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202章

作者:名剑山庄

几十万大军的兵器,宫中所需,各衙门所需的铁料,都从遵化而来。

宣德十年,太皇太后罢一切不急之务中,就有关闭矿场的命令,而遵化铁场实在太重要了。至于在正统三年,就重新开启了。

但是,这种开启,仅仅是维持而已,根本没有恢复永乐年间全盛之状,这也是大明物资比较富裕。

铁料户部,工部都有的。

朱祁镇说道:“既然如此,派人再次开启遵化铁场。诸位以为如何?”

朱祁镇虽然是用询问的语气,但是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

朱祁镇才不是仅仅为了河北大堤上所需的铁料,才开启遵化铁场,而是因为瓦刺各种试探之下,决定开启战备。

战备首先从兵器开始。

而兵器首先从铁料开始。

遵化铁场说大也大,是当时北方最大,但是说小也小,服役的工匠有数千人而已。朱祁镇既然决心备战,那么这遵化铁场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朱祁镇要先给内阁打一个招呼。等将来内阁发现,遵化铁场的规模,要比遵化县城还要大得多,不要惊讶才是。

“臣等无异议。”杨溥说道,毕竟这事情,皇帝如果真直接向内阁下旨,想来内阁也不会在这一件事情上反驳他。

朱祁镇又与大臣们说了一些各地的事情。不过重要性就等而下之了,比如苏州水灾,闹出了饥荒,况钟倒是能力很强,不等朝廷这里做出决策,他自己已经将饥荒安置下去了。

朱祁镇都有将况钟调入京师的想法,只是听说周忱与况钟不合,而今既然用了周忱,就只能容况钟在地方上了。

朱祁镇仅仅是下旨嘉奖,加俸,封妻荫子而已。

等说得差不多,朱祁镇将杨溥留了下来,说道:“算算时间,杨荣师傅已经去了一年有余了,朕心中十分想念,当初杨荣师傅在的时候,塞上山河表里都在杨荣师傅胸中,而今先生能不能为朕解惑?”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书的人选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书的人选

杨溥听了心中顿时一动。

自从杨荣去世之后,这是朱祁镇主动向臣征询军事上的问题。如何不让杨溥心中有所动。

杨溥心中暗道:“或许,这就是一个契机。”

说实话,如果说杨溥对朱祁镇在军事上重用勋臣,有什么意见,倒也没有太大的意见,一来朱祁镇在对孟瑛的任用上证明了自己。

另外就是,虽然有王骥平定西北之乱的昙花一现,但是从大明开国到现在,军事传统上就是重用勋贵。

不过,对于权力,任何人都不嫌少。杨溥是不想因为军队上的事情,引起朱祁镇的反感,与朱祁镇起冲突,但并不是说,杨溥就不想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了。

要知道,从杨士奇在正统元年派出御史清查卫所之后,一直到现在,清军御史从来没有断过。

兵部那边在面对五军都督府失去了对军官袭职的独立考核权之后,而战略决策上,似乎也没有兵部什么事情了。

他们就一心将心思放在清军之上。

即便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种连续不断清军,对清军御史报上来的事情,只要证据确凿,从来没有不批准的。每年都有好几个军官,因为贪污,侵占屯田,等等罪名,丢了官职,甚至有人还吃了午门一刀。

倒是让军中风气有所好转。

当然了,根深蒂固,从娘胎之中带出的毛病,并不是派人去视察监督,就能改过来的,但是即便是一阵风,也比不刮风好。

杨溥还是试探说道:“陛下,此事当问英国公,保定侯。”

朱祁镇说道:“难道先生在边策上,就没有可以教朕吗?”

或许别人没有感觉到,但是朱祁镇心目之中瓦刺威胁在一点一点的加大。朱祁镇心中各种想法都冒出来的。

对张辅,朱勇这一批人。朱祁镇是有信心的。但是万一,凡是就怕想万一。

朱祁镇此刻怀念起杨荣了。

宣宗皇帝在的时候,遇见这样的事情,定然是询问杨荣。而今杨荣不在了。单单依靠勋贵一方,朱祁镇不放心。

所以才有今日这一次谈话。

杨溥说道:“陛下,想要臣说些什么?”

