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423章

作者:名剑山庄

甚至今后就不撤回来,京营兵马外驻成为事实。

如此一来,京营兵力就不大够用了。

京营真正能动用的也不过五军二十五万,去掉五万之后,还有二十万,驻守大宁,开平,肇州,东胜的兵马,也不可能全部是边军。

朱祁镇也不大放心。

必定要驻守一部分京营的。

如此一来,大举攻瓦刺要动用十几万骑,负责保障后勤步卒恐怕也要十几万。

而且这一次大战,孟瑛估计,他一定会让京营打主场,边军不过是收拾战场,打下手而已。

这么一算,扩军就是必然了。

大明就会出现,前后左右中五军之后的第六军。这第六军归谁管辖。这个问题孟瑛心中一直在衡量。

但是如果是柳溥的话,他是够资格的。

只是孟瑛更知道,他与皇帝之间微妙平衡,如此大事,他就是知道了,也当不知道,绝对不会胡乱发言的。

故而将发散的心思收敛在心头,说道:“臣有一人向陛下推荐。”

朱祁镇说道:“何人?”

孟瑛说道:“毛忠,他是西域人,从臣攻麓川,也算是敢战能战之辈,只是当时留在云南了。少有战功,没有赶上这几次大战,算是可惜了。”

“他久在云南,对西南地势并不算陌生了,而且资历虽老,但是为人却有几分恭谦之意,想来也不会与韩雍闹矛盾。”

“用之平广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回想了一番,觉得这个人还行。一来是相信孟瑛,一来他也依稀记得在云南的一些战报之中,也能看出毛锐的能力。

朱祁镇说道:“好,调他为广西总兵官。并带滇军一部去广西。只是如此一来,云南该怎么办?”

孟瑛说道:“臣以为黔国公长大了。”

朱祁镇听得这一句话,心中有些感慨,原来麓川之役已经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的黔国公自杀,天下震动。而今新一任黔国公已经成年了。

这一任黔国公沐斌,比朱祁镇还小一点,大概有二十多岁,已经出武学毕业,至于成绩就不用说了,那定然是前三甲。

朱祁镇也不得不承认,在军中虽然开国勋贵遗留下的很少,但也不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黔国公家族一直想回到云南去。

被朱祁镇不置可否的打发了下去,此刻朱祁镇也不得不考虑这一件事情,在大战在即的时候,是不是要做出一些让步,弥合一下内部的矛盾。

毕竟各地卫所在政治上依附于勋贵,而勋贵大体是开国勋贵,靖难勋贵,还有朱祁镇所封的正统勋贵。

正统勋贵看似如日方升,但是细看的好,其实所谓正统勋贵与靖难勋贵还有开国勋贵有割不断的联系。

比如孟瑛本来就是靖难勋贵的一员,虽然因为汉王一事被边缘化了十几年。比如杨洪看似从底层崛起的,但是却又一个开国将领的祖先,不敢说继承权势,但是家学渊源却是能说的上的。

很多时候,这些勋贵之间的关系是扯不断的。

朱祁镇而今已经掌控大局,也不不能赶尽杀绝,正是用人之际,示之以宽,拉拢人心也是必然的选择了。

只是对沐斌的能力,朱祁镇还有一些怀疑。

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

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

孟瑛说道:“陛下,而今的云南其实并不需要一个能战之将,需要的却是一个能让下上信服的将领,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足以做到这一点。”

朱祁镇沉吟片刻,也明白这一点了。

而今云南总兵的作用,其实就是镇压土司。

而云南土司,乃至于南边的缅甸等外藩,都是很安分的。

在内,经过王骥,曹鼐两任镇守云南的大臣,都梳理的差不多了。有什么隐患,在两任大臣的管理下,也得到了缓解。

在外,有大明襄王在。

缅甸有所企图,首先要对付襄王。

襄王几十年奋斗,也算是站稳脚跟了。

除非大明向南下,否则战事很难烧到云南内域的。

只需一个能令上下信服,心安的人。只能支持襄王,有安抚云南土司,就足够了。

所以,沐斌只要不标新立异,做到太过,他姓沐,做到这一点很容易的。

朱祁镇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着内阁就如此安排吧。”

朱祁镇感受到了广西局面可以带来的不稳。

但是他还是低估了这个种不稳。

就在他做出决断的时候,柳溥调离广西的影响力也扩散开来了。

柳溥在广西镇守这么多年,虽然与地方势力牵连很深,但并非柳溥没有能力。他还是有些威名的。

所以在柳溥一离开。

大藤峡中侯大苟立即放肆起来。他大举东进,围攻浔州城。

驻守浔州城的,乃是浔州知府叶盛。

叶盛乃是正统十年进士。

在叶盛这一批进士的时候,朱祁镇的权威已经很高了,所以在正统十年以后的进士培养,有想打一部分人都是按照朱祁镇的意思,要在中枢与地方反复历练。

叶盛就是其中之一。

他先是在六部观政,然后在河北担任一任县令,第二任进入兵部任职,随即再远放广西浔州。

算起来叶盛浔州这一任知府一满,都就可以调入京师。

再担任一任京官。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进士都是这样安排的,必须在科举之中科名在前,甚至也不是每一个都会按照这个流程走下去的。必须每一任的考评都好。

