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长乐同居,李二绷不住了 第215章

作者:想写日常的咸鱼

  “长乐啊!你要是这样说可就冤枉了,有你在我根本看不上其他人,我怎么可能去那种地方。”

  “哼!”李丽质傲娇说道:“也是,量你也不敢!”

  “要是去怎么样?”萧然嘿嘿傻笑。

  “能怎么办?我舍不得处罚你...最多就是阉了你!”李丽质手指比划剪刀动作。

  “别闹!”

  看到晋阳公主抱着小兔子屁颠屁颠跑过来了,指了指摇椅,“姐姐你让开...我要和姐夫坐一起!”

  李明达一副理所应当样子,李丽质转过李明达,抬手朝着李明达小屁屁一巴掌。

  “你这小丫头是越来越欠揍了!”

  “姐姐真讨厌!”转身跑了。

  萧然也是哭笑不得。

  李明达跑到翠微身委屈巴巴说道:“有人打我!”

  翠微一听,这还得了,“殿下,谁打你?和奴婢说,奴婢去找她理论。”

  李明达伸出小手指了指不远处,“就是姐姐...她打我!”

  翠微有点尴尬,哪敢去找李丽质啊!

  “殿下,我们不理长乐公主殿下了好不好?”

  翠微表示惹不起啊!

  要是被李丽质揍了,那揍了也是白揍了。

  “母后派人送来的银子你知道吗?”李丽质突然问道。

  “知道,怎么又送过来,不是还有吗?送公主府去多好,这里用不了多少啊!”

  “公主府不安全!”

  萧然不解,难不成还有人敢去公主府找事?

  “怎么就不安全了?”

  李丽质靠在萧然肩膀上,“总觉得父皇老是惦记我们的钱,还有母后最近也老是帮父皇惦记我们的钱,总觉得在公主府不安全。”

  “可以理解,母后这样是情理之中的,现在父皇确实需要很多钱。”

  虽然萧然也不爽被老丈人坑,但是也明白现在李世民需要更多钱拿到盐的占有率。

  这个很重要。

  能不能控制大唐的盐,就看这一次了。

  “之前父皇不是说香草湖那边三块地给我们了,三十万银子也全部给父皇了。”

  萧然略微思索,“我们好像没有这么多钱吧?”

  “之前借的给父皇的,这一次的十万,父皇又从余家沟拿钱了,母后说三十万算是结清了,父皇也不欠我们钱了,算是两清了。”

  李丽质有点小郁闷。

  “也行,这样就谁也不欠谁了,三十万早晚都是要给的,现在给了也好。”萧然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改天去余家沟看看,把剩下的钱也全部带回萧府,要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被父皇拿走了,大哥肯定不会阻止,父皇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萧然轻轻揽住李丽质肩膀,“没事,现在用不着,借一下也是可以的,看在母后面子上。”

  萧然很清楚,要是余家沟积累足够财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会知道的,到时候长孙皇后肯定要说借给老丈人的。

  没办法拒绝。

  人家说的是借。

  “最近父皇越来越讨厌了,不想借给他。”

  “贞观之治,在几千年的历史里面都是很特别的存在,大唐巅峰是之后的开元盛世,但是后人津津乐道却是贞观之治。”

  李丽质来兴趣了,“为什么?”

  “虽然父皇最近却是有点讨厌...但是父皇真的很了不起啊!”

  萧然是个唐吹,也是秦吹,汉吹,还是明吹。

  喜欢秦皇汉武,唐宗...明祖,明祖不仅仅是朱元璋,还有明成祖朱棣。

  这些帝王虽然多多少少都有黑历史或者是做了一下不太好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他们是功大于过的。

  这些人对华夏都是有巨大贡献的。

  秦始皇横扫六合,为华夏铸形,汉武帝打出一个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思想上统一,为民族铸魂。

  雄才伟略,千古一帝!

  “贞观之治很厉害?”李丽质说起大唐这些就来兴趣了。

  “厉害,非常厉害,贞观之治成为了后世帝王政治的范本,只是一直到封建王朝结束,都没有在出现第二个贞观之治。”

  “现在感觉也不是很厉害啊!”李丽质想了想,“之前读书感觉文景之治也很厉害,为武帝打下基础。”

  “贞观之治为大唐打下基础,丝毫不输文景之治,现在才开始没多久,你体会不到。”

  李丽质拉着萧然手,“你和我说说之后什么样?”

  “我记得之前有史料记载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么厉害?”

  “这种情况在父皇之前没有吧!”

  李丽质点点头,“确实没有这样的时期。”

  “父皇之后的封建王朝也再也没见到了,一直到封建王朝结束才有的。”

  这种天下大同的场景,封建王朝时期的百姓,肯定是非常向往的。

  而狗屁“康乾盛世”呢?

  经济最早恢复到了明代的最高水平,可是人口却比明代增长了四倍,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到了原来四分之一的水平。

  老百姓在丰年的时候都只能勉强裹腹,这样的时代都可以是盛世,那盛世的标准也太低了。

  “原来父皇达到这种高度。”李丽质一直是很崇拜自己老爹的,现在李世民已经是‘天可汗’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223章花魁身价暴涨,萧然功不可没!

