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434章

作者:新海月1

  1882年1月21日,英法俄奥等15个欧洲国家签订了《限制陆军军备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各国陆军规模如下:

  俄罗斯帝国50万;

  奥地利48.6万;

  法兰西38.2万;

  西班牙24.6万;

  德意志联邦帝国15.6万;

  不列颠11.6万;

  北欧联邦9.8万;

  比利时4.8万;

  荷兰3.3万;

  瑞士3.2万;

  葡萄牙2.8万;

  普鲁士2.8万;

  希腊1.8万;

  黑山0.36万;

  ……

  总体上来说,这份军备条约还是根据各国综合实力,兼顾区域军事平衡搞出来的。

  普鲁士王国的份额低,那是柏林政府穷,养不起太多的军队。

  早在半年前,柏林政府就已经开始策划裁军了,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办法说服军方同意。

  好不容易赶上了限制军备条约,政府自然不会替军方争取配额。

  国际条约签订,造成了既定事实,普鲁士军方再强势也必须要遵守,战败的普鲁士没有资格闹幺蛾子。

  限制军备条约签订,飘荡在欧洲大陆上战争阴影一下子消失了。至少在接下来的十年,大家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限制了陆军数量,大国的优势虽然依旧明显,但在各国的相互牵制下,却丧失了吞并小国的能力。

  没错,主要针对的就是法兰西。裁军完成后,法国人的兵力保护自身安全尚可,想要继续扩张就不够用了。

  明知道被针对了,法国人也只能接受。这个时候,拿破仑四世不得不收敛野心,以避免遭到内外夹击。

  军备条约限制的只是欧陆本土,海外殖民地军队被大家默契的忽略了。这不是为了留后门,而是现实需要。

  被忽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维护殖民体系的现实需要,没有足够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

  其次、大部分殖民地军队战斗力都有限,不受大家的重视;

  最后、时代生产力限制。海外的军队想要运送到欧洲大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经济上还不如直接扩军算了。

  军备条约签订过后,后面的事情就好商量了。

  维也纳体系的宗旨就是:欧洲各国共同为各自本土安全提供担保,以维护欧洲大陆和平与稳定。

  在这个反战浪潮高涨的时代,各国政府都没有在欧陆发起战争的兴趣,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条约。

  大家争议主要是细节上的,总体上来说,欧洲各国都是爱好和平的。就算是政客们不爱,国际局势、欧洲民众也会让他们爱好和平。

  ……

  正在大家欢庆和平降临的时候,另一场军备竞争又在开始酝酿。

  维也纳宫,一场决定奥地利、乃至世界未来走向的军事会议,正在秘密进行中。

  此刻弗朗茨手中拿着一份军舰设计参数,如果是熟悉海军发展史的,就会发现格外的熟悉。

  排水量14147吨,满载排水量15786吨;

  长126.7米、宽21.86米;

  续航里程10节/4700海里,最高航速18.3节;

  设计储煤量950吨;

  装备4门305mm主炮,10门150mm速射炮,16门57mm速射炮,12门47mm机关炮,七座450mm鱼雷发射管。

  ……

  没错,就是前无畏舰的开端。弗朗茨的蝴蝶效应还是影响到了海军发展史。

  没有普法战争,法国海军没有因为经费问题跑偏,加上崛起的奥地利海军,海洋上的竞争要比历史同期残酷得多。

  有竞争就有发展,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谁也不敢原地踏步。

  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海军技术较历史同期至少提前了十年,前无畏舰的设计理念也应运而生。

  在这个问题上,弗朗茨帮不上忙。军舰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不是一个所谓的理念就能够推动的。

  如果仔细去找的话,就会发现设计师们从来不缺乏脑洞,各种超前的理念一大堆,又因为各种原因被迫搁置。

  不要说前无畏舰了,类似无畏舰、航母的理念,都被人给提了出来。

  刚开始,弗朗茨还惊为天人,以为遇到了穿越者同行,事实证明完全是他想多了。

  提出类似无畏舰设计理念的人兄先不提,虽然超前了一点儿,但还是可以接受,以奥地利的工业实力勉强还有实施的可能。

  设计航母那几位,就有意思的多了。

  比如说:飞艇航母论。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来,就是把飞艇放船上,战斗了升空轰炸。

  从技术上来说,这完全没有问题。轰炸的命中率先忽略,关键是飞艇升空需要时刻,不等你飞上天敌人就把你送下海了。

  这还不算什么,另外一位提出“自杀式攻击”设计师,弗朗茨还以为是神风大队的附体。

  飞机才刚刚诞生不久,作战是不可能的。一位设计师就脑洞大开,把飞机放船上当一次性炸弹用,爆发战争的时候,直接对着敌人军舰撞过去。

  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上哪儿去找这么多开着飞机自杀的勇士?

  不管怎么说,脑洞大开还是值得表扬的。至于他们的设计理念,先放进军舰技术储备室吧!

  弗朗茨问道:“这种战列舰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建好?”

