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河大爷
第303章 兵临城下
“刘先生果真是神机妙算,此次可谓大败陈砚!”
刘先生恭敬道:“王爷气运加身,方才有此大胜。”
此话甚得宁王的心,又是对刘先生好一番夸赞。
从今日起,海寇岛便成了孤岛,不足为虑。
“可惜,并未将那陈砚捉拿。”
刘先生道:“陈砚此人极善蛊惑人心,想要活捉陈砚,必要将将海寇岛上的人尽数剿灭才可,眼下朝廷军已进入宁淮,王爷需严阵以待,等平定朝廷军,再绞杀陈砚不迟。”
宁王深感刘先生所言在理。
“且容那陈砚多活数日!”
刘先生垂下头,嘴角勾起,露出一抹欣慰的笑,眼中却是战意渐浓。
陈三元果然如他所想般化解了危机,接下来,陈三元又能否破他设下的战局?
两人商讨间,有人来报,大批朝廷军朝松奉而来,距离此地只百里。
宁王立刻打起精神,下令:“传令下去,关闭松奉三座城门,舰船尽数出海,护送物资从南门运送至松奉城内。”
一声令下,三座城门在沉重的叹息声中缓缓关上,宁王私兵迈动整齐的步伐攀上城墙,无数巨石、热油、火炮弹药等,均往城墙上搬。
潜龙岛与松奉南门之间的海面上,被炮船连接出一条通道,粮食、药材、炮弹等沿着这条通道,从潜龙岛上源源不断地往松奉城运。
火炮、火铳等均已准备妥当,从松奉到潜龙岛,均是一片肃杀之气。
两日后,南山上燃起狼烟,朝廷大军越过南山,兵临松奉城五里处扎寨。
裴筠立于沙盘前,左手边站着的,乃是锦衣卫副千户薛正,右边站着的乃是总兵兰剑荣,再过去便是副将、参将等人。
总兵兰剑荣食指与中指并拢,在沙盘上的松奉城位置画了一圈:“宁王在松奉城内驻扎了大量军队,光是北门城墙之上就有十二门大炮,我等一旦攻城,必会遭受猛烈炮击。”
“若强攻,你有几成把握破城?”
裴筠双眼盯着沙盘,话却是问兰剑荣。
“宁王的火炮均在城墙之上,占据地利优势,而我等的炮位于下方,火力上必定比不过宁王,想要顶着炮火强攻,会损失惨重。”
此时说有十足把握,若未打下,就是大败,兰剑荣深谙此道,绝不会轻易给自己挖坑。
裴筠便明白,强攻之下,破城的把握极低。
“围而不攻,可减少伤亡。”
总督裴筠道:“我军粮草不足以支撑长久围城。”
他们离京时,兵部尚书还在宫里关着,等他们被放出来,再筹集银两调动粮草过来。他从附近三省征调来的粮草早该消耗空了。
此次不可久战。
众人商议之际,派出大量斥候。
待斥候归来,带回来的消息更是让众人心中一沉。
松奉城各个城楼上皆有火炮,南门附近的海域更是有百艘以上炮船。
众人不解,宁王究竟是从何处弄来如此多火炮与大船。
这块硬骨头只能靠堆人命硬啃下来。
是夜,朝廷军开始进攻。
号炮声响,参将毛承杰领两千人立于北门之下,士兵们并不朝城墙冲去,反倒隔得远远的,而他们身后逐渐显露的,是一门门大炮。
城墙之上,宁王军的副将李开宸虽立于城墙,却并不在意。
他们手中也是弗朗机炮,又占据高位,比之朝廷军的大炮更占优,何况他们手中的还是从弗朗机人手里买的大炮,比之朝廷仿制的定然更强。
明朝时,在一次海战中,明军打败弗朗机人后,缴获了弗朗机炮。
带回国内后,明朝就进行了研究仿制,又加以改装,成了后来的弗朗机炮。
此炮比之原本的弗朗机炮已小了不少,且更易瞄准,杀伤力更大。
到了大梁,此炮更是进行了多次改造,此时大梁的改装版弗朗机炮在原始的弗朗机炮面前显得颇为袖珍,在未了解的人看来,此炮更像是阉割后的版本。
正因此,宁王军副将李开宸在看到如此小炮时,只觉朝廷军实在穷酸。
伴随一阵响彻天际的响声,朝廷军的大炮齐齐发射,一颗颗炮弹无视高度,飞射上城墙,无数碎石哗啦啦往下掉落。
城墙上的不少士兵或被直接打死,或流石所伤,竟是哀嚎声不绝于耳。
副将李开宸反应过来,便大喊:“放炮!”
