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12章

作者:抉望

  至于为什么是贱肉,自然是因为猪肉直接煮熟吃,有一股子臊性味。

  李承乾笑了,如果有调料在,这些人估计就不会称呼猪肉为贱肉了。毕竟,东坡先生的东坡肉问世后,已经鲜有人这么称呼猪肉。

  东坡肉李承乾不会做,但是辗转担任外卖员这么多年,偶尔还是有时间跟各大饭店厨子聊聊天的。虽然没有付诸于实践,但是李承乾自信自己的厨艺不会太辣鸡。

  “继续弄,所有的粉末都放到罐子里,密封好防潮。”

  世子的身份就这点好处,好多事情只要吩咐下去,就有人照做。

  刚走出厨房,就看到长孙宝庆贼眉鼠眼的走进来。

  看到长孙宝庆怀里的大包裹,李承乾不由得笑了出来。

  看样子,这家伙得手了。

  果然,长孙宝庆打开包裹后,露出了里面的猪肘子和猪蹄子。

  “世子,小人按照您的吩咐,让屠户把肘子和蹄子都清理干净了,而且您放心,这猪肉是现杀的,那头猪白白净净的没一点毛病,小人可是全程盯着呢!”

  唐代的卫生条件跟后世根本没法比,就算是后世那样对卫生要求严格的时代,偶尔还会出个猪流感什么的,李承乾可不相信唐代的屠户家里,卫生条件能跟后世比。

  包裹里的猪蹄子、猪肘子都被荷叶包裹着,到现在还有点发热。担心卫生条件却又嘴馋的李承乾,只能寄希望于滚烫的热水。

  拎了一下,没拎起来。

  空闲着的厨子立刻有眼色的凑过来说:“世子,还是给小人拎吧,您在一边指挥就好。”

  “行,那你按照本王的说法做。学会了,以后就按照这个方法料理食物。”

  在李承乾的指挥下,厨子一丝不苟的将猪肘子和蹄子又用热水烫了一遍,然后将香料、葱姜蒜和食材都放到砂锅里,大火烧开,然后小火慢炖。

  因为加入了李承乾的独家香料的原因,没多久就传出了诱人的味道。

  闻着这个香味,长孙宝庆和厨子们都忍不住流下了口水。特别是厨子,已经怀疑自己炖的是不是猪肉了,猪肉能有这种香味?

  李承乾也悄悄擦了擦嘴角,对厨子说:“小火炖着,什么时候筷子插进去没什么阻力了,就关掉火,等晚饭时间,和饭一起送到本王的书房来!”

  再三嘱咐厨子后,李承乾带着长孙宝庆回了书房。

  嘴馋归嘴馋,学习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将好多的唐代文字都记了下来,不影响读写。但是,李承乾还是选择继续学习。

  学海无涯,想要在古代有尊严的活下去,成为孔乙己那样的人,是必不可免的。

  你以为会读会写就是文人了?非也,你还得精通各种典籍,典故张口就来,生僻字一看就认出来才行。否则,你只能在文坛当个垫底的。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文人动不动就要聚聚会,扯扯文。什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是扯淡,文人反而更喜欢分个高下来。

  拿出一本《说文解字》仔细读,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李承乾也只能按照字句的上下段落推测这个字的意思。该死的杜正伦、于志宁,说走就走,也不半点正事儿。

  人都是善忘的,学习中的李承乾,很自然的忘记了中午自己想要逼走那俩人的打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约三点多的时候,书房门被人一把推开,正临摹书本上那个复杂字的李承乾被吓了一跳,笔都掉到地上了。

  看了一眼进来的人,李承乾的火气直接就上来了:“该死的,就不知道敲敲门吗?”

  长孙宝庆几步跑到李承乾身边,焦急道:“世子,先别学了,太子殿下有令,命您出东宫迎接李老先生,要是失了礼数,他就要问罪。”

  “李老先生?”

  李承乾还没来得及想一想,就被长孙宝庆扛在肩膀上扛了出去。

  东宫书房距离正门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长孙宝庆怕世子自己走的话,会耽误时间,干脆就用扛的,反正世子也不重。

  就这样,在一脸懵逼中,李承乾被长孙宝庆扛到了东宫门口。

  东宫的跟宫城平行,站在东宫门口恰好能看清长乐门等宫门口的情况。

  明明是下午了,可是跪在道路两边的勋贵们不曾减少多少,看样子一天的忏悔,还不够打动当今太子李世民的。

  远远的,一辆简单的牛车从安福门进入,拉车的老牛可能是肠胃不好,走几步就会留下点“肥料”。

  进了安福门,就是皇城宫城之间了,老牛在这么正规的场合留下污秽之物,本来是大罪,但是,不管是守门的将士,还是那些跪着的勋贵,没有一个人敢有意见。好多下跪着的勋贵,还要刻意直起上半身,朝着牛车拱手施礼。

  看着牛车在勋贵们的拱手相送下缓缓驶来,李承乾忍不住扯了扯长孙宝庆的衣摆:“这谁啊,这么屌。”

  长孙宝庆一脸尊敬道:“李纲,李文纪老先生,小人只闻其名,却一直没有见到他的机会啊。”

  “李纲?”

