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388章

作者:名剑山庄

也先本就有了退兵之意。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海西那边败的这么惨。一瞬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奴儿干都司这一带,从此与大元没有任何关系了。

再加上眼前的局面,也先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退兵。

杨洪先前不知道,海西大胜,毕竟消息从海西传到辽东,翻山越岭,并不比从北边传来消息快上多少。

当然杨洪知道夹金沟之战的时候,也先已经做好退兵准备了。当杨洪知道,兴凯湖西之战的时候,也先已经退过辽河了。

当杨洪知道石亨进攻肇州之后,也先已经飞快北上了。

杨洪心中暗骂道:“石亨简直是胆大包天。”

也先主力一退回去,区区肇州小城,能撑到几时。杨洪此人向来以大局为重,一边向京师上报,一面带着各部骑兵有五六万骑,加上京营步卒,出了三万卫肇州而来。

虽然大军行进不算快,但是步骑结合,每日急行军,大概在四五十里之间,不到十日一定能到达肇州城下。

而也先或许能快一点,但是算算时间,留给也先攻城时间,大概有三到五天左右v只要石亨能守住三到五天,他的小命就算是保住了。

如果不能,那也怪不的杨洪。只是说石亨是被撑死的。

就在杨洪在后面紧赶慢赶的时候,也先已经与伯颜帖木儿会师了。

“见过大兄。”伯颜帖木儿面色惨淡,行动之间有些艰难,身子看上去单薄了许多。被两人侍从搀扶着,就要跪拜也先。

也先一见他这个样子,心中的怨气顿时消弱了不少。也先说道:“何必如此。”一边说,一边将伯颜帖木儿给扶住了。

伯颜帖木儿说道:“臣弟,坏了大汗大事,实在是惭愧不已,请大兄责罚。”

也先说道:“谁还没有打过败仗,石亨是一个难对付的,我都在石亨手中吃过亏,你这又算得了什么,知道哪里错了,将来再找回来便是了。无须放在心上。”

也先口中这样说,但是他也知道,这一战对瓦刺声望损失之大,几乎能与黑山之战相比。

黑山之战,为瓦刺内乱按下了倒计时,而这一败,将也先将东北地区数年的努力一下子清空了。

瓦刺国力是撑不住几次这样的败仗的。

但是也先更承受不住失去伯颜帖木儿的损失。毕竟也先之前的种种举动,得罪太多人了,这些重要位置,只能放在亲族手中。

几个弟弟之中,也就伯颜帖木儿最有出息,一旦责罚伯颜帖木儿,恐怕这个担子,更加没有人能承担的起了。

也先固然是大将之才,但是瓦刺总就不能也先一个人包打天下吧。

所以,对伯颜帖木儿这一场败仗,也先也只能安抚,最多有一些不轻不重的处罚而已,这是瓦刺政治结构决定的。伯颜帖木儿根本不用为这一场败仗负责。

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

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

也先将伯颜帖木儿按在座椅上,说道:“你好好休息吧。这些事情就交给我了,今后还有你报仇的机会。”

伯颜帖木儿的病,一大半都是心病,听也先这样说,立即问道:“大兄,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

也先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退兵。”

伯颜帖木儿大吃一惊,说道:“退兵?”

也先说道:“久战之下,各部都疲惫了,而且兀良哈三卫已经起了异心,这样的情况下,再与南朝作战,说不得咱们就成为了兀良哈的投名状。”

伯颜帖木儿说道:“臣弟知道,拿到不能拿下肇州再走吗?”

肇州已经是伯颜帖木儿的心病了。

肇州是大战之前的出发地,而今却丢给了敌人。让伯颜死活咽不下这一口气。

也先说道:“杨洪大军就在后面,我能攻肇州的时间,只有三日,以明军守城之能,三日能攻得下来吗?”

伯颜帖木儿一时间沉默了。

明军守城的能力,伯颜帖木儿也是知道的,虽然肇州是一座残破小城,但是很多瓦刺攻不下来的城池,就很大吗?

