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174章

作者:名剑山庄

朱祁镇朱笔在上面一划,标注这一行,在一边写道:“教子不严,令内阁申斥。”

朱祁镇知道杨溥看见这一行字,会怎么做。

申斥仅仅是一个开始。

如果郭进识趣的话,就早早致仕,以养天年,毕竟他资格老,在永乐中就在六部之中辗转了。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了。

总之,乖乖下台,尚有体面。

不然的话,朱祁镇不会动手,想来杨溥也足够将他弄下台了。

随即朱祁镇看了看其他各部,户部尚书刘中敷,却是要太皇太后的表态,毕竟是太皇太后的大管家。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不过,朱祁镇也承认,面对他这个大手大脚的皇帝,一心只能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刘中敷,是跟不上时代了。

随即朱祁镇也看了看弹劾刘中敷的奏折,却发现刘中敷这个老臣倒是谨慎,最少没有被人抓到了把柄。

大多都是无能,救灾不力。

毕竟去年赈灾,户部的粮食调度,很难说没有问题。

但是朱祁镇也知道,换一个人来当户部尚书,也就这个样子,不可能再好了。朱祁镇暗道:“须给太皇太后一个面子。”随即将弹劾刘中敷的奏折都点了一个红点。

也就是说,知道了。

吏部,户部两个尚书一定要撤掉。除此之外,朱祁镇就没有一定要撤换的人了。

首先礼部乃是胡濙的地盘,礼部尚书王士嘉长年作为胡濙的副手,可以说唯胡濙马首是瞻。朱祁镇没有想动胡濙,就不会动王士嘉。

至于工部,朱祁镇早就下手了,两个尚书不就是朱祁镇的手臂。工部的一切都是为了直隶治水。

所以非但不能动,反而要保全。

故而,朱祁镇将任何关于工部的奏折,全部反驳回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至于刑部,兵部。朱祁镇就不在意了,只是下令让人调查,如果属实,就处置,如果是诬告,那就不反坐。

这两部不是朱祁镇的重心所在。毕竟五军都督府的存在,分了兵部很大的权力,特别是杨荣之死,王骥外调。

兵部事务一下子少了不知道多少,柴车仅仅是一个老吏而已,他比王骥差太多了。能维持兵部的权力,不被五军都督府侵吞就不错了。

刑部关于大明法律尊严,和平时期说起来很重要的,但是而今内忧外患,不管是再次到来的旱灾,还是以瓦刺为首的边患,都不是朱祁镇细细梳理法律的时候。

至于都察院。朱祁镇看着刘球的名字,心中暗自发怒,但是却知道,刘球此刻动不得。

在朱祁镇这个位置上,或许觉得刘球不识大局,但是都察院就是做这个的,刘球敢弹劾首辅,勇气可嘉。

而且杨士奇虽然而今是休假。

但是任谁都能看出来,这就是罢相的前奏。既然杨士奇从首辅这个位置下来,岂不是说明了刘球是对的。

不加奖反而处置,如果激励敢谏之臣。

但是朱祁镇实在对这个给他惹了大麻烦的刘球,不大感冒。所以,朱祁镇不会处置他,但是想要加奖,却也不大可能了。

朱祁镇动两个尚书。

但是不要看,仅仅是两个尚书,其实已经是一场大地震了。

毕竟凡是能站在朱祁镇面前的大臣,都不是孤家寡人。身后各种关系盘根错节,所以他们两个下台,后面连带的,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个了。

只是这些细节上的事务。朱祁镇就不怎么插手了。一来,他其实也不是太理解臣之间各种关系冲突。

二来,他如果一个个官员考察,他都不用做别的事情了。

只是决定罢免谁,很是简单,但是该选择谁来担任吏部尚书与户部尚书的时候,朱祁镇反而决定难了。

朱祁镇首先看看两部的侍郎。

毕竟他首先想到的顺位接替。

户部左侍郎乃是王佐。

朱祁镇看王佐的履历,却也是一员干吏老臣。年五十有六,常年在户部,也担任过外官,但是大多都是关于钱粮的。

比如督甘肃粮道,主理通州仓,办过长芦盐务,并与平江伯陈瑄在漕运之上打过擂台,最后能压了平江伯一头。可见其能。

只是朱祁镇总觉得差了一点。

差那一点,朱祁镇一时间也说不清楚。朱祁镇想了好一阵子,才忽然明白,那就是刘中敷比王佐差了多少?

不差多少。

刘中敷社稷老臣,靖难之时,就为大军支应粮草。出镇过山东,江西,如果看履历,刘中敷胜过王佐不知道多少。

如果以王佐代替刘中敷,那么朱祁镇这一次调整意义何在?

有什么事情是刘中敷办不了,而王佐能办的。

朱祁镇想想,是没有。

王佐胜过刘中敷的优点,只有他比刘中敷年轻。但这不是以王佐代替刘中敷的理由。

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

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

朱祁镇想明白这一点,将所有官员的档案放在一边,反而默默想道:“我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户部尚书?”

朱祁镇一一列举出来。

首先是能开源的,否则而今大明治水开支,将来与瓦刺大战的开支。都支应不起来。

治水还好,毕竟只要能将直隶治理好,能让河北一带,恢复到汉唐之盛,河北之地足够支撑数十万大军粮草。

总算是有收益的。

但是瓦刺日益壮大,一旦瓦刺南侵,朱祁镇预计将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原因很简单,大明骨子里没有议和的基因

现在不要看瓦刺不断壮大,威胁大明战略安全,但是面子上却一直没有撕破,不管瓦刺也先,还是大汗脱脱不花,都是受大明册封的。

一旦瓦刺将这一张撕破了。

朱祁镇并不觉得他想议和就能议和了。

但是追亡逐北,封狼居胥,朱祁镇很清楚,不是现在大明军队可以办到的。

所以不管是为了现在的大治水,还是未来漫长,甚至终他一生不能终结的战争,毕竟大明与蒙古之间,打打停停一直没有消停。

朱祁镇想要的户部尚书,是桑弘羊,是第五琦,是王安石。

但是王佐是谁?

