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597章

作者:名剑山庄

他并非不知道这其中的政治风险,只是心中一颗恻隐之心未熄而已。

朱祁镇所见到民间,总就不是亲眼所见,任何传到朱祁镇的耳朵之中,都做过几层掩饰了。而韩雍之前看见的却是真正的惨烈。

想想就知道了,而今的男人被带了绿帽子就不能忍受,而这个时候很多穷人,为了活下去,把妻子典当给别人。

那种痛苦,将自己的自尊踩进了泥中。却是多么难以承受。

只是在活着面前,其余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大部分百姓用尽全力,仅仅能活着而已。

所以,韩雍是这个政策的积极支持着。韩雍说道:“一条鞭法有这几个好处,第一总支总收,省官府之力,也省百姓之力。之前各种田赋折现,几十种税收,就要征收几十次,胥吏每一个月都要奔波来去。县令一税未尽,一税又至。而今胥吏贪婪,每一次收税,都不会空手而来。倒是百姓打点胥吏的钱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今一并征收,合而为一,一年或征一次,或征两次,免去了其中奔波之苦,也减轻了百姓负

担。”

“第二,均赋役,以朝廷之制,以十户为一里,一百一十户为一甲,具列黄册之上,分为十班,以一户为里首,十年赋役一次。次第轮班。此太祖之法,诚良法也,然黄册崩溃,富者逃避赋役,推给贫民,以至于有人一辈子不赋役,有人几乎年年服役,以至于家破人亡,竞相逃亡。而且国朝事简,而今事繁。各种没有名目的杂役,不知道多少。今日一均入税中,令官府雇佣百姓。事有定额,禁止劳动百姓。此可谓解民之困也。”

“第三,限制豪强。均役入田,田多多交,田少少交,减轻百姓负担。令小民有一条生路。”

“有此三者,官民两便,岂能不行之。”

“只是,朝廷大事不可不慎重,刘首辅所言极是,以臣之见,选去岁新科进士,并从西北,河南,河北,江南,江西,湖广,西南各一县,令新科进士赴任,先行此法,一两岁之后,再派御史考察。”

“查漏补缺。以备将来。”

朱祁镇说道:“好。诸位怎么看?”

朱祁镇对韩雍的意见分外赏识,人与人就是不一样,韩雍能将地方上那么多难缠的事情都处理好,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插播一个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APP换源神器 。

朱祁镇已经意思到一点,他低估了在田制上推行新法的难度。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其实是对嘉靖以来地方上自行变动法度的一个总结,一条鞭法并不是发明与张居正,而是总结于张居正。

早在嘉靖年间,就有地方官自发的改变当时赋税征收的模式,虽然当时不叫一条鞭法,有的叫均平法,征一法,纲银法,十段锦等等诸如此类的名字,也因为地方不同,在具体实行上也有差别。

到了张居正统一成一条鞭法。

也就是说,张居正是乘着这个风潮,最后做到这一件事情了。不是否定张居正能力,张居正顺势而为,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眼光。

但是朱祁镇而今遇见的问题,与张居正完全不同的。

首先,在张居正之前,太祖皇帝定下的赋税体系,已经不堪重负了。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或者说已经崩溃。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这么地方官并起补缺。这是有很大的必需性的。

但是朱祁镇而今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朱祁镇承仁宣之治,虽然用力于武事,但是对吏治还是很严苛的,再加上刚刚清丈过土地。

