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长乐同居,李二绷不住了 第159章

作者:想写日常的咸鱼

  其他人对萧然也是多了几分敬畏。

  随随便便就是两首佳作,这谁顶得住!

  众人眼神变得火热起来。

  要是和萧然搞好关系,以后萧然心情突然来一首:赠好友某某某,那岂不是赢麻了!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不是夸张诗,而是夸赞萧然。

  “小郎君大才,让我自惭形秽啊!”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52章李世民见萧然,文采斐然!

  第一个开了头,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

  “小郎君才高八斗,令人佩服!”

  “此等诗才,古今少有!一盏茶的功夫两首佳作...”

  吹的萧然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李丽质露出淡淡的微笑,对于萧然的表现,非常满意。

  这是李丽质想要看到的。

  萧然连忙打断众人,笑着说道:“诸位,我们还是看看诗,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推敲一二,看看是不是适合启蒙书籍。”.

  萧然连忙开口把话题转过来,被这些人吹一身鸡皮疙瘩,萧然都要飘飘然了。

  众人点点头,李丽质也把这首诗写下来了。

  有人开口:“小郎君写出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画面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颜色的,都是静止的,不会有任何活动,也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首诗写得相当恰切,也较有趣,加入启蒙书籍非常合适。”

  “以简洁浅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把画面上的形象叙述出来。每一句诗的第三字,依次序为“山”、“水”、“花”、“鸟”。青山耸立,水流其间,鲜花盛开鸟嘻枝头,构成了一派生意盎然的、优美的整体境界,好几没有见这种佳作诞生了!”

  “是啊!”有人立刻附和,“三生有幸,没想到还能见证此等佳作诞生!”

  众人意识到问题不对劲,这种装逼露脸的机会肯定要给李泰啊!

  于是有人开口说道:“殿下,你先请!”

  其他人也不好再抢着说了。

  李泰很是满意,不由得高看说话的人几眼。

  李泰还是谦虚说道:“不不不,诸位不必如此,大家畅所欲言!”

  “殿下先请!”

  不管你怎么分析,角度是有限的,说完就没有了。

  所以这种时候肯定是抢着来的,只是为了人情世故,不能抢了。

  “殿下先请!”

  “殿下先请!”

  听到其他人这样说,李泰也就不推辞了,“那本王就却之不恭了!”

  大厅里面一下子安静下来,李泰看着宣纸上李丽质写下的诗句。

  缓缓开口:“首句‘远看山有色’,写的是直观的客观物象,此乃‘静境’,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得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色含义无穷,可是清秀俊朗红湿绿垂的美色,也可以是寒色苍苍的绝美佳色,更可以是奇傀峭拔的异色,唯有静心者能品之。”

  “殿下所言甚是!”有人忍不住拍了一个马屁。

  其他人也是赞许点点头。

  萧然就不懂,没办法,不研究这个。

  李丽质也是赞许点点头,看来李泰分析是深得其他人认可了。

  “第二句‘近听水无声’,有‘动境’,因为源头活水来。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

  “在动静的取舍上小郎君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而且诗之所咏既然是画,则所画之物自然是无声的,与‘近听’、‘远听’有应无关,然而按逻辑说来,‘反’包含有‘正’,否定命题总先假设着肯定命题。”

  李泰分析时候,还不忘吹捧萧然一波,这种吹捧就比刚才众人一顿乱拍马屁强太多了。

  没办法,有理有据!

  李泰继续说道:“‘水无声’写的既是作为画这个客观事实,但同时又表示着画上的水本来应该有声而此刻也仿佛有声似的,因此才使得观者欲‘近听’之,这即是高超的绘画艺术所起的移情作用之故。”

  萧然也是惊了,之前都没想到几个字被分析成这样。

  其他人赞许的连连点头。

  李泰说的肯定是没问题的。

  “第三,四句的‘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是花儿尽管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地开放,但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的极致后还是要飘然而去,而只有在画中,花儿美而不谢同样,画中的鸟,永远是那么可爱动人。”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

  “这里小郎君以‘近听水无声’来表现水的潺潺可听,以‘人来鸟不惊’来表现鸟的可惊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自愧不如!”

  最后李泰不忘再吹捧萧然两句,萧然大概明白李泰为什么受宠了。

  首先李泰的文学方面是无可挑剔的,其次说话是真好听。

  恰当的拍马屁听着就是舒服,怪不得老丈人喜欢。

  这谁听了不迷糊!

  这家伙确实是不讨厌啊!

  李泰对着萧然微微一礼,“小郎君大才,之前是本王眼拙了!”

