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677章

作者:新海月1

  场面是浓重了,只可惜“世界”两个字变得名不副实。除了欧陆各国纷纷派出有份量的人物参加外,其它国家大部分都是应付了事。

  各国将“墙头草”三个字,演义的那是淋漓尽致。

  没有好生气的,这本来就是意料之中。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小国从来都是朝不保夕,可以说每一次站队,都是一次命运的抉择。

  要是不当墙头草,那就要坟头长草了。为了生存,大家只能依附强者。

  能够派人来参加会议,那就是给面子了。派出重要人物参加的,基本上都可以默认为“站队”。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维也纳经济峰会,就是地缘政治的又一次验证。

  欧陆各国支持神罗,一方面是看好神罗能够获胜,更多的还是没有选择。

  不参加会议,万一被当成英国人的同党,一起给制裁了怎么办?

  这还算是运气好的,怕就怕在争霸战争未爆发前,维也纳政府提前清场,先把他们给收拾了。

  至于因此得罪英国人,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家只能尽可能的想办法补救。

  如果弗朗茨没有猜错的话,在代表团出发的同时,同样还有一支秘密代表赶往了伦敦。

  知道归知道,该糊涂的时候就要糊涂。权衡利弊是人之常情,大家这么玩儿也只是为了生存。

  对这些盟友,弗朗茨从来都没有太大的期待,只要这些家伙平常时期能够跟着摇旗呐喊,不在关键时刻添乱那就足够了。

  霸权争夺,那还是要自己来。依靠盟友,纵使取得了胜利,根基也不会稳固。

  朋友来了,就必须要接待。弗朗茨还好,作为欧洲君主世界的老寿星,拥有足够的特权。

  能在欢迎宴会上露个面,那就是给足了大家面子,更多的就甭想了。

  相比之下,腓特烈就悲剧了。作为帝国皇储,走到哪里都是中心,每天都有一帮子人围着。

  偏偏面对这些凑上来的不速之客,腓特烈还不能随意打发掉,只能硬着头皮出去应酬。

  望着有些憔悴的儿子,弗朗茨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貌似当年,自己也……

  好吧,这个对比不适合。情况完全不一样,弗朗茨是刚成年就继位。

  皇帝和皇储是不一样的,因为身份上的不同,处事方式、方法也不一样。

  “后面的应酬能推就推吧,不要什么宴会都参加,没有那个必要。

  实在是抹不开面子,就让你的几个堂弟去应付,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扛着。”

  坦率的说,腓特烈这么忙碌,弗朗茨也是有责任的。如果不是他将另外几个儿子打发到了海外,腓特烈也不至于累成狗。

  “堂弟”,虽然同样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嫡系成员,但是身份上还是差了一筹,能够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

  别的不说,单从爵位上看就知道。皇帝的儿子就算不是储君,一个大公头衔还是少不了的,但是大公的儿子就不一定是大公了。

  尤其是完成贵族制度改革后,某些尚未完成镀金的侄子,头上可能就只有一个“勋爵”。

  当然,贵族世界看的也不仅仅是爵位,更注重的还是背后的姓氏。

  让这些小家伙们上阵,虽然有怠慢之嫌,但弗朗茨相信能够过来的都是朋友,一定不会介意这么点儿小瑕疵的。

  品味出了责怪的意味,腓特烈解释道:“知道了父亲,我会注意的。主要是几个很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来了,应酬的时间才多了一点儿。”

  听到“朋友”二字,弗朗茨整个人都不好了。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自己什么都有了,唯独没有朋友。

  没有办法,君主的世界是孤独的。年轻时代,弗朗茨表现出了格外的成熟,和同龄人玩不到一起去。

  大家还在读书、嘻戏,他就已经成为了皇帝。身份上的差距,更是增加了距离。

  老一辈就更不用说了,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在一起都要防着被算计,更不用说“朋友”了。

  有得必有失,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若不是听腓特烈提起,弗朗茨都险些忘了“朋友”二字。

  回过神来后,弗朗茨摆摆手道:“好了,你自己心中有数就好。

  这次经济峰会也就走个过场,能够达成几个经济协议最好,谈不拢也不要勉强。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造舰”。虽然我们放出去了假消息,估计也糊弄不了几天。

  接下来就是和英国人比速度的时候,谁的军舰先服役,那么在接下来的霸权争夺战中,谁就能够占据先手优势。

  造船厂那边,你多花功夫盯着。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快进度。”

