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48章

作者:江河大爷

  不过陆中说得对,万一冯勇不愿意顾全大局,他背后的人要帮他顾全大局,自己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陈砚还是很爱惜自己小命的,为此不惜准备从南山走着去府城赴宴。

  官员们私下会面通常是穿便服,陈砚穿的却是官服,跟随他的锦衣卫也都是身穿飞鱼服,排成两列跟在他身后。

  临行前,陈老虎特意找到陈砚:“砚老爷不带我去,若遇到危险怎么办?”

  从陈砚读书科考,到当官一路走来,都是陈老虎与之相伴,数次救陈砚于水火,此次陈老虎得知自己不会被带去,心里很是担忧。

  他总觉得砚老爷的头是黏在脖子上的,风一大就能被吹掉,他得为砚老爷挡风啊。

  到了此时,陈砚才将自己的绝笔信拿出来交给陈老虎,语气沉重:“若我天亮还未归来,你立刻带领所有人离开此地,将此信送往京城,交给王司业。”

  陈老虎大惊:“如此凶险,我更要跟砚老爷一同前往。”

  陈砚将信塞进陈老虎的手里,笑道:“这不过是以防万一,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本官身死,也可保我族人平安。”

  他穿着官服,带着锦衣卫招摇过市赴宴,要是还被杀,那就是宁王反了。

  宁王暗地里捣毁北镇抚司的据点,可以找很多理由脱身,可要是明面上杀锦衣卫,那就与反无异了。

  不过锦衣卫摆在明面上后,能办的事就少了。

  上次按察使司的刘佥事来抓他,要不是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他也不会让陆中等人暴露。

  从他察觉出宁王可能要反后,终于知道为何那些与他一同在京城上船的锦衣卫为何要藏起来。

  当时他还无法断定陆中等人会不会为了保护他,放弃隐藏身份调查宁王,这才将陈老虎先绑了起来。

  好在陆中选择先保他,也正因陆中等人在明面上,宁王等人才未再动手。

  安宁是一时的,一旦宁王不顾一切真要反了,头一个要杀的就是他陈砚。

  他虽不信宁王会在此时就反,终究还是要做好万全准备。

  这封绝笔一气呵成,自觉此文已超过科举时任一文章,只要能感动天子,感动世人,他陈族必会被庇佑。

  陈老虎拿着信的手止不住颤抖,想要多说什么,却被陈砚拍拍胳膊:“我陈氏一族的生死就交到你手上了。”

  陈老虎喉咙滚动,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壮硕的身躯此刻却显得无力。

  陆中等人无不动容,再看陈砚,竟觉此人单薄的身躯里有民族传承多年的东西——气节!

  既已交代完,陈砚转身大跨步离开。

  陆中等人深深看了陈老虎手中的绝笔,排成两列跟在陈砚身后,带着必死的决心前往府城。

  从南山脚下到府城,多是房屋田地,一路走来,遇上不少百姓。

  陈砚一身官服已颇为显眼,再加身后跟着的十六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更是引得无数人侧目。

  城外人还算分散,进入府城时,那些守城的兵卒险些看穿了眼。

  五品同知、锦衣卫无人敢拦。

  陈砚就这般堂而皇之地走进府城,沿着府城最繁华的街道,越过两边叫卖的摊贩前往约定好的酒楼——福满楼。

  当看到身穿官服的陈砚和两队锦衣卫前来酒楼,伙计被吓得转身就跑去找掌柜的。

  掌柜的一听“五品官”和“锦衣卫”,立马就知道是陈同知来了。

  “娘咧,这瘟神怎的来我们酒楼了?!”

  作为松奉有名的酒楼,福满楼每日都是客人爆满。

  如此吃饭之地,自是能得到许多消息。

  譬如陈砚领着灾民去乡绅商贾家中要饭之事,又譬如这位被天子封为团练大使之事。

  此前东家将他们找去对账时,特意嘱咐过不可招惹陈同知,如今这位瘟神竟来了福满楼,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掌柜不敢耽搁,慌慌张张迎出去,在门口就将上台阶的陈砚给拦住了。

  陈砚仰头,瞧了眼掌柜的穿着,就问:“掌柜这是何意?”

  那掌柜心一颤,赶忙堆着笑脸道:“听闻陈大人来酒楼,小的特意前来迎接,不知陈大人此行所为何事?”

