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173章

作者:抉望

  喊来张赟,让他派人去学院通知后,李承乾就开始给三省六部的大佬们排工作表。

  人在绝境的时候,或许需要的不是多少的安慰,而是推一把,离深渊更近一点。

  本来还在叫苦连天的学生们,在得知皇帝陛下已经同意太子的提议、并将论文审核提上日程以后,顿时闭上了嘴。赶在学院放寒假之前,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论文,并由礼部的官员统一封装,运到了东宫。

  论文的批阅,就将在东宫进行。

  学院推选出来的几位老先生,也被李承乾安排到了长安城内居住,每天会有专门接送他们出入东宫的马车。虽说下定论的会是三省六部的大佬,可是在这之前,还是要让他们先过一遍,看看自己的弟子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到底是辛苦培育的结晶,李承乾不希望他们最后却没了欣赏的资格。

  论文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比起奏折来,耗费的时间绝对不是一个档次的。所以,李承乾安排了流水线审核方式,先是学院的老先生们过第一遍,接着才是值班大臣和李承乾一起进行的第二遍,最终评定,也是值班大臣和他两个人进行。皇帝还下令,有成绩优异的,还得送到他的面前。

  这样的安排,还是掺杂了李承乾的一点私心,生怕会有人写的什么都不是,有老先生们在,遇到实在差劲的,可以直接打回,勒令学子重写。

  老先生们工作的地方在明德殿,房玄龄和李承乾则是在丽正殿的书房,等着第一批初审完毕的论文送过来。

  足足一上午的时间过后,才有几份论文送过来,明明每个人的论文都很厚重,可是老先生们还是没有粗略对待,而是从头审查到尾。

  “呵呵,老臣还以为今天会很忙碌,没想到会是如此的轻松,殿下,老臣要开始审核了。”

  放下茶壶,房玄龄走到他的书桌前,打开第一本论文看了起来,还不时的吟哦有声。

  李承乾也打开了一本论文,没有从第一页开始看,而是直接看后面的评价。

  “中平”,这说明哪怕在老先生们那里的人情分加持下,这份论文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既如此,就用不着仔细阅读了,粗略的翻看也就是了。

  看完一遍,李承乾发现这个名为“崔书海”的家伙,论文写的还真不怎么滴。全篇都是在介绍自己对古籍中一些东西的观点,没有一点关于政治、民生的主张,说白了又是一个钻故纸堆的傻子。这样的人,就算大考过了,也只能进礼部混日子,确实没什么前途。

  放下第一本,李承乾直接拿起了第二本。

  这一本就强了,“上上”的评分,可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哪怕初审的是老先生们。

  认真的看完一遍,李承乾发现这个叫“李义府”的学生,对官场的体系有极强的理解,而且特意声明了自己希望进入吏部,在选官任官的方法上,有极为独到的见解,就连李承乾都差点忍不住为他拍案叫绝。

  当然,忍住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叫“李义府”!

  日后无法无天级别的人物啊!高宗废王立武的主张就是他支持的,之后成为武后的心腹大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在他任相期间,广结朋党,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妄行不法之事。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说明他官场手段的高级。因为不管是投机取巧还是广结朋党,没有点手段,怎么能都得到好的结果。

  老先生们还是太单纯了啊,这个混蛋从现在开始就对官场研究的这么透彻,还不知道进了官场会是什么样子呢。不过,好多坏蛋本身也是有本事的人。高俅不也是因为踢球踢的好,才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用之正,没准儿也能回到正途上来。

  想完了事情,才发现旁边房玄龄正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

  “怎么了房相,孤就是走神了一段时间而已,干嘛这么看着孤?”

  房玄龄张了张嘴,却还是说:“殿下为何对第一个论文不屑一顾,对第二个论文却如此的关注?都是学院的弟子,殿下不会区别对待吧。”

  李承乾干笑一声,把李义府的论文交给房玄龄说:“这个李义府,是走李大亮的门路进的学院。能让非亲非故的一个尚书保举,说明这个人还是有点手段的。果然,您看看他的论文,说说感觉如何?”

  将论文交给房玄龄后,为了不浪费时间,李承乾就要过房玄龄已经审核完的论文,再加上自己的评阅。只有同时具备他们两个的评语,这封论文才算是最终审核完毕。

  很快,就在李承乾结束了第三本论文的阅读后,房玄龄发出了大笑声。

  “这家伙,还真是一个混蛋啊!说真的,看到这封论文,老夫都有下手处置他的想法,对朝堂而言,这真是一个危险的家伙。”

  “那您为何只是有想法,却不这么干呢?”

