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28章

作者:数沙人

  赵文带着宋虎和赵大牛站在刘长富的后面,此时的他心中也有些激动。

  能不能在这大明朝彻底立足,就看今天了。

  来了大明这么长的时间,赵文还没有一直建立属于自己的根基地,这对于赵文来说,颇有些难受。

  赵大牛双眼圆瞪,目不转睛的盯着正前方,双手不停地搓着,呼吸也逐渐的急促起来。

  宋虎到还好些,反应没有那么激烈,一脸平静的看向前方。

  在乐手的吹吹打打之下,由东厂、锦衣卫和兵部组成的人马缓缓而来。

  “下官刘长富,吕大梁拜见天使!”

  刘长富和吕大梁看着眼前的众人,急忙倒头就拜。

  这伙人代表着皇帝,由不得他们不拜。

  站在两人身后的各个官员与士兵,也急忙跪拜起来。

  赵文本来是不愿意拜的,毕竟在后世,除了跪天跪地跪父母之外,赵文还没有拜过任何一个人。

  可是,现在形势比人强,就算赵文不想下跪,也由不得他。

  “圣旨到!”

  一个穿着绯色长袍,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官员从马上跳了下来,拿着一卷明晃晃的圣旨,冲着刘长富等人喊道。

  “快快快,赶紧准备香案!”刘长富急忙冲着旁边的兵丁大声吼道。

  几个呼吸之后,那已经准备多时的香案被端了上来。

  魏云中捧着手中的圣旨,高高的举过头顶,朗声道:“圣旨到!”

  刘长富和吕大梁急忙从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又三叩九拜,行了一个大礼,重新跪在地上,大声道:“恭请圣安!”

  “圣躬安!”

  魏云中将手中的圣旨缓缓打开,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草原鞑子入关以来,朕所闻之事,皆乃糜烂千里,百姓流离失所之言,朕闻此言,甚惊。然宣府镇镇守太监刘长富,副总兵吕大梁有勇有谋,不惧鞑子兵锋,以妙计屠灭犯我大明之贼,并斩获无数,解百姓于水火之中。其中,兵丁赵文,更是赤胆忠心,不惧鞑子,亲领数百兵丁,吸引鞑子入城……”

  整篇圣旨繁杂绵长,主要意思就是赞赏这宣府城内的人有勇有谋之类的废话。赵文跪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如果不是他旁边的赵大牛扶着他的腰,估计赵文早都倒在了地上。

  其实,魏云中这些人并不是来宣赏的,他们只是来验查斩获的。具体的封赏还没有出来,估计最快也要等到魏云中等人回到京城之后,将斩获的鞑子头颅交上去之后,才能下来。

  魏云中将圣旨缓缓合上,笑眯眯的对着众人道:“诸位起来吧!”

  “大人,起来了。”赵大牛凑到赵文耳边,低声道。

  “什么?读完了吗?”赵文一个哆嗦,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向前方。

  魏云中将手上的圣旨交给刘长富,笑道:“你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圣上对你们可是赞誉有加啊。”

  刘长富轻轻的抚摸着手上的圣旨,笑道:“不敢当,不敢当,这一切都是托圣上洪福,祖宗保佑才得来的。我不敢居功,不敢居功啊。”

  魏云中哈哈大笑一声,说道:“自从鞑子攻入宣府境内时,圣上那可是夜不能寐啊,天天都在念叨着宣府战事。就在圣上最烦心的时候,你们竟然送来了一个宣府大捷,阵斩四百鞑子,你说圣上能不夸赞你们吗?”

  “行了,我等此行而来,就是验查鞑子脑袋的,关于你们的封赏,我估计下个月中旬就能出来。你们也不用着急,现在赶紧领我去看看那些鞑子脑袋。”

  “哦,对了,圣上还特意让我看看那个叫做赵文的好汉,他现在在哪里?”

  魏云中忽然问道。

  刘长富将圣旨揣进怀里,指着站在自己后面的赵文,说道:“这位便是赵文。”

  魏云中看着赵文,眼睛一亮,“一路上我还以为敢出城吸引鞑子的壮士乃是一个身高八尺,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没想到,今日一见,却是我想错了。”

  魏云中仔细的打量着赵文的样子,不停地点点头。

  赵文虽然穿着一身胖大的鸳鸯战袄,但是却丝毫掩盖不住身上的英气。剑眉倒竖,双目如同星辰一般,炯炯有神。整个人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一般,英气逼人。

  赵文的形象非常符合儒家对于儒将的描述,也非常符合这些官老爷的口味。

  魏云中抚摸着胡子,称赞道:“有赵子龙之风啊,有赵子龙之风啊。如此英雄,就应该是这种样子。”

  赵文看着魏云中,老脸一红,连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哈哈,你看起来应该二十岁出头吧?”

