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187章

作者:富春山居

豪格有些不理解罗洛宏的做法,他看着渐渐远去的两人,不免有些担忧的说道:“让他们去给十王通风报信,要是十王真的带军队北上了,我们要拿什么去抵挡?”

罗洛宏轻松的回道:“十王动不了的,我们向大顺军通报一下消息,那边很快就会动作起来。”

第606章 吴三桂的抉择

北京政变的消息传到卫辉府时,吴三桂当时是不大相信的,他很难想象多尔衮居然就真的被豪格给这样轻易的杀掉了。

下面的部下们问吴三桂接下来该怎么办时,吴三桂只觉得有些头皮发麻,下意识的说道:“我原本以为豪格是不会成事的,因为他心肠太软,不如摄政王心狠手辣。最后应当是摄政王杀死豪格平息叛乱,但满人也是元气大伤,如此则摄政王不得不更加依靠我们才是。”

部下们面面相窥,不知该怎么回答吴三桂的话了,最终还是杨珅大着胆子说了一句:“王爷,现在摄政王已经死了,咱们得早做决定,永昌陛下要是得到了消息,可不会继续坐在郑州观望了。”

吴三桂从出神中被惊醒了过来,他有些厌恶的瞧了杨珅一眼,看的这位部下低下了头去,这才开口说道:“我现在心里乱的很,你们都散了,让本王一个人安静的想一想。”

部下们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纷纷告辞离开了,吴三桂看着部下们离开的背影又突然叫过了一名侍卫,让他去把方光琛请了回来。

待到方光琛回到厅上,吴三桂把侍卫们遣退下去,便向其请教起了应对之策,方光琛沉吟了片刻后终于出声说道:“眼下王爷想什么都是多余的,重要的是永昌陛下怎么想,王爷的部下们又是怎么想的。”

吴三桂悚然而惊,赶紧起身向方光琛行了一个大礼谢过后再次请教道:“还请廷献教我。”

方光琛略一思索后说道:“当日永昌陛下攻破京城,先帝殉国,因此王爷之部下感怀大明之恩典,对于投降一事多有抵触。而以永昌陛下之低微出身,又如何能够同王爷的家世相提并论,既然永昌陛下能够成事,则王爷又何尝不能在这乱世中干下一番事业,所以当日我劝王爷勿降,正是因为上下皆不欲降也。

但是今日之势和当日之势就天差地别了,永昌陛下稳定了江南,太子和福王皆俯首称臣,这就是大顺根本已固的象征。我军将士为满人征战数年,不过蜗居于这三府之地,连转个背都难,大家已经不认为满人有夺取天下的能力了。

此前大家还能安享于现状,是因为满人的武力还没有衰落,看起来大顺还不能快速的夺取天下,因此大家还能继续观望下去。但是现在满人内乱,摄政王都被杀了,这满人还能在关内待多久?此时再不摆明了立场,岂不是就要和大顺真刀真枪的干上了吗?

王爷应当知道,满人、王爷、大顺三者之间,王爷的力量最小,永昌陛下短时间内恐怕是收拾不下满人的,但是趁着满人内乱先收拾了王爷,却是很有可能的。”

吴三桂立刻醒悟了过来,连连点头说道:“对,对,永昌陛下拿下我,通往北京的通道就打开了。而且满人内乱也是需要时间发酵的,若是永昌陛下逼迫的太急,搞不好满人之间又不得不媾和了。所以,永昌陛下若是要动手,肯定是先打我才对。廷献,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方光琛看着他一眼不发,吴三桂顿时醒悟了过来,立刻直起身对着厅外的侍卫喊道:“备马,本王要出门一趟…”

吴三桂往郑州赶路的时候,李自成正陪着女儿在河边钓鱼。过去李自成对于这个女儿就不是很关心,离开西安后又数年没见,因此当邓太妙带着她来郑州的时候,李自成都没认出这是自己的女儿,还以为是个小宫女。

为了补偿一下缺失的亲情,主要是他在郑州也没什么事可做,现在大顺的军政事务都已经上了轨道,只要做出了决策之后,下面的部门就会自动的跟进,完全不需要他在后边监督。

于是李自成就带着女儿在郑州周边游荡了起来,或是观赏名胜古迹,或是骑马打猎,或是钓鱼野游。这不务正业的举动,让邓太妙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因为,她这几年好不容易才把李翠微教的像一个大家闺秀的做派,结果不到一个月就让李自成都毁了。

