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802章

作者:名剑山庄

并不是太子在阵前发回来的,而是刚刚到了仰光之后,写的书信,这一封书信经过一个月的漂泊,这才到了黔国公手中。

黔国公粗粗一算,觉得太子在缅甸之南,定然有所举动。

虽然是怎么样的举动,黔国公不能预料,但是他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不是别的,就是大举压上,不给缅甸脱身的机会。

有一条怒

江天险在,黔国公一时间不能飞渡,但是再厉害的工事与天险,也是要人守得。黔国公临时组建的船队,逼近对岸,也让缅甸军不得不守住要地,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就这样好几万人,就被黔国公牵制住了。

但是襄王那边又不一样了。

襄王整合滇南土司之后,也有数万大军,自然大举西进,不过为了绕开怒江天险,他们就是原始森林之中穿行。

对于很多人来说,原始森林之中,是没有路的。

但是对于常年住在这里的部落来说,这都不是事。

只是有好也有坏。

原始森林之中,并没有什么大路,通过能力有限,再加上原始森林之中的气候,不要说北方人不适应了,就是云南本地人,也未必适应得了。

只能以土司兵为主力。

但是这些土司兵是什么样的战斗力?当初被麓川打的俯首称臣的,就是这些土司。

在面对缅甸军的时候,即便襄王想尽办法给他换上了明军的装备,刀兵与盔甲,依旧不给力。

虽然血战连连,但依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惹得襄王用尽了手段,开出数十万两的赏格,只能能打到麓川城下,这一笔钱不通过朝廷,由襄王奖励给他们。

几十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即便是襄王一脉在麓川积攒数十年,也不过如此而已。

毕竟麓川一地,不过是中国一大县而已。

这才刺激着这些滇南土司不要命的派兵。

毕竟,对于这些滇南土司来说,士卒是自己的财产,而今金银也是财产,他们才不管下面的人死多少的。

如果单单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用这些会生病,会死亡,会闹事的人,换一些硬通货却是很好。

反正在很多土司来看,人总是一茬茬的生,死了还有再生出来,但是错过了这个赚钱的机会,下一次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了。

在有银子的时候,这些土司兵足够卖命。

只是有些时候单单是卖命也是不行的。

双方在原始森林之中,连连血战,虽然战线一步步的向麓川盆地挺进,但是襄王明白,他们并没有取得一些战略性的胜利。

与其说,他们打过去的,还不如说缅甸人一点点退出来的。

毕竟穿越原始森林有太多的未知了。

即便是当地人,也不能保证没有非战斗伤亡。

与其在这种地方战斗,还不如在麓川盆地外围战斗。

麓川在后世就云南瑞丽县,即便在后世也是云南与缅甸边境的一处重要口岸。

因为麓川与其说盆地,不如说是一道山谷,一道被河水冲刷出来的山谷,在北边是山,在南边也是山,虽然山势有所不同。

但是经过原始森林的点缀之后,都是大军难以逾越的天险。

而麓川却是最容易透过的地带之一。

卡死麓川,足够明军苦战几年了。

襄王很担心,他带得这些滇南土司军,即便能到达麓川附近,又如何能与缅甸大军做战。

麓川一边想,本来就有些难看的脸色,就更加难看起来。

“殿下,交趾刘总兵来了。”身边一个人说道。

襄王的脸色顿时明亮起来,说道:“快请。”

这个交趾刘总兵不是别人,正是刘长。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当年那个在千秋万寿宴之中,能混一个席位,都高兴的不得了的年轻将领,而今也人到中年了。

当然了,他之所以四十多岁的年纪,就爬到了交趾总兵官的地位,一方面固然是他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靠山。

在朱祁镇进行军事改革之后,武学生几乎在军界一统天下,军中上层的权力争斗,固然是还是几个勋贵家族之间的争斗。

但是下层却掀起了一波,寒门与勋贵家族的暗流。

毕竟军中之前的将领,几乎都是卫所世袭将领家庭出身的。但是在朱祁镇军事改革之后,虽然还有很多残留,但是有大量原本是平民身份的人,参与军中。

而王越更是其中佼佼者。

王越上位之后,更是大力支撑这种人上位。

刘长是王越的旧部,又是那种没有任何身份,他参军之前,就是一个流民,就是靠着勇力与智慧一步步杀上来的。

自然被王越重用。

王越本想派刘长去太子麾下。

奈何太子麾下的位置太吃香了。

或者说不是太子麾下的位置太吃香,而是能领兵打仗的位置太吃香了。

如果陈锐不是有一个平江伯家族在后面,也不可能成为太子重用的大将。

王越只能将刘长就近安置在交趾,一旦南洋兵力不够,交趾是最快支援的地方。

刘长没有等到支援南洋,却等到了支援云南。

不过,对他来说,支援谁都无所谓,只要有仗打就行了。

当襄王一搞定上面,刘长就立即带兵来支援,只是来了之后,刘长立即皱眉,他发现他从北边带来的高头大马的骑兵,恐怕不能用在这种丛林茂密的地方。

即便用了,恐怕也是损兵折将,事倍功半。如此刘长想到了另外一支军队。

第四十八章 红笠军

第四十八章 红笠军

襄王一听到刘长来了,顿时大喜过望,出去迎接,见了刘长之后,立即问道:“刘将军,你带了多少人?”