虽然大明地方赋税制度,已经不如太祖年间。但远远没有到不能用的地步。

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

第六十六章解决问题

所以没有了这种紧迫性,官僚们都不想有大的变更。

其次,即便是张居正当时推行,也是有了铁腕,否则张居正也不会在死后遇见那样反扑。

利益之争从来是你死我活的。

想想就知道,之前大户人家在乡里大部分劳役都可以推掉,实在不能推掉,出几个大子,去请一两个穷汉,代他去就行了。

甚至不用出一两个大子,直接派自己家的佃户去就行了。

如果变法之后,就要根基自己有多少土地,加征钱粮,这一进一出,对于一般地主,就是十几两银子的出入,对于土地越多的人,这个出入就越多。

善财难舍,有人反对,再正常不过了。

总体算起来,是朱祁镇推出的太过草率了一点。

不过,朱祁镇并不后悔。

如果将这一件事情完全铺垫好,然后水到渠成,安稳倒是安稳了,但是在朱祁镇计算之中,少说要七八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全成功。

这倒是润物细无声。

只是朱祁镇有这个时间吗?

朱祁镇自己不知道。

不过,而今虽然阻力有些大。朱祁镇依然不能停下推行的脚步。

原因很简单。今日一点点事情,就让朱祁镇停下脚步,将来朱祁镇再推行别的政策,遇见的阻力只会更大。

说起来,朱祁镇刚刚下的三道变法令,两道类似务虚,一道之前已经有过铺垫了,也就这一条鞭法,是完完全全的新东西。

这就好像是两军交锋,前锋刚刚接触一下,朱祁镇如果让了,后面的战事就不用打了。

而韩雍的主意再好不过了。

面对这个局面,朱祁镇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发起一场政争,将这些反对的大臣,全部给掀翻,并踩上一脚。

这倒是挺解气的。

只是这并不是一个政治家的做法,毕竟朱祁镇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并不是仅仅顾着自己出气的。

杀人,很简单。

朱祁镇一声令下,杀多少人都没有问题。但是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将矛盾激化。

而韩雍这个办法就很好。

几个县令而已。朱祁镇这一点权力还是有的。

只是如此一来,真正冲突,就放在几个县推行一条鞭法之后了。

这些事情,够朱祁镇做很多事情了,比如将这些反对的人,想办法一个个搞掉,或者将他们拉拢过来。

毕竟,朱祁镇相信。一条鞭法总是比之前的税法要好多了。不管是对官还是对民

。但凡有一点为民之心的人,就能看出其中区别。

朱祁镇既然说好了。

大臣们谁敢说不好。

自然是一起说道:“圣明无过陛下。”

朱祁镇说道:“这些奏疏之中,其实有一些说的也对,百姓种的是粮食,要征收的银子,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江南等地,民间富庶,倒是也能将粮食卖些银子,但是在西北之地,百姓又从什么地方搞银子,这个问题,朝廷也是要解决的。”

朱祁镇说道:“刘卿,你久在户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刘定之说道:“陛下,此事臣下去之后,也细细思考过了,以臣之见莫过恢复国初预备仓。”

朱祁镇说道:“说来听听。”

刘定之说道:“预备仓,就是民仓义仓之属,在国初每县都有数座预备仓,储备少则数千石,多则数万石。以备不时之需。而今各地仓库,形同虚设。”

朱祁镇心中轻轻一叹,暗道:“太宗皇帝花钱太厉害了。”

这个预备仓,刘定之不说,朱祁镇想不起来,但是刘定之一说,朱祁镇就想起来了。

可不是吗?

朱祁镇还记得太宗皇帝批阅的奏疏里面,有地方上奏,那就是当地的仓库不足以装粮食了。

问太宗皇帝怎么办?

太宗皇帝令他们将粮食运到九边。

也就是说,太宗皇帝将洪武一朝的底子给打空了。以至于仁宗宣宗十年恢复,都没有恢复旧观。

甚至即便而今,朱祁镇也很难说,他所能调用的国力,与洪武一朝的国力相比,谁上谁下。

或许,洪武一朝征收的赋税并不多,但是洪武一朝养兵的钱粮也不多啊。

哪里是朱祁镇将一朝收入近一半,都投入军队之中。

朱祁镇说道:“刘卿的意思是常平仓?”