士兵们纷纷爬起来,点燃引线,体型硕大的弗朗机炮便往底下轰炸。
朝廷军顿时被打得趴下躲避,待到城楼上装弹之际,立刻起身发射炮弹。
如此一来,双方便陷入大炮对轰。
朝廷军的大炮虽更先进,却在地利上处于劣势,双方打得极为胶着。
而在此战场之后,几百人的队伍从远处绕过城墙,想要从松奉南门攻入,却被海上炮船发现,密集的火力下被打得节节败退,只能放弃。
震耳欲聋的炮声一直持续到拂晓时分方才停歇,朝廷军的第一次攻城以失败告终。
至此,众人明了,那炮船的火力比城墙上更猛,想攻入南门,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若切不断海上这条通道,宁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补给,就算耗也能耗死朝廷军。
至此总督裴筠与总兵兰剑荣等人在大帐中商量了两日,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切断海上通道。
唯有如此,方可将宁王围困住,否则即便他们付出惨重代价破城,宁王也大可从海上逃离。
他们领如此多兵来攻打宁王,若让宁王跑了,他们这群人就等着担责。
接下来三日,朝廷军原地驻扎,并未再攻城,双方将士得以停歇。
城内百姓却是提心吊胆,不知何时会再攻打,也不知会不会波及他们。
就连松奉知府胡德运都焦躁不安。
一边担心自己被宁王发现,一边又担心朝廷军兵败。
如此焦躁之下,他便忍不住在心里骂朝廷军无能。
宁王才五万将士,听闻朝廷军足有十万,如此人数悬殊,他本以为朝廷军轻易就能将宁王击败,谁知双方打的有来有回,宁王完全没有显露颓势。
这朝廷军不打仗,守在城外干什么!
第304章 海战
战事胶着,对于胡德运来说是极大的折磨。
他家中还藏着被陈砚俘虏的宁王的火铳手们,每日睁开眼就担心人被发现,他也就跟着丧命。
自开战后,他便要领着衙役们帮忙运物资,疲惫之余瞧见身边盯着他的锦衣卫,更是心惊肉跳,就怕朝廷军打完了找他秋后算账。
如此着急上火了五日,双方终于再次开战。
此次战场在海上。
凌晨,朝廷一百三十艘炮船冲破水雾和黑暗,采用新月阵型从侧翼对宁王的船队压来。
守在外圈的三十艘千料大船,采用双层炮甲板设计,下层部署红夷大炮十八门,上层部署弗朗机炮,以一尊杀器之资逼近到距离宁王炮船一里处方才停下。
震耳欲聋的炮声撕碎了海面的平静。
宁王的两百艘大船按照阵型排开,二十艘千料大船开到最外围,与朝廷船对轰。
在千料大船之后,两艘西洋大船缓缓露出头,对准朝廷千料炮船后面的小型炮船开炮。
躲在千料大船后的朝廷小型船被击穿,整个船开始往侧面倾斜。
又是连续几炮,击中千料大船后的小型炮船。
两艘西洋大炮射程竟比朝廷军的红夷大炮射程更远。
如此拖延下去,小型船就是西洋大船的靶子。
朝廷军不再耽搁,在千料大船的炮火掩护下,逐渐逼近宁王炮船队伍。
宁王方参将武安国立于旗舰之上,下方来报,朝廷的千料大船火力太猛,己方已有一艘千料大船被击中,是否让西洋大船也朝朝廷千料大船开炮时,武安国却死死盯着那些逐渐逼近的小型船。
“两艘西洋船照旧轰炸对方中小型船。”
“大人,我们才二十艘千料大船,顶不住对方的火力啊!”