  脑海中一顿翻江倒海找出这人的信息后,李承乾立刻转身、远远的就躬身行礼等待。

  惹不起,惹不起。

  且不论这一位的身份,就是他八十岁的高龄,也不是李承乾能够造次的。

  

第二十四章 李师

  

  唐朝以孝义立国,“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而且,天下人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有赡养的义务。而且,八十岁以后,除非是谋反等大罪,老人一般是不会被判刑的。

  可以说,只要在唐朝活到了八十岁以上,在律法方面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李纲今年就恰好达到了八十岁,玄武门事变之前,李渊还亲自派人在李纲八十岁的时候送上了大笔的贺礼。

  不算年纪,就是这一位的资历,也不是李承乾能够散漫对待的。老家伙在北周的时候就已经混进了官场,隋文帝时,还成了杨勇的老师,武德年间,还担任李建成的老师。如果不是李建成肆意胡为,老家伙也不至于辞官归隐。

  可就是这么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儒,李承乾却对他没什么好印象。无他,李纲的运气实在不怎么滴,教了杨勇,杨勇被弟弟搞死了;教了李建成,李建成被弟弟干掉了。

  现在,他又来祸害自己了。

  如果历史前进的轨迹正常,李承乾又是一个把自己玩死的。

  当然了,这都是概率学上的一个玩笑。等牛车在东宫门口停下的时候,李承乾还是拽着长孙宝庆,到牛车边等着。

  牛车是那种光板牛车,驾车的是一个仆役。而刚刚升任太子太师的李纲,此时却躺在牛车上,只用一顶草帽遮住脑袋。草帽下,还依稀能听见老人家的呼噜声。

  这就睡着了?李承乾哭笑不得。

  看了看西下后依旧热辣的太阳,李承乾对车夫说:“再赶赶牛车,到东宫的阴凉处,老人家被阳光晒着对身体不好。”

  那仆役却拱拱手说:“殿下,这老牛昨日吃坏了肚子,恐怕会玷污东宫的。”

  “无妨,本王会叫人收拾的。”

  在李承乾的坚持下,仆役赶着牛车进了东宫。谁也没有看到,草帽下,李纲的嘴微微上翘了一下。

  牛车被赶到了阴凉处,李承乾则带着长孙宝庆等候在一边。

  没办法,老人家还没发话,他这个后生并不能抛下老人家干自己的事儿去。程门立雪的典故,大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尊敬老人,尊敬师长,这是跟一个人的品格直接关系到一起的。

  大概也就是四五分钟后,平板车上的李纲才摘下草帽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哎呦。”

  可能是伸腰的姿势不太对,李纲撇着嘴倒吸了一口冷气。

  “李师,您没事儿吧。”

  听到李纲的哎呦声,长孙宝庆和李承乾都紧张起来。

  这一位要是在东宫出了什么意外,他们俩可担待不起,哪怕李承乾马上就要成为太子也是如此。

  “不妨事,不妨事,上了岁数,身子骨就是这么弱,起来的猛了一点,就酸疼不已。”

  嘴上这么说,但李纲还是很自然的把手交给了长孙宝庆和李承乾。

  长孙宝庆的是搀扶,至于李承乾的,其实也就是走个形式。

  下了牛车,李纲微微一笑,对李承乾说:“早就听闻世子早慧,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就是等着老夫醒来的这份恭敬之心,就不是一般孩子懂得的,哈哈。”

  李承乾虚浮着老先生,谦虚道:“您是德高望重的学问大家,小子焉敢对您不敬?刘四,你先去把茶水泡好,让李师去去暑气。”

  刘四就是东宫的太监总管,他们这些净身进宫的下苦人,很少有一个正经名字的。

  刘四答应一声,快跑着去书房准备茶水,而李承乾则扶着李纲一步一步的慢慢走。

  李纲有腿疾,一条腿明显的僵硬,哪怕受力也是短短的一瞬。见老先生走路这么费劲,李承乾打定主意过后给老先生弄一个轮椅一样的东西,八十岁的年纪,腿这样还坚持着走路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不长不短的一段路,走走停停足足用了两柱香的时间,等老先生坐在锦垫上的时候,太阳已经隐隐有落山的趋势了。

  给老先生倒了一杯茶,李承乾乖巧的坐到了老先生的对面。

  喝了一杯温茶后,李纲长舒一口气,看着李承乾满满的茶碗,问道:“世子殿下为何不饮?可是在老夫面前拘谨了?”