  现在大唐已经超越了之前李渊时期,李世民把大唐带新高度。

  这只是开始,以后大唐还是一路高歌猛进。

  历史上的盛世基本上就是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明章之治,隋代开皇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代仁宣之治与清代康乾盛世。

  贞观之治算是最特别的存在。

  政治体制而言:初唐实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权制度,执行、立法与执法三权分立,基本上是后来鹰酱民主的雏形。

  就政事运行,采用宰相合议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封建史上最为合理的皇权与相权平衡。

  正是这样的政治体制,使得初唐各项政治制度没有出现重大偏差。

  而其他所谓盛世,则远没有达到这种平衡,或皇权过大,导致皇帝一人专断而政治失误连连;或相权过重,造为尾大不掉之势,势难长久.

  正是这种合理的政治体制,使得当时的官场气氛相当清明。

  腐败贪污之风一扫而空,这种局面是五千年封建文明史中所仅有的。

  康乾盛世,贪污腐败成风,竟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这和贞观之治没办法相提并论。

  初唐的军事是强大的,短短五十年间,唐军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南压吐蕃,虽略窘于东夷,然其后改变策略也很快奏效。

  方此之时,唐军风行万里,威动殊俗,四方蛮夷以“天可汗”称呼太宗。

  西汉虽然大破匈奴,但是大汉也是苦不堪言,经济几乎崩盘的。

  开元盛世虽说强盛,然强末节本,即使没有安禄山也会出问题。

  明代困于边患,清代窘于西夷。

  就君臣关系而论,初唐也为最强。

  当时的议论政事,君臣间是坐而论道的,皇帝与宰相交谈,臣子敢据理力争。

  魏征是最典型的,但是其他的也不少。

  不是极个别,而是很多人都敢直言进谏。

  李丽质最近对自己老爹越来越不感冒是因为萧然。

  “是啊!父皇干了不少糊涂事情,但是贞观之治在后世确实也是千古佳话。”

  “糊涂事是不是渭水之盟?”李丽质皱起眉头。

  不管怎么说,渭水之盟确实是服软了,还送了不少物资。

  “这件事还真不怪父皇,当初大唐确实很难抵挡突厥,这其实不算是父皇黑点,大汉不是还有白登之围吗?汉武帝横扫匈奴也算是报仇雪恨了,这件事其实也还好。父皇虽然有渭水之盟,但是之后颉利不是被李靖将军抓回来表演节目了吗?加上天可汗的称号,这件事其实也算是雪耻了。”

  “父皇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这件事懊恼,很憋屈。”

  “大丈夫能屈能伸,后世之人看到的更多是父皇在这件事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量...当初肯定有武将建议直接开打吧?”

  大唐尚武!

  “是,之前听到母后说起,很多武将都希望拼死一战,只有舅舅房大人和极少一部分和父皇一样,希望和谈。”

  “死战或许能赢,但是要是输了,后果不堪设想,突厥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对中原来说,又是一次灭顶之灾。再严重点,可能会是又一次的五胡乱华了。”

  隋末那段时间中原内乱,突厥发育起来了。

  “五胡乱华!”喜欢读书的李丽质自然是知道那段历史有多黑暗的。

  “后世很多人认为渭水之盟是大唐与突厥关系上的一次胜利,不但避免了大唐在式微的状况下作战,而且稳定了大唐的基础,为大唐的后期发展经济、恢复生机赢得了时间。”

  “这个事件是大唐与突厥强弱的转换点,在事件之前,大唐弱于突厥,但在这个事件之后,突厥再无进犯大唐的实力。”

  “有道理!父皇也算是为了求稳了。”

  “是,相比起玄武门之变,渭水之盟真不是黑点。”

  “那种情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父皇也有苦衷吧!”李丽质也不愿意这种事情,毕竟死的是亲大伯还有三叔。

  “因为父皇玄武门之变,之后大唐权力的交替基本上都是伴随着血腥和杀戮的,很少出现和平交接的情况。”

  李丽质不由得皱起眉头,“是啊!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余家沟的钱父皇要借就借吧!以后还就行!”

  李丽质点点头,“要是不还呢?”

  “以后大唐有钱了,父皇应该看不上我们这点小钱了吧!再说了,不是还有母后吗?母后在,父皇赖不了账。”

  “也是!”李丽质看向萧然,“今天晚上不想回去了。”

  “不行!”萧然一听不乐意了,李丽质不回去,自己怎么去找花魁交流人生。

  “昨天晚上都怪晋阳!”李丽质皱起眉头。

  “还有十几天了,快了!”萧然连忙说道。

  李丽质只能点点头,“知道了!”

  傍晚李丽质没有吃饭就离开萧府,因为长孙皇后没有来,李丽质要过去陪着长孙皇后。

  萧然头疼的是李明达这个小丫头赖上自己了。

  晚上要萧然陪着。

  好不容易把小丫头哄睡着了。

  萧然走出房间,看到锦娘。

  “小郎君!”

  “你在内室休息吧!看着一下小公主,别吵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