刘定之说道:“正是,朝廷应该在大多数府县设立常平仓,价格低则收入粮食,价格高在卖出粮食,以平抑粮价。”

朱祁镇心中暗道:“不错。”

在粮食上面,中国古人玩过太多的花样了。

毕竟很多时候稳定粮价,就是稳定民心。百姓必须将粮食卖出之后,才有银子。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粮价的稳定,不能麦收的时候一个价,农闲的时候,又是另外一个价。

因为很多百姓都没有积蓄,他们根本不可能等上一两月再卖出粮食,必须一收获就要卖出,换成银子,去交税。或者说还高利贷。

朱祁镇说道:“京仓侍郎是谁?”

刘定之说道:“杨鼎。”

朱祁镇说道

:“是杨榜眼。”听到了是杨鼎,朱祁镇就放心多了。

杨鼎乃是正统四年榜眼。说起来资历也不浅了。

当然了,让朱祁镇放心的并不是杨鼎是榜眼,而是杨鼎家境贫寒,但是品行高杰,但是也是陕西坳老头。

脾气很倔。对人对事不留情面,这也就为什么,杨鼎科名不低,资历不浅,但依旧没有混到六部高官。

仅仅是一个侍郎。

当然了,这个侍郎也是很重要的。

这个侍郎虽然挂名户部,但实际上负责北京,通州,天津的粮食仓储。大明储备的两千万石粮食,都归他管。

在这上面,也算是人尽其用。

刘定之说道:“正是宗器。”

朱祁镇说道:“拟诏,令杨鼎管理天下粮仓,让他将京仓交给副手,准备好立即出京,视察天下各种粮仓,回来之后,给朕一分章程,朕不管之前是怎么回事?但是之后,大明仓储一定要账目一致,而且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这一点,你亲自去叮嘱。”

刘定之立即说道:“臣明白。”

其实这也是朱祁镇一个变通办法。

朱祁镇发现了,如果朱祁镇想在六部之外,再加一部,很是困难。但是如果朱祁镇增加一个侍郎管一摊子事情。却很容易。

其实这已经有先例了,比如京仓侍郎,他的任务虽然与户部有关系,但是很多时候有自己的衙门。

今后可以将京仓侍郎看成粮食局,是一个单独的衙门了,唯一不同的是主官不过是挂了一个副部级而已。

比如而今管理大明大学中学教育的人,也是礼部一个侍郎而已。

估计将来事情越来越多,每一个尚书下面都有好几个单独建衙的侍郎。中央体制就不变而变了。

朱祁镇说道:“还有火耗一事,刘卿以为该怎么办?”

并不是朱祁镇逮着刘定之不放,而是刘定之的专长就是在财政之上,可以说是得了周忱的真传了。

这种关于钱粮之上的事情,除却刘定之很难有人给出一个具体办法。

刘定之说道:“陛下,周庄公在位的时候,已经铸造银币,而今十几年之间,铸造了四千余万枚。一半在官一半在民。”

“以臣之见,当从今日大力铸钱,并规定市面之上,不许通行银两,只能通行银币。用银币纳税,也就不用缴纳火耗了。”

朱祁镇点点头,火耗这一件事情,并没有人提,但是朱祁镇却知道火耗在明末清朝是一大弊政。他先提出来了。而且这个解决办法,他也是知道。他不过是引出来而已。

第六十七章 银币铜钱两级体系

第六十七章银币铜钱两级体系

大明到底有多少流通的银两。

有人估算有八亿两。

当然了,这个数字也未必对。

即便是朱祁镇也不知道大明市面上到底有多少银两流通。

但是并不妨碍,朱祁镇觉得废两改元的时机到了。

毕竟大明已经铸造了四千万枚银币,这相当一部分都已经流通出去了,而且随着流通,北京附近已经很常见了。

这个时候,借助朝廷的行政权力,一点点的将银两禁绝。完成朱祁镇一直以来将货币正规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