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24章

作者:江河大爷

  “你们是一点活路都不给我等!”

  如此煽动言论自是让得本就备受折磨的灾民怨气冲天。

  被晾在山上多日,将他们的家底子都榨干了,如今就派这么个年轻的官来救灾,这官还说麦麸是他私人拿钱买的,岂不是吃完这顿又要继续挨饿,直到饿死为止?

  多年来,官府联合那些大户欺压他们,如今竟要活活逼死他们,这些都是贪官!狗官!

  恰在此时,那些原本看热闹的将士们围了上来,拔刀对准了那些灾民。

  那领头的将士大喝:“干什么干什么,你们要造反不成?!”

  这一刻,灾民们的怒火被彻底点燃,那尖嘴猴腮的年轻人更是趁机怒吼:“反正等在这儿迟早都会饿死,不如拼一把,干死他们,咱们就有数不尽的粮食吃!”

  “凭什么那些官老爷能吃香的喝辣的,咱们就只能饿肚子?”

  “我要吃饭,吃饱饭!”

  几个原先就喜欢冒头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让灾民们躁动起来。

  陈砚心知此时十分危急,必不可再由着那几个人煽风点火,当即大喝:“对,咱不能光饿肚子,要让那些乡绅大户把他们的粮食也分给咱吃!大家跟我走咱们找那些乡绅大户要粮食去!”

  齐耀祖脖子都麻了,总感觉脑袋不肯好好待在自己脖子上。

  灾民都要暴动了,陈大人竟还煽风点火,这是要将九族都送去地府相聚啊!

  齐耀祖情急之下也顾不得什么尊卑,一把拽住陈砚道:“大人您消停些吧,您是来救灾的,不是来煽动他们暴乱的!”

  您到底是哪一头的?

  陈砚却盯着齐耀祖:“将此话讲给他们听。”

  齐耀祖急得跳脚,看看陈砚,又看看灾民眼一闭,再开口已经是一串土话。

  灾民们也是惊愕地看向陈砚。

  这当官的莫不是有毛病吧,竟要带着他们去大户家抢粮食?!

  或许因实在太震惊,导致灾民们那汹涌的怒火竟有瞬间停滞。

  就连那几个煽动的人也颇为错愕。

  这当官的在闹腾什么玩意?

  陈砚就是趁着此时开口:“本官是来救灾的,为的是要救大家的命!那些大户能大鱼大肉,咱也不能饿肚子,咱就去乡绅大户家门口讨饭,不给就不走,看他们能如何!”

  齐耀祖觉得应该是耳朵出现问题了,竟然听到同知大人说要带着灾民们去讨饭???

  在确认并非自己听错后,齐耀祖干脆眼一闭,只当他的翻译。

  灾民们却是突然醒悟一般双眼发亮。

  那尖嘴猴腮的男人急了:“那些乡绅大户们怎么可能会分粮食给我们?他们就算喂狗也不会给我等。”

  陈砚道:“他们不给粮,咱们就不走了。若他们躲在里面,咱们就送各家的少爷们去读书,护送小姐们出行,本官就不信他们连工钱都不付!”

  躁动的人群彻底安静下来,一个个都呆了。

  就连那尖嘴猴腮的男子也傻眼了。

  这哪里是什么护送,分明是威胁啊!

  说是赎金更合适吧?

  “陈同知竟教唆他们当绑匪,你可知是何等重罪!”

  那将士不敢置信地责问。

  他也算与不少官员打过交道,贪官清官都有,可怂恿灾民做绑匪的官员却是从未见过。

  陈砚却是冷脸道:“本官不过是领着走投无路的灾民去乞讨,再帮主家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怎的就教唆他们当绑匪了?难不成你要逼得他们造反方才罢休?!”

第203章 跟着我有饭吃

  那将士自是想逼这些灾民造反,只要他们造反了,就可趁乱杀死陈砚,还能将责任尽数推到陈砚身上。

  可陈砚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便顾左右而言他:“本官奉命盯着灾民,不让他们离开此地。”

  陈砚气势陡然攀升:“安置灾民本是我府衙的职责,与你们将士何干?你们冯千户想要越权,让他亲自前来与本官对峙,莫要派你等不入流的将士来插手!”