面对邓太妙的不满,李自成却不以为然的说道:“什么大家闺秀,我就是一个农民,她不过是农民的女儿,整天笑不露齿,走路不露出鞋子,动辄就要讲规矩,这玩意有个屁用。农民的女儿么,身体健康,性格开朗,会做一些家务事,能读上几本书分辨是非,也就够了。什么文学诗词,礼乐制度,不就是想要表示自己高人一等么…”

邓太妙虽然对于李自成的胡言乱语颇为不满,但是现在的李自成已经不是刚刚当上皇帝的暴发户了,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真正的天命在身,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邓太妙自然也不能对代表着天命的皇帝不敬。

于是李翠微突然发觉自己变的自由了,过去在她周边越来越严格的规矩,在父亲的庇护下突然就放松了下来。这使得她开始亲近这个几乎很少见面的父亲,也乐于跟在父亲身后游玩。

不过这天李自成正教她骑马,却有信使从城内跑了过来。李自成打开了信件看了一眼后,就把手中的缰绳交给了边上的朱慈炯,对着他说道:“这里你最大,看着点翠微和你弟弟,别让他们骑着马乱跑。”

李自成又和骑着马上的女儿打了个招呼,就准备跟着信使回城了,他还没走多远,就听到身后的朱慈炤开始活跃了起来,“该我骑了,该我骑了…”

李自成回头瞧了一眼,便摇着头上马走了。能让他跑回城里处理的紧急公文,是来自西安的报告。其实也就报告了两件事,一件是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和河西走廊的缠回乱了;另一件是张献忠来觐见自己,车队已经过了汉中。

李自成到了城内后就问自己的秘书官

周钟、叶廷秀,张献忠觐见是怎么回事?周钟道:“我这里刚刚收到云南发给扬州又转来的文书,李将军在文书上是这样报告的…”

李自成听完之后也是哈哈一笑道:“张献忠这个大西王能做到自己儿子女婿联合起来造反,他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给沿途的驿站传令,好好招待张献忠,不要让他觉得朕亏待了他。

另外,给扬州写信,军务上张可望、张定国在云南干的不错,建议任命张可望为云南总督,张定国为云南提督。至于政务上,建议任命杨畏知为云南巡抚主持民政。云南平定之后,要注意缅甸、安南两地,云南与外省交通困难,需要设法找一条通往海边的通道出来。

至于四川这边,四川和贵州合并为一个总督区,以王应熊任之,贵州巡抚任以范鑛,四川巡抚改任汪兆麟,调马体乾去南京任职。王祥调任贵州提督,四川军务分为三处,一曰川南,任曾英为提督;二曰川北以张文秀为提督;成都以西的入藏通道康区单设一提督,令张能奇经略之,要求他尽快打通前往拉萨的入藏之路。”

叶廷秀在边上听了半天,终于向李自成提醒道:“陛下,西北此时正有事,现在还让四川、云南在周边挑起边事,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吧?”

李自成则摇着头说道:“让这些边将无所事事才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把目光和心事用在周边,才不会想些有的没的。再说了,厄鲁特蒙古的根在天山,心在藏区,青海不过是肢体,我们在青海打的他再疼,他也不会求饶的。只有拿下了拉萨和日喀则,厄鲁特蒙古才会真正失去和我们对抗的勇气。”

叶廷秀只得问道:“那么王总督的求援该如何处理?”

李自成摇着头说道:“先让王永吉坚守兰州和巩昌,西宁能守则守,守不住也可以先撤一撤。宁夏之兵可以先调给他。但是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满人这里,只要先把满人这根主心骨打断了,厄鲁特蒙古也好,缠回也罢,终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叶廷秀虽然还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在李自成的强势下,也只能暂时退让了。在他和其他一些人看来,把希望寄托于满人的内斗去解决满人的问题,无疑是很不现实的,因为过去大明就没有做到过。

但是叶廷秀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从北京传来的消息,告诉他们豪格和罗洛宏真的搞成功了,就在大顺的官员还在讨论这一消息的确实性,吴三桂跑来郑州求见李自成,则进一步坐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若不是满人内部真的发生了大变,吴三桂是没有可能这么积极的跑来表态的。

