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95章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甚至当一个人成为这样一个‘权臣’,需要多长的时间?权臣到‘改革’又需要多少时间,就算长命百岁,时间也远远不够,说不定改革还没有成效自己就先挂了。

人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说真的太短暂了。

“就算过了这关,还要再等五年……五年好漫长啊……”刘韬送走卢琰之后,抬头看了看天空,感慨道。

次日,左丰跟着卢植视察军营的时候,态度变化了许多,整个人客气了不少。只是周围的军官都知道,昨晚刘韬去过他那里,毕竟左丰的营帐,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左丰一整天,都没有再提索贿的事情,仿佛就只是过来视察一番而已。同时一天视察下来,大概了解军中的情况后,就向卢植告辞离开。

临别前,稍微提醒了卢植一句:“陛下对前线军粮物资用度很在意……”

其他校尉甚至连给钱的机会都没有,左丰就招了一些民夫,带着两车酒匆匆离去。

刘韬也担心路上出现什么变故,就让简雍带着一百长枪兵,以及一个月左右的粮食,跟着一起出发。

算算路程,如果左丰全速返回,三五天差不多可以回到洛阳。只是有这两车酒和物资,怕要半月左右,才能回去。想来,左丰也是考虑到路程问题,才匆匆回去的吧?

“德然,为师昨晚听说你去过左丰的营帐?”左丰刚走,卢植就把刘韬叫了过来。其他校尉原本还在窃窃私语,闻言当即围了过来,在不远处看热闹。

只看此刻卢植脸色铁青,虽然没有强烈的情绪波动,但那股生气的意味非常浓厚。

“是的。”刘韬回答道,态度很平静,没有被识破的慌张,也没有得意。

“左丰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不少东西啊……”卢植随口说道。

“只是涿县的土特产,弟子原本想说,战后若能去洛阳,再给陛下献上。如今左丰代替陛下前来视察,索性交给他带了回去。”刘韬点头。

“哦,原本是要献给陛下的?”卢植闻言,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去年五月前后,在涿县偶然酿造出一些佳酿。想着身为汉室宗亲,有了好东西,当然不能忘记陛下,于是想着献上一些。”刘韬解释道。

“真的,只是委托左丰,把这些佳酿送去洛阳?”卢植进一步追问。

“左黄门也是朝廷命官,自然不好让他义务帮一次忙,就给了一些辛苦钱。”刘韬主动承认,这事情按说无可厚非,最多是阶级立场方面,问题可大可小。

“辛苦钱?”卢植闻言,终于爆发了出来,“我看你是向他行贿了吧?”

左丰一夜之间态度骤变,而且后续索贿都不进行,就直接离开。在各个校尉看来,刘韬所谓的‘辛苦钱’,根本就是在行贿。

“恩师曾经说过‘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劝说我等弟子,作为一个士人,应当坚守本心,不与奸佞为伍,弟子不敢忘记。”刘韬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是啊,父亲!”卢琰也出面求情,“兄长一天都没有忘记您的教诲,他只是出于宗亲身份,给陛下送去一些特产,这类情况在朝廷也不少见吧?”

真要算的话,地方国王的确也有不少,给朝廷献上土特产的情况。一般都是通过国相来完成,经过少府进入宫中。刘韬这种没有出仕的宗亲献礼,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然而就算几乎没有,在法理上说得过去,用这个抨击的话,和儒家提倡的孝义有冲突。哪怕是最带着恶意看待此事的人,也没办法揪着不放。

“嗯,你能记住,为师很欣慰。”卢植闻言态度松动许多,心里在吐槽:我有说过这句话吗?

感觉上是诗句,但七言诗比较少见,而且不算主流,他一般不会做。关键似乎只是下半阙,上半阙不得而知,作为一个学者,他真的很好奇。

而且,若不是他说过的,那么肯定就是刘韬所作,这小子,能吟出这两句,有点意思。

沉吟片刻后,终于是一本正经看向刘韬,训诫道:“记住,我等士人,应该为朝廷尽忠,为百姓谋福利,为天下谋太平。歪门邪道,切莫为之。否则,我会将你逐出师门!”