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地方官就一直是地方官了。

叶盛就是那种各种考评都很好的人。

即便在浔州也是如此。

他担任浔州知府以来,走遍了浔州大大小小的府县,编练民壮,并且招徕大

藤峡之中的瑶民,下上屯耕。

并在这些瑶族百姓之中,招募民壮,用来抗衡大藤峡中侯大苟所部。

可能在山中的侯大苟看来,这些人都是叛徒。将瑶民与汉民之间的仇杀,变成了瑶民自己的内部厮杀。

故而对叶盛也恨之入骨。但是同样拿叶盛无可奈何。

但是叶盛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守护浔州一地的安稳而已。更多的也就做不了了。而且叶盛所仰仗的就是他编练的民壮。而不是大明经制之军。

大明在广西没有士兵吗?

当然不是了。

大明在广西有十一个卫所,二十一个千户所,在额人马有十二万之多。但是现实情况是,额定数量有十二万之多的广西卫所,满打满算有三万人马。

甚至可以说,还不如广西土司所有兵马加起来多的。

十二万人马,面对四面出击的大藤峡瑶民,要四面防守,处处设卡,也是未必够的,更不要说只有区区三万人马。

这就是为什么柳溥不想出击,想要招抚,并调动大量土司,令桂西土司的力量向东扩展的原因所在。

柳溥在的时候,这三万士卒还能发挥出一些作用。但是在柳溥离职之后,广西各卫所将领,难免有一些人心浮动。

这就让侯大苟钻了空子,大军直入浔州城下。

居然大举开始围攻了。

侯大苟之前的举动,都是零敲碎打。多次派出多批量的人马,多则五百,少则三百,这些都是精壮之士。

打破一些小屯子,村落是毫无问题的。

一些小的百户所,如果防御松懈的话,也不是他们的对手。甚至还敢试一试县城。

侯大苟攻破的县城,很多都不是强攻下来的。

都是派人里应外合,或者干脆突然抢下城门才得手的。死在侯大苟手中的千户,县令已经有好几个了。

但是侯大苟强攻城池,这还是第一次。

叶盛坐在一太师椅上,身上穿着单衣,岭南的气候,即便是冬天,也不会觉得冷。他看似对眼前的局面丝毫不在乎。

手中卷着一本书,正在细细的品读。

叶盛是一个出名的爱书之人,他不管在什么地方为官,都必定遍寻当地的书籍,使人抄录收藏。每日一旦有时间,就阅读不辍。

当然了,如果细细看叶盛读得书,就知道叶盛的心中未必是一点担忧都没有。

他读的书,正是宋代的陈规的守城录。

他之所以如此作态,示百姓以安,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麾下守城的都是民壮,干脆就是

城中的百姓。让他们有信心,这城才能守得下去,叶盛的官声不错。百姓见叶大人,居然一点不担心,他们也就安心了。

当然了,叶盛敢如此托大,也是看出来了,侯大苟看上去搞的风风火火的,但实际上,不过是乌合之众。

别的方面不说,他们是决计攻不下浔州城的。

倒不是浔州城的城池多高,而是守城一方,自然是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攻城一方,就有经验了没有。

比起大明边境的攻城战,这里双方根本就是菜鸟互啄。

作为攻城一方,攻城器械,近乎没有。最多有几架长梯,记住是长梯,与寻常百姓所用的长梯没有什么区别。

而浔州城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火器的,大大小小的火炮,不少都是洪武年间的。与而今少府打造出来的火器,差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打散弹,却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叶盛才能如此安定,只要不出什么大纰漏,沉着应对。侯大苟所部,是得不了什么好处的。

“大人,您看烽火。”一个百户跑过来,指给叶盛看。

叶盛顿时起身,远远的一看,果然发现一道烟柱从北方而来。

叶盛立即大笑道:“是援军来了,传下去,让下面的人都知道。”

随即举城欢庆,但是叶盛却叫人吩咐下去,道:“没有我的命令,谁来了,也不许开城门。”

叶盛心中却担心有诈。

毕竟他很清楚,真正一场厮杀,他手中的民壮,可打不过外面的贼寇。

不过片刻外面就开始乱了起来,侯大苟所部开始退兵了。

退兵最能反应出一支军队的素质,侯大苟所部自然称不上精兵,故而退去的时候混乱之极,忽然一支骑兵不过两三百人,猛地杀了过来,居然如入无人之地,硬生生的杀到了浔州城下。

却见为首的乃是一员老将,白发飘飘,手持长枪,在城下叫门。身后有一面大旗,上面写着:“田”字。

叶盛自然知道,这是田真。

也算是广西境内最高阶的武将了。

只是广西方面大将,却只能带着两三百骑冲阵,固然显得勇猛无双,但是内里却透漏出广西卫所到底烂到了什么地步。

叶盛立即令人将酒肉银两从城头下吊了下去,令田真在城下休息。但是绝口不提开城门的事情。

在叶盛确定危险解除之前,他是万万不肯开城门的。

田真也没有办法。

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明军大队人马,大概有数千人从北边而来,却是韩雍到了。

第一百章 平瑶策

第一百章 平瑶策

“下官拜见总督。”叶盛见了韩雍来了,自然不会不开门。立即下城迎接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