  要争夺海上霸权,自然少不了要“下饺子”。神圣罗马帝国的几大造船厂,都已经开始了运转。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保不了密,弗朗茨也没有指望过保密。

  放出烟雾弹,扰乱英国人的判断,主要还是为英国议会吵架提供素材。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多个版本的造舰数量,不管英国人信哪一个,总得要讨论几天。

  立即做出决定,那不符合不列颠的基本国情。就算是政府能够达成一致,议会也要吵几架。

  对想要抢时间的神圣罗马帝国来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至关重要。每多争取一天时间,海军的胜算就更大一分。

第一百零五章 勤俭持家

  军舰“下饺子”游戏,从来都不是好玩的。不仅要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更要考验一个国家的腰包。

  看看军费预算就知道,受造舰大赛的影响,神罗海军1904年的军费预算直接增加了一个亿。

  显然,这么多钱不可能都是拿来造舰的。仅仅是建造十几艘主力舰,也花不了那么多,更多还是花在了配套和扩军上。

  从欧陆战争结束开始,神罗海军就开始了高速发展之路。为了争夺军费,前些年海军还和空军联合,向陆军发起逼宫。

  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海军的军费份额还是有所提高。伴随着“超级战列舰时代”的降临,神罗海军也进入了黄金时代。

  从1900年来,神罗的几家海军学院就开始扩招。从最初的年录取两千多人,陆续扩张到了现在的年录三千余人。

  和陆军每年录取上万人的大手笔,自然是没法比,但是海军对军官的需求量,也远没有陆军那么大。

  原因非常简单,眼下神罗海军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击败英国人,而不是维护世界霸权。

  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合算的还是建造主力舰。其它的如:战列巡洋舰,看似作用重大,但是用在决战中并不合算。

  黑科技不是没有,但是不够保险。比如说:航母,又比如说:潜艇。

  战斗力都很强大,但是需要特定的战场。谁也不敢保证,能够把英国人引到特定战场决战,自然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犯傻上。

  要是战场在大西洋,光风浪就足以令航母歇菜,勉强出战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最终的结局肯定是悲剧。

  潜艇更不用说了,距离战场不能太远,要不然不等他们赶到地方,战争就结束了。

  难以参与决战,不等于这些家当都没用了。

  要知道神罗也是殖民大国,虽说海外殖民地不是核心,可以随时舍弃,但是能够保住肯定更好。

  航母难以在大西洋和英国人PK,不等于太平洋也不能用。打发到太平洋,欺负一下日本海军或者是美国海军,都是不错的选择。

  潜艇就更不用说了,依托神罗那遍布五大洲的殖民地,完全可以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搞袭击。

  当然,这种掀桌子的做法,能不采用还是不要用的好。毕竟,神罗也是海贸大国,同样容易被别人针对。

  主要还是看海军决战,要是海战打赢了,那就规规矩矩的接收霸权就是了;要是海战输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坏规矩砸锅。

  事实上,弗朗茨放了这么多烟雾弹,真正掩护的就是这些秘密建造的潜艇和航母。

  不同于主力舰,航母那是真可以伪装成商船。虽然看上去有些另类,但只要不安装武备,瞒过业余级别情报人员还是可行的。

  潜艇就更不用说了,这玩意儿个头又不大。离开造船厂都可以从水下走,躲开情报人员的视线,完全是有可能做到的。

  服役后就更别说了,往殖民地一分散,谁知道神罗究竟装备了多少潜艇?

  没有办法,谁让皇家海军的威名太盛了呢?

  莫说是其他人了,就连弗朗茨自己都没有信心。

  估摸着,除了海军部那帮自我催眠的家伙,全世界都没有几个认为他们能赢。

  不过政治嘛,本质就是演戏。尽管心里没底,面上弗朗茨还是信心十足。

  时代在进步,到了20世纪,霸权争夺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实力竞争,演变成综合国力的竞争。

  正面决战搞不定,那就拼国力。失败不可怕,只要有“屡败屡战”的决心,多来几次,总是能够把英国人拉下马的。

  事实上,维也纳政府敢向英国人发起挑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身已经立足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个陆权国家,甭管海上失败多少次,只要本土不受到冲击,那就动摇不了根基。

  海战输了,没有关系。大不了回地中海休整一年半载,再卷土重来第二次决战。

  第二次不行还可以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正输可以输无数次,赢只需要赢一次就够了。

  就如同原时空二战中美日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海军是一路开挂,然后就在胜利中输了战争。