很快围绕着吴三桂的问题,郑州这里也爆发了不少争执,一些官员认为吴三桂这个人太过油滑,降而复叛,叛而复降,实在是难以确保他的忠诚,因此不如把他杀了或软禁起来,用他的部下去进攻清军。另一些官员反对这样的无谋举动,认为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对付满人,只要能够把满人赶出关内,天下就大致平定了,吴三桂再怎么反复,也没可能再煽动部下作乱,到时可以轻松的把他处理掉。

李自成最终支持了后一种看法,认为当前的主要目标还是满人,既然吴三桂已经过了投诚,那么现在就应当把每一分力量都用在消灭满人上,不能为了一点私怨误了大事。

吴三桂在郑州驿站内提心吊胆的待了一晚,最终才被李自成派人召见,这让他终于安心了不少。在郑州李自成的行宫内,吴三桂见到李自成的身影后就立刻跪拜了下来,口中高呼,“罪臣吴三桂拜见陛下…”

第607章 发动一

站在台阶上的李自成看着下方对着自己行庭参礼的吴三桂,沉默了好一阵才笑呵呵的问道:“吴将军说自己有罪,不知罪在何处?”

吴三桂楞了一下,这样的开头有些让他出乎意料,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么急冲冲的跑来,李自成至少也该礼贤下士,对自己的过去既往不咎才对。

但是他心中只是一惊,并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从他决定跑来见李自成那一刻开始,他就失去了和李自成对抗下去的勇气,面对李自成的质问,他只能表现的更加恭顺的说道:“罪臣不识天数,不能一早来降,此即为罪臣之罪也。”

吴三桂说完之后,并没有立刻听到李自成的回复,只觉得院子里一片安静,他都能听到边上李自成亲卫们紧张的呼吸声了,这令他拜伏于地更加不敢有所动作了。

感觉时间过了似乎很久,吴三桂才听到李自成发出了声音,“确实,你来的有点晚。不过晚到总不不到强。起来吧,吴将军,进来说话。”

吴三桂这下总算是把心放了下来,感觉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然后走上了台阶进入了客厅内。这间客厅当然不能和潞王府相比,不过胜在格局适中,客人和主人坐下时不会觉得有一种疏远感。

看着吴三桂坐下,李自成方才开口问道:“吴将军这次来见朕,总不会是两手空空而来的吧?”

吴三桂楞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说道:“臣倒是为陛下带来三件宝物,就是不知陛下是否喜欢?”

李自成有些奇怪的打量了一下他,方才说道:“倒是要见识下吴将军带来的三件宝物了,不知宝物在何处?”

吴三桂起身对着李自成拱手说道:“第一件宝物是臣麾下五万人马的忠诚,还请陛下收下。”

李自成听了微微颔首说道:“这件宝物倒是不错,朕受了。”

吴三桂于是又说道:“第二件宝物是,臣请陛下准许,许臣前往收复北京,以待陛下驾临。”

李自成听了这个只是一笑,不置可否的问道:“那么第三件宝物是什么?”

吴三桂看不出李自成的心意,只好说道:“第三件宝物就是臣自己了,臣骑得烈马,射得力弓,打死过老虎,臣以为自己也算是一宝了。”

李自成这下终于哈哈大笑了数声,起身走上前重重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然后说道:“不错,你也确实算得一宝。也罢,过去的事咱们就一笔勾销,今日之后就看你的表现了,希望你不要令朕失望啊。”

吴三桂赶紧说道:“陛下能够一再宽容臣,臣今后只有以死报效陛下,绝不敢再有什么二心。否则,臣还能算是个人吗?”