  “今年二十二岁!”

  “英雄出少年,英雄出少年啊。”魏云中不停地点头。

  “哦,对了,那些鞑子脑袋在哪?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查验他们。”魏云中转过头去,看向刘长富。

  “就在宣府城中,大人不先喝杯茶?”刘长富道。

  “不用了,正事要紧,正事要紧啊。”

  ……

  宣府城校场之上,原本平坦无比的地面上现在多了几个如同小山似的山包。

  魏云中站在校场上,指着这些小山包,看向吕大梁,“这些都是鞑子的脑袋?”

  “回天使,正是。”

  “好家伙,这么多。”魏云中感叹一声,随即大喊道:“来人啊,随我一起检查。”

  魏云中话音刚落下,便带领这东厂番子和锦衣卫校尉向着鞑子头颅而去。

  “大人,这些都是真鞑!”一个锦衣卫校尉从山包上拿起一颗头颅,在手上不停地查看着。

  “何以见得?”魏云中问道。

  锦衣卫校尉将鞑子脑袋放到魏云中眼前,指着脑袋说道:“大人你看,这些鞑子脑袋虽然都被石灰硝制,但是查验起来也不难。”

  “大人你看这鞑子的脸,一个个的都是些大脸盘子,比咱们明人的脸要大出好几圈。还有,这些鞑子的牙齿,基本上都是些大黄牙,而且磨损很严重。咱们明人吃的都是米面之类的粮食,所以牙齿的磨损不严重,再加上咱们明人有刷牙的习惯,所以大黄牙很少。而鞑子就不同,他们的吃食基本上都是些牛羊肉,嚼起来不仅费劲,还费牙。所以他们的牙齿磨损的比咱们的厉害,再还有,鞑子不喜刷牙,所以他们的牙齿基本上都是黄的。”

  魏云中看了看校尉手上的鞑子脑袋,指着眼前的这堆鞑子脑袋,说道:“这些都符合吗?”

  校尉将手上的鞑子脑袋扔到地上,说道:“卑职已经将这些头颅都验查完毕,全都符合。”

  一个时辰之后,那些前去验查鞑子脑袋的东厂番子和锦衣卫校尉都站在了魏云中面前。

  “大人,都是真鞑,没有一颗是明人的脑袋。”

  “总共有多少颗?”

  “回大人,总共四百五十一颗。”

  魏云中抚摸着胡子的手停了下来,他看向这些检查的人,激动的道:“你们说的可是真的?果真有四百多颗?”

  “回大人,确实有四百五十一颗。”

  魏云中一拍大腿,激动的道:“好好好,赶紧将这些鞑子脑袋装车,押送京城。”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kanquanben.net)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

  

第41章 封赏

  

  崇祯皇帝站在皇极殿上,看着下面站着的文武百官,脸上的笑容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

  现在的他可是神清气爽,意气风发,之前的愁容满面早已经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现在的他站在皇极殿中,就像是一个斗赢了仗的大红公鸡一般,兴奋异常。

  他挥挥手,看着文武百官,笑道:“诸位爱卿,魏爱卿押送回来的鞑子脑袋你们可去看了?”

  首辅施鳯来站了出来,他拱拱手,说道:“回陛下,看了。果真是四百多颗鞑子脑袋,而且全都是真鞑,没有一颗是杀良冒功的。”

  “哈哈,能立下如此大功,也证明了宣府镇各路官兵的忠心与血性。关于他们的封赏,内阁研究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一个章程啊?”崇祯面带微笑的看向施鳯来。

  “回陛下,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讨论,内阁已经确立了封赏。微臣将这些都写在了折子之上,还请陛下御览。”施鳯来从袖子里取出一封折子,高高的举了起来。

  曹化淳将折子从施鳯来手上取过,放到了崇祯面前的御案上。

  崇祯拿起折子,缓缓打开。

  半晌之后,崇祯放下手中的折子,看向施鳯来,开口问道:“为何你们对这赵文的封赏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呢?”

  施鳯来说道:“回陛下,这赵文此前只是一个身无官职的小兵,现在封为百户官已经不小了。”

  崇祯皱眉道:“朕之前不是说过吗,要将这个赵文当成一个榜样,更何况,这赵文能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将那鞑子引入翁城,如此大功只封一个百户,有些说不过去吧?这赵文干的可是掉脑袋的事啊,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寒了功臣的心?”

  施鳯来听着崇祯越来越冷的话,头上的冷汗扑嗖嗖的往下流,他急忙擦掉头上的冷汗,低声问道:“那以陛下之见,该如何啊?”

  崇祯捏了捏没有胡子的下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龙门堡之前不是被鞑子给攻破了嘛。朕想着,既然这个叫赵文的壮士有如此能力,那不如直接让他当这龙门堡的守备,你们看如何啊?”

