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68章

作者:新海月1

  有了路易十六的前车之鉴,谁敢和皇帝谈放权,那就准备享受特别照顾吧!

  ……

  见内阁众人来了,病床上的拿破仑四世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们都来了,自己找位置坐下,然后就开始吧!”

  “陛下,你的身体?”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有些犹豫的说道。看得出来,拿破仑四世的状态非常不好,特伦斯·布尔金非常担心皇帝会受不了刺激。

  拿破仑四世苦笑着摇了摇头:“没关系,我受得了。都到了现在这一步,再糟糕又能够糟糕到哪里去?”

  从出生到现在,拿破仑四世还是第一次感到绝望。即便是当年叛军席卷巴黎,他都没有这么绝望过。

  “初步判断,俄国人这次突然向我们宣战是奥地利的阴谋。事先没有任何消息流露出来,明显就是敌人想要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方面政府负有责任,明知道俄奥同盟存在,还轻信英国人的判断,一厢情愿的认为俄国人不想看到奥地利做大。

  随着俄国人的加入,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我们要面对的军事压力就更大了。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刚才内阁已经向英国人发去了求援电报。

  唇亡齿寒,英国人也不想看到欧洲大陆一家独大。如果他们不想单独对上俄奥同盟的话,英国人应该会站在我们这边。”

  政客本色,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特伦斯·布尔金也没有忘记淡化自己的责任。

  看似在主动承担责任,实在是告诉拿破仑四世:这不是内阁无能,国际局势错综打杂,我们只是犯了一个正常人都会犯的错误。

  理论上来说,俄国人不扯奥地利的后腿,就已经非常够朋友了。主动入场,帮奥地利夺取欧陆霸权,这样的操作明显不科学。

  很遗憾,政治就从来就不是科学的。英法这对宿敌都能够站在一起,俄国人的操作也不算啥了。

  听了首相的汇报,拿破仑四世平淡地问道:“有好消息么?”

  俄国人参战,他昏迷前就知道了。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拿破仑四世早就是一清二楚。

  这种背景下,自然需要好消息舒缓一下心情。拉拢英国人这种成败未知的消息,肯定算不得好消息。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应声答到:“刚刚结束了英俄战争,沙皇政府正在打饥荒,战争经费只能由奥地利垫付。

  根据使馆传来的情报,沙皇政府还没有进行战争准备,短时间内俄国人是无法出兵的。

  这就我们创造了机会,只要抢在俄国人出兵前参战前,赢得中欧会战,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

  这都算好消息?

  在拿破仑四世看来,这分明就是一场赌博。要是赌赢了,那么这场战争还要继续下去;要是赌输了,那么啥也不用说,可以准备跑路了!

  然而,就是这场豪赌,却成了法兰西唯一的希望。至于英国人的支持,谁也不能指望皇家海军能把军舰开到岸上来。

  纯粹的陆地战争,就凭英国人那支袖珍版陆军,就算是扩大五倍,也无法扭转双方的实力对比。

  尽管不怎么满意,可是有办法总比没办法的好。不亲自尝试一下,怎么能够知道不行呢?

  ……

  马德里,从无敌舰队战败开始,西班牙就开启了百年没落之路。

  腐朽的宗教、封建制度,国内纷乱的政治局势,国际上英法的刻意打压,都是导致西班牙没落的关键。

  尤其是上一次反法战争,作为战胜国的西班牙,不仅丢掉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就连收回同法国存在争议领土的要求,也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岁月如刀,经了数十年的消磨,这些屈辱、仇恨,早就已经淡化。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十年就会成为一段冷冰冰的历史,静静的躺在图书馆中的某个角落里,只有历史学家们会偶尔翻阅。

  意外发生了,欧陆战争爆发后,奥地利在欧洲掀起了反法浪潮。这些被淡忘的旧事,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中。

  今时不同往日,西班牙的民族主义已经崛起,尽管政治上还是被保守派所把持,但是民族主义者们也拥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能力。

  在民族主义者的努力下,复仇的声音不断在社会上出现,尤其是法军在战场上受挫后,更是助长了主战派的气焰。

  不过这还是不够,把持政权的保守派,仍然沉浸在拿破仑横扫欧陆的阴影下,丝毫不敢越界。

  在这种背景下,奥地利拉拢西班牙的计划自然不顺利。除了说服西班牙政府限制对法出口,小小的给法国人上点儿眼药外,几乎没有收获。

  这一切,随着俄国人参战的消息传来,都发生了改变。

  沙皇政府准备宣而不战,可是外界不知道啊!俄国人也是要面子的,这种事情稍稍的做就行了,要是说出来那就尴尬了。

  受俄国人参战的影响,欧洲世界普遍看好反法同盟,西班牙自然也不会例外。

  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中立派,此刻也倒向了主战派,主战的声音渐渐压倒了主和派。