李自成觉得就吴三桂在历史上的表现,说他是个人也实在是太过恭维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也不会把这种看法表现出来,只是让吴三桂坐下重新叙话。

两个人坐着谈了将近一个钟头,但基本就是吴三桂说李自成听而已,吴三桂主要说的是自己的兵力数量和建议如何夺取北京。

对于李自成来说,这两个话题其实很没营养,这两年之内吴军副将以上的将领都已经在统计司建立了档案,至于参将、游击这个级别的也基本写下了履历,可以说他和吴三桂掌握的资料是差不多的,但是他这边还有一份吴军将领在大顺投资的资产记录,这份记录吴三桂肯定是没有的。

李自成之前说吴三桂来的晚了,说的就是他来的比他的那些部下晚了,在北京发生政变之后吴三桂才想着过来站队,他的价值其实已经大大的贬值了。而现在吴三桂还试图在他面前展现自己的力量,但这个力量实际上并不是属于他个人的。

至于吴三桂对于进攻北京的设想,对于李自成来说也没多大吸引力。眼下北京正乱着,他跑去攻打北京除了让北京城内的满人放下成见团结起来之外,还能得到什么结果呢?这个时候当然是先剪除满人在京城之外的力量,等京城里的满人安定下来,他们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不过李自成还是给了吴三桂面子,并没有当着他的面驳斥了他的这些想法。谈话结束后,李自成请吴三桂一起用了餐,然后下午便召集了军事会议,并让吴三桂也列席参加。

在这场军事会议上,吴三桂发觉李自成调动到郑州的兵马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能去计较这样的问题了。

北京变乱的消息其实和吴三桂的到访也是前后脚,因此这次军事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如何应对北京政变一事。原本之前也有过一个预案,那就是北京政变一旦成功,那么就要对河对面的吴三桂部下手,先打通了前往北京的通道再说。

不过看到吴三桂坐在了客厅内,这个预案自然也就作废了,不过这对于顺军来说却也是好事,因为这样就等于他们多走了一步,可以直接跳过打通前往北京通道这一步了。

这一次跟着李自成北上的参谋是阎尔梅和汤调鼎,面对这个满人内乱创造出来的大好局面,阎尔梅当即说道:“豪格在京城既然占了上风,我们自然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主战的两白旗身上。一来可以策应满人内部的主和派;二来也可瓦解满人主战派的抵抗意志。

所以,应当令大同军东征宣府,而我军则三路齐发,围剿多铎所部。满人之主要精锐都在多铎麾下,只要此人一败,则满人实力也就去了大半了。”

汤调鼎则建议道:“我军应当大张旗鼓,把北京政变的事广为流传出去,先让多铎麾下的汉军和非两白旗乱了心神,然后招降清军中的汉人,先削弱其实力,再以重兵围之,则满人必心胆俱裂…”

陈永福等将领大多认同了两人提出的主张,除了补充一些细节外,基本没有再提出新的建议。吴三桂这才发觉,攻打北京居然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这下他倒是没敢再提出自己的主张了。

之所以吴三桂和顺军将领的看法会相差这么多,其实也说明了双方的作战思路已经不在一条线上了。对于吴三桂来说,麾下下将士是自己富贵的保障,因此保存实力也就成为了首先要保证的目标。打正在内乱的北京还是打手握重兵的多铎,这是一个很好选择的问题。

但是对于顺军将领们来说,功绩才是他们地位的保证,打北京并没有什么功绩可言,倒是消灭了多铎的话才是大功一件。因此他们自然优先考虑该怎么消灭多铎所部,而不是是记挂一个不会逃跑的城池。

确定了攻击目标,接下来就是排兵布将,这个时候吴三桂发觉自己似乎正好处在了面对多铎的第一线。这个局面倒是和当初他在山海关和顺军对峙一幕很像,坐镇于山海关后的多尔衮也是要求他作为前锋进攻顺军以证明自己的忠诚。

看着顺军将领看过来的眼神,吴三桂也知这个时候自己是没法退让了,于是便干脆的起身请缨道:“还请陛下准许微臣带兵出击多铎所部…”

李自成当然不会拒绝吴三桂的请战,于是会议上讨论了一下后,就确定了吴三桂的出击路线,陈永福所部将会跨过黄河护卫吴三桂的后路。

四月十四日,多铎在军中听到了多尔衮被杀的噩耗,对穆济伦、苏克萨哈反复询问之后,多铎方不得不相信了这个消息。

穆济伦的情绪最为激动,他抱着多铎的小腿痛哭流涕的说道:“十王要为主子报仇啊,主子死的也太委屈了。豪格下手也太黑了,我两白旗在京中的骨干几乎被索尼一网打尽,若是十王不尽快回兵京城,我两白旗恐怕就不剩下什么人了。”

多铎咬牙切齿,似乎下一刻就要下令,但他又冷静了下来,看着苏克萨哈问道:“既然豪格和索尼在京城大索,你们又是怎么逃出来的?”