  陈砚哪里知道自己早已恶名远播,当即又抬头看了眼招牌,没错,正是“福满楼”,他并未走错。

  “掌柜这话问的怪了,来酒楼除了吃饭还能做什么?”

  掌柜并不信,既是吃饭,为何还穿官服,又带上这么多锦衣卫前来?

  掌柜此前虽没见过锦衣卫,可也听说锦衣卫的穿着,此时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哪里是来吃饭的,简直是来砸场子的。

  “小店已没空位,还请大人去别处吧?”

  掌柜陪着笑脸,卑躬屈膝地抱拳拜了一下,仿佛在求陈砚高抬贵手。

  陈砚又看了眼天色,没错,已经到冯勇约定的时辰了。

  到了酒楼门口,无缘无故不让他进,冯勇这是溜他玩呢。

  正好,他也不想自个儿进了。

  陈砚后退着下了台阶,对那掌柜道:“去告诉冯千户,本官就在酒楼门口等他。”

  那掌柜愣了下,当即明白过来,心里暗道坏了,自己想岔了。

  比起得罪陈同知,还是得罪冯千户更好些。

  掌柜只得硬着头皮跑上二楼,敲开了冯勇所在的“和顺居”的门。

  “要本官去门口迎他?!”

  冯勇的音量猛地拔高,将掌柜吓得一抖。

  好在掌柜往常迎来送往的贵客极多,又在进来前做了心理准备,此时赶忙赔着笑脸道:“若大人不愿,小的这就去将他打发走。”

  冯勇抬起手,强忍着怒火道:“本官不与他一般计较!”

  他去门口迎就是了。

第243章 见宁王

  掌柜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如此看来他想的果然没错,终究还是冯大人更好得罪。

  掌柜赶忙道:“千户大人气量实非常人所能及。”

  话音落下,他便觉冯大人看向他的眼神都凶狠了几分,仿佛下一刻就要对他拔刀相向。

  掌柜就知这位千户大人是在陈大人面前吃了瘪,要找人出气,当即就噤了声。

  冯勇猛地起身,走向门口的每一步都仿佛要踩死人。

  从二楼下来时,木梯被踩得“咚咚”响,惊得一向热闹的大堂都安静了下来。

  这冯勇穿的虽是绸缎,可那浑身的杀气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此人手上必有人命。

  冯勇走到门口,一眼就看见领着十六名锦衣卫站在门口的陈砚。

  原本在楼上就已火冒三丈,此时看到陈砚这张脸,他更是恨不能将其活埋了。

  一开口便是嘲讽:“原以为陈大人胆识过人,今日一见不过如此,吃顿饭而已,竟带着如此多人前来,莫不是怕我冯勇杀了你?”

  陈砚极认真点了头:“确实怕你杀了我。”

  冯勇转身指向福满楼的招牌,怒道:“这儿是酒楼!老子要杀你就让你去千户所了,为何要来酒楼?!”

  “此话颇有道理,不过冯千户之前所说却不对,这些北镇抚司的人是为了监视本官,方才与本官一同来此地。”

  冯勇从未见过有人能如陈砚这般睁眼说瞎话。

  北镇抚司审案,还能让犯人四处乱走?

  眼见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频频往这边看来,冯勇就不想再与陈砚耍嘴皮子,颇为不耐烦道:“二楼,和顺居。”

  不再理会陈砚,他转身进了酒楼。

  陈砚自认自己是个大度的人,冯勇虽没一句好话,毕竟亲自下来接他了,他也就卖冯勇这个面子,跟随进了酒楼。

  陆中等人紧随其后,并未进入雅间,而是从门口沿着楼梯到二楼,每隔一段距离就站一人,那股子肃然之气让得大堂中的食客们不敢久待。

  等陈砚领着陆中坐进和顺居时,大堂里的客人们几乎已经走光了。

  和顺居内乃是整个套间,对着门的正中间放着一张雕花大方桌,靠墙出是一张边桌,其上放着瓷底迎客松盆栽。

  往里是一幅精美屏风,屏风后面该是歇息所用的床榻。

  陈砚看了眼用黄花梨制成的屏风,便觉松奉的官绅富商们日子过得实在奢靡。

  冯勇关上门扭头一看,陆中和陈砚已经坐在方桌前正等着他。

  他吐出口浊气,大刀阔斧坐在陈砚对面,一开口就道:“你想要多少火器。”

  既然冯勇如此直接,陈砚也不绕弯子,直接开口道:“本官要十艘船,二十架火炮,炮弹五百发,一千把火铳,铅弹铁弹各一万发。”

  莫说冯勇,就连陆中都被陈砚的狮子大开口给惊到了。

  陆中不敢置信地看向陈砚,心想陈大人怕是来砸场子的。

  果然冯勇一掌拍在桌子上,整张实木方桌被震得发颤,旋即就是冯勇怒极之声:“老子看你是找死!”

