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江瑟瑟
“……所以,我选了一个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这个电影既精彩,又比较通俗,看着热闹也很好。主席你应该知道这个名字。”说到这里,卫辞书对着主席呵呵一笑。
“是刘慈欣吧,写《三体》的那个?”
“对!”
“那我们就动身吧,小鬼。去中央局会议室,现在伍豪,老总,还有稼祥,闻天,育蓉他们,都得到了消息,咱们太晚到不好。”
“是!”
半小时后 中央局
中央局大会议室里早已暖意融融,炭盆烧得正旺。长条会议桌被推到了墙边,空出中间一大片地方。周伍豪、朱老总、张闻天、王稼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刘伯承、陈赓、毛泽民、林育蓉等首长们或坐或站,三三两两地聊着天,气氛轻松。空气里混杂着烟草味、新糊窗户纸的浆糊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炖肉香气——显然不少人刚从自家炕桌边过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中央局大会议室的木门被“吱呀”一声推开,暖烘烘的空气混着烟草味扑面而来。
卫辞书抱着个盖着厚布的藤条箱子,侧身让李润石先进。主席手里拎着个小巧的放映机,神情轻松地打量着室内的众人。
“哟呵!主席和小财神爷来了,抱的什么宝贝疙瘩?”正和彭德怀围着炭盆烤花生的贺龙第一个发现主席和卫辞书的身影。
只见这位两把菜刀闹革命的首长把手里的花生一股脑塞到彭总手里,然后拍了拍手上的灰,好奇地凑过来看卫辞书怀里那个神秘的箱子。
“老贺,急啥子嘛!过年还不兴有点新花样?”朱老总端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主位上,捧着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子笑呵呵地啜了口热茶,然后一边嗑着炒瓜子一边开口说道。
周伍豪正和任弼时低声说着什么,听到众人的话语后也抬起了头,然后对着最后出场的两人温和笑道:“主席,小鬼,辛苦你们了。大家现在腾出来了地方,就等你们‘戏匣子开锣了。”
卫辞书把藤条箱子小心翼翼放在会议桌一头,特意清理出来的桌面上,一边掀开厚布一边笑着开口说道:“总理,老总,各位首长过年好!这不是什么戏匣子,就是个放电影的机器。大过年的,让首长们热闹热闹。”
随着厚布的掀开,箱子里露出几个银白色的金属方盒、一个装着高清片源U盘,还有一堆缠绕整齐的电线。
“电影?” 彭德怀刚剥开一颗花生,把香脆的花生仁送进嘴里,听到卫辞书的话后眉头一挑地开口说道,“就是上海滩那边的那些?听说人能在墙上动?”
“对,彭老总。”卫辞书拿起一个方方正正的投影仪,开始连接电源线,“但咱们这玩意是九十年后片子,比洋人的更清楚,更亮堂,故事也好看。保管让您看了不想走。”
“嚯~这么神?”陈赓本来挨着刘伯承在角落里低声嘀咕着什么,闻言像猴子似的蹿了过来,好奇地围着桌子转了一圈,“老卫,没想到你小子会写文章,会看病,能搞计算机,还会摆弄这个。”
陈赓一边说,一边习惯性地伸手想去摸卫辞书的口袋——那里面通常能摸出好烟。
看着陈赓的小手不是很老实,卫辞书敏捷地一侧身,抬手护住口袋:“哎哎,老陈!大过年的,我这刚换的新军装!烟管够,等会儿散!先让我把这铁疙瘩伺候明白了。”
“嘿嘿,行。”
他熟练地将投影仪对准对面墙上挂着的、临时从空间搬出来的幕布。
张闻天和王稼祥也放下手中的文件走了过来。
张闻天仔细端详着那些精密的接口和光滑的金属外壳,若有所思:“辞书同志,这东西耗电大不大吧?”
