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473章

作者:名剑山庄

朱见濬点点头说道:“是。”

侯大苟说道:“自古以来苗女多情,臣愿意献女人以侍奉殿下左右。”

朱见濬还没有说话,身边的两人齐声说道不可。

无他,苗女在汉人的名声从来是很乱的,多情固然是有的,但是更多是刚烈,善于用蛊。甚至还有情蛊的恐怖传说。

朱见濬乃是太子,实实在在的万金之身,如何能让一个苗女在身边,万一这个苗女生出了什么心思,威胁了朱见濬的安全,那该怎么办是好?

于家与张家两家可是百死莫赎了。

朱见濬心中微微一动,而今朱见濬还没有结婚,但并非说朱见濬就没有经过了人事,恰恰相反,他过手的女子已经不少了。

毕竟对一国太子来说,什么样的女子都是予取予求的。

苗女的名声自然也听过,只是一时欢愉与自己的性命来说,朱见濬自然是有所决断的。

侯大苟说道:“所谓蛊虫,不过是无稽之谈。如果殿下不肯,臣愿意令瑶民壮士侍奉左右,为殿下护卫。”

张懋冷笑一声,说道:“你也想的太好吧,能在殿下身边护卫的,全部是乾清宫侍卫,每人都是有官身的。非功臣勋贵子弟,或武学的佼佼者,是不可能入选的,而你们所谓的壮士,都是什么人?别的不说,识字吗?看得懂书吗?”

侯大苟有如当头一击。

大明普通百姓的识字率都不是太高的,更不要瑶民了。侯大苟自己识字,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至于下面的所谓壮士,杀人手段是有的,但是根本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朱见濬也看出了侯大苟的意思。

侯大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想尽一切办法,想将瑶民与大明皇室拉上关系,以确保他们今后的安全。

其实这一点担心,朱见濬很能理解。

不管瑶民自己说自己多惨,但瑶民下山,劫掠百姓,当地汉民损失之大,并不在瑶民之下。

可以说而今大藤峡瑶民即便是被招抚了,但民间的歧视并不会少。

但是在朱见濬的角度,他也不能给瑶民太多的好处,因为给的好处已经够多了。

要知道大明按照三十税一征收商税的,大多都是钞关,这些钞关数量并不是太多,多是长江一线,与运河一线,而且多是直接隶属于户部或者工部管辖。

朱见濬默许他们在黔江之上设关,已经是打了一擦边球了。还能怎么样?其实真要说起了,这对被瑶民杀死的汉民就公平吗?

只能说是在为长远计。忍一时之痛,但如果倾斜太厉害,大明太子的名声,就在广西东部几个府县给坏了。

朱见濬即便不担心自己的名声,也要担心一下大明皇室的名声吧。

他沉吟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写一篇章,就刻在黔江绝壁之上吧,也好让过望百姓官员皆知孤意。”

朱见濬说是自己写,其实这一件事情是于冕的。

于冕洋洋洒洒写了千余字,将大藤峡瑶乱前后经过,用极其简略的语言写了出来,最后引申出,天下一家,百姓各安其职,两不相犯,否则朝廷法度不容等等。

总之要说汉瑶一家。

至于能不能汉瑶一家,最近几十年是不行了,要看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有太子墨宝在,侯大苟也算是一个护身符了。

只要太子不坏事,大藤峡的瑶民就不会被特殊针对,当然了,也是要瑶民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不要折腾才行了。

朱见濬在大藤峡收尾的时候,朱祁镇也接到了朱见濬先斩后奏的奏疏。

正如张懋所料,朱祁镇果然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朱祁镇对下属放权也是不少的,很多事情只要能达成目的,先斩后奏算什么?

反正是胜利者不受指责,你如果先斩后奏,将事情办成了,自然是皆大欢喜,朱祁镇就当这事情没有发生过。

但是如果你先斩后奏,将什么办砸了,却是另外的事情。

就要考虑是不是要两罪并罚了。

所以,朱祁镇关注点不在朱见濬有没有先斩后奏,而是他将这一件事情有没有做好。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将这奏折递给怀恩,说道:“你去韩家,问一问韩雍。”

韩雍此刻已经将母亲的丧事办过了,开始了守孝。

朱祁镇虽然想召见韩雍,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是太合适的。故而只能派太监登门问策。

当然了,这算是一种尊重。

怀恩快去快回,当天下午就回来了。

朱祁镇一边批奏疏一边问道:“韩雍怎么说?”

