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169章

作者:抉望

  面对李承乾的提议,房玄龄并没有拒绝,或者说,没有拒绝的资格和理由。

  改变赌注是胜利者的特权,更何况不过是各家出点铜钱而已,简直不要太划算。堂堂中书令、六部尚书、侍郎等集体出迎两千人的队伍,他们丢的可是脸面。

  “既然殿下这么说了,微臣自然接受。”

  拱拱手后,房玄龄就快速的转移了话题:“启奏陛下,吐蕃大相禄东赞已经来朝数月,关于附国一事,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终于等到唐朝宰相提到自己,禄东赞立刻站了出来,学着唐人的礼仪拱手道:“唐皇陛下,关于附国一事,是时候商议一下了。您出行巡幸岐州,回京后需要处理政务,在下明白,如今,恐怕已经处理完毕了吧!”

  见禄东赞面不改色的说着自己的大度,李承乾就腹诽不已,这孙子前段时间,恐怕还祈祷着附国的事情不要提上议程吧。这几个月的时间,足够禄东赞临摹出一个朝廷的模样了。也只是临摹而已,让他学习朝廷的架构没问题,但是涉及到各个职能的核心消息,那就绝对不可能告诉他了。就算这段时间禄东赞带着大批的礼物到各个官员家里拜访,也没能问出个所以然来。

  对于禄东赞的礼物,朝臣们照收不误,可是说起自己当的官儿,就模棱两可。

  李承乾衷心祝愿禄东赞能把大唐的制度照搬到吐蕃去。这样一来,松赞干布不仅要在武力上统一高原,还要在心灵上重新统治一遍才行。

  啧啧,到时候高原之上不出现热闹才是怪事情。

  御座之上的皇帝,半张脸都被旒挡住,让人看不清他的喜怒。

  见禄东赞急不可耐的样子,李世民就开口询问道:“太子之前跟朕说过,吐蕃愿意为附国一事付出代价,不知道这代价究竟为何?”

  “吐蕃愿意出羊万头、牛千头,并放弃对东爨西爨的想法,以祖书立约,陛下以为如何?”

  禄东赞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东爨西爨两地的面积可一点都不小啊!对于西南的蛮族,自古以来中原的帝王都有收编的心思,可是怎奈山高皇帝远,路途的艰险加上当地民风的“纯朴”,导致中原对那里的控制时有时无。

  如今西南方的蛮族,领土面积最大的就是谢氏、东爨和西爨。其中谢氏跟岭南的冯盎一样,虽然是无冕之王,可是对中原的恭敬不似作假。早在东晋时期,谢氏首领就曾帮助东晋抵御成汉对宁州的进攻,虽未取胜,但是拒不投降,因此受到东晋朝廷的嘉奖。

  武德三年的时候,谢氏的西谢酋长谢龙羽主动归附,贞观三年的时候,谢氏三个酋长一起遣使入贡,就是吐蕃进攻大唐之时,他们也出力帮助过。

  跟谢氏相比,东爨西爨就有点不识抬举了,一直以为守着自己的草窝就能过安生日子,不知道主动归附,甚至隐隐有投靠吐蕃的想法,殊为可恶。

  可恶归可恶,可是他们的领地面积可是好东西,就算是大唐,也不可能不心动。这两个地方的面积,跟附国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要说影响,那绝对是吐蕃比大唐对这两个地方的影响大,可是吐蕃偏偏就放弃了这里,转取附国。

  至于吐蕃以祖书立约,算是相当高级的契约方式,绝对可以相信。在这一点上,吐蕃人的信誉还是很坚挺的。

  跟兴奋的房玄龄等人不同,皇帝还是面无表情,继续道:“朕确认一下,你们吐蕃将会放弃东爨西爨,哪怕大唐没有收服,你们也绝不掺和?”

  禄东赞点头:“没错。”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直接答应了下来:“那好,朕跟你立约,绝不掺和附国的事情,就算附国求援,朕也会视若无睹!”

  皇帝很清楚,禄东赞没有必要说谎话,虽说跟吐蕃从小面积的接触直接变成邻居,让他担忧,可是跟东爨西爨比起来,还是东爨西爨香。吐蕃人的目标是吐谷浑,乃至于西域各国。这件事,从吐蕃近几年的活动中就能看出来。

  附国本就没有归顺之心,就算有,收了附国以后大唐的国土将会有好大一块突出,陷在南诏诸国、东爨西爨、濮部和党项诸部的包围中,很容易就会倾覆。而收了东爨西爨,土地就会跟岭南结合在一起,怎么算怎么划算。

  各取所需以后,禄东赞和皇帝直接就在大殿之上签署了盟约。

  全程看热闹的李承乾清楚,这都是各自短时间的利益交换而已。大唐和吐蕃能够因此各取所需。但是以后是什么样的,谁又能说得清楚。就算他即位的时候,东窜西窜还是什么的姓了“吐”,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在群臣的见礼下,盟约签署完毕,得偿所愿的禄东赞拱手对皇帝说:“我们吐蕃历来跟大唐虽有摩擦,可是我们的赞普,对于天朝上国,其实是很恭敬的。禄东赞不才,想要为小赞普迎娶一位唐朝的公主,陛下以为如何?”