穆济伦这下倒是不敢出声了,苏克萨哈倒是老实的回道:“是豪格放了我们,并不是我们逃出来的。奴才也没想明白,他为何要放了我们。”

多铎沉默了一阵后说道:“我明白了,豪格正是要借你们把消息尽快传递出去,你们入营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把京城变乱的消息传出去了?”

穆济伦和苏克萨哈互相看了一眼,都点了点头回道:“是,入营之时,奴才是说了京城变乱的事。”

多铎颓然坐下,长叹一声说道:“我现在下令撤退就是证明了京城变乱一事是真的了,这军中除了两白旗外还有其他各旗人马,还有汉军,你觉得他们会跟着我回去攻打京城吗?”

穆济伦喃喃说道:“可是主子,坐着不动恐怕也不是好事啊。豪格变得这么阴险,必然会有后手的。”

苏克萨哈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一局他们是输的一败涂地,不管是退还是留,看起来都是没有出路的。

第608章 发动二

多铎的推断是正确的,驻扎在济宁的谷可成师和驻扎在归德的路应标师,很快就从虚张声势的对峙转入了进攻节奏。北京政变,多尔衮被杀的消息被顺军大肆传播,这极大的打击了清军的士气。

谷可成部很快扫清了面前的清军防线,拿下了平阴和东阿,进逼济南。路应标部则收复了曹州全境,并在榆园军的配合下拿下了内黄、阳谷和冠县。

胶州半岛这边,郭升、金声恒、高杰、杨御藩也是大起振奋之心,攻下了淄博城进逼到了济南城下。显然在得到了北京政变的消息后,顺军这边已经把这场战争视为了对满人的决战。认为自己这方必然会获得胜利的顺军,爆发出了极大的勇气,打的本就心神不宁的清军节节后退,完全失去了战斗下去的意志。

给与清军士气最后一击的,还是吴三桂的出手。四月十八日,吴三桂带着部队从卫辉分两路夺取了广平府和顺德府,随即便挥师北上攻下赵州、正定府,接着又继续向保定府进军。

吴三桂的这一番操作,直接让清军中的多股汉军感到了哗然,假如连平西王这样的人物都背叛了大清,那么说道大清确实是没救了。毕竟和这些绿营相比,满人对于平西王的优待不可谓不厚。原本只是人心涣散的清军,这下开始出现了成建制的逃亡形象。

多铎此时也不敢让汉军单独出击了,只有在八旗的监督下,这些汉军至少还能老实的呆在营中不会逃亡,但是他也不能再容忍吴三桂这样如入无人之境的深入自己的后方了。

打下了保定府后,虽说北京城也就暴露在了吴三桂面前,但是多铎的退路也相当于被吴三桂切断了。多铎当然不能指望吴三桂会先去攻打北京替自己平息了满人内部的矛盾,他知道吴三桂多半有可能会配合南面的三路顺军,先把自己给围死。

多铎于是令舒穆禄·谭泰、叶赫纳喇·苏克萨哈、辅国公吞齐喀、续顺公沈志祥领5千八旗马兵和2万汉军绿营救援保定府。

只是在吴三桂投降了大顺之后,河北的义军也很快就成为了吴三桂军的耳目,士气低落的清军从德州出来不久,义军便已经搞清楚了他们前进的目标和路线,就迅速的传递给了吴三桂军。

吴三桂很快就拿着这个情报召集了部下们开会,夏龙山、高得捷听了消息后主张加快进军步伐拿下保定,然后据保定以对抗清军的援军。

不过胡心水、巴克勇认为,保定城坚固,急切之间难以攻下,不如派出一支偏师佯攻保定,然后以主力迎击清军援军,只要打败了清军的援军,那么保定城的守军也就坚持不下去了。

吴三桂听了诸将的意见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看向了一旁李自成派出的监军,这个监军其实吴三桂的部下们并不陌生,因为正是从前吴三桂所看重的家丁吴国贵。天津之战后大家都以为他已经阵亡了,可是没想到吴国贵却投降了顺军,现在更是成为了李自成身边的近卫骑兵主官,连吴三桂也不得不对其保持敬意了。

面对吴三桂的询问,吴国贵思考了一下后便说道:“我觉得胡、巴两位总兵的方案更加稳妥一些,不过…”

吴三桂顿时追问道:“不过什么?”

