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335章

作者:抉望

  听到这个名字,王玄策一直没有变化的表情,这次终于动容了一瞬,但是转瞬就恢复了。原本他还愁怎么找到阿史那贺鲁这个人,没想到111直接安排他们接触了。

  突厥一方的座位上,站起一个高大雄壮的身影。王玄策仔细看去,只见这个人按着刀鞘的左手,果然是少了一个小拇指。

  心中大定之下,王玄策不露形色,依旧傲然:“贺鲁是吧,记得,我要一间大帐篷,最好还能找几个胡姬,嘿嘿嘿。”

  阿史那贺鲁走过来,平静道:“如今我等都在军中,哪来的女人?就是有,也是一些人的家眷,使节大人莫非对他人之妇,也感兴趣?”

  说完,也不等候王玄策的回答,阿史那贺鲁就朝着帐篷外面走出去。

  王玄策摇了摇头,又讥讽的回头看了一眼111以后,才跟着贺鲁一起出去了。

  营地之间是中军大帐,而阿史那贺鲁作为突厥的一个小可汗,自然没有离中心圈儿太远。

  临近营地的时候,王玄策开口道:“贺鲁可汗可是生气了?觉得在下过于狂妄了?”

  阿史那贺鲁头也不回的说:“你是我见过的使节中,最狂妄的一个。能面对111的弯刀而面不改色,我承认你是一个汉子,但是,你却是一个失败的使节。身在敌营而娇纵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也有例外,汉朝时的班超,就曾身在鄯善国而诛杀匈奴人。一个使节在外能做什么,怎么做,跟他个人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靠山,再坚强的使节,也会委曲求全。而若是有,再怯懦的使节,也能胆大如斗。可汗觉得,现在的大唐,够不够成为在下的靠山呢?”

  终于进入了营地,阿史那贺鲁走到一处营帐前,邀请王玄策入内。而使节团随行的人,则被要求去往另一处。

  王玄策只是留下了飞鹰,就让余下的人都跟着安排。

  见王玄策的所为,阿史那贺鲁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他的勇气。

  进入营帐,分主客落座,阿史那贺鲁这才回答王玄策的问题:“要我看,确实是足够的。且不说你们的皇帝英明神武,就是这次的战争,也能看出太子爷不好惹啊!昔年,我跟太子也曾接触过,很难想象那样一个温和有礼的人,在面对举世攻唐的时候,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王玄策笑道:“温和有礼和顾盼自雄,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呢?贺鲁可汗能见到太子温和有礼的一面,只是因为太子殿下没有那你当敌人看罢了。只是,贺鲁可汗,您为什么要帮助111,一起来进攻大唐?”

  阿史那贺鲁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我姐姐,太子侧妃阿史那雪,她还好吗?”

  “太子侧妃很好,有太子殿下的宠爱和皇后娘娘的亲自加封,没人敢对她指指点点。对了,听闻可汗新添小可汗,太子殿下和太子侧妃,还委托在下带来了一样礼物。”

  说完,王玄策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

  阿史那贺鲁接过来打开,只见里面是一个金锁,看起来很精致。

  “这东西在我们中原叫长命锁,寓意吉祥,可汗不嫌弃的话,回去以后给孩子戴上。”

  拿着长命锁,阿史那贺鲁的眼睛顿时模糊起来。他也很想念姐姐,但是,如今身在草原,又爬上了小可汗的高位,想去中原,又谈何容易?

  小可汗看似风光,但是在突厥却又是最尴尬的存在。

  对下虽有威严,但是对上,威严就荡然无存。他没办法拒绝111的命令,因为一旦拒绝,特别是在举世攻唐、群情激愤的情况下,带给他的只有灭顶之灾。

  身在高位又如何?他甚至没办法改变身边人的想法。

  或许,整个突厥里,只有他是一开始就觉得大唐是不可战胜的。

  回忆起小时候跟姐姐相依为命的点点滴滴,阿史那贺鲁只觉得现在当小可汗的生活,一点儿也不快乐。

  或许,当上可汗以后,就会不一样了?

  看着眼前的大唐使节,阿史那贺鲁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注意到阿史那贺鲁异样的情绪,王玄策笑道:“可汗有什么话,不妨说出来,如果能帮到你的,在下一定会帮。”

  阿史那贺鲁张了几次嘴,最终还是闭上了。

  闭眼深吸一口气,他摇了摇头说:“你不值得我信任,所以,你也不要继续察言观色了。我刚刚的想法,只要是个人,就会有,算不得什么。”

  站在王玄策背后的飞鹰,见王玄策伸出了手,就从怀里,将一个琥珀模样的东西取了出来,交给了他。

  拿起琥珀,稍微旋转一下,让气泡少的一面对准阿史那贺鲁,王玄策道:“不管您信不信人我,见到这个,可汗可曾想起了当初的约定?”