  又是和亲?

  本来充当泥塑的李承乾顿时坐不住了,莫非禄东赞忘了西突厥的事儿了?在他看来,不管是正式的公主,还是宗室女出嫁,都是受罪。吐蕃地处高原,连年苦寒不说,还缺氧,这样的环境比西突厥都要恶劣一些,怎么能答应?昭君出塞,文成和亲事件的光鲜外表下,恐怕没有多少人在乎这两个公主真正的经历和心中所想吧!

  再说,不止是他自己,恐怕所有人都清楚,吐蕃与其渴望和亲,其实最大的目标是公主的嫁妆。陪嫁过去的物资、工匠,才是他们最渴望的东西。相比较之下,公主或者宗室女这个嫁妆的载体,实在不值一提。

  不等李承乾跳出来,皇帝就开口了:“大相的提议朕也很心动,只是怎奈朕的闺女都很年幼,不适合远嫁吐蕃。宗室女封公主号,又未免显得对吐蕃不够尊重,还是算了吧。”

  禄东赞虽然面色如常,可是心里却再不停的嘶吼。

  宗室女也成啊!

  被人抬了一手,也不好自降身份,禄东赞只能郁闷的咽下这个苦果。

  朝会结束,文武大臣离场,本来想要回东宫的李承乾,刚出殿门就看到了李涧似笑非笑的脸。

  “陛下命太子殿下去百福殿。”

  “知道了。”

  答应一声,就跟着李涧一起去了百福殿,后殿。

  这是独属于父子二人的空间,哪怕李涧也有进入收拾的资格,可是这里的东西他是一点不敢多看,一点儿都不敢记下来。

  还是那么多的屏风,还是那么多的木头牌牌。

  下了朝的皇帝显得很轻松,正在一张屏风上写字。

  “你来看看,朕给火药武器的命名如何?”

  李承乾凑过去一看,只见屏风上杂乱的写着好多的字,涂抹掉的用不着猜了,只看清晰的几个。

  手雷的名字被保留了下来,普通的火药箭矢则被命名为惊雷箭,八牛弩版本的火药箭矢则被命名为惊日箭。这个名字怪怪的,怎么看怎么想是惊天箭的修改版。

  不过“天”这个字在现在实在不是随便用的,所以惊日....凑合吧。

  至于那能炸毁一段城墙的“大家伙”,被皇帝,命名为“皇命雷”,只一看,就知道这皇命雷代表着什么了。

  真实实验了皇命雷得威力后,很显然,这东西是要被死死管控的,连使用,都需要皇帝派人监管才行。甚至于,能获批带着这个大杀器出军的,只能是皇帝最放心的将军。余者,想都不用想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催泪瓦斯?

  

  一发破一城的威力,不说高丽人,连大唐人自己都吓坏了。

  李世民虽然自认自己是个很开明,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人,可是期待中的樱桃变成了一个石榴,还是会让人措手不及的。

  “父皇的命名很贴切啊,儿臣觉得很好!”

  不能说不好,闲得蛋疼找皇帝老爹的不自在?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指指屏风对李涧说:“烧掉吧,朕用不上这块屏风了。”

  李涧低着头拆解开屏风,将带字的屏芯卷起来就带出了大殿。

  都到第二个屏风前面,李世民想了很长时间,才在屏风上写下了“于泰”的名字,回头说:“今天朕叫你过来,就是问问你于泰的去留,朕有意将他调到草原任职。说起来也算是朕亏欠他的,虽然他替朕鞍前马后的,可是怎奈朕登基以前他的功绩不显,朕没法直接封赏他,否则会落人口实。如今有高丽边城这样的功绩在,朕有意正式提拔他,如果留在你东宫的话,恐怕他要到晚年才能捞到个爵位。”

  要调走于泰啊....

  李承乾自然答应了下来:“于泰的去留,父皇您做主就好,儿臣没有道理阻拦属下晋升。只是,亲率大将军的任命,可否允许儿臣提点意见?”

  “这个自然可以,说说,你准备让谁当这个大将军?”