却是今年秋天,其他地方的收成还不错,就是以长沙为中心的几个府县,却是受了旱情,内阁已经拟定了赈灾方案。

朱祁镇看了一遍,也没有挑出什么毛病,说起了,这赈灾方案,朱祁镇从来是没有看出毛病的,唯一的毛病是要给钱。索性而今不打仗了,今天虽然有早旱,但是大体上来说,算是平年。不管是内库,还是太仓银库,太仓粮库,以及各地府库都积攒了一些用度。

朱祁镇也不在乎赈灾的花销,就顺手给批了

怀恩说道:“韩大人说,太子的处置是极为妥当的,特别是黔江关卡之设,更是妙计。纵然他在哪里也不会做出比这个更好的处置了,但是”

朱祁镇一听但是,就知道之前所说的是废话。所谓妙计不过是让朝廷少出一笔钱而已,毕竟瑶民在山中不能生存,必须有所补贴,但是这个补贴朝廷又给没有名目。

大明连北虏都不愿意直接给钱安抚,会给区区一瑶民。

那一个大臣也不敢直接说太子如何如何,总是要先说些好话。

“但是,瑶民叛伏不定,以大藤峡之大,不当单单设一土司,而且已经俘获的瑶民,也不当放入山中,浔州一带,乃是广西少有的平原地带,但是因为多年战乱,开垦不足,应该令瑶民就地屯田,十数年后,就是广西之粮仓所在。”

“大藤峡朝廷自然不能直辖,山高林密,非瑶人不得入,但也不当让瑶人数量太多,多迁民下山,填充地方人口,正是吴国伐山越之故计。愿陛下慎思之。”

朱祁镇点点头,顺手从一边抽出一张纸,捏着毛笔写了一封书信,将韩雍的意见加在其中,又狠狠训斥了太子一顿,让他反思自己在大藤峡处置的对策如何。并写信汇报。

此刻的他,就好像是批阅孩子家庭作业的家长。

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

第三十章安南盛世

数月之内,湖广贵州李天保之乱。广西大藤峡之乱,就纷纷平定。

朱祁镇并不是太惊讶。

这大多都在朱祁镇的预料之中。

朱祁镇对西南局势不着急的原因所在,西南从大明开国到现在,每隔几年都会乱上几次。

这都在朱祁镇掌控之内。

又问了一下南下五万京营大军到了什么地方。听闻而今才到了长江上,也就不问了。

虽然朱祁镇觉得,从天津登船一路到广州,然后逆着珠江直接到浔州。想来速度要快的多。

但是这个想法在这个时代,还是太超前了。

虽然明军已经有过大规模水路运军的案例,但是不管是五军都督府还是兵部,他们都觉得海运是一件相当有风险的事情。

于是乎,定下来的方案。也就是从北京顺着运河一路南下,然后再到长江之上,转长江水运,然后南下潇湘,从灵渠直接到桂林。

也是一路水程。

但是与海运还是不一样的。

首先运河上闸门很多,不可能一路通畅。而且因为运河与长江的不同,需要多次换船,更不要说灵渠通行能力也是不一样。

所以,这一段路程看似不错。但是两三个月都未必能到了。

朱祁镇又问了柳溥的行踪,算算时间柳溥已经到了云南。开始整顿滇军了。

滇军还是保留着相当的战斗力。有柳溥在,也可以完成对安南作战的先期准备。

但是朱祁镇还是有一些担心。

他知道下面的将领是什么样子,即便没有事情,也会想办法打仗,而今这个局面,朱祁镇对要不要打,还心中疑虑,但是下面毛胜,柳溥等人,估计就已经摩拳擦掌了。

只是朱祁镇对安南政策处于一种摇摆不定之中,而朱祁镇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朝中,这几月来,因为安南的问题,武官员也是有数次交锋的。