刘长说道:“不多,只有三万。”

襄王微微皱眉,说道:“三万?这不大够吧。”

襄王倒不是小看明军,而这样的战事。即便是大明京营来了,也是有一百二十分力气都用不上十分。

缅甸人绝对不会与你列阵而战的,在原始森林之中,也没有列阵而战的空间。

刘长说道:“王爷,不必担心,请随我来。”

随即刘长带着襄王来到了外面一片空地之中,却见数千士卒站着。队列整齐。

不过他们的装备有些奇怪。

头戴红色的斗笠,身披蓑衣,蓑衣内也不过是一件单衣而已,里面没有盔甲。手中的武器不过一柄长刀,还有一些零碎的小家伙,脚下的不是别的,是草鞋。

襄王看到这样的军队,第一反应是,我大明何时穷到这个地步?

朱祁镇对军队投入,可以说逐年提升,每年的正常军费在一千二百万两上下,这还不算打仗的时候,另外开支,甚至有些赏赐直接出自内库。

再加上大规模钢铁生产,将钢铁的价格打了下去。再加上少府供应军队,从来是成本价,所以大明军队的武器装备自然是日益丰富。

如果需要的话,每人一领铁甲未必不行。

只是大部分士卒未必需要而已。

但是即便没有全部装备铁甲,一般一顶铁盔还是有的。也从来没有这种,让士卒穿蓑衣,就草鞋,浑身只有一柄刀的军队。

太寒酸了。

刘长见襄王不解,说道:“这一支军队其实原本不是我朝军队序列,我回到交趾之后,还是费了好大功夫,才算是临时从各军之中抽调出来一人恢复的。”

“却不知道能不能用当年的风采。”

襄王一听,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这是安南的那一支军队?”

刘长说道:“正是安南黎氏的京军,红笠军。”

虽然安南黎氏为大明所灭,但也不得不承认,安南黎氏的军队有些还是相当有战斗力的,否则即便安南黎氏有地利,谅山之战,也不会打的那么焦灼。

刘长没有参与这一战,但是王越参与了,王越麾下很多旧部都参与了,刘长与这些人都有交情,他们都透漏出对安南红笠军的忌惮。

甚至说,如果抛开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大明京营与红笠军也不过伯仲之军,不过明军的

京营有数十万,而安南的京卫,也就是常备军,才不过十几万,而红笠军更是精锐的精锐,满打满算不过数万人。

刘长就对这一支军队很好奇。

他调任交趾总兵之后,就查阅相关档案,终于明白一件事情。

其实红笠军,并不适合与大明军队硬碰硬,而是适合雨季,丛林,东南亚地区的战争。

安南其实一直是东南亚的小霸王,与占城打,与老挝打,与真腊打,与马六甲打,甚至与暹罗也有冲突。

大多数时候都胜利的。

明军在云南遇见的这种情况,安南在纬度更低的地区做战,难道没有遇见过吗?当然遇见过了,他们的对应办法,就是这一支军队。

看似,简陋的装备,但在原始森林之中,潮湿多雨的地方,什么铁甲根本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斗笠的。

而且斗笠蓑衣还是天然的伪装色,需要伪装的时候,将斗笠上的红布给收起来,就让敌人很难发现。

在大战之中,头上的红斗笠,更是可以鲜明的分辨敌我。

不是说,这支军队在丛林之外,就不能打了。

而是丛林才是他们的主战场。

刘长将这一支军队重新出来,可是废不少事。

当年郭登大手一挥,斩首三十多万,其中有多少是杀俘,就不细说了,可以说红笠军成建制没有了。

但是,后黎朝什么都模仿大明,更是模仿大明的军户制度,军中都是父子相承的,虽然红笠军成建制消灭了。

但是根子还在。

还有后人在。

当然了,想要这些人为大明效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起来这些人是真正的安南遗民。

不过,时间可以冲淡所有的一切。

大明在安南的统治越发稳固了,以至于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安南这个名字,只是记得大明交趾省。

大明在交趾的统治刚柔并济,并以太子之尊坐镇。

二十多年来,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得不承认,后黎朝是回不来了。

大部分人都必须为自己找出路。

当年那一批被明军斩杀的红笠军的后人,也就是而今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一批人,很多人都加入了大明的军队。

无他,他们除却这个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于是刘长回到交趾之后,根据黄册迅速的将这些人找出来,并统合在一起,一边往云南走,一边训练。

现在看来,也是似模似样了。

对于个人的命运来说,这一

批人为当初的仇人效力,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但是在大明统治交趾的历史角度来看。

交趾在大明各省份之中异类特色,越来越小了。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正常大明省份了。

刘长将红笠军的前世今生,细细讲给襄王听,襄王听了,依然有些怀疑,说道:“他们这种临时组建的军队,可以吗?”

刘长说道:“请王爷放心,绝对可以,我亲自在前,为大军开路,王爷在后,静候捷报即可。”

刘长对一支军队的信任,并不是对他们训练有多信任。而是信任他们对原始森林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