  天还没黑,借着营帐外透过来的亮光,阿史那贺鲁一眼就认出了琥珀里面的东西。尽管它还很小,甚至因为一段时间的优越生活,显得还有些稚嫩,但是无疑,它就是自己当年割下来的那一根手指。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手指依旧宛若原状,最令人惊讶的是,指甲里的泥垢,都和自己记忆深处的一模一样。

  伸手想要夺过来,却被王玄策避开了。

  看着王玄策,想起自己当初的承诺,阿史那贺鲁深吸一口气说:“太子想要我做什么?当初我虽然说过什么都可以为他做,但是必须有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危害我的族群!”

  王玄策笑道:“可汗不要紧张嘛,不管怎么说,太子殿下也是您的姐夫不是?眼下,111依旧执迷不悟的想要等到开春,再战一场。不知道您怎么看,反正我是觉得,如果这一战打起来,唐军如何不好说,突厥必定实力大损。

  没有了高昌的军队,大唐还有后备的兵力能够填补西北之地的防御空白。而伤筋动骨的突厥,想要对西域各国实现压制,甚至对极西之地的国家也起到压制,有点勉强吧。而一个原本持续侵略邻国的国家,落没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不用我说了吧!”

  “你想要做什么!”

  捏着琥珀,王玄策一字一句道:“必要的时候,杀掉111,撤军回突厥!太子殿下说过,只要你杀掉111自立可汗,大唐可以对这一次的战争既往不咎,否则,就算你们跑到大食去,大唐也必定将突厥这个种族,彻底抹杀掉!”

  看着王玄策严厉的眼神,阿史那贺鲁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下了头。

  

第五百一十四章 魏征的提议

  

  王玄策微微一笑,就把手里的琥珀递了出去。

  亲自看到了联军的营地以后,他对劝说贺鲁,早就有了信心。

  突厥固然强大,但是,跟他相邻的焉耆、跋禄迦、乌古尔部落,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更别说西方各个小国,对突厥辽阔的国土,早就心生不满了。

  如今联军之中看似是突厥一家独大,但是,一样的,高昌城下战死的也以突厥人为众。111,更像是一个组团旅游却包揽花销的暴发户,安心享受的人看似感激,实际上都在嘲笑。

  拿着属于自己的手指,贺鲁这才松了一口气。肢体缺少的突厥人,死后是没有办法获得天神的庇护的。

  看向王玄策,贺鲁问道:“我要怎么做?”

  “找机会干掉111,以你现在的身份地位,取而代之并不困难。终止战争吧,不管是对突厥还是对大唐而言,战争都是很没有必要的。”

  贺鲁站起身说:“我会找机会的,高昌城下损失巨大,好多部落对111早就没了耐心。只是,马上吐蕃的军队就要来了,吐蕃军队的加入,势必还会导致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我没有能力阻止,如果可能,你把这个消息带给大唐,告诉太子吧。

  现在我们对大唐都投鼠忌器,就算你们逃跑送信失败,恐怕也不会被如何。”

  王玄策自长安来,还真没听说吐蕃也会加入到高昌的战场,闻言顿时大吃一惊,连忙看向飞鹰。

  飞鹰嘿嘿一笑,说:“放心好了,这些杂毛想要抓住我,再练个两百年还差不多。”

  说完,他就撩起自己的帽子,遮盖住头部,离开了营帐。

  以飞鹰的身手,离开敌营并不难,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他就把消息送回了高昌,甚至又悄咪咪的摸了回去,根本没有暴露。

  吐蕃军队即将到来,对高昌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当初,吐蕃、大唐、突厥是公认的三大强国。尽管如今大唐更上一层楼,但是,当原本的二强强强联手,对大唐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是,还有众多的小国参与其中,对于高昌而言,这一次尽管留守的兵力更胜往昔,但守城的艰难,却不比之前轻松多少。

  然而....

  于泰和郭孝恪紧锁的眉头,没过几天,就重新舒展开了。

  因为,不只是突厥联军迎来了援军,高昌也得到了援军!甚至于,大唐的援军还要比吐蕃人先一步抵达。

  原本空落落的高昌城,几乎是在三天以内,就变得人满为患,街道上兵来兵往,简直跟战前的高昌一般无二。

  松州派来了援军,廓州派来了援军,就是丰州,也派来了援军。

  不管是廓州的薛家兄弟,还是程咬金,都将赌注压到了高昌上。只要高昌打开局面,他们只需要固守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大笑着还击了!