  陈砚丝毫没有激怒他人的自觉,只道:“此地海寇猖獗,想要彻底歼灭,必要装备大量火器。”

  冯勇讥讽:“陈大人胃口这般大,也不怕被撑死。”

  他起身,居高临下看向陈砚:“陈大人看来是不想谈了,本官也就不奉陪了。”

  见他要走,陈砚才道:“既来此处和谈,自有讨价还价,冯千户还未还价怎的就走了?”

  冯勇脚步一顿,心中有片刻挣扎,终于转过身对陈砚道:“千户所并无如此多火器,本官能给的只有一门大炮、十支火铳、炮弹二十发,铅弹五十发。”

  陈砚连连摇头:“看来是冯千户不想谈,既如此,本官也不要这点打发叫花子的东西,让用人力在海滩巡逻,若有海寇来了,还是仰仗千户所迎敌。”

  冯勇脸色已青得发紫,怒喝:“你那点民兵给倭寇塞牙缝都不够,到时候怕不是大人也会牵扯其中。”

  陈砚听笑了:“本官乃是天子亲封团练大使,为国捐躯上不负君,下不负民,更不负圣人教诲。”

  屏风后响起掌声,一道陌生的声音传来,陈砚扭头看去,就见一身穿曳撒的气度非凡的男子走出来。

  男子与永安帝有两三分相像,浓眉上有一颗大痣,天庭饱满,胡须垂到胸口,实可称得上一声“美髯公”。

  见那人出来,冯勇立刻起身,正要行礼,那男子抬手制止。

  陈砚和陆中对视一眼,二人同时起身给来人行礼:“见过宁王。”

  宁王摆摆手,笑得颇为亲切:“三元公不必多礼,早听闻我大梁出了位年少三元公,不仅才能过人,胆识、气节更是不缺,今日得见,方才知世间竟有如此龙凤之姿!”

  陈砚想宁王不愧是皇家人,这演技与永安帝简直如出一辙。

  连那爱才的神情都极像。

  好在他与永安帝接触极多,早已习惯了,此时便诚惶诚恐地应道:“不过是尽职罢了,不敢承王爷如此盛赞。”

  陆中双眼越睁越大,不敢相信刚刚还与冯勇争锋相对的陈砚转眼就成了这等谦逊之人。

  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之后陈砚竟与宁王仿若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陆中有些恍惚,陆中坐立难安。

  陆中很想替薛百户上海寇岛,这样他就不至于面对如此无措的局面。

  宁王既出来了,陈砚与冯勇自是谁也走不了,还要陪着吃喝谈笑风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终于要说到正事。

  冯勇直言他们没那么多火器,只能加到两门大炮与十五把火铳,炮弹三十发,铅弹一百发。

  陈砚自是也要哭诉一番:“冯千户手握千军,又有朝廷供养,自是不知我等民兵之苦。朝廷未放军饷,若冯千户再不给武器,无异于让他们拿命去挡倭寇炮弹。冯千户没了火器大可找兵部要,民兵命没了,他们的妻儿老小又能找谁要命?”

  如此反复拉扯,仔细商谈,终于在宁王的主张下二人达成双方都不满,但又不得不同意的方案:一艘船,一架火炮,炮弹二十发,五十把火铳,铅弹铁弹各一千发。

  冯勇的脸彻底黑了,陈砚脸色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唯有宁王依旧笑容满面:“本王与陈大人可谓一见如故,既同在宁淮,以后可多多往来。”

  此话一出,屋子里其他两人均是屏住呼吸看向陈砚。

  这是在拉拢陈砚。

  若陈砚应下,往后便与宁王等人同吃一锅饭。

  若陈砚不应,此后就彻底与宁王撕破脸皮,往后就是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