  喝了一口茶,房玄龄才笑道:“现在不是乱世,不兴‘取材不取德’,不过,有天赋的坏蛋,要是使用得当,也未必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这个李义府确实够坏,可是将他的才干引导到正途,未必取代老夫位置的,未必就不是他啊!”

  能够得到房玄龄这样的评语,已经是极致的荣耀了。

  至于房玄龄对李义府的评价,李承乾只能伸出大拇指。

  在李义府的论文后同样写下了“上上”的评语后,房玄龄道:“咱们得叮嘱一下赵公,这个李义府,还需要大量的历练,这样的人需要打磨,不能给一个太高的起步平台,在外宦游个十载二十载的,没准儿真的能培养出一个正式的人才出来。”

  “巧了,孤也是这么看的。”

  两人相视大笑,随即房玄龄开始审阅太子看完的论文,李承乾则趁机给长孙无忌写信。

  看论文的时间总是消磨的飞快,所以当天色昏暗后,李承乾就令张赟去明德殿,请几位;老先生结束工作,到崇教殿来聚餐。

  一整天的工作,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疲惫,只有李承乾因为年纪的原因,没有那么不堪。

  这个时候就算再精致的菜肴,也不会让人有品味的兴致。所以,几人都只是闷头吃饭。

  在吃饱了饭,喝了几口酒后,杨度才长舒一口气,笑着对李承乾说:“还要感谢殿下的安排啊,老夫等人见识到了自己弟子的成就,如今都是心满意足。至少第一天,还没有一个被退回去的论文。”

  李承乾道:“您们都是园丁,辛苦培育了这些学生这么久,还是应该看到他们的成就的。只是东宫现在不能留外人留宿了,几位还是得来来回回啊。”

  东宫已经有预订妃子住下的事情,几位老先生还是知道的,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李承乾命张赟去送几位老先生,然后给房玄龄看了他写的信,和单独写在纸张上,准备和论文一起送给皇帝的评语。

  在加上自己的印章后,房玄龄和李承乾相视一笑,就像两个坏蛋。

  不论如何,长孙无忌一定会卖宰相和太子这个面子的。这样不符合流程的整治一个官员,怎么也不好摆到台面上来。至于皇帝,也会对这件事视而不见,因为换作是他,也会这么做。

  第一天的论文审核就这么结束了,第二天依旧如故,只是没有特别出彩的。

  第三天的时候,李承乾终于见到了一个熟识的论文,冯智戴的。

  这家伙还真是什么都敢写,他是以一个岭南人的视角,描写了中原跟岭南之间的关系,在如何加深南北交流、打破隔阂上,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毫无疑问,这样的论文自然得到了老先生们“上上”的评语,而房玄龄和李承乾研判过后,则破规则的给了一个“特优”的评价。

  审核到下午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熟悉的。

  邱海清!

  在论文里画了一大推图的,目前还只有这个混蛋。别人的都是一张张纸装订成册,只有他的是一个盒子,既有论文,又有图纸。全都细看一遍以后,李承乾才清楚,要说这些论文里最努力,最耗费心思的,当属他的了。

  因为投入了太子的麾下,他们成功得到了家族的不传图纸,并全部带到了长安,送进了工学院。而如今呈现在纸上的,则是工学院整合出来的结晶。毫不夸张的说,凭借这份图纸,能直接让工部的工匠们疯狂,他们秘不示人的那些图纸,完全可以一把火烧掉了。

  “这个学子不错啊,应该进工部,至少也是主事!”

  不出意料,这样一个奇特的论文,成功引起了房玄龄的注意,以至于离席而起,凑过来一起看。

  收起图纸,找出论文部分,李承乾笑道:“您就别动他的心思了,孤已经提前跟他约好,他会进东宫任职。至于回报,等孤登基以后,他就是最好的工部侍郎甚至尚书的人选。”

  面对这个回答,房玄龄只能干笑。太子纳贤才是应该的,人家看中从龙的功劳,选择隐忍待发,也是应该的。在这一点上,他这个宰相还真的不好说什么。

  又是一天的审核,跟第一天不一样,今天足足挑选出了七八份论文,需要移交到皇帝那里去。

  看了一下还没审核完毕的论文,房玄龄惋惜的叹了一口气。

  他已经离开中书省两天了,恰逢年节接近,再拖两天恐怕会导致出现问题。本来他还觉得皇帝太子是在抓免费劳力,可是真的参与审核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收获比付出可要多得多。