  “陛下,万万不可啊。”阎鸣泰听到崇祯要封赏赵文当龙门堡的守备,急忙惊叫出声来。

  崇祯一脸不满的看向阎鸣泰,低声道:“有何不可啊?”

  “回陛下,这赵文虽说立下大功,可是撑死了也就是个百户。这一堡守备可是比肩千户的官职啊,如此升官,实属不妥了。这连升了好几阶,没这规矩啊。”

  “阎爱卿说的也有道理,可是这有功又不能不赏,这龙门堡已经被鞑子攻破,整个堡垒已经化成废土一片。朕觉得,这赵文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不如领他升为龙门堡守备,这样既能安赵文的心,又能化腐朽为神奇。此乃一石二鸟之事,何乐而不为?”崇祯无比坚定的说道。

  阎鸣泰看着一脸坚定的崇祯,争执不过,叹了一口气,“既然陛下如此认为,那微臣只好照办了。”

  崇祯看着阎鸣泰,忽然想起了之前自己皇兄在位的时候。

  那个时候,那些东林党人打着各种旗号,限制他的自由。而且还逼着皇兄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处理朝政,治理国家。如果不顺着他们的意思来的话,轻则大骂皇兄为昏君,重则逼皇兄下罪己诏。这罪己诏能这么轻易的下吗?

  现在呢,自己一句话,这阎鸣泰就不敢反驳。看来,自己果然比皇兄要适合当皇帝啊。如果这皇位早早的传给我,这天下也不至于成了这个样子。

  崇祯皇帝暗暗自喜的想道。

  其实,不是阎鸣泰不想反驳,而是他没有底气反驳啊。

  那报捷文书上写的明明白白的,宣府大捷的首功乃是宣府镇镇守太监刘长富,而太监又是皇帝的家奴。

  所以说,这刘长富的封赏就不是他们能管的。而吕大梁和赵文,又是武官,还是在刘长富的指挥下立下的大功。

  如此一来,这宣府大捷几乎和文官没有一丁点的关系,你阎鸣泰能理直气壮的反驳吗?

  再说了,这宣府总兵侯世禄好大喜功,陷入鞑子的埋伏,死伤无数。算起来,也能和兵部扯上关系。毕竟,兵部有识人不明的罪责。

  如此种种,再加上现在这宣府大捷。便无形中增长了崇祯皇帝的威信。如今,崇祯皇帝以势压人,阎鸣泰敢反驳吗?

  对于赵文和吕大梁的封赏是内阁和兵部一起商议的结果,对于首功的刘长富他们管不着。

  本来,文官们还希望在封赏赵文这件事上压一下崇祯。可没想到,崇祯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直接以势压人,反驳了他们的提议。

  如此一来,文官们便被崇祯压了一头。

  崇祯看着满朝陷入沉默的百官,有些无聊的挥挥手,对着曹化淳说道:“退朝吧!”

  曹化淳站直身子,冲着下方,大声喊道:“退朝!”

  崇祯走出皇极殿,一脸兴奋的朝着太庙而去,准备在祖宗面前吹嘘一下自己的功劳。

  ......

  几天之后,一队骑着战马的官员急匆匆的赶到了宣府城中。

  一个前来宣旨的太监站在总兵衙门前,看着跪在地上的吕大梁、刘长富和赵文等人,缓缓的打开了手中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宣府副总兵吕大梁于社稷有功,今升任为宣府镇总兵。赵文,升为龙门堡守备。希望二人能忠心报国,恪尽职守。钦此!”

  太监将圣旨缓缓合上,对着吕大梁等人道:“诸位,起来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文跪在地上,三呼万岁,随后站了起来。

  那太监看着赵文,笑道:“你便是赵文吧?”

  “正是在下!”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这么年轻便立下如此大功,简直羡煞旁人啊。你可知道,如今你可是简在帝心啊,本来那些官儿还不愿意给你守备的官职。这还是皇爷在他们手中给你抢下来的,你可要好好报国,莫要辜负了皇爷的一番苦心啊。”

  那太监将圣旨交到赵文的手中,语重心长的说道。

  “守备?守备是个啥官?还有,这龙门堡不就是鞑子破关的地方吗?那个地方之前我还路经过过,都成一片废墟了。这让我当龙门堡的守备,这不是难为人吗?”赵文一脸郁闷的看着手中的圣旨,他实在想不明白,崇祯皇帝是怎么想的。

  这时,刘长富一脸古怪的看向那太监,说道:“这怎么没有关于我的封赏啊?”

  那太监看了看刘长富,笑道:“这我可不知道,反正皇爷让我给你带句话,让你回京呢。具体的封赏,皇爷自有安排。”

  “皇爷让我回京?这可是真的?”刘长富双眼冒光,一脸兴奋的问道。

  “这还能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