朱祁镇说道:“算算时间,再过十几天,杨洪就要出关,巡视开平大宁诸地了。先生怎么看?”

杨溥说道:“勉仁在的时候,就很欣赏杨洪,甚至为杨洪题过字,臣信得过勉仁的眼力,所以杨洪出塞一事,想来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陛下有意于边事,应该先求立于不败之地。何不派大臣巡视宣大城防。以备后举。”

朱祁镇听了也明白,三杨各有所能,虽然齐名,但毕竟不是可以彼此替代的,杨荣就是杨荣,这样级别的人才,哪里那么容易弥补的。

杨溥所言,不过是老成谋国之言,不能说错。但也不是什么建设性意见。

朱祁镇想着张辅提过的长城决战计划,也觉得派人是视察一番长城沿线,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京城的军队,很多都在朱祁镇的眼睛下面,锦衣卫的消息也最灵通。

朱祁镇自信还是有些底气。

但是宣大号称都是精兵强将,但是到底是怎么样?朱祁镇未必清楚。派勋贵视察,朱祁镇用脚趾头想,效果就不会多好。

朱祁镇说道:“先生以为派谁去?”

杨溥说道:“兵部尚书车柴,缠绵病榻,已经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兵部尚书之位,陛下也应该早做准备了。臣举荐两个人,一个是徐晞,多次从征,坐镇甘州,庄浪等地,为大军后备,数有功,而今为南京户部侍郎,另一个乃是而今兵部侍郎邝埜。”

朱祁镇一听,就明白杨溥心中想推荐的人是谁。

因为如果邝埜的话,就不用推荐,因为如果兵部尚书出缺的话,也应该是兵部侍郎接任。

朱祁镇反而问道:“朕多次见邝埜,却不知道先生为什么将他放在后面。”

杨溥说道:“邝埜乃是尚书之才,但是却不是陛下所想要的兵部尚书。”

随即杨溥历数邝埜的政绩,邝埜的政绩核心就是一个仁,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永乐年间,南京宝钞贬值,百姓拒收,太宗皇帝令邝埜是处置,邝埜去了之后,只是责罚几年豪绅,就回来了。

太宗问他为什么不处置那些人?当时拒用宝钞,就好像而今的拒用人民币一般,是犯法行为。

但是邝埜却说,陛下,天威所致,臣还没有到南京,百姓就复用宝钞。

还有同样的事情,传言陕西有人造反,太宗命邝埜去绳之以法,邝埜到了,安抚百姓,只杀了几个头目,就放了所有百姓,对太宗皇帝说,没有人造反。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不经圣旨,就开仓放粮,等等。

说邝埜是不是一个好官,他处处为民着想,不株连,不滥杀人,虽然有一点心慈手软。但是真有一个这样的父母官,却是很多百姓所希望的。

但是兵部尚书是什么官职。纵然而今五军都督府有复兴的迹象,兵部的权力被消弱了不少。但是兵部的权力是比杨荣在的时候,轻了许多。但依然是天下六部之一,位高权重。

邝埜的能力,在任何一个部门当尚书都可以,但是放在兵部就有一点不合时宜了。

朱祁镇说道:“那就命徐晞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巡查辽东,宣府,大同,陕西,等镇防御。一一视察,报于朕听。”

这也是一次摸底,不过是摸九边的低。看看九边的防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同样如果徐晞能做好这一件事情的话,那么在柴车死后,兵部尚书的位置就是徐晞了。