“张书记放心,”卫辞书头也没抬,麻利地插上最后一根数据线,“这玩意儿的功率算不上大,而且发电机那边也打好招呼了,保准不熄火的从头看到尾。”
说完这句话,卫辞书拿起一个比火柴盒略大的遥控器,按了一下。投影仪顶部的指示灯亮起柔和的绿光,发出低沉的嗡鸣声,一道明亮的光柱“唰”地打在雪白的幕布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光斑。
“亮了亮了!”看上开始各大影视公司的图案开始出现,贺老总高兴的出声嚷了一句。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育蓉坐在稍远的位置,手里习惯性地捻着几颗炒黄豆,此刻也抬起头,然后把自己的凳子往前挪了挪。
“小鬼,你选的啥子片子嘛?” 徐向前沉稳的声音响起,他坐在朱老总旁边,手里也端着个茶缸,“莫要净是些打打杀杀的,大年初一,图个喜庆。”
卫辞书一边弯腰调整投影仪的角度,让光斑均匀铺满整个幕布,一边笑着回答:“徐总指挥放心,保证热闹!是个讲未来人想办法救地球的大故事,场面大得很,战斗机、机器人、还有比武打仗……全是大场面,绝对热闹!名字叫《流浪地球2》。”
卫辞书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把手边的u盘插进投影仪里,“各位首长稍坐,马上就好。我装好片子,咱们就开始!”
“开演开演!”听到卫辞书的话,彭总有些迫不及待地开口道,“老卫,搞快点,莫吊胃口!”
李润石走到主位坐下,从口袋里拿出一盒卫辞书的“佛光”,慢悠悠地拆开,给周围几位递了一圈后,自己也点上了一支。窑洞外,零星的爆竹声还在远处隐约响起,窑洞里,炭火噼啪,茶香混着新拆的烟丝味儿,还有轻微的机器嗡鸣,一种奇特的、属于革命者大年初一的松弛与新奇感,在暖意融融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卫辞书见吊足了众位首长的胃口,随即也不再耽搁,干脆地按下了遥控器上的播放键。投影仪的光束稳定下来,低沉而充满科幻感的背景音乐缓缓流淌出来,覆盖了会议室里所有的窃窃私语。巨大的“流浪地球计划”LOGO伴随着恢弘的音效缓缓浮现于幕布中央。
电影,开始了。
放映室内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投影仪风扇低沉的嗡鸣和炭盆里木炭偶尔的爆裂声。
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喷口喷射出刺目的蓝白色光柱,撕裂地壳,直冲云霄。
“我的老天爷……”贺老总叼着的烟斗差点掉下来,下意识地伸手扶住烟斗,眼睛溜圆的老总对卫辞书开口说道,“小鬼,咱们九十年后,真把这东西造出来了!?”
当庞大的太空电梯基地和空间站出现在画面中时,即使是素来沉稳的朱老总也忍不住发出一声低低的吸气。
“当看到周喆直出现的时候。”场内的许多首长下意识的眼前一亮,毛泽民则是直接推了推旁边的周伍豪,迎着周伍豪的目光,毛泽民对着屏幕上穿着西装的李雪健扬了扬下巴。
李润石的目光则更多地停留在那些忙碌的工人、工程师身上。当他看到图恒宇在丫丫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绝望、周喆直在联合政府会议上面对质疑时的坚定与疲惫,以及张鹏那句“中国航天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的时候,主席抽烟的力度明显比往常凶了许多。
电影里所表现的牺牲、抉择、那些在宏大叙事下个体的挣扎与奉献……主席思考片刻后,侧头对身边的任弼时低语了一句:“我看这个片子很好,强调人民和集体的力量,而不是搞个人英雄主义。”
听到主席的话,任弼时默默的点了点头。
一段时间后,电影推进到了月球危机爆发,巨大的陨石碎片拖着火尾砸向地球,引发全球性灾难的情节。
窑洞内的气氛更加凝重。看着漫天开火的1130等一系列近防炮,徐向前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陈赓则瞪大了眼睛,盯着那些被冲击波瞬间摧毁的城市,嘴里念叨了一句:“要是把这些东西都扔鬼子头上……”
林育蓉则全程没有说话,口袋里的黄豆也没吃多少。当沙溢饰演的张鹏喊出那句“地球,还挺美好的”然后义无反顾地按下核弹按钮时,林育蓉的眼睛微微红了一下。在看到MOSS的红色独眼在背景中若隐若现时,这位战帅微不可察地眯了下眼睛,似乎捕捉到了某种更深层的信息。
毛泽民则更关心那些庞大的工程运作和物资调度。看到全球联合政府动员资源的场景,他忍不住低声问旁边的卫辞书:“未来的后勤保障能力这么恐怖嘛?”