  年轻人总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有些看起来荒谬,可是越看之下就越有道理。而有些才华出众的人提出的观点,就连他这个宰相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明日就是魏征过来了,说起来老臣还真有些不舍。另外犬子的论文,到时候殿下记得送到老臣那里,老臣也想看看他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的要求,自然是要答应。

  送走了房玄龄以后,李承乾对即将到来的魏征很是忧愁。以老房的性格,遇到李义府这样的学生,还肯给一个机会,看看磨练能不能转变他的性子,可是到了魏征这里。

  吼呦,不直接下重手处置就是捡到了,还想混进朝廷?门都没有。

  这边李承乾在发愁,而两仪殿内,皇帝也很发愁,眉头紧缩的样子,让长孙都舍不得赶他去别的妃子那里了。

  虽说不应该干政,可是看到皇帝的样子,她还是忍不住想要问问。

  倒一杯茶给皇帝顺顺气,长孙无奈的问道:“陛下,这些论文不过是学院弟子写的东西,为何让您如此的哀愁?”

  拿出一份论文,李世民道:“说到底朕还是小看了学院啊,朕看了这些被房玄龄和承乾挑选出来的文章,好多都让朕这个皇帝都茅塞顿开,可见这些学子,个个都是精英。让朕发愁的是,当初朕就下令让他们把最好的送过来,却不知道低等的是个什么样子。学院第一期毕业生,除却那些自愿加入医学院、工学院、史学院的,还有四百八十多,这么多人,全拿下吧,暂时国朝还没有这么多的地方安插,可是不全拿下,朕又心疼。”

  听完后,长孙顿时无语了。这哪里是郁闷,分明是皇帝在沾沾自喜。跟举荐上来的人才不同,这些学子,没有家族庇护,最是纯净,而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的人才,对皇帝而言,却是幸福的烦恼。

  “行了,您啊,还是先放放这些论文,先去后宫嫔妃那里过几天夜,免得让人觉得妾身是个悍后,不许皇帝去别的妃子那里。多子多福,您的孩子还是少了些。”

  “不少了啊,再多,你要朕怎么分封?太上皇的想法朕清楚,虽说他现在反悔了,可是朕也不能下狠手处置那些孩子,而朕要是不处置,到时候承乾因为孝道这一关,也很难对他们下手。

  太上皇给朕留下来的难题,朕可不想跟他一样也遗留给承乾。不管怎么说,这江山都是要承乾继承的。一个既得到皇家认可,又得到群臣认可,更难的的是得到百姓认可的太子,可不能因为这样的小事儿,在刚登基的时候就受人非议。”

  听到皇帝说出这样的话,两仪殿一角的一个宫女嘴角微微翘起。

  不只是这些人的认可啊....

  我们,也希望大殿下能够君临天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 年礼

  

  忙忙碌碌的论文审核,足足持续到了年前。当最后一份属于王玄策的论文,被打包好送到唐俭家,让他再度审核一遍后,所有的论文也就审核完毕了。

  四百八十三份论文,特优的四份,上上的二十份,中上的五十份,余下全是中平,下下需要被打回重写的,到底是没有。这个时候的学子还没有学会耍滑头,没有一个应付的。

  因为三省六部的各位主官参与了审核,李承乾还是以学院副院长的身份,给每人送上了一份厚礼。学子论文最后一页,哪怕是“中平”的评语,对这些学子而言,都是财富,是值得一生以为傲的。

  至于特优、上上、中上三个阶段的学子,顿时成了三省六部的拉拢对象。如果他们愿意,甚至不用经过大考的程序,三省六部的主官就能给他举荐,直接入仕。对于这一点,李承乾并没有阻拦,他也想看看这些学生能不能经受住诱惑。

  不过好在没有愿意走捷径的人,这个,大概还要感谢杜如晦。他给学子们上的课,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对家国社稷有用的人”,在为官这个小分类,他重点评判的就是“走捷径”。

  幸进、从来都是官员的大忌。就算能一时风光无限,但是最终也一定会打落无底深渊。

  作为兵部尚书,杜如晦的课程毫无疑问有着巨大的含金量,学子们都听得很认真。

  在皇帝的命令下,所有的论文都被送进了宫,他准备总体的过一遍,只是二十几份论文,并没让他看过瘾。

  年节将至的时候,就是单纯的囤物资和送礼。

  因为总喜欢在嘴上抓挠,李承乾对好多地方的特产又知之甚详,所以每年都会派遣一支商队,给东宫准备食材。今年身体已经好了很多,抵抗力也上来了? 所以就让人去东海采购了很多海边的特产。比如海带、紫菜、还有海鱼。