  论品阶,陈砚与冯千户同级,这位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将士实在无法与陈砚相比。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被如此奚落,那名将士极郁闷。

  不过他也并不退缩:“本官奉的是上峰的命令,还望陈同知莫要为难本官。”

  陈砚双手往左上方一拱,义正言辞道:“本官奉的是府台大人的命令,要领着这些灾民去要粮食,你们想要跟着也未尝不可,若想要阻拦,便是妨碍公务,本官与府台大人必要参你们冯千户一本!”

  他转身,对那些灾民道:“你们跟随本官,谁敢阻拦,谁就是兵逼民反!”

  冯勇不是以越权不让他将倭寇尸首挂上城墙吗,今日他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他敢上书请罪,冯勇敢吗?

  陈砚是抗倭,是立了大功,冯勇却是将手伸到了地方事务上,除非他是活腻歪了,否则这请罪的奏疏他就不敢写。

  若兵逼民反了,一旦此事传出去,这些将士各个都逃不了,看谁敢动手阻拦!

  陈砚大步向前,那些灾民们却犹豫着站在原地,目光盯上那些泛着寒光的刀。

  一个三四岁的孩童头一个动了,那孩子的娘拽住他,一巴掌拍在他屁股上:“跑什么!”

  那孩童也不哭,而是仰头看向他娘道:“跟着那位大人有饭吃。”

  陈砚脚步一顿,回过头,就见那孩子光着脚站在地上,骨瘦如柴,眼窝深陷,头发也是枯黄的。

  陈砚大无畏向前走的步伐停住。

  再看那些灾民,个个都是如此狼狈地被将士们用刀困在里面。

  陈砚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他是朝廷命官,那些将士不敢拿他怎么样,可这些灾民命如草芥,他们若敢上前,等待他们的也许不是粮食,而是无情落下的大刀。

  他们没有房屋,没有田地,如今所剩下的也不过是亲人和命。

  或许再过些日子,他们为了一顿饭就会卖儿卖女,为了活下去就要啃树皮。

  他是官,是有特权的,他的底气也来源于他的特权。

  这些灾民却命如草芥。

  陈砚在原地站了片刻,转身,大跨步走向那些灾民。

  那些将士将灾民围住,陈砚便硬生生逼着他们让开一道口子,他大步走进去,伸手摸了摸那幼童的脑袋。

  “说得不错,跟着我有饭吃。”

  那孩童仰着头定定看了陈砚一会儿,将自己脏兮兮的小手塞进陈砚的手里。

  孩童的娘亲大惊,一把将孩童抱起,慌忙后退,一双眼睛里全是警惕和恐惧。

  其他人脸上也都是又惊又惧。

  陈砚沉声道:“你们留在此地只有死路一条,跟着我或许还能有一条生路。你们跟在我身后,他们不敢对我动手。”

  顿了下,又继续道:“我好歹给你们带了十袋麦麸,你们该知我是真心想救你们。话已至此,是跟我走去寻找活路,还是待在此地等死,你们可以自行选择。”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实在没必要再说下去。