  李承乾笑着摇头:“并非是小子拘谨,只是,这茶汤的滋味,小子实在是受不来。”

  唐朝的茶叶,几乎不经过工序处理。而喝茶,也不是泡茶叶,而是煮茶。简单点的,把茶叶碾碎后,直接把茶叶末扔到沸水里煮。复杂点的,居然还要往里面添加葱姜蒜。

  他之前喝过一次,茶水刚进嘴就被他吐了出来。太难喝了!

  见李承乾没了下文,李纲也就不再问,而是拿起了桌子上的《说文解字》,看了两眼后又拿起了李承乾练字的纸张。

  看了几眼上面的字,李纲微微一笑:“世子可是在辨认生僻字?这么说,寻常的字,世子都把握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是的。另外,李师,您直接叫小子承乾就好,莫要以世子相称了,要是让父王得知,肯定饶不了我的。”

  李纲哈哈大笑,随即从善如流:“好,承乾啊,你既然已经掌握了寻常的字,又看过《逍遥游》,可否告诉老夫你有什么收获?”

  收获?

  李承乾低头想了起来,面对李纲,显然白天的那个说法不合适了。杜正伦和于志宁只是人到中年,生气也没什么。可要是把老人家气出好歹来,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喽!

  好在后世的语文学科,给李承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想了一会儿后,李承乾直接回答道:“庄子先贤的文章,自然是雅文。庄子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接着,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可以说,整篇文章都充满着一种浪漫主义的风格。”、

  “浪漫主义?”

  见老先生发懵的样子,李承乾偷着拧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夭寿,又造词了!很显然,浪漫这个词现在没有出现在华夏大地的词库里。

  思索了一下也没有想明白“浪漫主义”的意思,李纲只能说:“虽然不知道你说的浪漫主义是什么,但是老夫大概也了解了意思。不过,承乾啊,你真的是这么想的?”

  

第二十五章 曲解圣贤书

  

  说这话的时候,李纲的眼睛闪亮无比,仿佛能洞察人心一般。

  被老先生这么盯着,李承乾一时间有点不适应。

  苦笑了一下后,李承乾站起来,恭敬的施礼过后才说:“其实,小子不是这么想的,只是,如果把小子真正的想法说出来,怕气到您。”

  李纲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达到他这个年岁,如果不是天性好怒,一般都有了很强的心境修为,不可能因为一个孩子的几句话就生气。

  硬着头皮,李承乾开口了:“其实,小子觉得,不管是逍遥游还是别的什么文章,阐述的都是一种精神境界。对我们常人而言,精神境界只是一种追求,但是想要达到,无异于痴人说梦。就像好多终南山的隐士,其实是借着隐居终南山为噱头,期待朝廷启用他们一样,庄子的这篇文章,也有点太理想化了。什么不为世所用,逍遥世外,都是一种想法而已,可以说,整篇文章虽然华丽,但是却华而不实。”

  说完,李承乾很老实的坐到了老先生对面,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将文人眼中的圣贤文章曲解成这个样子,恐怕一顿臭骂是免不了的了。

  可是....

  很意外。

  李纲居然笑了。

  “哈哈,你这小子,简直像个小贼。圣贤文章被你曲解成这样,要是换个人过来,没准还真的被你给气死。”

  李承乾眨了眨眼睛,疑惑道:“您不生气?”

  李纲摇了摇头:“不气,其实啊,老夫也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如今是武德九年,老夫已经活了八十年,见过天下大乱,见过朝堂更替,对世事和人心已经看透了。其实,只要是人,就杜绝不了心里的阴暗面。你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老夫虽然惊讶,但是更多的却是担心。”

  “担心?”

  “没错。”李纲又喝了一口茶,才继续道:“就是担心,你这样的心态,老夫也曾见过,那就是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早年老夫教导他的时候,他就很是欣赏‘人性本恶’这样的说法,结果,你也看到了。”

  李承乾打了一个寒战....

  没想到,他一个后世人的随口胡诌,居然跟隋炀帝的想法撞到一起了。

  夭寿,隋炀帝那是谁都能模仿的?在隋末乱战刚结束没多少年的现在,跟隋炀帝扯上关系,人就直接臭了。

  见李承乾脑门冒汗,李纲哭笑不得道:“好了好了,老夫就是随口一说,没有指责你的意思,你不用太惊慌。”

  安慰好李承乾后,李纲继续道:“知道厉害了?以后啊,还有类似的想法,你可以跟老夫说,但是不要跟别的人说,哪怕你年纪小也不成。虽然这个世界上好多东西都是包装出来的,但是,你也不能扯下它的伪装,只能混迹其中,这,就是为人处世之道了。”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

  这,这居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说出来的话?

  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