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551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这时候,长孙皇后又笑着问道:“你们两个是不是都饿了?”

“一会等陛下回来,咱们就开饭。”

一听到李世民也要亲自来吃饭。

李秋和云中两个不由得有些吃惊。

也就在这时,李世民笑着走进立政殿中。

“李秋,云中,你们两个怕是饿了吧?”

“皇后啊,咱们就开饭吧。”

“刚刚在御书房中处理了一些临时政务,耽误了些时间。”

在随后的吃饭过程中,谈论的事情还是比较轻松、随意的。

也没有提什么政务。

等到饭后,长孙皇后让云中陪着,在宫中随意的走走。

而李世民,则是拉着李秋喝点茶,下两盘棋。

自从当了这尚书右仆射后,李秋只觉得自己是忙碌无比。

连平日里逗孩子是的时间都没有。

至于以前的那些玩物和兴趣爱好,更是顾不上。

可就算是这样,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都要比他忙碌太多。

看着李秋都觉得累。

要是对权力没什么太大欲望。

并且又不希望做一个昏君的话,那么皇帝这个职业,绝对是古代最累的职业之一。

在随后的闲聊中,李世民也就询问起这一次的扶州之事。

尤其是李秋对吐蕃那边的战事。

李秋也就如实的,将路上的所见所闻,详细的同李世民说了一下。

当说到僚人作乱,以及扶州城内的惨相后。

李世民也是不由得眼神中闪过怒气。

“哼,这群僚人,真的是不识好歹。”

“朕如今也是颇为认同你的提议。”

“不能继续这样子对他们怀柔。”

“但也不能进一步的将矛盾激化,逼得全天下的僚人一同造反。”

“像你这次提出的将叛乱的僚人整体迁徙至突厥草原上。”

“这个办法做实事有釜底抽薪之效。”

“既能缓解草原那边的状况,又能对其他地域的僚民予以警告。”

“也就你小子,能想象出此等天马行空的鬼主意出来。”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停顿了一下,笑着说道:“对了,你这一次举荐的兵部尚书程名振。”

“端的是不错。”

“不论是兵略,对政务的处理,还是与其他官员的沟通、协调。”

“朕都觉得甚是得手。”

“想当年,太子建成用他平刘黑闼时,朕就知道这程名振是个能臣。”

“可是如今一看,程名振比朕心中预想的还要有才干的多。”

“有他做兵部尚书,朕都能感受到兵部这边政务运转流畅了许多。”

“早知道如此,就不应该将他埋没数年之久。”

提起了程名振,李秋也是随意的谈论起几件关于程名振的趣事来。

“陛下,当初在幽州城外。”

“李靖大帅设下计策,围城打援。”

“以被围困的契苾何力部族为诱饵,诱使乙失夷男领兵来救。”

“那时候,臣还以为这程名振同宋佑、张蕴古等人一样。”

“都是士大夫,文臣。”

“可不想他非要单独领一支兵马,参与到厮杀与合围之中。”

“结果事情的结果,大大出乎了臣的意料。”

“这程名振不仅懂兵略。”

“就是带兵和亲自上阵厮杀,竟然也是颇为了得。”

“这以后,要是朝廷中缺少将领之时。”

“陛下若是派程名振领一支几万人的大军,想必也绝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听着李秋的话,李世民这时候点头笑笑。

“我大唐像这种人才,还是多多益善的好。”

“李秋啊,这一次朕询问程名振。”

“你想要调八万幽州军南下的目的。”

“他说你是想要如突厥一样。”

“想要将整个吐蕃都攻占下来。”

“不知他的这个猜测可否贴切?”

听到此,李秋不由得皱了皱眉,然后紧跟着轻叹了一声。

显然,是默认了程名振的这个说法。

第808章 嫁给李秋如何?

见到他这样,李世民都是诧异的摇摇头,询问起来:“李秋啊,既然连你都说,这吐蕃军队的战力,同高句丽相仿。”

“与突厥相差甚远。”

“他们又处于这较为恶劣的荒僻地域上。”

“为何你偏偏对他们如此敌视和执着?”

“就像是我大唐其他邻国,诸如西突厥、吐谷浑、高句丽。”

“也未见你如此。”

听着李世民的疑问,李秋在心里好好的组织了一下语言。

然后说道:“陛下,其实对于这吐蕃,臣的想法和当年对突厥时一样。”

“将他们彻底的消除,斩草除根,永除后患。”

“像那西域和西突厥,部族之间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甚为突出。”

“而高句丽和辽东诸国。”

“都是偏执一隅,成不了大气候。”

“但这吐蕃大为不同。”

“仍是奴隶制度的他们,生性好战,又极具野心。”

“地域上,东临我大唐,西临西域。”

“一旦任由他们发展。”

“可能在一二百年,二三百年后,他们就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到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击溃我们的军队。”

“攻占我们的城池,掳走我们的粮食、百姓。”

“甚至是还会占领我们的国都长安。”

“所以,臣就想,趁着眼下有这个能力和条件。”

“干脆就将这吐蕃从地图上彻底消除。”

“也能为我大唐后世消除一个威胁不是?”

听着他的话,李世民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李秋啊,怎么这大唐,朕的这后世江山,看在你眼中就是如此不济?”

“你且看这大唐,仅仅是现在,一切还在百废待兴之中。”

“就有着如此能臣,名将,以及这精锐大军。”

“难道还能惧怕了这区区吐蕃不成?”

“你甚至还说他们还要攻占朕的长安?”

“朕现在就是敞开城门,让他们来占,他们都不敢!”

李秋这时候陪着笑说道:“陛下。”

“现如今,咱们大唐君明臣直,人才济济。”

“天下大定。”

“就连那强大突厥,都已经永远覆灭在我们大唐的铁骑之下。”

“可是,当陛下您百年之后。”

“我大唐在二百年后,又能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准。”

“要是万一,出一个隋炀帝类似的,甚至是还不如隋炀帝的。”

“到那时,我大唐还能像如今这样看轻吐蕃?”

“所以,臣就是觉得,趁着自己年轻,就多勤快一些。”

“尽量的帮以后的大唐多消除些隐患。”

“或者陛下您也可以这么看。”

“臣的儿子,孙子,后世的血脉传人们,肯定也要成为这大唐的官员。”

“将领。”

“臣如今就算是自私一些。”

“自己多挨些累,让他们后世少一些强敌。”

“这总是一些好事不是?”

听着他的话,李世民是不住的摇头。

“唉,你这个小子啊。”

“有时候是真的看不懂你。”

“平日里看你行事,顾头不顾尾,四处树立强敌。”

“毫无顾忌,胆大妄为。”

“可是对于这后世之事,你却谨小慎微到这个地步。”

“朕倒觉得你这话,还是太过危言耸听。”

“朕不相信,朕的子孙,朕打下来的这个根基,定下的这诸多的制度。”

“能养出那等昏庸的皇帝出来。”

“这治理天下,还是要以德服人。”

“把他们打服,让他们臣服于我们也就够了。”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