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169章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刘韬甚至要求他们,以后不管在什么环境,面对是什么人,都应该说汉话。这是一个伟大的语言,要以汉话作为第一母语,同时也要把说汉话,作为最高的荣耀!

下课的时候,让他们回去,每天睡前,要说十次‘我是汉人,我是华夏民族’。看起来没什么用,但反复说下去,会有少许的自我催眠的效果。

“对了!”刘韬似乎想起了什么,叫停了他们,“本官,最近要发动麾下的五千士卒,帮忙清理灌溉渠,需要一些帮忙做饭,洗衣服的。女人和孩子都可以,当然,不白干!”

“这……不算徭役?”来上课的胡人交头接耳了一番,然后一个四十岁的站起来询问。

“这当然不算徭役,本官难道会在春耕那么重要的时候发徭役?”刘韬反问。

“如果不白干的话,那么当然没有问题。”这个中年男子,显然没想到刘韬那么好说话。尤其灌溉渠的问题,也关系到他们的春耕,其实就算没钱,他们也愿意帮忙。

春耕时节,就算是女人和孩子,也是需要帮忙的,那么多的田地,没人帮忙可不行。可若是有钱赚的话,那么另外说,补贴一下家用也挺好。

一刻钟后,刘韬回到衙门这边。

“德然回来了?”甄姜迎了出来,“热水已经烧好,可以洗澡了。”

“姜姜果然是个贤惠的妻子。”刘韬一脸感激的看向她说道,若非还没有成婚,说不定还会来一个深情的拥抱。

“这……只是我应该做的,再说,也不是我烧的水……”甄姜闹了个大红脸,然后一溜烟跑掉了。只是此刻她的心里,满满的都是甜蜜。

在她看来,或许成亲之后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话说,你们这样,是不是也太不避嫌了?”蔡琰幽怨的声音,在不远处传来。

来到这里之后,刘韬的确是给关羽等人安排了住宅。至于太守府这边,本来应该只有他,貂蝉和甄姜三人。后来考虑到蔡琰一介女流,不好单独安排住宅给她,毕竟这里挺乱。

最后经过协商,说是安排她在客房里面居住,后者难得没有拒绝。

或许,她愿意跟着刘韬过来的瞬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已经出现。

“你我三人,还需要避什么嫌?”刘韬来到她的耳边,低声说道,“若非还要两年多才能成亲,我恨不得现在就把你吃了。”

“说什么傻话……我不理你了!”蔡琰顿时闹了个大红脸,一溜烟跑了回去。

“脸皮还是嫩了点。”刘韬饶有兴致的看向对方,笑了笑,然后过去沐浴。

第二天清晨,刘韬开始组织人手,一方面修缮府衙和太守府,一方面去灌溉渠那清淤。顺带,任命甄氏的一名族人,继任为云中县令,并得到他的感恩戴德。

“本来这种事情,难道不是应该府库出钱的吗?”卢琰已经不是第一次抱怨这事。

“府库?你是说,那个连老鼠都嫌弃不肯光顾的地方?”刘韬也是随口回了句。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反正刘韬打开府库的时候,里面是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查账的话,账目有许多据说遗失的部分,而要追究责任的那个上一任都尉……已经战死沙场。

反正就是死无对证,想要查账,当然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个刘韬早就做好心理准备。

“那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卢琰看着数千人在劳作,不免抱怨起来,“当我知道,他们每工作一天,都意味着一笔钱要亏空,我心里很不舒服。”

“带你来,当然不是为了看这个灌溉渠的……”刘韬随口说道,“稍微转个身,别给眼前的水渠给遮住了眼睛,看看你身后有什么?”

“田地呗!而且大多都是高粱,小部分小麦,还有更少的粱米……关键灌溉情况不太乐观,种苗有些萎靡不振。”卢琰随口回了句,刚来的时候早看到了。

就云中这里的气候,种植粟米显然够呛,高粱和小麦,才是王道,只有少数肥力还可以的,才种上了粱米。没办法,粱米的市场价更高一些。

“很久以前,我学会一个法术,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施展。”刘韬也没看他,只是仿佛自言自语的说了句。