  陈砚再次转身,面对那些拿刀的士卒时,已是一派威严。

  昂首挺胸,无视横在眼前的刀,一步又一步坚定地朝前走。

  士卒们不敢真伤到陈砚,只能随着他的步伐一步步后退,如此就成了陈砚逼退四五名士卒。

  士卒们纷纷看向那位领兵的将士。

  那名将士握着刀把的手紧了紧,终于还是低头摆摆手,示意士卒们让开。

  想要阻拦陈砚,唯一的法子就是在此时杀死陈砚以及所有的灾民。

  可他们只有五十人,灾民却有五六百,根本不可能在一瞬将所有灾民都杀死。

  一旦让这些灾民逃走,杀害五品官员的锅就要他来背。

  他不想背,也背不起这口大锅。

  士卒们再次让开一道口子,陈砚却不动了,而是侧着身子等身后的灾民跟上。

  那名孩童朝着陈砚离开的方向伸手,还一直扭动着身子想要他娘跟上去。

  那女子早已饿得脱了相,家中也只剩下她与孩子,此时被孩子闹得眼热,几步走到陈砚身边,陈砚却让齐耀祖将母子二人先行送往马车。

  有了一人,就会有第二人第三人。

  先是一些孩童、少年,再是壮年老年,灾民们除了相信陈砚外,已经没有别的路。

  他们纷纷朝着陈砚走去,虽脚步踉跄,却始终向前。

  陈砚始终卡在兵卒们的刀之间,让这些灾民一一通行,等到众人皆走到马车旁边,陈砚这才走向马车。

  他一走,那些兵卒均是大大松口气。

  那将士眸光闪了闪,下令道:“跟着他们。”

  军令是守着这些灾民,那他就领着下属守着。

  陈砚让没行动能力的老人与孩童坐上马车,自己则与灾民们一同往前走着,边走还边问哪位乡绅大户离此地最近。

  本地人自是比他一个外来人清楚,当即就提到一位姓黄奇志的盐商。

  一听名字,陈砚就颇为熟悉,只因胡德运给他的名单里就有这么一号人物。

  “就去他家。”

  盐商嘛,自是富得流油,从手指头缝里漏一点粮食出来,就能让灾民们吃几顿。

  这位黄奇志的宅院就在离此山五里地的上黄村,进了村都不需问人,直接找到最气派的宅院就行。

  陈砚好歹也是在京中见过世面的人,等他真看到黄奇志的宅院时,还是觉得自己实在是个土包子。

  这宅院占地多少亩他不知,只知这大门外有条河,宛如那城墙外的护城河。

  那院墙有两人高,可谓雄霸一方,根本看不见里面的情况。

  果然是富得流油的盐商,今日若不狠狠给这黄奇志放放血,他就不姓陈!

  陈砚大手一挥,对众人道:“所有人分成两队,守住前后门,我们要好好向这位黄老爷讨饭!”

第204章 讨饭

  灾民们迅速分成两队,往前后门前一站,就按照陈砚的吩咐哭的哭嚎的嚎,几百人仿若哭丧般的声音穿透围墙,传入黄奇志的耳朵里。

  最近黄奇志刚纳了第九房小妾,此时正在小妾屋子里寻欢作乐,那哭嚎声将他吓得险些从床上摔下来。

  他赶忙将衣服往身上裹,急忙穿上鞋子就冲出去喊管家来问话,管家刚派人出去打探,这会儿还没回话,哪里能知晓,只得亲自跑一趟。

  等管家气喘吁吁跑到前门一看,这门外三四百号穿着破烂的灾民正嚎啕大哭。

  “怎么回事?你们在门口哭什么?”

  一名年纪不小的婆子爬过去,用枯槁的脏手抱住管家的腿,嚎哭着喊道:“求求老爷给口吃的吧,不然老婆子要饿死在你家门口了啊!”

  管家被吓了一跳,赶忙要抽回腿,不成想另一条腿也被人抱住,就连两只手也都吊着人。

  “给口吃的吧,老爷发发善心吧!”

  管家动弹不得,只能喊门房来帮忙。

  那门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赶到管家身边,谁知还没救出管家,自己身上也被众多灾民抱住了。

  灾民们已经几个月无家可归,不仅没饭吃,更是没地方洗衣服洗澡,这身上自是臭气熏天。

  被如此多灾民围着,管家和门房两人险些吐出来。

  若不是有一位差役及时阻拦,将他们二人救出来,他们二人真就要被熏晕了。

  管家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时,那位差役对管家开口了:“同知陈大人来访,速让你家老爷前来接见!”

  那管家扭头一看,一位尚且年幼的官员正站在差役身后。

  管家不敢在此地多留,领着门房转身就逃进院子里,还将门给关上了。

  那些灾民一点不惜力,哭声丝毫未减弱。

  管家提着衣摆几乎是一路小跑回去给黄奇志复命,待跑到黄奇志跟前时,他已是上气不接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