这是能力的问题。

也先说道:“你放心,而今不攻,不代表将来不攻,回去之后,好好休整一番,明年卷土重来便是了。”

伯颜帖木儿似乎一下子被抽掉了骨头,说道:“臣弟明白。”

伯颜帖木儿虽然明白,但是女真各部却不明白。

当也先大军到了肇州附近。女真各部都惶恐之极,数万女真部落都纷纷撤走了。一时间肇州城中,只有三万士卒,其中三分之一,乃是石亨所部。其余两万大多都是在兴凯湖之战中,向明军投诚的将士。

石亨一直在加固肇州城墙。

毕竟在石亨看来,肇州城墙根本不能看。

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很少有守城的想法,更不会维护一些守城的设施,很多东西都要重新打造,修缮。

即便如此,石亨心中也有几分忐忑。

瓦刺大军有十几万之多,这大部分都是瓦刺本部人马。

石亨与瓦刺打过这么多交道了,岂能不知道,瓦刺本部人马的难啃之极,几乎不下于明军精锐了。

这么多人围攻肇州这个残破小城,石亨心中也没有底。

于是他决定在肇州城外立寨,与肇州城形成掎角之势,相互配合。这样做一来是肇州城太小,三万士卒未必能装得下,二来,如果真到了事不可为的地步,肇州城中逃跑也不大方便。

三来,也可以按各部女真人马之心,毕竟如果明军在城中,女真各部在城外安营扎寨,且不说女真各部能不能守住大营,单单说女真各部估计觉得明军将他们当成了炮灰。恐怕会不稳。

只是石亨这样的举动都没有派上用场。

因为两日之后,瓦刺就撤退了,浩浩荡荡的向西而去,回漠北去了。

又两日后,以杨洪为首大部人马都到了。

一时间两方会师,喜笑颜开不用细说了。

杨洪对石亨一系列战果,自然是很羡慕,但是对眼前这个烫手山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什么烫手山芋?

不是别的,正是肇州?

守,恐怕守不住,不守。这个战略要地,就此放弃,有一点太可惜了。如果说守的话,又有一个问题,派谁守?

这可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毕竟,木兰河卫的位置,还在肇州东边,最后朝廷还是救援不及。换了肇州,就一定能救援得了吗?

这都是问题。

杨洪与石亨就这一件事情商量了好长一段时间。

石亨叹道:“说起来,肇州有一点太偏西了一点,如果能向东一两百里就好多了。”

如果在长白山北部有一座城池,就可以封死,瓦刺大军进入海西的通道,如此一来,海西一带能成为大明的腹地。

以海西钱粮支撑进攻漠北的战事,这个战略构想,就可能实现了。

毕竟这个构想,朱祁镇这么多年或多或少向外透漏过一些,下面的将士或许不知道,但是五军都督府的五个都督,都是了解的。

杨洪想了想。咬着牙说道:“这个肇州城必须守,即便是为了牵制瓦刺兵力,也必须守,只要肇州城在,瓦刺不拔了这个钉子,他是决计不可能进攻海西,也不可能随意南下辽东。肇州虽然危险,但是辽东与海西就安全了。”

“这也是当今的意思。”

杨洪并没有得到朱祁镇的直接旨意,他们也不可能等,毕竟十几万大军在外,消耗钱粮太多了。所以大军在肇州停留的日子,根本是数着日子过的。

不可能请示了再做决定。

但是杨洪这样说,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想想就知道,以朱祁镇表现出来对好大喜功,开疆扩土的渴望,如何能容许放弃已经到手的领土?

石亨说道:“那么守城将领?”

杨洪面如冰霜,道:“我就不相信,十几万大军之中,就没有几个敢死之辈。传令下去,让下面人自荐肇州守将。”

如果没有人的话,杨洪就要用强制手段了。

杨洪这个命令一传下去,立即有人自荐了,不是别人,正是朱仪。

虽然张辅已经不在了,很多人也忘记了明军之中,还有一个成国公。但是朱仪却没有忘记。

猫儿庄之战,彻底改变了朱仪的一生。如果按照朱仪原本的人生轨迹,无非是继承爵位,成为皇帝近臣,一辈子还领兵出战过几次,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战果。

但是而今的朱仪却成为京军之中的一个营官。

这固然有成国公的余荫,但也有朱仪自己的努力,已经之前在守备居庸关的战功。正如张辅对朱仪的评价一样。

朱仪很快感受到自己的极限。

他这一辈子或许都不能比得上自己的父亲,更胜不过军中大量后起之秀。毕竟培养将领的方式一变,真正有利于的其实,是那些大明底层将门,比如祖上世袭官职并不高,但还是有些家底的人。