陈树新焦急道。
武安国却道:“让剩下一百七十八艘中小型炮船顶上,无论射程如何,朝对方开炮,一定要阻止对方的小型船靠近!”
末了,他又加了一句:“敌方顶着火力靠近我方战船,必是要实行跳帮战术,绝不可让他们得逞!”
所谓跳帮战术,即一方战船靠近敌方战船,投掷带钩绳索固定两船,士兵通过木板、绳索等登入敌方战船,采用白刃战等方式夺得敌方炮船控制权。
朝廷军既然敢用如此战术,必定训练有素。一旦让他们得逞,己方的炮船阵型必定大乱,到时朝廷军必定切断松奉城与潜龙岛的连接,松奉城就会被合围。
武安国是绝不会让局势发展到那一步。
对方的千料大船虽比他们多,然中小型炮船比他们少七十艘,火力上比他们弱,何况他们手里还有两门西洋炮船,火力猛,射程远,打朝廷的中小型炮船非常合适。
只要此次大败朝廷军,护住通道,朝廷军此次围剿必以失败告终。
朝廷一艘千料大船再次被击穿,整个船头往下沉。
就在众人以为它要沉之际,船竟硬生生一个摆尾,整艘船横在其他船前方,上下两层大炮调整角度,对着宁王的千料大船们猛轰。
下层的红夷大炮渐渐被淹没,上层的弗朗机炮依旧炮轰不止。
那船上的士兵在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战友们抵挡炮火。
其他千料大船仿若被激发出冲天斗志,炮火比之前更猛烈,上层的弗朗机炮仿佛连珠发射一般,火力上彻底将宁王军的炮火压制,朝廷军的中小型炮船借机靠近宁王军的炮船,投掷带钩的勾索,将两船固定后,朝廷军的士兵们沿着绳子往宁王军的船爬。
许多爬到一半,绳索就被宁王军割断,又或被火点燃,还有不少被火铳击中。
实行跳帮战术的士兵们如同饺子般落入海里,或死或伤,侥幸活命者努力朝着己方的战船游去,却还要躲过宁王军的箭与火铳。
到傍晚时,此一片海域已浮尸无数,被血水与残尸断臂所占据。
便是如此,炮声依未停歇。
与此相隔不远处的海寇岛上,陈砚与陈老虎、陆中、赵驱等人站于山顶,看着那激烈的战局。
“跳帮战术是拿己方人命去填,再这么下去,朝廷军损失惨重。”
赵驱感叹道。
自朝廷船队从他们岛经过,他们就来山顶观战。
起先他并不知朝廷军为何要送命,经过陈大人讲解方才知此乃跳帮战术。
他从未见过如此大战,也从不知战争竟能残酷至此。
在这等大战面前,士兵的命已经不是命了。
光是他看到的,宁王方已被击沉三艘千料大船、四十多艘中小型炮船被击沉,其中有十多艘小型炮船被朝廷军跳帮成功后,船员全部被杀后被己方炮船击沉。
朝廷军为了靠近,承受的宁王方的炮火更猛烈,损失也更惨重,光是千料大船就被击沉了四艘,中小型炮船沉没比宁王方只多不少。
双方死伤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
“这就是正面交锋的大战。”
陈老虎一双虎目直直盯着远方的海面,看着宁王方的一艘西洋大船的桅杆被朝廷军的大炮击断。
人在这些火炮面前,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海战与陆战截然不同。
今日这一战,让陈老虎大为震撼。
“想要打败宁王,必须切断宁王水军,隔绝松奉城与潜龙岛,宁王水军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来。”
陈砚心情极沉重。
朝廷军悍不畏死,宁王的水军也是各个英勇,素质极高。
都是大梁人,是华夏人,若能拧成一股绳对外扩张,大梁便可站上世界舞台。
上一篇: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