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不想离开
12月11日,宋哲元率领3个师5个旅两个骑兵团,从大城县进入青县,直逼马厂。
河北省青县马厂镇位于天津以南约60公里、青县以北约8公里处的北运河岸边,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方便。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以“青县地近畿辅,拱卫攸关”为由,奏请同治皇帝在马厂镇设防获准。于同治十年二月,将自己的淮军部将周盛传(字新畲,安徽合肥人)率部屯驻马厂兵营,人称“盛字军”。“盛字军”所部的骑兵、步兵23个营,唐仁廉步兵两个营,计2.1万余人进驻马厂。自从马厂建成兵营之后,始终是拱卫京津的重要军事基地,成为闻名遐迩的战略要地。
签订《辛丑条约》之后的《天津条约》规定,清政府在平津周围20里内,驻兵不得超过300人,所以青县马厂和天津四周的其他军事要地一样变的更加重要起来。
李景林的直隶督军办公署在天津,所以拱卫天津的大都是他的嫡系部队,在马厂的部队也不例外。宋哲元的部队没能像鹿钟麟那样一击制胜,他们遭遇了顽强的抵抗。
双方在马厂激烈交火,一时之间胜负难分。
冯玉祥控制了北京之后,从郭松龄起事之后一直控制着山海关的魏益三,于12月13号发表通电投降冯玉祥。冯玉祥大喜任命魏益三为中华民国国民军第三路军司令,从山海关向南攻打滦县。
战事紧急,李景林多次向张宗昌求援,张宗昌屡次都以部队刚打完仗需要整编为由拒绝。激战数日的李景林部队因为三面临敌,知道大势已去,将部队撤出天津,南撤到沧州、德州一带,自己还留在天津躲进了租界。
李景林知道自己以后没有多少指望了,他主动给张作霖写了辞呈,说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担任直鲁联军司令,如今又丢了北平、天津,罪莫大焉,请求辞职下野。
张作霖十分痛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也知道张宗昌和李景林不合。为了安抚张宗昌便任命他为直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下诸玉璞为直鲁联军副总司令兼战前总指挥。
张宗昌可不想当什么直鲁联军的总司令,他只想当鲁军总司令,他让诸玉璞带着带着本部一个军,到德州和沧州收编李景林的部队。
李景林见状深知复起无望,便于1925年12月19日通电全国,宣布下野,从此不问军政事,专心从事提倡武学。
从此中国少了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多了一位致力发扬国术的国术大师。
书香门第
第五十八掌阎锡山的来信
“没想到李三叔居然通电下野了。传更新”张安乐看着报纸摇了摇头,对坐在他对面的杨度说道。
“是啊,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短短一年居然落了个兵败下野的下场,世事无常莫过于此。”杨度是前天回来的,这个任务非常圆满的完成了,他和张安乐派去的人简单的交接了一下就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张安乐找他还有要事相商。
“下野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他这个武林高手做将军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张安乐知道李景林是个武林高手,但是究竟多高他是不知道,只知道他有“武当剑仙”之称。虽然这其中有大家恭维的成分,但是他的本事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阿奇.莱恩还没有来到,所以他们就聊起了别的。
“冯玉祥此人反覆无常,而且见利忘义,从决定合作的那天开始,就决定了李三叔的失败。郭二叔的失败则在于生意气,他虽然考虑了日本人这方面,但是他把日本人想的太高尚了。趁火打劫、落井下石本来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日本这次原本是想两边要好处,看谁给的多。可是郭二叔不愿意再给了,认为现在给的就不少。大帅为了保住地盘什么条件都敢答应,日本人不帮大帅帮谁。”张安乐简单的评价了自己的郭二叔和李三叔。
张安乐一向反对和日本合作的,但是当时张作霖的形势也只能做出那种选择。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后来就是因为张作霖不愿意实现他承诺的那些条件。才会身死皇姑屯,而且自己的到来让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不是自己有卧底在关东军司令部,次在火车张作霖就十分危险了。
“提起日本人,最近南方开始盛传,东北战场日本人直接参与战斗的事情,特别是两广闹得很凶。很多学生的市民走街头,抗议日本干涉中国的内战。痛批大总统是卖国贼。”杨度顺着张安乐的话题说了下去。
“国民党的宣传鼓动能力不能小看,不光是南方,就连北平前两天也出现了学生游行示威。冯玉祥他们在争取舆论的支持。不过没有军事的胜利,光有舆论的支持又有什么用,话语权永远掌握在胜利者的手中。他对这些事情并不以为然,你抗议又如何。游行示威又如何,打不赢仗一切没用。
“这阵风也不知道能刮到什么时候,这艘船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看来咱们得随时做好跳水的准备。”
杨度的话张安乐明白,他现在其实已经是独立的一派力量。表面是是奉系的将领,实际早就不是了。他之所以还这么藕断丝连,一是与张学良的情谊;二是他的老爹张宗昌还是奉系军官,虽然张宗昌早有自立的意思,但是张作霖不死他不可能自立,那与他平时提倡的义气背道而驰。
“砰砰砰。”敲门的声音传来。
“报告司令,莱恩先生到了。”王小柱在外面敲了敲门,通报了一声。
“快请他进来。”张安乐一听是阿奇.莱恩来了十分高兴。也不知道他这次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阿奇.莱恩还是梳着一丝不苟的发型。身永远都是干净利索的西装。
“莱恩先生辛苦你了。”张安乐站了起来迎前去,给了他一个拥抱。