杨洪,石亨,范广,等等,这些人都是这样的背景。

朱仪感觉争不过他们。

所以他对张辅对他说的话,牢记于心,此刻遇见这一件事情,心中立即觉得,是他的机会来了。

杨洪也大出所望,他万万没有想到,朱仪这个公子哥居然有这个勇气。

杨洪,郭登,石亨三人召见了朱仪,石亨说道:“奴儿干每年大雪封山数月,也就是每年四月之后,才能给你送补给,到了每年十月左右,几乎与后方消息就断绝了。”

“而且瓦刺如果来攻,大军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能来到,如果有什么变故,甚至好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来?”

“你真确定要留守此地?”

朱仪说道:“末将,不管怎么说也是国家勋贵之后,不敢有辱门庭,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守的住,不过是食一日朝廷之粮,效忠朝廷一日,让末将来守肇州,无非是两个结果,一是守住了。二是末将身死了。”

杨洪叹息一声,说道:“有此心就够了。”

于是朱仪就被任命为肇州守备,统领本部五千人,并节制附近大小女真部落,可以抽调女真各部的兵马,甚至临时征调赋税。

又留下大量的粮草,还商议在一两月之后,向这里补充大量粮草,一定要够五千人吃上三年的。还有大量的火器之类的,修缮城池更不比言了。

杨洪等人,一心一意要将这里打造成一颗铁核桃,让瓦刺看的见,吞不下来。

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

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

乾清宫中。

朱祁镇面传来的消息,根本不能自持,少有的失态了。

“好,好,好。”朱祁镇的手指深深的捏在捷报之上,恨不得将捷报捏出一个窟窿。

对于朝鲜战事的顺利,这个是在朱祁镇的预料之中。但是对于瓦刺作战的顺利,朱祁镇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朝鲜不堪战,在开战之前,朱祁镇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瓦刺大败,到底是瓦刺这几年内战,兵力损耗严重,而是大明军队清除积弊,战斗力大有攀升,乃至于石亨乃是大将之才。

这种种原因,朱祁镇还要细细分析。但是这个消息的本身,就足够朱祁镇快慰平生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朱祁镇都可以确信一件事情,自从朱祁镇继位以来,张辅一直强调的不可出关作战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了。

朱祁镇的军事改革,让大明军队再次有了关外作战的能力。

特别是朱仪留守肇州,彻底扭转了,明军有瓦刺之间战略格局,肇州确立,不仅仅屏蔽海西与辽东,更是成为大明直属领土最北的城市。

更是大明秉承太祖太宗之风,再次确立大明对边墙之外土地所属权。

“肇州已经有了,开平,大宁,全宁,东胜卫,这些地方,还会远吗?”朱祁镇一想到这一点。心中的欢喜几乎无法抑制。

他本以为,这样的战事要在一两年之后,才能展开,而今看来,只有有足够的钱粮,明年大明就可以北伐。重建开平,大宁。

只是一提到钱粮,朱祁镇就感到头疼。

正统十九年, 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太安稳的一年,一年的气候可以用前旱后捞来形容。在三四五月,举国都是旱情,在河南还有蝗虫复起。

总之,虽然情况比前半年,江南雪灾,江西旱灾情况要好一些,但是朝廷在赈灾上的花费依然不少。

也幸亏有河北。

旱涝对河北粮食生产虽然有些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朝廷花了数千万两白银的三湖五河水利工程,如果没有用的话,朱祁镇的银子岂不是砸到水里了。

所以,不管南方如何受灾。

河北粮食支撑起北京粮食半壁江山,再加上京仓充足,朝廷库银虽然快要见底了,但是大体能过得去。

毕竟河北粮食丰收,京仓粮食就可以酌情少储备一点了。也可以用粮食直接折算成百官的俸禄,毕竟百官俸禄才种乱七八糟的折现,统一称为银元,还没有多少天,换成粮食还是能够接受的。

即便将太仓,内承运库的的银子,全部弄出来,大概能够这一次犒劳军队,但是,朝廷就不过日子了。

也是幸好,徐有贞在朝鲜狠狠的捞了一笔。这一笔银子大概有三百万两上下,此刻还在辽东。由陆路运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