  “您应该也不陌生,就是亲率机动队大队长窜天猴,颉利到便桥时在桥下等着拆桥的那个。虽然他出身只是平民,可是不管是颉利南下、草原一战,还是高丽一战,都立下了不小的战功,所以儿臣有意提拔他上来。”

  李世民哈哈大笑,拿笔指着李承乾说:“你倒是好想法,想从自己的兵里扯出个人来当大将军,可是,你是不是把亲率大将军这个职位想得太简单了?这可是相当于定远将军的职位,正五品上啊!不过也罢,既然你开口了,朕允了就是!”

  在于泰的名字后面加上了“宣威将军”后,又写上了窜天猴的名字,在后面加上了“亲率大将军”。

  看到于泰的升迁,李承乾就知道这家伙在皇帝老爹的心里从来也没丢了位置。

  好家伙? 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啊!这是一跃就进入了军方高级将领的行列了。

  不过到底是跟自己混了好几年的? 如今他要调走了,李承乾觉得自己还是要欢送一下的。于泰本身就受皇帝的青睐? 再加上他熟悉亲率的训练方法? 又精通火药武器的使用,不得不说? 这时真的是他打入军方队伍的最佳时机。

  一方面担心牵扯太多会被怀疑,另一方面又眼馋火药武器的将军们? 绝对不会反对于泰进入高级将领的行列? 一定能第一时间混到一起。

  “还留在这里干什么?你现在没有政务可忙,就帮朕做一些别的事情。克明现在在孙道长那而调养身体,朕没有时间,你代替朕去看望一下。”

  “儿臣领命!”

  拱拱手后离开百福殿? 走在回东宫的路上? 李承乾都忍不住感叹皇帝老爹的成功不是没有原由的。

  纵观史书,成名者一般都擅长笼络人心,刘备给诸葛亮编草鞋,到了皇帝老爹这里,张公瑾辞世之前亲自到病房探访? 杜如晦调养身体,都要关心一下。

  代替皇帝探望重臣嘛? 这可是正式的礼仪,不能松懈了? 怎么也得在学院留个三五天的。

  在东宫都要憋疯了的李承乾,立刻下令让典设局出动正式太子的仪仗。

  太子的仪仗出动? 虽然赶不上皇帝的招摇? 但是行走在长安街道上还是有清街效果的。

  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了长安城? 不过两个时辰就赶到了学院。

  现在是下午的时间,不适合拜访,所以李承乾就下令明日再拜访,自己则脱掉了太子的袍服,换上学院弟子制式的服装,只带着常何和张赟两个人,就混进了学院。

  现在的学院,基本上可以说是长安周边除了皇宫以外最安全的地方了。

  且不说工学院已经展现了他们的用处,就是去火药作坊、火药武器工坊,都要经过这条路。

  五千全副武装的左武卫士兵,就囤积在道路各处的要害岗口,等亲率两千人回来以后,也会并入这个防御体系。这是朝堂上所有人都一致通过的,没人觉得皇帝这样的安排事小题大做。

  第一期的毕业生,现在已经返回了一部分,正奔走在宿舍食堂和自习室之间,绞尽脑汁的写自己的毕业论文。

  这也是他搞出来的东西,自己在后世的时候没有机会尝试一下论文带来的酸甜苦辣,让唐朝的学子们体验一下也不错。

  毕业论文的出现,让学院的老先生们赞赏不已。因为这是比考试更能直观的得知一个学子都有什么收获的方法。

  才进学院,就碰到了熟人——冯智戴。

  冯盎回了岭南镇压僚族,冯智戴却依旧留了下来。虽然是次子,可是他依旧被冯盎寄予厚望。

  冯智戴揉了两遍眼睛才认清太子的身份,赶紧拱手:“冯智戴见过殿下。”

  看了看冯智戴握着的草稿纸,李承乾笑道:“怎么,你也想写毕业论文?”

  冯智戴正色道:“智戴添为学院学子一员,自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刚开始还觉得这论文没什么,但是真正动笔以后才发现整理自己的所学并加以升华,是多么的艰难。等论文获得先生们的肯定后,微臣就要回岭南了。离家这么多年,实在是思念家母。”

  “毕业了也不要急着走,还是等等朝廷的大考吧,虽然你有官位在身,可是不经历一次,你的学习生涯是不完整的。而且,跟你同期有你的一个同僚,要跟你一起南下,接管海港和造船厂的事宜。孤还要拜托你多多照顾他呢。”

  冯智戴也知道航海这件事是父亲和太子的大计,当即应承下来。

  “好了,回去继续写论文吧,跟你透个底,孤准备让论文的审核官,由朝中的大臣担任,这样一来,他们本身对学院弟子就有了清晰的认识。”

  说完这句话,李承乾就转过头吹着口哨离开了,一副自己没说过这样话的样子。

  冯智戴挠挠头,顿时了解了太子殿下的意思。

  这是一个机会!