  没办法,反法同盟大势已成,西班牙加入进去只需要跟着打酱油,就能够成为战胜国。

  再加上,奥地利给得太多了。直接把法国人的地图丢过来,看中哪里选哪里,实在是让人难以拒绝。

  马德里王宫中,主战派和主和派再次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中。

  摄政的玛丽亚·克里斯蒂娜王太后由于出身奥地利,为了避嫌,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保持着中立。

  见争吵升级为骂战,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太后终于忍不住了:“都给我闭嘴,注意你们的身份,不要搞得和跑马场一样!

  俄国人已经参战了,今天让你们过来是商议我们该怎么选择,可不是为了听你们在这里吵架的。”

  保持中立不等于没有立场,尽管没有直接说出来,哦但是大家还是知道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太后是倾向奥地利的。

  或许在局势未明前,玛丽亚·克里斯蒂娜不会为奥地利火中取粟,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反法同盟获胜只是时间问题,西班牙必须要进行站队。

  继续保持中立,看似是两不得罪,实际上也是两相厌弃。现在还没有什么,等欧陆战争结束后,就轮到他们倒霉了。

  中立也是需要前提的,要么自身实力雄厚,可以不用站队;要么就是无足轻重,站不站队都一样。

  很遗憾,没落的西班牙两者都不是。现在不站队,欧陆战争结束后,势必会遭到霸主国的打压。

  外交大臣伯纳德·罗伯特尔斯:“欧陆战争局势已经明朗了,俄国人参战后,法国人获胜的概率几乎为零。

  外交部认为,奥地利现在拉拢我们的目的,已经不单纯是为了对法战争,更多的应该是战后重建国际秩序。

  不光是我们,除了英国人之外,欧洲所有的中立国都在奥地利的拉拢范围之内。

  只不过因为地缘政治的缘故,我们需要付出的更多一些,要同法国人开战。不过付出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在利益分配上维也纳政府是有诚意的。”

  站队永远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偏偏西班牙还没有拒绝的底气。现在拒绝奥地利的拉拢,就意味着自绝于未来的欧陆政治体系。

  “没有那么严重,就算是奥地利赢得了战争,他们也没有办法一手遮天。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是不会让他们肆意妄为的。

  反倒是参加这次战争更加危险,法兰西有多强大,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上一次反法战争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别看反法同盟势大,最后谁胜谁负还不一定。

  西班牙已经不起折腾了,就算是要站队,那也要等他们分出胜负之后。”

  说话的是保守派领袖旺加里·玛塔伊侯爵,由于亲自参加过上一次反法战争,目睹了西班牙战败的惨剧,患有严重的“恐法症”。

  不光是他,凡是经历过上一次反法战争的,都是“恐法症”患者,属于西班牙政府最坚定的反战派。

  “侯爵阁下,你还停留在上一次反法战争中,没有拿破仑的法兰西是不一样的。

  看看战场就知道:在非洲,他们被奥地利一路吊打;在南线,法军同样被奥地利压制;唯一看上去占据上风的中欧战场,实质上也没有占到便宜。

  如果不是法国人驱逐了莱茵兰、比利时的民众,增加了反法同盟的后勤压力,延迟了决战时间,或许他们早就战败了。

  现在俄国人又加入了反法同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法国人靠什么翻盘?就算是拿破仑那么厉害,最后还不是战败了。

  拖到最后站队,确实很稳妥,只不过在未来重新分配利益的时候,也没了我们的份。

  不要指望战后有人制衡奥地利,现在的国际局势已经不一样了,战后还有没有法兰西都是一个未知数。

  不要忘了,奥地利可是向我们承诺法兰西的领土可以任选,显然他们是准备瓜分、或者是肢解法兰西。

  不参与进去,错过了这次机会……”

第二百零五章 大决战

  相比西班牙,夹在法奥之间的瑞士就更悲剧了。中立神马的不用想了,小国没有选择权。

  如果说奥地利拉拢俄西两国是因为政治需要,那么拉上瑞士就完全是为了凑数。

  不站队没关系,奥地利是爱好和平的,不会强迫大家加入。只不过战后的国际秩序建立,非参战国也不就用参加了。

  别看原时空瑞士中立的很开心,连欧盟也懒得加入,那是建立在美国崛起、欧洲没落的基础上;现在就游离在体系之外,最终的结局无非是怎么死的问题。

  别的不说,一个粮食禁运,瑞士撑不过一年就要饿肚子;一个关税壁垒,瑞士初生的工业马上就要退回中世纪。

  不用怀疑,战后的奥地利绝对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无论是战败的法兰西,还是独立的撒丁王国,都不可能为了瑞士和奥地利对上。

