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844章

作者:名剑山庄

但是厮杀之声,并没有从锦衣卫千户所之中传出来,因为南京锦衣卫千户所衙门起火了,一阵阵嘈杂的救火之声,惊动了整个南京城,只是附近百姓,乃至于救火的人到了南京锦衣卫衙门的时候,却发现火势已经大到了不能救了。

只是他们并没有发现,这火势很奇怪,是从锦衣卫衙门外面烧起,而锦衣卫衙门里面还有相当一大片地区,并没有起火。

南京锦衣卫千户所千户云岚,此刻手持长刀就跪在地面之上,身后只有几十个浑身浴血的锦衣卫。

大火从锦衣卫外面的院落一点点的向里面蔓延。

似乎是一个火焰牢笼。

锦衣卫内部,有很明显的父子相承的风格,云岚就是云雷之孙,是锦衣卫世家出身。他死死的盯着眼前的人,说道:“是你,会昌伯孙铭。”

一个三十年许的人,面容姣好,脸上却有一道长长的疤痕,从耳边直到嘴边,看上去狰狞可怖之极。

这个人就是会昌伯孙家第四代掌门人。也就是而今的会昌伯。他的脸太有辨识度了。

孙铭说道:“不错,你而今可以瞑目了。”

云岚说道:“你也算锦衣卫的人,为什么要背叛陛下?”

孙铭的爷爷孙继宗曾经荫锦衣卫指挥使,虽然荫官是没有什么权力,但是毕竟与锦衣卫有了瓜葛。

而孙铭也是在锦衣卫受训过的。

孙家作为外戚,在锦衣卫之中颇有人脉。

毕竟锦衣卫人选除却从锦衣卫世袭人员之中挑选,还从其他人选中挑选,比如说,大明皇帝其他亲兵卫中挑选,一般来说都是要从时代为大明效力,苗根正红中选。

而外戚与大明皇室联姻了,如何能说不算是苗根正红吗?

所以孙铭对锦衣卫太熟悉了,对别人来说,是很神秘的锦衣卫,但是对于孙铭来说,却是相当寻常。

正因为如此,在太子潜势力帮助之下,孙铭才能遮蔽锦衣卫的耳目。完成太子交代的任务,将三千人分批通过南京城十几个城门潜入城中,包括他们说需要的种种兵器火器。

而今在行动之前,也将锦衣卫千户所给灭了,以弄瞎锦衣卫的耳目。

孙铭冷笑一声,说道:“我为什么背叛他?他是如何对我们孙家的?我是报仇。”

对于孙铭来说,这一段话,他说的咬牙切齿。

对于孙家来说,他们虽然朱祁镇的外家,但日子过的并不是太好过。皇太后临终之前,硬要朱祁镇封伯。

朱祁镇只能咬着牙认了,但是为了朝廷非军功不得封爵的规矩,朱祁镇一古脑将他打发当时的交趾战场之上了。

要他们补上封爵的军功。

诚然,在大明伯爵说需要的军功,并不算太多,但是那是要看对谁的。

会昌伯孙家是因为皇太后封爵,皇太后之父,不过是工部一小吏而已,在政治上的敏感度都没有多少,更不要说打仗的本事,更是一点没有。

于是在交趾战场以及在交趾镇压黎朝余孽的战斗之中,孙家二代与三代的男丁,几乎都战死的战死,伤残的伤残。

也让会昌伯这个爵位很快来到了第四代孙铭的手中。

而孙铭从这种气氛之中长大,他只能用吟诗作赋的手,去握刀。终于将沾染孙家十几条人命的会昌伯给抓稳了。

这里面的代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很多家族,为了这一个爵位前仆后继,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人命,也觉得值得的。有很多家族,死再多人,也得不到一个爵位。

但是会昌伯家族不一样。

他们从来觉得这个爵位,本来就是他们的,本来就是他们的东西,还要他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换。

他们怎么甘心如愿。

而且会昌伯虽然是勋贵之中,但是在勋贵之中备受歧视。大部分勋贵都瞧不起会昌伯家族。甚至钱家没有爵位,在圈子里面的地位都比会昌伯孙家高。

甚至圈子里面都知道皇帝本身是比较厌恶孙家的。

很多时候,皇帝并不需要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仅仅表达一个态度,就足够让很多人生不如死了。

孙家就是这样,他们即便在南方有足够的战功之后,依然无法回京,只能跟随太子在南洋厮混。

因为京城的圈子里面,根本排斥孙家回京。

如此一来孙铭更是满心恨意。

可以他作为太子暗处的一把刀子,在夺位这一件事情上,是太子绝对支持者。

云岚还想说些什么,孙铭可没有时间给他磨牙了。天亮的时候,就是发动的时间,他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做。

却见孙铭一挥手,无数弩箭飞来,将这锦衣卫千户所中这些人给钉死在地面之上。

这里的喊杀之声,隐藏在救火声中,呼喊声之中,并没有人注意到。

随即孙铭下令将锦衣卫里面的房舍全部点燃,在熊熊大火之中,他带人通过锦衣卫衙门的标配,也就是暗道离开了锦衣卫衙门。

这一把大火,事后检查,很多踪迹是不可能瞒得过人的。

但是要到事后才行。

这么多房舍,一旦烧起来,非烧一整天不可。

一天之后,就是另外一番天地。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夺门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夺门

“咳咳。”朱祁镇咳嗽两声,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人老了,睡眠很浅。

稍稍有些风吹草动,就会惊醒。

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只能坐待天亮。而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头就不好,看着奏疏,就陷入昏昏沉沉之中。

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处置了朝廷事务。

这就是朱祁镇而今的现状。

今日也是如此。

数里之外的嘈杂之声,在夜里只剩下一点点背景音,但是依然将朱祁镇惊醒。

朱祁镇问道:“什么时辰了,外面出了什么事情?”

