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53章

作者:江河大爷

  “学生不敢怠学。”

  何若水对陈砚的回话颇满意。

  本以为陈砚会因周荣之事颓废,如今看来倒是并未影响读书。

  若陈砚能中乡试,便是他这提学官努力没白费。

  既做了提学官,自是希望能多为朝廷选出一些栋梁之才。

  何若水问起陈砚在府学的日子。

  陈砚眸光晦暗,他还在想如何提府学之时,这何若水竟就将话引到此处,陈砚便顺着将府学藏书多以及教谕们教导的文章早已落伍的事一一说了。

  官学的教谕散漫之事,何若水早已知晓。

  毕竟这并非东阳府学一家之沉疴。

  他倒是有心处理,却也实在有心无力。

  官学的关系盘根错节,只动一人,怕是就要得罪无数人。

  更何况,这些夫子多是举子出身,文采也是不差的,真得罪了,他怕是就要如那武大郎一般,被人笑骂几百年。

  看不惯,却什么也做不了。

  陈砚自是看出他的为难,当即转了话头:“府学并不严苛,给学生更多空闲自学,并不妨碍什么。只是学生观村中农户目不识丁,有些竟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便颇为感慨,”

  官学管不了,总能抓抓启蒙吧?

  “若能有夫子教他们写自己名字,往后再遇到交税粮等事时,不用随意画个记号了。”

  百姓不识字,但总归要跟官府打交道。

  譬如服徭役,又或者交税粮时。

  这等时候,他们往往画个圈或者其他记号。

  可这些记号很乱,许多人前脚画完后脚就忘了。

  又或者画错地方等。

  若能写自己名字,自是极好。

  何若水听得心动,却也知道此事艰巨,不是他一个提学官能管。

  即便花重金建好了私塾,再请先生授课,有闲工夫来上课的又能有几人?

  不干活,全家只能饿肚子。

  陈砚笑道:“不用这般麻烦,只需派些先生傍晚去各个村教写几个字,村里谁有空谁去学也就是了。至于纸笔都不用,一盆水,一支笔就可在地上写字。”

  何若水如醍醐灌顶。

  先生一支笔,就可走遍十里八乡。

  何况大人没空学,村里的幼童们也能跟着学。

  如此一来,幼童们就算启蒙了,也能更快选出有天资之人进学。

  若东阳府的百姓识字量大增,就算是何若水的一大政绩。

  何若水虽有些文人的清高,到底还是官场中人,便不算纯粹的读书人,毕竟政绩对官员的诱惑实在太大。

  又想到九渊也就是陈砚所画的漫画版《论语》和《孟子》,何若水便感慨陈砚实在可惜。

  若陈砚帮他管学政,启蒙便是易事。

  可惜此子前途远大,这等想法还是被他压了下去。

  待陈砚离开,何若水便想,或许该多买些漫画版《论语》,让那些幼童们也看看。

  陈得寿再次迎上来,目光焦急地盯着陈砚,等陈砚点了头,他才松了口气。

  “有提学官和知府大人两个大官保你,应该没事了。”

  “他们两人不够,只有高家的政敌能护住我。”

  陈砚看向雾蒙蒙的天。

  他虽送了王知府和大宗师一人一个大政绩,不知两人是否会接住。

  就算接了,也不一定就会帮他。

  最安全的做法,是成为一把尖刀,一把由高家政敌握着刺向高家的尖刀。

第86章 父子

  其实陈砚此前并不想在入朝堂前就站队。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一旦入了阵营,他个人的兴衰就与一群人牢牢绑在一处,一旦领头之人倒下了,他也必定受到牵连。

  不过如今高家已将他逼上绝路,他只有投靠高家政敌,才能为自己为亲人夺得生机。

  如今最忌讳的,就是左右摇摆,甚至向高家低头。

  一旦真的求上高家,那他和周家的生死尽数系于高家的一念之间。

  以高家的气量,根本容不下他和周爹。

  只有愤而向高家挥刀,才有可能入高家对面人的眼中。

  一个小小的秀才,想要投靠一方势力是需要投名状的。

  拜访完何若水,天已经渐渐暗了,此时想回家是难了。

  陈砚和陈得寿随意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夜晚寒风呼啸,冷得手脚冰寒,被褥仿佛四处漏风。

  好在父子俩睡在一个被窝,能互相取暖。

  半夜,陈砚翻个身就发觉自己的脚被陈得寿抱在怀里,屋子里也没呼噜声。

  陈砚就知陈得寿没睡着了,他道:“爹安心睡吧,我不冷。”

  陈得寿并不放手,而是瓮声瓮气道:“爹睡不着,给你捂热了你也睡个好觉,别给冻病了。”

  冬日的黑夜比夏日的夜晚都黑些,淡淡的月光透过窗缝钻进来,只能照亮一小块地,并不能驱散黑暗。

  陈砚问道:“爹怕吗?”