  朝廷的大考,考试的范畴都是固定的,仅凭卷面上的分数,根本没法代表一个人。太子殿下这么做,是提前给学院弟子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一来,有才能的人,就能第一时间引起朝堂的关注。

  这样的机会对他而言没什么用处,但是对别的学子而言,可以说是喜从天降了。

  抱着论文稿纸,冯智戴一路小跑的回了宿舍。他要赶快把这个消息,通知给同期的学生。

  围着教学楼逛了一圈,围着食堂又逛了一圈儿,就像一个巡查学校的傻冒校领导一样。

  不过,这里不是后世,没有玩手机的学生,也没有早恋的小情侣,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学生,就都是在用功的。

  穿过已经快变成垃圾场的史学分院,李承乾就对姚思廉充满了怨念。

  地方小就不知道交一份报告书,把地方扩大一点?如今他老人家动用八方友谊收集来的古物堆满了史学分院,就这样,他和他的学生们还想抚摸情人胸口一样,痴醉的围着古物做研究,生怕下手重了会损坏到它们。

  再往前走就是医学院了。

  现在的医学院与其说是医学院,倒不如说是医院,孙思邈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直接的影响就是长安的医生们都没了饭碗,只能厚着脸皮到医学院来,请求收留。

  人的名,树的影,孙思邈定居下来以后,哪怕是寻常百姓,得病了都要跑到医学院来开药。

  后世开车都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唐人的眼里不过是走多长时间而已,毫不在意。

  没去病房,而是穿过几个学生看守的大门,直接进了孙思邈个人的小院子。这里不许外人靠近,就算坦荡如孙思邈,也不希望自己房间里的几具骸骨暴露人前。

  才进院子就看到了老道,须发飘飘的老帅哥此时正在喂兔子,都是李承乾命亲率士兵从山里捉来的野兔。

  不止一次的看到孙思邈实验药性把自己药得浑身青紫后,李承乾就狠狠的训斥了他一顿,实验药性啊,找几只老鼠兔子鸡什么的不好吗?就算体型不够,大不了就捉一只老虎用来试药,反正现在的老虎不是保护动物,弄死一两头还算是为民除害呢。

  “来了也不提前知会一声,老道喂兔子也能让你看的入迷了?”

  听到老孙这有严重背背山意味的话,李承乾赶紧说:“我只是在佩服您对医术的执着而已,您这几年实验的药方,恐怕比几个大夫毕生熟悉的药方都多了吧。”

  将手里的菜一股脑全丢到兔子笼里,拍拍手上的土,孙思邈才开口道:“辛苦一点不算事,只要能剔除前人的糟粕,留下精华,让后人多受一份恩泽,少受一份牵累,就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你今天来的正好,老夫这里的高丽参不够了,你有没有办法多搞来一些?”

  陪着孙思邈往里走,边走边说:“您放心,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人上杆子来送的。边军的一次重拳出击,估计把高建武吓坏了,这家伙看起来挺英明的,实际上却是一个胆小鬼。惹恼了大唐,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放低姿态,奉上礼物,换取原谅。高丽参每年都会朝贡很多,在太医署堆的都失去了药效,送到您这儿来,正好物尽其用。”

  孙思邈摆摆手说:“朝堂里的事情你不要讲给老道听,说说霉菌吧,上次你受伤休养的时候说过这个东西,当时老道还觉得用物体腐败的产物治病,特别是消炎是天方夜谭,但是想到以毒攻毒后,就试了试。你别说,还真有用,只是把绿毛摸到发炎的伤口上,很快就能起到消炎的效果,比起一些金疮药来还要快。”

  听孙思邈这么说,李承乾焦急道:“您可别又是拿自己做实验,我也就是随口一说,您要知道,霉变的东西可不只会产生有用的霉菌,有些可是有毒的,一个操持不好会要人命!”

  孙思邈无奈道:“那次老道被你训斥一顿后,不是已经改正了嘛。放心,老道做实验用的是野兔。”

  走到门口,推开门,孙思邈示意李承乾先进去,继续说:“不过你真的得想想办法,我总感觉起作用的不是绿毛,而是其中蕴含的某种东西,需要提纯以后才能用。”

  用不着招待,李承乾就找了个椅子坐下来。

  只是很短的对话,他已经被孙思邈震惊的体无完肤。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谁成想孙思邈还真的实验了。幸好老道没有用自己试验啊。青霉素既然被称作是消炎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怎么可能这么容易的就生产出来?

  要知道青霉素从发现到生产,哪怕是工业实力已经很雄厚的那段时间,也是一波三折才最终生产出来。

  在大唐,在贞观六年想要提取出青霉素?梦应该在晚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