  这种跨军区的兵员调动,自然是要上报朝廷的。毕竟不管怎么说,于泰的手下,都汇聚超过了二十万大军。而这二十万大军,还是他一人统领的。

  朝会上,李承乾当众宣读了高昌送回来的战报。

  兵部左侍郎赵子安,因为侯君集倒霉了,所以得以突破平民的极限,被李承乾提拔成了兵部尚书。虽然只是暂定,但是就算皇帝回来,估计也会承认。

  听完战报,赵子安出班启奏道:“殿下,高昌集兵二十万,是不是太孤注一掷了?一旦他们战败,那么陇右道将会被敌人长驱直入。微臣以为,是不是再增派一些兵力?”

  赵子安话音才落,独孤博就急不可耐的出班,连礼都没行,就叫嚷道:“你说的轻巧,高昌不比丰州,这么远的路,单单运送补给途中的消耗就是巨大的。况且,接连运送补给,只要是运输线上的百姓,基本都服过劳役了。再要运输,户部可是要自掏钱粮的。二十万大军,老夫尚且在哀愁下一次的补给怎么运输,你竟然还要增兵?”

  面对独孤博,赵子安也是据理力争:“就因为路途远、运输困难,就不补给了?咱们这是在打仗,平日里你户部抠门一点也就算了,怎么打仗的时候也抠门?高昌若是破了,陇右道大片土地丢失,谁来承担责任?你们户部吗?”

  独孤博怒道:“凭什么我们户部承担责任?你以为我们户部周转的这么艰难,处处抠门是为了什么?还不是给各路大军保证供给?你也不去看看,我们户部现在各式账簿堆的比山都高了!”

  ....

  政见不同的时候,朝堂之上吵架的大有人在,甚至还有动手的。眼见赵子安独孤博已经到了动手的程度了,魏征赶紧出班训斥道:“这里是朝堂,不是你们六部衙门,要吵回去吵,再敢放肆,老夫要治你们堂失仪的罪!”

  眼见魏征都出来了,独孤博和赵子安只能停下。毕竟,敢惹魏征的人,还真没几个。

  见魏征已经拉架了,一样出班的杜如晦又退了回去,而房玄龄却拱手道:“太子殿下,老臣觉得,赵子安之言有理,但户部的困难,咱们也不能忽视。国债已经发放过一次了,再发放一次,恐怕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啊。”

  李承乾也知道再一再二的道理,只能起身道:“高昌的兵力不能再增加了,并非单单因为补给的问题,还有兵力的问题。国虽大,好战必亡。先前守城,已经出现了两万的死伤,各处战场综合起来,阵亡的将士已经临近五万。

  武德以来,持续多年的休养生息,才能让咱们凑出这么多的兵力参战。若是继续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人数不够,装备来凑,孤认为,是时候给各地增派皇命雷了。”

  皇命雷?

  听到这三个字,所有人都一阵心惊胆战。皇帝亲征高丽,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是凭借了皇命雷的威力。

  况且,当初皇帝亲口说过,皇命雷为大唐之神器,非皇帝亲口准许,不可动用。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一击破城之威,还是能想象到的。

  这般的神器,难道要大量的用于战场吗?

  杜如晦思虑再三,才出班启奏道:“殿下,您是不是再考虑考虑?如此武器,用于直接杀人,只怕有伤天和啊!”

  李承乾笑道:“有伤天和又如何?既然咱们大唐在外人眼中残暴的形象已经确定1了,甚至引起了举世攻唐,那咱们也用不着洗自己的形象了。

  诸位卿家信不信,当我们的敌人被咱们打残、打怕,他们会主动吹捧歌咏咱们的仁善,因为他们渴望咱们这样。

  孤心意已决,诏令火药司全力准备皇命雷,支援高昌。此战过后,孤就不信他们还能继续发动战争。说到底这一战是因为恐惧和嫉妒,牵扯不生死相搏!”

  见太子心意已决,众朝臣只好答应下来。

  见没人还有别的事情商议,李承乾就宣布退朝。

  才到后殿,还没来得及喝杯茶,张赟就过来通报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求见。

  李承乾诧异道:“请他们过来。”

  很快,房玄龄三人就走了进来,拱手行礼。

  李承乾回了一礼道:“三位随意坐就是,此番到后殿寻孤,可是有事相商?”