可怜王骥当初的算计,最后便宜了一个能力资历远远不如自己的人。

有时候真是时也命也。

不过徐晞从南京赶到北京,授命巡视,然后从辽东走到河套,乃至甘肃,恐怕不是一年半载,是弄不出一分详细的调查报告了。

但是独石堡之中,宣大两地的骑兵,都源源不断的汇集在这里。

一时间人仰马翻的。

而今的杨洪已经五十有余了,他已经守边二十多年了,从一个百户一步步爬到而今的位置上,一路上不知道杀过多少人,打过多少恶战。

可以说是从最底层一战一战打上来的。

所以,他身上有非常沉重的杀气。

这股杀气让人不敢大喘气。

李大川与石璟两个人,此刻都觉得压力很大。恭恭敬敬的行军礼,就好像是雕像一般,不敢动弹一下。

但是具体来说,两个人却不一样。

李大川更畏惧杨洪的威名,他也是宣府出身,当初跟随宣宗皇帝出战,以一骑对蒙古十骑,搏杀四人,余者皆遁,这一战才让他在宣宗皇帝面前留了名,才有后来一步步到了而今。

所以,他是听过这个老将军的威名。更钦佩这位从百户自己一手一脚打出来的老将军。

但是石璟就不一样了。

石璟虽然家中世职并不高。但毕竟在京师长大,即便跟随孟瑛南征,在孟瑛身后掌过骑,在万军之中冲杀过。

但是那个时候,大明势如破竹,石璟也没有亲手手刃一人。

他毕竟是一个驸马,有底气怼一个将军,但是他却抗不住杨洪无声无息之间杀气。一时间他感觉,这个老将军身上气质,很像孟瑛。

不,不一样孟瑛身上还有一股雍容华贵的士大夫气质,但是杨洪身上的气质是比孟瑛更加残暴的杀戮气质。

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

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

他们在观察杨洪的时候,杨洪也在观察他们。

对李大川与石璟两个人,杨洪更加欣赏李大川,因为李大川很像他。

杨洪年纪大了,亲身上阵的时间上了,但是他永乐年间袭职,也不过一个百户,当初当夜不收的时候,战绩未必就比李大川差了。

对于石璟,他却感觉不过是一个花架子而已。

当然这话,他是不会说的。

他淡淡的说道:“起来吧。”

“是。”两人这才起身。

杨洪说道:“你们是陛下身边的人,但是在军中,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的?我不会留情的,此去开平大宁,出塞三百里,随时都会遇见危险,你们不要给大军添麻烦。”

两人齐声答应。

杨洪一挥手,就让他们两个出去了。

李大川与石璟两个人出了杨洪的房间,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大川深吸一口气,说道:“好熟悉啊,正统四年,我就是从这里入关的。”

石璟说道:“李兄当初的壮举,而今军中无人能及。”

李大川一摆手,说道:“不过是敢拼命而已。”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却听见一个士卒说道:“石少将军与人比武了,快去看了。”

一瞬间大批士卒都跑了过去。

石璟与李大川对视一眼,也跟随人流过去了。到了一看,却见人山人海,围成一个圈。

石璟与李大川毕竟是军官,士卒纷纷让开一条路,却见石彪与范广两个人,光着上身,双手架实。双足站定,互相用力。

正在角抵。

石彪与范广都是二十出头,血气方刚,似乎石彪对第五名不大认,两人言语之间起了冲突,就要一决高下。

当然了,这是军中,又是大战在即,看似很放松,其实看管很严。如果动刀兵,他们就是触犯军法。

但是抵就不一样了。

这种军中常有的,禁止也禁止不了的事情。

只是两人都是高手,两个人一摆开架势,双足就好像生根了,彼此之间,变成了较力之举。

两人满脸通红,满头大汗,甚至肌肉都微微抽搐了,还是撼动不了对方,却是石彪先用一个巧劲。想将范广摔倒。

但是范广早就留心了,一下子避让开来。

双方从静到动,一系列动作快如闪电,这一开始,双方就用尽了各种办法,要将对方给摔倒地上。

只是两人力量与技巧相当,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如此势均力敌,双方角抵更是精彩万分。一时间围观的士卒,都大声呼喊道:“摔他,摔他。”

“倒了,倒了。”

甚至有一些兵痞居然开始压宝了。

声音传出来,不用值勤的士卒大部分都来看了。

即便是卫所军之中,也是有高下的,卫所分为屯军,与战兵,刚刚开始屯军占据了三成而已,但是越往后卫所之中屯军就越多。

常年种地的屯军,比寻常农夫差不了多少。

但是这些骑兵,是没有一个是屯兵出身,都是精锐。九边之上,每年没有什么大战事,但是小战事何曾少过。

杨洪因斩首二百级的胜战,让朱祁镇记住了名字。只是却不知道,更多斩首更少的战事,乃至没有斩首的战事,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