  神罗和不列颠之间的差距,虽然没有美日之间那么悬殊,但好歹工业实力也是三比一。

  加上不列颠是一个岛国,本身的资源并不需要支撑工业所需,工业原材料要严重依赖进口,优势就更明显了。

  一旦后手启动,不敢说完全废掉英国人的海上贸易,但是让他们贸易量大幅度下滑还是没有问题的。

  原时空德国潜艇,在有限的活动空间内,都搞得协约国苦不堪言。现在神罗潜艇能够满世界跑,杀伤力没有道理更弱。

  毁灭总比建造容易,造船速度赶不上消耗,贸易线一旦出现了问题,英伦三岛就得饿肚子。

  本土出现问题,皇家海军再能打也没用。要是在战争中被消耗掉,要么因为后勤不济被拖死。

  战术虽然猥琐了一点儿,但是战略上绝对是堂堂正正。纯粹的以势压人,不含半点儿投机取巧。

  ……

  就在神罗和不列颠在抢时间的时候,日本人和俄国人同样在抢时间,甚至还要更加激烈。

  不管怎么说,神罗和不列颠都只是在暗斗,日俄两国却是真刀真枪的干上了。

  为了加快西伯利亚铁路建造速度,沙皇政府破天荒的采取了三班倒,24小时工作制。

  别以为这样就轻松了,要知道施工地点可是西伯利亚。在这人迹罕至的鬼地方,什么样的气候都存在。

  即便已经进入了四月份,还是有很多地方晚上仍然保持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根本就不适合施工。

  不适合施工也要干,在俄罗斯帝国就没有“冬季不能施工的说法”。真要是冬季不能施工,西伯利亚铁路也就不用修了。

  “冻土”的美名,可不是吹出来的。在西伯利亚不少地区,都是终年积雪不化。

  尽管西伯利亚铁路在规划的时候,已经尽量避开这些气候恶劣地区,可很多地方还是避不开。

  人类的智慧是强大的,工程师们还是想到了办法,克服恶劣气候;人类的智慧也是局限的,劳工们的安全还是无法保障。

  受夜晚恶劣气候的影响,伴随着24小时轮换制度的实施,劳工的死亡率不降反升。

  尤其到了晚上,更是死亡的高发期。莫说是一线的劳工,就连很多负责监督的俄军士兵,都被冻出了毛病。

  困难再大,也动摇不了沙皇政府赶时间的决心。劳工伤亡惨重,前线的俄军官兵还伤亡惨重呢。

  铁路早一天通车,主力部队就能够早一天开过去,胜利就能够早一天到来。

  在战略大局面前,自己人都可以舍弃,何况是一帮不值钱的法兰西劳工呢?

  沙皇政府着急,日本政府更着急。不同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沙皇政府,日本政府可是勤俭节约的代表。

  没有办法,金主爸爸的钱也是要还的,并且还是高利贷,能少借一点还是少借一点的好。

  看看日军的装备就知道了,比起甲午时期都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很多部队还使用着当年缴获的战利品,可以说将“勤俭持家”发扬到了极致。

  幸好对面的俄军装备也不咋地,仅仅只是比他们好那么一丢丢。火力虽然强大一些,但是受限于后勤供应不足,弹药只能省着点儿用。

  远东地区,在俄罗斯帝国内部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流放区”。不仅流放罪犯,同样也流放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倒霉蛋。

  如果说官员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那么这里的军队,就是俄军中的边缘者了。

  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日常训练,都不能和主力部队比,战斗力自然也是俄军中垫底的存在。

  面对这样的敌人,拥有优势兵力的日军,居然没有能够打出秋风扫落叶的气势,日本政府自然要急眼了。

  哪怕是涵养很好的明治天皇,都忍不住爆粗口,一连几次御前会议,都逮着陆军高层狂喷。

  不生气不行,陆军的战绩确实拿不出手。围攻旅顺要塞几个月,除了留下满地尸体外,仍然在外围打转儿。

  按照军方说法,那是因为俄国人采用了最先进的战壕+机枪+钢筋铁丝网防线,非常难以突破。

  发现了问题所在,但是这有意义么?

  答案是:没有。

  蝴蝶效应的影响是强大,作为陆军中的风向标,各国陆军都情不自禁的向神罗陆军看齐。

  受神罗影响最深的俄国人,自然也不能例外。伴随着一代代留学生的努力,神罗陆军的战术自然也流传到了俄军中。

  让本就易守难攻的旅顺要塞,变得更加可怕。以至于日军的传统冲锋战术,变成了送人头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