“弟子铭记于心,不敢忘记。”刘韬郑重回答道。

其他校尉见状,也知道热闹看不下去,立刻放下看热闹的嘴脸,换上一副古道热肠,上前宽慰卢植。后者索性也借坡下驴,算是把这件事情给揭过。

这玩政治的,果然都是演员……刘韬看着周围的众人,在心里吐槽道。

第141章 夏日炎炎

“算下来,左丰离开也有三天了吧?”刘韬席地坐在营帐里面,看向外面,“也不知道他们到了哪里,一路太平否?”

“兄长……”卢琰拿着一本《诗经》,一脸严肃的样子,“请不要逃避学习。”

大概是自作孽,三天前不是用了于谦的《石灰吟》的两句话。卢植回去之后反复品味一下,七言诗有些不习惯,毕竟时下流行的是五言诗,不过这两句越品越有味道。

又听卢琰,说过刘韬早些时候,在酒席上的一首诗。大概觉得刘韬应该有作诗的才华,只是没有学习过类似的知识,于是就让卢琰,趁空闲给他补补课。

反正,目前天气真的越来越热,工匠虽然已经开始针对广宗城打造攻城器械,攻城却怕要在七月前后,才能进行。期间只能期待贼人出城作战,或者主动投降。

“话说回来,我们以前有缴获过《诗经》吗?”刘韬只能换个话题。

“当然没有。”卢琰随口回道,“这是父亲缴获的。”

刘韬突然觉得,卢琰在打下城池之后,就跑到那些富户家里,看看人家书房有没有书本,把没有的书本带出来抄录的行为……莫非是遗传?

“……粲山……”刘韬看向卢琰。

“兄长,装可怜是没用的,我们继续……”卢琰可不会给他打感情牌的机会。

“好吧,继续!”刘韬还是放弃治疗了。

也多亏早些时候,在魔力上加了2点,随着魔力提升到7点后,脑子似乎真的灵光了一丢丢,不明显,他甚至觉得是错觉。

穿越前,从大学毕业之后,他就没有好好学习过。以前煲鸡汤的人说,这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人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就,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刘韬觉得这是对的,不学习,那些煲鸡汤的怎么那么会忽悠人。后来同事听他那么一说,就怼了一句回来:给你在这一行工作个十年,你也能成专家。

刘韬仔细回味了一下这句话,回去就把书本都卖了废旧……

也不是说学习无用,只是他已经养成实用性为主的观念。学点兵法韬略,哪怕一些类似《齐民要术》之类的都好。诗经,说真的真不感冒,他有不打算当大诗人。

脑子里面诗歌倒有不少,在这个时代都属于‘靡靡之音’,说难听点,就是‘亡国之调’,活腻了或者脑子抽了,才会拿出来用。

“粲山,打个商量……我读《论语》成不?”刘韬到底还是放下了《诗经》,学了一个时辰,他发现自己一点大诗人的天赋都没有,这《诗经》,他越看脑子越空。

别说吟诗作对,他现在都有点迷茫: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读诗?

“父亲让我教诗赋,我身为人子,岂能不遵?这诗赋,好歹学两天,实在读不下去,我再和父亲说。但学都不学就放弃,怕父亲会不高兴。”卢琰也有些看不下去,左右看了看,然后来到刘韬耳边,低声说道。

得,好在自己这个兄弟,还是明白人。也幸好,不是卢植亲自过来教书……

“读,那就读呗!”刘韬拿起书卷,在脸上扇了扇,这天气真要命,气温越来越高。又没有风扇和空调,也就是这竹简,突然发现当扇子还是挺不错的。

“兄长,要不要我派人,去找点尾羽做一把羽毛扇?”卢琰见状,想了想提议道。

这年头也有扇子,比较出名的大概就是羽毛扇,毕竟说起羽毛扇就会想到诸葛亮;除此之外,还有蒲扇,不过制作蒲扇的蒲葵来自亚热带和热带,河北可没有。

最后一种就是草扇,用茅草之类编织而成的扇子。说起来,之前因为是冬春交替,所以刘备家没有编这个。到了夏天,他自己也会编一些出去卖。

至少在这个世界,刘备还真不止织席贩履,他的业务范围,还包括草扇加工销售的。

“有扇子也好,这天气真热,我们都热成这样,下面的士卒怎么办?”刘韬摇了摇头,尤其是那些,还要负责巡视,监督,包围广宗城的士卒,都不容易。

“的确是比涿郡热了一些,以前这个时候,涿郡还不至于太热。”卢琰也有些不适应,从涿郡到巨鹿郡,也就六百里上下,但这天气,却已经有些明显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