豆腐过来。

他把加的菜放下:“南田和子海贸团是大唐皇家海外恩泽团的子商队,大唐皇家海外恩泽团是蓝田县蓝氏蓝宝的队伍。

蓝宝的娘当初死了大儿子,眼睛也不行了,就要死了,是李东主过去带回庄子。

李东主不但治好了蓝宝娘的眼睛,还在去年冬天帮蓝宝娶回了嫂嫂,然后……”

此人能力确实出众,竟然把这些事情都给打听到了。

团队里的一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老大呀,厉害!

“倭国来的船,是咱们大唐人经营的?交税吗?”留一点下巴胡子的人捉急。

旁边光头的更捉急,替这位队友而急:“头儿不是说了嘛!大唐皇家海外恩泽团,大唐皇家。”

“对对,我光想着什么和子来着,他们带来的东西最后去了哪里?”

“皇家,还问啥?不是给陛下,就是跑到李家庄子去了。赶紧吃饭,吃完了歇上半个时辰,就得去扛活了。

你管那许多作甚?吃着炒白菜的命,还操着运白银的心?”

“就你话多,吃黄瓜的命,惦记黄金的心。”

扛活的人继续吃,趁着菜没凉,老大多弄到了炒干豆腐才是厉害。

第1596章 初到长安知国大

码头上一同吃饭的有倭国人,南田家族的人。

他们第一次跑到大唐,船是李家庄子借给他们的。

南田和子在旁边,倭国一般的女人地位低,现在倭国的天皇叫元正,女的。

上一个叫元明女帝,目前没死,退位了。

于是有本事的女人地位跟着提高,其实任何时候有本事的女人地位都高。

倭国人用筷子吃饭,第一次吃到炒菜。

炒菜这东西在大唐李易到来之前,只有很少的几样,最出名的是炒饭。

进到大唐,一路上船只会停靠采购食物,什么便宜买什么。

结果给码头工人吃的饭菜,属于倭国人吃得最好一顿。

他们没去长安城,只在码头上,看码头上的人干活。

穿的衣服和鞋子,他们瞧见了后羡慕。

面对大唐人,他们显得比较卑微,自己觉得比不得。

南田和子吃的饭菜一样,六个菜,单独一个咸鸭蛋。

她感觉到了码头才是家,旁边有李家庄子。

另一个家在蓝田县,不怎么回去,随丈夫蓝宝跟娘住在醉仙居。

带去一大堆的兵器,先保障南田家族的稳定。

还有种田的技术书,倭国使臣已经带回去一批,没往平民阶层传播。

另外作物的种子带回去,包括棉纺的鱼网。

用来贸易的丝绸,以及煤油灯、暖水瓶、柴油。

用来提高家族粮食储备,打仗的时候有用,或者遇到灾害时吃。

拿回来的就是简单冶炼的铜和银子,自己有出产,再从别处收。

跑一趟,可以赚三倍的利润,南田家赚三倍。

李家庄子赚十倍不止,李易好心借给别人船,不收船钱,总得在其他方面捞回来。

他从他的时代过来,对很多国家都没有丁点的好感。

与其拿利益讨好别人,不如用在自己大唐百姓身上。

夏天百姓还能在牌位前面帮忙点一会儿蚊香,别国谁立自己的牌位?

给南田家族三倍利润,其中有一半属于蓝宝。

南田家族赚百分之一百五的利润,负责收获、维护贸易据点的安全。

同时由他们跟船,有生命危险。

倭国人使劲往嘴里扒拉饭菜,好吃。

有人吃着噎到,赶紧喝口免费的汤,把食物送进肚子后用倭国语问南田和子:“这里码头的饭菜是大唐最好的地方了吧?”

南田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