“哈哈,一点都不辛苦,你知道么主席阁下,每当我谈判成功都会感到非常的兴奋,那些辛苦就不算什么了。”阿奇.莱恩笑道。
“这么说这次谈判非常成功?”听阿奇.莱恩这么一说张安乐就知道事情办妥了。但是还是忍不住问一句。
“当然,比利时已经同意将陇海铁路的筑路权放弃了。”阿奇.莱恩肯定的答道。
“他们没有提出别的什么条件?”张安乐可不相信比利时会是活雷锋。这年头无利不起早啊。
“呵呵,他们提了条件但是都是在你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且是你最希望得到的条件。”阿奇.莱恩眉角写满了得意和兴奋。
“别卖关子了,就把条件说出来。”张安乐最看不得他这副样子。
“如你所料,他们不同意现在还款。我就提出贷款,他们同意这个提议,而且数额比你预想的要高,不是1亿美元,而是2亿。他们希望把剩余的欠款全部算到借款中,以前的2亿5千万法郎算作2千万美元。对了,这笔贷款的结算货币是美元。”阿奇.莱恩笑道。
“哈哈,比利时人这算是经一堑长一智。”张安乐非常开心,不过自己还是太仁慈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2亿5千万法郎算作2千万美元?”杨度在一旁听糊涂了。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为了修筑陇海铁路,政府向比利时借了一笔款子。总共借了2亿5千万法郎,比利时人要用法郎结算。在当时法郎和美元的汇率大概是,一美元兑换5法郎,现在法郎贬值了,一美元可以兑换50法郎。条约中有可以提前还款的约定,我就让阿奇.莱恩去还款。那时候借的2亿5万千万法郎相当于5千万美元,现在只相当于5百万美元。比利时人当然不干,所以我们又提出收回筑路权。他们还不想同意,这样吃亏更大,于是我们提出向他们的银行贷款,把那笔借款算作贷款的一部分,这样他们才同意。”张安乐很高兴的把里面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这样说来,还真是便宜了比利时人。”杨度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管怎么说咱们不光借到了钱,还收回了筑路权,总归是件好事。”张安乐十分满意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找你们来是有另外一件事情,这是阎锡山派人送来的信,你们看看。”张安乐指了指放在茶几的信说道。
杨度一进来就看到这封信,只是张安乐没有开口,他也不便想问。现在张安乐同意了,他迅速的拿起来了信,看了起来。
“这,我没有看错。”杨度迅速的看完信的内容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当然没有看错,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也不敢相信。”张安乐自然知道杨度为什么惊讶,说真的他刚接到这封信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首先都怀疑这信是不是真的。
这封让两个人都不敢相信的信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晋军愿意裁军并接受西北军的改编,听从西北军司令部的调遣。
2、西北军可以在山西任何地方驻扎。
3、他本人同意下野,从此不问政事。
4、山西一切的人事安排可以听从西北区的命令。
阎锡山的诚意简直是太足了,都让人觉得他是不是哪根筋不对。
阎锡山是山西人,他在山西经营了将近20年的时间,自认给山西人做了不少的好事,他的口碑也很好。
这几年的闷头发展,山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让他有些洋洋自得的同时,也觉得卧薪尝胆的时候过去了,自己应该一鸣惊人了。冯玉祥派人和他联盟的时候,他心中算了一笔账,反奉还是联奉,最后的结论是反奉的利益最大。虽然反奉有一定的风险,可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
当他真正做了这笔买卖之后才发现,打仗不是简单的人数对比。虽然之前他认为已经很高估了西北军的战斗力,可是真正打起仗来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西北军的战斗力。但就火炮的火力优势就无论如何和都弥补不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部队有这么多火炮。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他已经是完败,虽然现在连同国民军的援军在内,他还有将近十万部队。凭借着这些部队也可以放手与张安乐一搏,可这却是阎锡山最不想要的结果。这一个月的战事让阎锡山丧失了能打赢西北军的信心,他看不到一点赢的希望。他也不想与张安乐在冀宁道开战,他不想自己经营了二十年的地方就这么毁于战火,于是他抱着最后一点希望再次给张安乐送来了一封非常具有诚意的求和信。
“看来阎锡山这回是真的被打服了,这封信就算是彻底投降了。”杨度把信放回了茶几,感慨道。
“山西是他经营了很多年的地方,他在山西的实力盘根错节,他跟敢这么一下子把山西交出来我觉得还是有依仗的。何况他主动投降虽然不能说给他像杨增新一样的自治权利,也不能一下子把他所有的权利都收走,要不就让他继续当他的山西省省长。至于军队么,给他留三个师的编制。”张安乐不太相信阎锡山一点后手都没有,毕竟他这一下子就全放手了,说给谁听都没人相信。
“这样也好,山西的战事一了,咱们可以把精力放在西南。”杨度对于张安乐的处理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算是比较好的结局,对西北军和对阎锡山都有。阎锡山不想一无所有,张安乐也不想要一个满面疮痍的山西。
“不过就这么放过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没记错的话,现在山西除了咱们西北军和他的晋军之外还有冯玉祥的两个师。要不让他献个投名状怎么样?”张安乐打起了冯玉祥那两个师的主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