只是还是不能让朱祁镇下决定。

朱祁镇再次召见杨洪。

杨洪也准备多时了。、

说实话,之前刚刚提起安南的事情,满朝武对安南的近况,都几近两眼一摸黑,这种情况也包括朱祁镇。

毕竟,朱祁镇的关注重心一直不在安南,虽然锦衣卫东厂有大量安南方面的情报,但是原始的情报,不加以分析与整理,很难分析出什么东西的。

但是而今这一段时间之内,在朱祁镇的关注之下,大量关于安南的军政情报,从各个方面向皇宫汇总。东厂锦衣卫的情报渠道只是其一,广西云南各地地方的奏疏也是其一,老挝,占城,等等安南邻国的汇报。

朱祁镇反而更加犹豫了。

因为,安南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中。经过后黎朝三代之经营,三四十年前的战事的创伤也被抚平了。

在破而后建的基础之上,安南完成了这儒家化的转折。

似乎很多人都觉儒家这一套,不能强国,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就看看安南就行了,安南之前与占城两国对峙几百年,即便是在安南陈朝最后几年,一度被占城打到了升龙城下。

如果不是占城王被叛臣所杀,我们能看到的就不是安南吞并了占城,而是占城吞并了安南了。

大明入侵对安南来说,既是危机也是际遇。

太宗皇帝在安南一用明之制度,造成了烽烟四起的结果。但是明之制度并没有在安南消失,而是黎利占据安南之后,在很多地方都用明制度。

并且分天下为五道,确立儒家思想为根本。数十年来安居乐业,安南的局势一日好过一日。

这就都是能看得出来的。

看看安南在边境的举动就行了,面对大明在边境纷争之上,还是有几分咄咄逼人之态。

甚至安南有十三万常备军。也就是安南的京营,至于各道也各有屯兵,加来起来有数十万之多。

诚然一大国也。

在这些年里,占城几乎年年来求救,就是安南对占城的步步紧逼,甚至数次大军临于都城之下。

至于老挝,哀牢等国,更是被打的没有脾气。

安南甚至关上门来自称中国,并令东南亚数十国向他们朝贡。

这就是安南亚宗藩体系。其中想与大明并列称南北朝的野心,几乎昭然若揭。

从后黎朝太祖太宗,到现在以及今后几十年。乃是安南历史上少有的高光时刻。甚至后世欧洲人评价,即便到了现代越南在东南亚地域的权威,也比不上当初。

这不仅仅是安南国力上升,还有化。

这一段时间,也是安南民族意识觉醒的高峰。

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安南完成了雄王传说。并将他写到入了正史之中。

什么是雄王传说?

就是安南人层层加码出来的祖先传说,说雄王乃是神农之后,乃是上天所令,与北方各帝各据一方。

甚至有号称安南第一雄平吴大诰。其中种种污蔑之词,这里不细说。中论述了安南独立的合法性。

虽然这一篇章看着朱祁镇怒发冲冠。

其中有很多话,让朱祁镇不忍。章之中,多处盗用,中国古佳句,有骆宾王,李密等人的字典故,这也就罢了,反正千古章,彼此化用,也大有人在。其中多次蔑视朝廷之处,朱祁镇也不在乎。但是其中称呼宣宗皇帝为狡童,却是朱祁镇不能忍的。

毕竟朱祁镇与宣宗父子情分虽然不多,但决计不少。

但是天子之怒,有如雷霆,未发之际,密藏于九天之上,风雨之来,密云不雨。

生气归生气,越是生气,朱祁镇越是对安南重视。

如果军心民气几乎到达巅峰的安南,想要如朝鲜那般一鼓而下,是决计不可能的,甚至如果不是李瑈自己作死,与两班贵族不能和睦,朝鲜也不是那么容易平定。

而今越南国力,未必高于朝鲜。但是国势之盛,却要胜过朝鲜,恐怕大军攻南安南之后,安南即便是动员出百万大军,也未必不是不可能的。

朱祁镇并不是放弃灭安南了。

恰恰相反,安南越是强盛,朱祁镇就越是要灭绝。

就好像是唐要灭高句丽一般。

乃是高句丽有什么错误吗?

非也,反而是高句丽太强大了,不灭高句丽,辽东非大唐所有。

而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