  说白了,霸主国也是需要立威的。一般来说,都会选一只鸡杀了用来儆猴。奥地利也不例外,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谁会成为那只倒霉鸡。

  小国的存身之道,第一条就是识时务。在西班牙向法兰西宣战后,顶不住压力的瑞士政府,紧跟着向法国人宣战。

  反法同盟的队员集合完毕,奥地利终于汇聚出了无可匹敌大势,纵使英国人亲自下场也无力回天。

  维也纳宫,看着插满小旗的地图,弗朗茨缓缓说道:“决战的时机到了,俄、西、瑞三国的加入,法国人的军心士气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

  命令前线部队,发起全面反攻,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尽可能削弱法国人的实力。

  外交部继续努力,争取在法国人投降前,把欧洲所有的中立国都拉下水,为战后重建国际秩序打下基础。

  当然,英国人除外。”

  没错,自始至终弗朗茨都没有指望这些新盟友的力量。

  拉他们入场的主要目的只有两个:

  其一、捆绑更多的国家在战车上,尽可能多的给法国人制造敌人,大家一起来分摊仇恨。

  其二、打击法国人的军心士气,削弱法国人的抵抗意识,为决战增加胜算,尽可能减少己方的伤亡。

  当然,顺带的好处就更多了。欧洲大陆就这么多国家,参战国多了,能够成为调停国的国家就少了,就算是英国人想要干涉,也拉不到够份量的盟友。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现在欧洲大陆就剩下三个中立国了,他们和法国人几乎没有利益牵连。

  利诱根本就不现实,如果强迫他们对法宣战,或许他们会迫于形势答应下来,但内心肯定会不满。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给外界留下一个做事霸道的印象,不利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反正他们的实力有限,参战也不能带来实际意义,不如随他们去算了。”

  毫无疑问,这三个中立国不包括不列颠。从英俄关系恶化开始,奥地利政府就下意识的将英国人排除在了欧陆之外。

  看了看地图,弗朗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现在的中立国也就葡萄牙、荷兰以及北欧联邦了。就算是他们参了战,也没机会上战场了。

  不光是他们,就连俄、西瑞三国弗朗茨都不准备给他们参与决战的机会。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如果西、瑞两国反应快点儿,或许还有机会凑个热闹,参与痛打落水狗的游戏,其他不接壤的国家,就不用想了。

  法国人的家底很厚实,参加决战固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和丰厚的收益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老大也不是好当的,尤其是在分配利益的时候,想要让大家服气,最基本的公平还是要做到的。

  弗朗茨已经做好了计划,实施收益和贡献对等原则,为反法战争做出了多少贡献,战后就拿走多少战利品。

  做出贡献少的,除了最初许诺的利益外,剩下的利益分配就和他们没关系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奥地利想要独吞法属非洲,自然不能让太多的国家参与到大决战中,要不然吃独食就太难看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向外界亮肌肉,让大家明白这个老大实至名归,不是一个花架子,往后做事的时候把眼睛放亮点儿。

  ……

  中欧战场,年迈的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拖着疲惫的身体进行最后的动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元帅这是快要油尽灯枯了。如果不是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或许他已经倒下了。

  自从俄国人参战的消息传来,绝望的情绪就在法军营地中蔓延,尤其是意大利士兵闹得最凶,甚至有人在军营中公然传播反战思想。

  为了稳定军心,麦克马洪第一时间下令镇压,先后处决了数百人,才稳定了局势。

  铁血手段能够震慑人心,却没有办法恢复士气。或许国内的官老爷们不明白,但是前线的将领都清楚,法军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国际局势突然发生变化,俄国人向我们宣战了,西班牙和瑞士也跳出来落井下石。

  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我们不能在战场上击败眼前的敌人,粉碎敌人的野心,那么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敌人跳出来。

  法兰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现在需要我们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的家园。

  别看他们人多势众,实际上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打垮了领头的奥地利,国际上的反法势力就会退却。

  ……”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用洪亮的声音,向军官们灌输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心灵鸡汤,只求激发大家的信念,为法兰西赢得一线生机。

  至于效果么,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或许俄国人距离远,一时半会儿对他们鞭长莫及;可西班牙和瑞士就在他们隔壁,就算是两国不出兵,同样也会牵制大量的法军。

  西班牙还好说,中间隔着比利牛斯山脉,只要部署十几二十万法军,就能够守好门户。

  瑞士就不一样了,法瑞接壤区域一马平川,天险都在瑞士境内。一旦奥军从瑞士借道杀出,就直接进入了法兰西的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