  能够递到他手中的设计方案,都是经过海军部多次审核,确定了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后才拿出来的。

  海军大臣卡斯塔格尼回答道:“按照正常的施工速度大概需要一年半,如果加快速度的话一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建造时间一年半,加上事先的准备时间,下水后调试时间,距离真正服役时间可能就要两年了。

  对比之前的战列舰来说,这个速度算慢的了;不过对比未来的战列舰来说,这个速度又很快了。

  一般来说,新式军舰第一艘建设速度最慢,建造的数量越多,后面的速度就越快。

  弗朗茨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按正常施工速度进行就行了,先建造一艘出来看看效果。”

  前无畏舰可不便宜,一门主炮都要2万神盾,一艘军舰就要上百万神盾。

  后面的成本或许会降下来,但是作为试验品的第一艘军舰,成本绝对低不了。

  字面上的参数,不等于实际参数,军舰的真正性能都要建造出来过后才知道。

  设计值都是理论上的,正常情况下,都会有所出入。具体误差有多大,就要看运气了。

第六卷 统一之路

第一章 强取豪夺

  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的内乱拖延了奥地利海军爆发进程。

  前无畏舰只是一个过渡性产物,经济寿命非常短,原时空前无畏舰的辉煌就只有十几年。

  等不到军舰退役,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从经济上来说是非常不合算的。

  明知道这款军舰性价比不高,弗朗茨还是要造,并且还要大规模的建造。

  在无畏舰诞生前,前无畏舰战列舰还是很牛逼的,至少超过了现在海面上的所有军舰。

  只要奥地利大规模建造,英法就必须要跟风,因为海权的关系,他们还必须要建造更多的军舰。

  赔钱就赔钱,只要竞争对手赔的更多,弗朗茨就不介意让这个赔钱游戏一直进行下去。

  奈何这次打压法兰西,低估了法国民众的革命热情,加上手有点儿抖,一不小心下手重了一点儿,搞得法国政府差点儿一命呜呼。

  这种背景下,玩儿海军大建,法国人就算是想跟风,现实也不允许啊!

  迫不得已,弗朗茨只能放慢海军扩张的脚步,等法国政府稳定了局势,再继续这场亏钱游戏。

  法国人的财力不用担心,至少短期内不用担心。虽然在这次危机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财富外流的并不是太多。

  受冲击最严重的是工业、制造业,这部分产业在法国整体经济中的占比也就十分之一略多,别的产业冲击相对较低。

  这次冲击带来的损失,也就和原时空法国人在普法战争中的损失差不多。

  现在大法兰西帝国的体量可比原时空大得多,还有海外殖民地支撑,想要恢复经济并不难。

  看上去缺钱,那是财富大部分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尤其是那些和国际资本勾结起来的财团,更是大发横财。

  有时候钱太多了也是一种烦恼,在国内跑马圈地的同时,财团还需要更多的投资渠道,放高利贷绝对是金融大佬们的最爱。

  法国政府无疑是最好的客户,还款能力是小问题,财团借钱给政府看中的不是利息收益,大家需要的是通过金融手段,加强对政府的影响。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通过债务影响政府,这是资本家惯用的手法。

  国内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法国今年的财政收入近乎腰斩,巴黎政府都没缺钱,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欠钱欠得多了,政府就会渐渐对财团产生依赖性,甚至于发展到最后,完全离不开财团的支持。

  到了那个时候,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有一定倾向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国的经济都不容乐观,政府想要稳定局势,就必须要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

  造舰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最适合的选择。不仅能够拉动内需,还不用担心投资打水漂。

  只要英奥开干,巴黎政府肯定会跟进。前无畏舰造得差不多了,又可以开启无畏舰时代,再来一波烧钱游戏。

  唯一遗憾的是约翰牛早早的放弃了两强标准,要不然军备竞赛就能拖死他们。

  没有了两强标准,英国人的目标只是比第二高百分之六十五。奥地利海军总吨位是法国人的84%,这意味着英国人的造舰计划是从1.84降到了1.65。

  看似只降低了0.19,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1%,按照目前英国的造舰成本来算,也就几百万英镑的问题,似乎对伦敦政府造不成压力。

  实际上这远远不是几百万英镑的问题,海军最贵的不是造舰支出,后续的港口建设、军舰维护、官兵薪水,这些要远远高出造舰成本。

  前者是一次性的几百万,后者则是每年增加几百万。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约翰牛,在这个问题上也必须要谨小慎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先撑不住的应该是法国人。

  这是综合国力决定的,他们的财力本来就在三国中垫底,又遇到了这么多的糟心事,大家的财力差距就更加悬殊了。

  ……

  西普鲁士莫尔多小镇,镇民们正围着一张告示。从众人那阴沉的脸,可以看得出来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等张贴告示的俄国士兵走远后,一名青年男子开口打破了沉默:“又要提前收税,这都是第五回了,还让不让人活!”

  俄国人占领西普鲁士地区后,沙皇政府为了收拢民心,第一时间就宣布了减免赋税,废除了普鲁士王国时期的大部分税收。

  毫无疑问,这一项政策最后以失败告终。政策的好坏不在政策本身,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执行情况。

  以俄军那糟糕的军纪,再好的政策也经不起他们折腾,在仇恨的力量趋势下,当地民众纷纷支持柏林政府。

  战争时期,当地游击队层出不穷,这些举动渐渐磨灭了沙皇政府的耐心。

  战争结束后,俄国人就放弃了拉拢当地民众的计划,开启了沙皇模式。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俄国人就将西普鲁士地区的税收到了1886年。

  没钱缴税,就拿土地抵债,没有土地的就做包身工好了。不光是西普鲁士地区,所有的新占领区几乎都是如此。

  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正是沙皇政府分封的贵族。沙皇给出的封地,实质上只是一个名头,有封地不等于有土地。

  这些地区都是开发完善的,土地原本都是有主人的。根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解释,这属于私有财政,谁也没有权力随意剥夺。

  贵族们想要把封地真正变成自家的产业,还需要自己想办法从原主人手中去夺取。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过后,地方政府、贵族的权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