  坐下后,房玄龄看了看魏征,再看看杜如晦,这才叹息一声说:“殿下既然能说出国虽大、好战必亡这样的话,想必也清楚现在的情况不是一般的危险。老臣三人私下里也曾商量过如何解决这一次的危机,其中最简单,却也最恶毒的一种,就是将虏疮用于战争之中。”

  见李承乾色变,魏征无奈道:“殿下别急,这是最后的办法,不到亡国之际不可轻用。今日见殿下已经斩破樊笼,决定将皇命雷用于正面战场,我三人这才敢跟您说出来。若是有人问责,殿下尽管拿老臣顶缸,反正这个方法,也是老臣最先提出来的。”

  看着头发花白的魏征,李承乾苦笑出声:“您倒是真的狠,竟然连虏疮都想到了。虽然有些时候那些腐儒的说法,让孤讨厌,但是在这件事上,孤还是觉得虏疮不可轻用。

  首先,使用虏疮,已经是不择手段了。而战争一旦到了这一步,才真是不死不休。另外,并非是咱们有虏疮,草原也有,西域也有。甚至于,孙道长在考究了虏疮的历史后,怀疑这病很有可能是晋朝的时候,从外国传入中原的。

  既然有虏疮这种奇病,那就还有第二种第三种。要是咱们的敌人也用上这种方法,那人间就真的变成炼狱了,这比兵灾还可怕。到时候,到处都是疾病,没有安居乐业的净土,那活着还有什么劲?

  所以啊,至少现在,咱们还没必要用虏疮来戍守国土、改变战争的结果。

  您三位不知道的是,在王玄策秘密送回来的情报中表示,突厥等国的联军,连吃饭都快要成问题了。突厥想要开战,还是大战,随军必然是带着羊群牛群的。但是,羊群牛群总要吃草,他们跟咱们对峙一天,牛羊的草料就要多吃一天。

  到现在,突厥已经无力喂养牛羊,已经将大量的牛羊宰杀,堆砌在一起了。现在是冬天,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开春以后,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盐用来保存牛羊肉,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腐烂掉。

  所以,王玄策的预计是,开春以后,会有一场大战,大战结束,如果他们没有取得胜利,就会撤退。

  当然,这只是第一手准备。如今,王玄策已经联系到了突厥的一个小可汗,战事若起,小可汗就会篡位、并且带着突厥撤退。没了突厥这个领头人,就算吐蕃的兵力也过去了又如何?一旦有一个撤退的,接下来所有人就都会撤退了。

  毫不夸张的说,虽然咱们一直都在烧钱,但是咱们却能比他们坚持更长的时间。他们若是顽抗到底,对咱们而言反而是好事儿了,因为咱们的军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他们。”

  听着太子讲述战局,房玄龄和杜如晦才发现自己对于战局的理解,还是太片面了。而魏征,此时正在为自己瞎出主意而害臊。

  见魏征难为情的样子,李承乾宽慰道:“郑公不必介意,孤只是这么说,您的爱国之心,孤还是明白的。只是,现在还不到绝望的时候,没有必要这般担忧。至少,孤是信任大唐将士,能获得胜利的。”

  魏征苦笑道:“年纪大了,就爱操心,殿下不要介意。如今老臣已经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这次大战结束,老臣也就该致仕了。”

  房玄龄苦笑道:“何止你一个啊,老杜我俩也有这个想法,如今眼看着大唐已经成长到举世无敌,也算是完成了毕生所愿。”

  杜如晦笑道:“之前去玉米的种田看了,如果致仕,我就准备去种地。嘿嘿,像这般种地也能给子孙后人种出希望的,老夫是趋之若鹜啊!”

  眼看三位转而幻想起自己的退休生活了,李承乾苦笑道:“您三位啊,想退休不应该在孤这里说,应该到父皇那里诉苦。放不放人,还得是父皇决定才行。不过啊,如果是孤,肯定舍不得放人,战后,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孤觉得你们是很合适的人选。”

  房玄龄疑惑道:“殿下所说,可是战后谈判的问题?”

  听到这个,杜如晦和魏征立刻就来了兴趣。

  虽说现在各地的战斗还没出现结果,但是,提前展望一下还是可以的。

  李承乾点点头说:“是的,就是战后的谈判。毫无疑问,这一次大胜的是咱们大唐。大食人距离遥远,咱们最多敲诈一点钱财,但是近处的国家,却大有好处可以捞。”

  杜如晦点点头说:“没错,大食跟大唐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远到老夫得知他们竟然是沿海航行来进攻咱们大唐,甚至一度怀疑他们的统治者是不是个蠢货。现在南海海上商贸,跟大唐夺利的,只有大食而已。前些年,大食那些亡命的海商,可是积攒了不少的财富,不然也不会劳师远征了。微臣觉得,可以好好敲诈一笔。”

  杜如晦曾经是兵部尚书,自然了解大食。

  “大食就这样了,高丽如何处置?这班贱夷,竟然谋划了举世攻唐,如果不灭了他们,难消老夫心头之恨!”

  说起高丽,房玄龄就气呼呼的。从一开始,他就看不上高丽,只要涉及到高丽的事情,就会变得格外激动,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对于高丽的处置,孤要是说放过他们,恐怕咱们的百姓也不干了。半岛之上,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对土地的开发实在是有限。前线张俭来信,说经过实地勘探,发现高丽境内有好多煤矿。这可是个好东西,高丽人不知道珍惜,咱们接管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