吴国贵看了下方一眼过去的上司和同僚,能够看得出这些人眼中的不屑、讨好等神情,他对于这些人的心思还是相当了解的,知道对于他们讲什么怀柔之策都是无用的,能够让他们乖乖听话的只有更为强悍的武力。

现在吴军一路北上,却没有遇到什么强烈的抵抗,看起来这些人又有些骄傲自满了起来,他于是笑了笑说道:“若是平常时候,末将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在当下这个时候,王爷不觉得太过保守了些吗?

清军眼下正是六神无主之际,哪怕在多铎的严令下出击,也不过是为往日的军纪约束而不得不听命而已。看他们拖拖拉拉的行军就知道,汉军绿营基本就没有和王爷对战的勇气。能打的也不过是满人那几千马甲而已。

末将以为,我们可以小小的冒险一下,一挫清军的前锋锐气,那么接下来不管是就地迎战清军或是主动出击,我军都占据了先机。”

过去和吴国贵一起当家丁的高得捷听了顿时有些不忿的说道:“这话说的倒是轻巧,这路清军至少有五千马甲,我们该抽调多少人出击?少了不过是送菜,多了行动岂能迅速?”

吴三桂当即喝住了高得捷道:“高将军慎言,吴将军乃是为我等出谋划策,你岂能如此不守规矩。”

吴国贵却突然起身向着吴三桂拱手请求道:“高将军说的其实也不错,突击的兵马多了难以调度,少了无济于事。因此不如就让我带着近卫骑兵两个联队去走一趟好了。”

吴三桂赶紧起身说道:“吴将军莫要说气话,陛下让你来我军中观战,我怎么能够让你们去冒险,要是有了什么闪失,我没法向陛下交代啊。”

吴国贵却正色说道:“陛下让我来助王爷一臂之力,此刻正是我们出力的时候。有王爷在我们身后护卫,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冒险?再说了,我也不敢将陛下的近卫骑兵随意拿来挥霍,若是找不到突袭的机会,末将自然就会退回来…”

吴三桂和吴国贵交涉了半天,看他坚决要出击,也只能同意,但坚决要吴国贵带上自己派给他的两队骑兵作为后援。陈君极、吴之茂各带500骑兵,和吴国贵、祁三才两骑兵联队,合在一起约有2000余骑,就数量上来说确实是一只很有规模的骑兵突击力量了。

保定的东面河流众多,最终在一片平原中的洼地形成了华北最大的一个湖泊白洋淀,这也是保定通往天津的航运要道。

作为增援保定的清军主帅舒穆禄·谭泰,几乎想都不用想,就定下了从白洋淀南面通过前往保定的行军路线,因为这也是最近和最方便的进军路线。

只不过谭泰对这一次的出兵有些心不在焉,因为他发觉自己似乎陷入了困境。作为正黄旗的大将,他曾经在顺治登基后,和索尼、图赖、巩阿岱、锡翰、鳌拜在三官庙盟誓,发誓忠心辅佐幼主,六人一体。但是随着出关后叔父摄政王权势越来越大,最终他和巩阿岱、锡翰都变节投向了多尔衮。

按照常理来说,多尔衮和多铎的年纪都不大,只要掌权个七八年,小皇帝也就变成真正的傀儡了。毕竟不管怎么看,除了阿济格这个不着调的,两白旗两位贤王已经为两白旗的权势上了双保险,只要有一人获得久一些,福临小皇帝也是很难亲政后夺回大权的。

但是,莫名其妙的叔父摄政王就这么突然被杀了,已经快要从政治中心消失的豪格居然又冒了出来,一出手就断了两白旗的脊梁骨,这可真是不讲理。

假如没有顺军的牵制,手握兵权的多铎也能回京收拾了铤而走险的豪格,两白旗的地位依旧不会被动摇,毕竟在满人看来,谁掌握了军队,谁才是真正的汗。但是偏偏顺军大兵压境,多铎居然不能带着大兵回京平息叛乱,这局势就变得有些诡异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