  不知不觉间? 在“吃”的一项上,东宫已经有了绝对的发言权? 特别是老程? 在“酱牛肉”得到成功后,隔一两个月就会在东宫买走一样菜的菜谱? 每一样都能获得成功。眼看着醉风楼大赚特赚,别的酒家只能看着眼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论身份? 他们可没有到东宫造访的资格,人家太子肯卖给卢国公,却未必肯卖给商人。而且,就算意外得到了菜谱? 就算很简单? 他们也不敢照做。

  这种类似维护知识产权的潜规则,可是千年以来商人工匠阶级缓慢培育出来的,没有人敢擅自践踏。

  干海参跟新鲜的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味道,紫菜是做汤的绝品,虽然有一大车? 可是每家送一点,东宫也剩不下太多。海带就好得多了? 都是晾干的,只要被水一浸泡? 体积就会变大。

  东宫会照着字写字的,都在抄录这几样东西的制作方法和滋补效用。这些纸条会跟礼盒一起? 送到各个国公、郡王之类的府邸上。当然? 重中之重的还是送到御膳房。

  群臣对东宫送的礼物已经习惯了? 只要到手,就会急不可耐的让厨房照着做。

  在品味过紫菜汤的鲜美、海带对身体的好处后,想必海边的百姓们也能过上好日子的。

  好东西自然不能忘了媳妇,所以在长乐带着皇后的赏赐去苏府的时候,也把东宫的礼物带上了。

  一样的礼物,李承乾并没有忘记阿史那雪,自从阿史那贺鲁回到西突厥后,她就安静了很多,整个冬天都没有再出宜春北苑。

  为了她的身体着想,李承乾觉得还是去看看她,这么宅下去,好人也会憋坏的。

  宜春北苑跟东宫前面不一样,这里的积雪并没有人清理。倒不是那些宫女宦官势利眼,而是阿史那雪要求不能清理的。

  踩着积雪,就进了宜春北苑的院子,这里夏天的时候挺幽深的,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可是冬天的时候,就有些荒凉了,给人的感觉就像冷宫一样。

  对于阿史那雪,李承乾觉得很是纠结,作为和亲的牺牲品,她现在已经无家可归了,毫不客气的说,东宫不要她,别的地方还真的很难容下她。毕竟,现在的贺鲁,还没有庇护她的实力。

  娶是一定要娶的,可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很难做到像对苏媛一样,对阿史那雪也上心。

  区图克也是刑余之人,所以才得以进入东宫,统辖着小院子里的突厥仆役。虽然是突厥人,但是他对于人心的把控很是到位,至少把方胜等人维的很好,以至于东宫仆役们改善伙食的时候,还会有一两只羊送给他们。

  远远的看到太子的到来,区图克就不顾积雪的趴在地上,行五体投地大礼。

  等走近了,才说:“尊贵的太子殿下,您最卑微的仆人区图克恭迎您的到来。”

  不得不说被人当神一样对待的感觉还真不错,难怪好多西方的领主之流都好这一口。

  “起来吧,孤要见见阿史那雪,前面带路。”

  区图克这才站起来,在前面领路。

  很奇怪,不是去院子里的,而是往靠近东宫后墙的地方走。

  穿过一片乱糟糟的雪地,就看到了一处马棚。

  见到马棚,张赟立刻就怒了,东宫这样的圣洁之地,怎么能养马?马粪什么的,多脏乱啊!

  见张赟发怒,李承乾就瞪了他一眼,等他低下头,才走进了马棚。

  马棚的搭建很讲究,明明不是彻底密闭的,可是进来后竟然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里面也没有多少马粪,看样子是定期清理过的。

  阿史那雪正在给一匹小马梳毛,看到小马旁边的马,李承乾这才想起来,那匹自己最喜欢的母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要生产了,当时贺鲁还叮嘱自己说,一匹通灵性的好马,是需要从小喂养的。可是,贺鲁才走,自己就把这件事抛之于脑后了。

  见到李承乾,小马畏畏缩缩的开始后退。

  阿史那雪往后看了一眼,见是李承乾,就说:“你现在想起来它了?这匹马生产的那天,难产了,还是我亲手把它拽出来的。”

  从马棚的一角抓了一大把豆料放进母马的食槽里,李承乾叹息一声说:“谢谢,我还真把这件事给忘了,辛苦你了。”

  等着狡辩的阿史那雪没想到李承乾这么真诚,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在母马的迎面骨上摸了摸,李承乾才打量起这匹小马来。

  只一看,就不得不叫一声乖乖。

  这匹马通体漆黑,但是只有蹄子的部分是白色的,怎么看怎么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