朱祁镇即便高看王佐,王佐或许能胜过刘中敷,却不是朱祁镇的人选。

朱祁镇在户部尚书位置上感到头大,再看吏部尚书的位置,朱祁镇想了想,决定不去想这一件事情了。

他看过吏部左侍郎的魏骥的履历,却是一个清正老臣。为人清廉不取一介,又有嫉恶如仇之心。

在吏部考功司任上根本不留情面。不管是谁,从不通关节。

说起来,就是那种正直的近乎迂腐的老臣。但是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却是合适人选。

只是朱祁镇想将这个人选让给杨溥。

毕竟朱祁镇很多事情都需要杨溥去做,总不能想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吧。想让杨溥做事,必须给杨溥竖立起权威来。

除非朱祁镇想拿下他。

而且就好像朱祁镇并不是多相信杨溥一样,他也不相信,大明朝堂之上,有什么绝对的忠诚。

特别是到了内阁六部这一级别。

可以说说位极人臣了。

谁甘心为人伏低做小啊。

既然是合作关系,就要办法拆开,就好像是杨士奇与杨溥一般,当初号称三杨,而今也不少相互倾轧。

不过,再次之前,朱祁镇要先去找太皇太后。

慈宁宫之中。

朱祁镇俯手而立,不敢言语。

太皇太后的眼神有些飘忽,朱祁镇将他想换下刘中敷的意思说了之后,太皇太后就这个样子了。

一时间让朱祁镇好生忐忑。

太皇太后自然明白,刘中敷下台意味着什么?

他当初建立起来的政治体系,最后一个环节瓦解了。

从杨荣之死开始,当年太皇太后与内阁五大臣的政治结构,就趋于瓦解。

而今杨士奇即将致仕,杨溥倒向皇帝,刘中敷再拿下来,太皇太后对外朝的影响力,已经无限趋于零了。

这一场风波,摧毁的不仅仅是,从宣德十年以来维持不变的人员结构,还有就是太皇太后的影响力。

好在太皇太后本身,并不是一个恋权的。

对于今天的局面,他在很早之前,就有预料了。

但是权力这东西,并非任何人可以无视的,即便太皇太后早就有所预料了,但是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太皇太后心中还是有一些空落落的,不大舒服。

太皇太后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刘尚书为了我家效力多年,你不要亏待了他,其实你不知道,刘尚书早就不想当官了,不过是感激天家之恩,看你这个幼主登基,才坚持到现在。”

朱祁镇毕竟没有与刘中敷多聊过,说道:“却有此事?”

太皇太后说道:“在永乐之中,刘中敷都负责过工部事务。几起几落,从来不以功名为念,你放心,我一纸书,他就会致仕。不劳皇帝忧心。”

朱祁镇自然能听出太皇太后心中的不满,立即说道:“娘娘请放心,朕这就赐田宅,荫其子孙,并让刘尚书仍食尚书俸。”

明代其实并没有退休工资的。

也就是说,一旦退休,官员就没有收入了。有些官员在退休之后,能食半俸。就是指在职时候一半俸禄。

朱祁镇对刘中敷的待遇也算不错了。

特别是赐田宅,也是刘中敷乃是北京大兴人,就好操作多了。

太皇太后说道:“你好自为之吧。”

朱祁镇见太皇太后气似乎还没有消,连忙问道:“以娘娘看,这户部尚书之位由谁来做比较好?”

太皇太后见朱祁镇这样赔小心,轻轻一叹,说道:“我老了,你让我推荐的,都是老臣,你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这样的事情,就不要问我了。”

“你放心,我不生气,只是我儿长大了。知道怎么当皇帝了,皇帝就是要大权在握的。”

朱祁镇听了,心中顿时觉得一阵惭愧。说道:“孩儿不会忘记刘尚书的。只要刘尚书家里孩子,还成器,孩儿就保他一个好前程。”

太皇太后说道:“我知道了。外面还有很多事情,有你忙的,不用陪我这个老婆子了。”

朱祁镇自然能听出来太皇太后言语之中送客之意,只能退出了慈宁宫。

看着慈宁宫,朱祁镇心中也不是滋味。很长一段时间,朱祁镇将慈宁宫之中老人,当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

但是太皇太后却一点点的将权力交接给他了。

而今他手中的权力,比起宣宗皇帝或许还差一点,但已经坐稳了皇位,再看之前自己的举动,简直可笑之极。

但是更可笑的是,即便是他再回到当初,他也会是同样的做法。

因为不知道盖棺论定的时候,谁知道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而此刻的太皇太后,其实已经到了盖棺论定的时候。

最少在政治上,当初扶立幼帝的太皇太后已经不在了。

最大的敌人,就这样瓦解了。

朱祁镇反而觉得难过,因为他穿越到朱祁镇身上之后,虽然身处九重之中,但是一直在危机之中。

特别是感受到大臣们各种私心,纵然号称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在皇帝的角度来看,真的是清白的吗?

习惯了不相信别人,习惯了被人背叛,习惯了被人突然袭击。

一直留这心眼。面对太皇太后这种没有条件的爱护,朱祁镇其实一直存着担心,就如同并非不知道王振很多事情,但是依旧要留着一样。

因为只有王振在,在宫廷之中,朱祁镇才确保自己是安全的。一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