片刻之后,怀恩说道:“皇爷,而今已经快五更,外面说是有一处走了水,奴婢已经派人去问了,想来天亮的时候,就能弄清楚了。”

朱祁镇一边起身,一边打起精神,说道:“走水,可控制住了。”

怀恩说道:“陛下,没事的。南京是有水龙队的,再不济也能隔离开,出不了什么大事。”

朱祁镇说道:“希望如此吧。”

因为古代建筑大多是木制,一旦起火,就是了不得的事情。容不好几千座房屋,甚至大半个城池都付之一炬。

朱祁镇也无心睡眠了,对左右说道:“更衣。”

朱祁镇更衣之后,起身登上高台,远远看向远处的火光,只有星星点点,看上去并不没有冲天之势。不过,朱祁镇也知道,这是距离离得远,现场的情况还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不过看样子,正如怀恩所言,应该没有什么大事。

五更距离天亮不会太远了。

紫禁城开门的时间,是阳光第一束光打在门上的时间算的。

西华门并不是南京紫禁城的正门。

不过,因为南京紫禁城并不在南京城最中央,故而西华门正对着南京城内繁华景象。

当年朝廷在南京的时候,明朝的大臣们都是从这里入宫的。只是而今朱祁镇在南京,虽然还有一些政务,却没有百官入宫的情形了,唯有丘浚带着一些中舍,翰林班子,组建一个临时内阁。

而西华门就成为宫中主要对外交通路线。

同样是在阳光初照的时候,缓缓的打开了城门。

晚上堆积了一夜的各种夜香什么的,只会从一边的角门走,这里都是走的人。

忽然守门的将士,看见宫中有大队人马出来,远远的看见,正是太子的仪仗的。

虽然心中有些奇怪。

毕竟这时间太早了一些。这个时候段,吃早饭都有一点点嫌早。

不过,这不是他们要想的。他们只能立即行礼。却不想太子的仪仗,却在西华门处停了下来,将西华门这个堵塞的结结实实的。

一人大声说道:“谁守西华门?太子问话。”

一个百户立即上前行礼,说道:“是卑职。”

一个侍卫装扮的将领来到百户身前,说道:“是你。”

百户说道:“正是。”他心怀忐忑,说道:“不知道有什么问题?”

“好。”这个侍卫装扮的将领,话音刚落,长剑出鞘,一剑刺在百户喉头,干脆利落。

太子身边的人几乎同时动手。

一瞬间血溅西华门。

守西华门的都不是弱手,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太子会突然向他们下手。

几乎一瞬间,西华门就被清空了。

只是大明宫禁守备之森严,决计不是杀光人就可以的。

“叮当,叮当,叮当。”不知道什么机关发动,宫墙上铜铃一瞬间响起,同样响起的是沿着宫墙分布的所有铃铛,整个宫墙之上所有守军都听到了这个声音。

这些铜铃都是挂在同一根铁线之上的,只有用力拉响,一个响全部都会响。

“咚。”一声沉重的铜钟响起。

这都是有紧急预案的。

这预感都不是朱祁镇布置,而是明宫本来就有的,大部分紫禁城的护卫,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还是处于紧急状态。

几乎所有的大小宫门。一一关闭了。

大门落锁,各种武器库都打开,所有士卒都开始分发火药,弓箭上弦。

西华门与西安门相距并不远。

但是这种反应速度,就是太子从来没有想过一举拿下两个城门的原因所在。

而这个时候,太子安排在宫外的大队人马,已经冲进了西华门。这些将士全部是大明军队的制式装备,看上去守城的明军将士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很正常,毕竟太子能够弄到最好的装备,就是大明军中的制式装备。

此事,都在手臂之上与头盔之上,缠着一抹白布,以分别敌我,之所以不用其他颜色,一来是白布最好找,二来,却是大明尚红,一般来说,大明将士衣甲都是以红色为主。

当然了,大多少铁甲都用本色,不会上红漆。但是甲胄下面的衬衣都是用红色。

白布是最容易与之区别开的。

“拜见太子。”汪直见太子再次,立即行礼说道。

太子说道:“走吧,生死在此一举。”

太子在宫中住着,他之前也想过,是不是直接从东宫发动,直接攻入乾清宫之中。

但是他细细考虑之后,发现不可能。

对于宫内的一切,朱祁镇布置最为严密。

而且因为南京紫禁城的状态谈不上好,于是分配给太子的所谓之东宫,其实也不是太好的,居住面积并不太大。住不下多少。

没有长久经营的话,也藏不下数百甲士。

没有数百甲士,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太子只能选择这个办法了。

太子亲自带队,由汪直主持,大队人马直冲西安门而去。

而此刻西安门之上,已经大门紧闭。城头之上站满了士卒。

太子上前喊话,说道:“开门,孤要见父皇。”

城头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马永,马永站在城头之上,说道:“臣甲胄在身,不能拜见殿下,还请殿下恕罪。”

太子微微一笑,说道:“小事,马统领速速开门便是了。”

马永看着太子身边的人,说道:“刚刚西华门似乎出了一点小事,触动警报,还请殿下稍等片刻,待臣派人查明情况之后,再为殿下开门不迟。”

马永已经猜到了什么。只是他不敢轻易撕破脸,无他,太子就是太子。

皇家的事情,最好要做绝,人家毕竟是父子,什么叫做疏不间亲。很多事情,对于人家父子,或许是父子误会一场,但是这种误会,却要下面人用性命去填的。

太子知道,而今是骗不过这位的大明将领之中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