  他虽未明确说怕什么,陈得寿也能听明白说的是高家。

  陈得寿悠悠叹口气:“高家那样的高门大户,莫说咱们一户农家,就是整个陈氏一族也不能与人家抗衡。今日若换成爹,怕是已经低头求饶了。”

  说出这番话,他心里的慌张仿佛减弱了些。

  “爹为何不拦着我?”

  既然怕,怎么还敢任由他胡来?

  陈得寿叹息一声:“爹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就算读了几年书,也只知种地,是比不得你聪慧的。你既这般做,定有你的道理。爹能做的,也就剩下帮你暖暖脚。”

  陈得寿掖紧被子,继续道:“阿砚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周家养了你这么些年,你不会不管,咱陈族的安危又压在你肩头,你不过十岁,担这重担很累吧?”

  陈砚笑道:“有爹给我暖脚,再累睡一觉也就好了。”

  前世他是孤儿,和许多同样没有父母的孩子一块儿长大,从未感受过父母亲情。

  没想到穿越后,他得到了两对父母。

  仿佛是上天对他前世亲情缺失的补偿。

  与周荣相比,陈得寿老实、性格有些软弱,并不能为他撑起一片天,他内心是有疏忽的。

  从一开始他就更在意周荣。

  他从周荣那儿才知何为父爱,何为被保护的滋味。

  也是因为周荣,他才有躺平的底气。

  到了陈家,陈得寿护不住他,逼着他跟前世一样不敢有丝毫停歇。

  甚至比前世要更刻苦。

  前世他若不努力,无非就是吃得差点穿得差点,在大梁不努力,极有可能无辜丧命。

  今日他才知,就算他这陈爹不能为他遮风挡雨,也会竭力为他暖脚。

  不知不觉间,他在大梁已有了不少牵挂。

  他怎么能轻易认输,又怎么能让这些捧着真心对他的人受伤害?

  高家根基虽深,也并非真能只手遮天。

  既然已经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那就容不得他退一步。

  翌日起床时,天竟放晴了。

  暖日高悬,照得天高地阔。

  融雪时,到处都是水,一脚踩上去,连鞋子带裤腿都染上了泥。

  陈砚在东阳府的车行包了辆骡车回平兴县。

  与牛车相比,骡车更快,也更暖和,跑起来也没那般颠簸。唯一的缺点,就是骡车比牛车贵。

  回到平兴县,陈砚再次来了墨竹轩。

  今日的孟永长不在书肆,连掌柜也不知他去了何处。

  陈砚打探不到消息,只能和陈得寿先行回村。

  到村子时,已是半夜。

  柳氏披着袄子起床给父子俩一人做了碗热腾腾的鸡蛋面,陈砚早就饿急了,一顿胡吃海塞。

  灌了一天冷风的肠胃终于被热腾腾的面汤给暖了过来,长途奔波的疲惫也被驱散了不少。

  昏暗的油灯下,柳氏静静坐着等父子俩吃完,才开口道:“今儿个有官差来咱们村,说是要抓阿砚。好在阿砚不在,那些官差被族长给打发走了。”

  陈得寿一惊,赶忙问道:“为什么抓阿砚?”

  柳氏愁眉不展:“说是周老爷犯了什么事,阿砚是周老爷的养子,也要一并抓了。”

  陈得寿也慌了,扭头对陈砚道:“定是高家动手了,他们拿不到人,必定还要来,明儿起你去外祖家躲着。”

  陈砚慢条斯理地用帕子擦净嘴,道:“这种时候我更要待在陈家湾,我是陈氏族人,族里会尽力保全我,柳族是外族,不会冒着得罪官府的风险保我。”

  大梁许多人和别人起冲突,都会去外祖家避风头。

  别人又不知他外祖家在何处,自是找不到人,时间长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陈砚得罪的是高家,高家想要查他的外祖家实在太轻易。

  外祖再亲,一家人也不可能在官府面前护住他。

  同宗族,只要他还有价值,便是豁出命也会保他。

  “娘,明天我们家大摆酒席,请族人都来吃饭。菜要丰盛,酒水要够,要办得比村里的流水席更好。”

  柳氏懵了:“这个时候请客,那些官差不就知道你在家,要来抓你吗?”

  “躲不掉,不如堂堂正正对上,我现在就去族长家一趟。”

  柳氏本想劝他天亮了再去,这么大晚上族长定是睡了,陈砚却一刻也不愿意等。

  陈得寿只能送陈砚去族长家。

  陈族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这一翻动,风就往被窝里钻,一点热乎气全散了出去。

  陈族长的老伴郑氏忍了许久,终于没好气道:“你不睡就直挺挺躺着,翻来翻去做什么?”

  陈族长心里早就憋得难受,见老妻也没睡,当即就打开了话匣子:“官差都来抓陈砚了,你竟还睡得着觉?”

  郑氏道:“你是族长,族里又有那么些男人顶着,轮不着我一个老婆子瞎操心。”

  有这闲工夫,她还不如多眯会儿。

第87章 拉拢族长

  陈族长被噎了下,又恨恨道:“你跟族里别的女子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