“和这个田地有什么关系?”卢琰立刻来了兴致。

“这个法术,理论上……呃,应该是加速植物生长,甚至可以方便矿工采矿……”刘韬也不知道这个法术的具体效果。

土龙的馈赠,属于冒险魔法,这意味着一天可以施展一次,一次消耗10点魔法值。效果按照游戏里面,是让伐木场和石材厂的产量翻倍。

随着他穿越来这个世界后,这个魔法到底有什么作用,他还没有试过。

“包括这种萎靡的作物?”卢琰有些讶然,若真那么神奇的话,就不必担心粮食了。

“是不是,我还要试试才知道!”刘韬摇了摇头,然后看向眼前这片农田,施展了这个魔法。随着一道看不见的土系魔法元素进入到土壤里面,田里的作物,很快发生变化。

不仅仅是这一片,这一带所有的农田,原本有些萎靡的作物,开始恢复了精神。

几乎就是一眨眼的时间,作物已经恢复到全盛的状态。但显然,还没有达到迅速成长,并且迅速成熟的程度。

“神迹,神迹!”一群胡人看到眼前这一幕,顿时尖叫起来,然后纷纷拜倒在田边。

“我突然觉得……”卢琰见状吐槽道,“你直接装成仙人,或许更容易让他们归化。”

第244章 说穿就是金坷垃

“你当我没想过?说到底还不是张角在那边带坏头……”刘韬吐槽道,谁不知道装神棍,走政教结合发展快,张角十几年就就有上百万信众了。

问题他造反了,而且还是去年的事情,朝廷对这种神棍行为,多少会有些忌惮。

“再说,既然我的仙法,没办法传给下一代。”刘韬随即换了个比较严肃的语气,“那么在我百年之后,是不是会有无数人跳出来,说是我的继承人。毕竟我的子嗣后裔,都没有能继承这种能力……再看张角,大贤良师变成妖道,这就是失败者的下场。”

“原来如此,兄长果然是深谋远虑。”卢琰闻言附和道,仔细那么想的话倒也的确。若不能把这股力量传给后裔,那么……

想到这里,不免吐槽了句:“问题是兄长都还没有子嗣,怎么知道不能传递下去?所以这话说得为时尚早,当务之急,还是快点有几个子嗣!”

呃……刘韬没想到居然会被卢琰这样怼回来,仔细想想也是,儿子都没有还在担心这个显然是想多了。

只是按照一般的穿越概念,穿越者的外挂,似乎就没有能传承给下一代的。

或许这只是惯性思维的结果,不过万一是这样,那反而更不开心,还不如一开始,就当成没办法传承比较好。

这一天,注定是云中县百姓狂欢的一天。原本萎靡不振的作物,重新焕发生机,而且长势比正常的时候还要快。

“粲山,一亩田的亩产大概是多少?”刘韬想了想问道。

“按照《汉书·食货志》记载,晁错所言是两人耕种百亩之地,产出一百石;而《淮南子·主术训》里面言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四十石。”卢琰摇了摇头,“按照史记的说法,甚至有亩产十石的。”

“毕竟小亩大亩,小石大石什么的,也的确烦人呢……”刘韬感慨,度量单位太笼统了。1小石等于0.6大石,1大亩等于2.4小亩。

如果只是这样换算还好,偏偏那些书本里面,也没有标注是大亩小亩,大石小石。

以晁错‘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换算下来,有四个可能性:亩产157斤;亩产263斤;亩产86斤和亩产51斤。

结合刘韬在涿县的见闻,亩产263斤是比较靠谱的数目。所以晁错的百亩是小亩,而后面的百石是大石。也就是每1大亩产粮2.4大石上下,还真亏那些作家,叫嚣亩产1石。

这还只是常规形态,水里,肥力这些没有算上。刘韬还记得史记里面有记载,特殊的情况下,主要是肥力和灌溉到位的情况下,亩产10石也是有记载的。

按照淮南子的说法,淮南中田应该有亩产4石的产量。也就是说,上田大概有5-6石。而下田方面,估计也只有2-3石上下。

不管如何,说汉代粮食产量低下……它的确也还算低,毕竟没化肥没农药,耕种也不合理的,但要说亩产1石,就太冤枉这个时代了。

“大概给个标准!”刘韬想了想,“下田亩产2石,中田亩产4石,上田亩产六石,粲山,你觉得这个比例合不合理?”

“平均的话,倒也还算合理,只是如今天气干旱,产量还要下降一些。”卢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