  “殿下,过誉了!”

  “本宫觉得此诗在启蒙书籍也是合适的,二哥你觉得呢?”

  每一次遇到尴尬互吹场面,李丽质就会开口帮忙。

  “这是自然!”李泰说道:“诸位可有不同意见?”

  “加入启蒙书籍,我是非常赞同的!”

  ...

  立政殿

  长孙皇后再次收到雅集情况书信,说道:“绣娘去太极宫!”

  长孙皇后也被第二首诗词惊艳到了。

  长孙皇后李世民这些都是诗人,自然体会到诗的独特之处。

  同一时间,张阿难再次把另一封书信给李世民,“陛下,越王殿下的书信,说小郎君再出佳作,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一喜,“快快呈上来!”

  李世民迫不及待了,李泰送来的,肯定不差。

  看到诗句之后,李世民露出满意的神情,站起来说道:“好诗!没想到还有如此大才!”

  李世民激动站起来说道:“去越王府!朕要去看看!”

  李世民想去瞅瞅,太好奇了。

  李世民和张阿难走出太极宫,看到长孙皇后和绣娘过来了。

  “陛下!”

  “皇后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李世民问道。

  长孙皇后过来一般就是有事情了。

  “陛下是不是要去找青雀?”

  “皇后你怎么知道?”

  “带上臣妾一起吧!”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好!看来皇后你也知道雅集发生的事情了。”

  长孙皇后点点头,“臣妾也很关注那边的情况。”

  “萧然也是大才,文采斐然,朕倒是刮目相看了,今天必须得见见!”李世民现在很迫切。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53章初见唐太宗李世民,便宜老丈人!

  很快在张阿难安排下,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上了车驾。

  车驾上李世民拿出之前李泰给的书信,继续品味起来。

  “这诗妙!”李世民非常喜欢,“此诗短短四句二十字,但有‘声’有‘色’,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还有‘人’。”

  长孙皇后也拿出信封,说道:“臣妾听说萧然看到大厅里面的山水画,突然有感,也就十几个呼吸时间,确实难得!”

  长孙皇后也是不留余力的赞美自己这个未来女婿。

  “这个青雀也说了,青雀对萧然也是夸赞不已。”李世民继续说道:“特别是用了几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以增加诗歌内容的张力和立体感、节奏感,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李世民笑着说道:“短时间怎么能写出这种佳作呢!”

  长孙皇后笑了笑,“如果说,‘山有色’、‘水无声’、‘花还在’、‘鸟不惊’所言是画中形象或自然实景,那么,萧然用‘远看’、‘近听’、‘春去’、‘人来’又创造出了另一重世界。”.

  李世民赞许点点头,“皇后所言不错,深得朕心,估计很快就会在长安城流传开了。”

  “是啊!萧然的名声还有这一次雅集会在长安城引起不小反响。”

  知道情况的只有长孙皇后和李丽质。

  其他人不知道。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也没有听说过这首诗,加上萧然作诗的时候很应景,所以不显得太假,倒是很真实。

  李泰和雅集的其他人根本就不会怀疑,这是其他人写的。

  很快第二首启蒙书籍的诗就确定下来了。

  众人皆大欢喜!

  长孙冲除外!

  萧然笑着走到长孙冲面前,抱拳说道:“多谢表哥给这个表现的机会,感激不尽!”

  长孙冲是李丽质的表哥,萧然把李丽质当自己老婆,叫长孙冲表哥也是情理之中。

  长孙冲嘴角微微一颤,气得不轻。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之前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现在萧然这样一说,都明白了。

  之前长孙冲一直怂恿让萧然写诗是别有目的,有私人情绪。

  只是萧然出现在长安城也没有多久,之前很多时候萧然都没有露面,理论上来说,和长孙冲应该是没有什么过节的。

  很快有人想明白了,原因是长乐公主李丽质!

  近亲不能结婚,皇家昭告天下取消李丽质和长孙冲婚礼。

  现在李丽质和萧然的关系如此亲近,长孙冲不爽倒是说得过去。

  近亲不能结婚很多人都知道了,这是萧然提出来的。

  一个个看长孙冲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位之前的准驸马,现在又想起来了。

  萧然故意去感谢就有点杀人诛心的意味。

  长孙冲淡淡一笑,保持自己风度,“你有这个实力,没有我推荐也会大放异彩的。”

  “这份恩情我记住了,改日一定带长乐登门拜访!”萧然把刀子戳到长孙冲心窝子去了。

  其他人也是神奇古怪起来。

  之前长孙冲确实不安好心,但是现在看起来萧然也是不是逆来顺受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