卫辞书只能苦笑摇头,示意非常够呛,然后低声对泽民首长说道:“按照电影里那个时间,中国的保障能力肯定能达到这个水平,但是其他国家,他们可能连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分不清楚。”
随着剧情推进到图恒宇在数字世界与丫丫重逢,并最终将关键数据上传,数字生命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的情节。
王稼祥看得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哲学思辨。张闻天也陷入了沉思,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似乎在推演着数字生命这个概念对现实社会结构和伦理的巨大冲击。
当众多航天员驾驶飞行器冲向月球核爆点,肉身引爆核弹的时候,朱老总抬手,用粗糙的手背飞快地抹了一下眼角。彭德怀也重重地叹了口气,别过脸去,同时将膝盖上的双拳握的很紧。贺老总沉默地吸着烟斗,烟雾缭绕中看不清表情。周伍豪则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种大公无私牺牲精神的敬意以及对生命逝去的惋惜。
电影结束,片尾字幕伴随着宏大的音乐缓缓滚动。
放映室内一片寂静,投影仪光线的反光在首长们的脸上交织显映。
不久后,幕布的光暗了下去。窑洞里一片沉寂,只有炭火燃烧偶尔发出的噼啪的轻响。
首长们仿佛还沉浸在那个宏大而悲壮的未来世界中,无人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震撼、思索和沉重感的气息。
最终,朱老总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端起搪瓷缸,发现里面的水早已凉透,仰头喝了一口后,老总用一种十分感慨的语气开口说道:“这电影…太厉害了。人定胜天……胜到这个份上,也是……唉。”说到这里,词穷的朱老总无奈摇了摇头,找不到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内心的感受。
“那个移山计划,”张闻天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带着思虑的语气开口说道,“把整个星球当飞船开走这需要怎样的组织力?各个国家又要达成怎么样的约定?电影里面看着团结,可背后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数字生命更是个大难题。”
王稼祥听到张闻天的话后同样缓缓点头:“是啊,老张。肉体消亡,意识永存?那还是不是原来的人?社会结构会变成什么样?伦理的边界又在哪里?这些问题,比造行星发动机还难解。”
“其实这个问题,作者在另一部小说叫《中国2185》的小说里也探讨。”卫辞书接过两位首长的话开口说道,“几位首长如果想看的话,我可以拷贝一份电子文件,那个小说里面也有主席,或者说主席意识的角色。”
“是吗,那就麻烦辞书帮我们拷一份了。”与李润石,周伍豪直接喊卫辞书小鬼不同,这两位首长和卫辞书之间的相处明显客气了许多。
“我就看那些当兵的!五十岁以上出列!这才是军人!为了身后的人民群众,该顶上去的时候,眼都不眨一下!有种!”彭德怀语气激动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张鹏等人的牺牲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陈赓凑到卫辞书旁边,用胳膊肘捅了捅他,压低声音问:“老卫,电影里面那战斗机,我看跟歼二零有点像啊,咱那飞机能垂直起降不?还有那根服务器重启,咋就非得泡水里?”
卫辞书正忙着收拾放映设备和U盘,闻言头也不抬地低声解释:“那个电影设定已经过时了,后世咱们国家最牛逼的战斗机是歼50和歼36。青岛空间里的歼二零没法垂直起降,至于根服务器……这玩意得冷却啊,未来很多的大型服务器,要么在山洞里,要么在水里。而且剧情不这么设置的话,怎么体现水下作业的艰难和牺牲精神?”
一边说着,卫辞书一边耸耸肩,表示有些设定不必深究。
刘伯承则更关注战略层面,他转向李润石和周伍豪:“主席,总理,电影里那个联合政府,各国吵成那样,最后关头还是能统一行动。这‘人类命运共同体’,倒和我们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只是这共同体的规模,是整个人类了。”
“是啊。这个电影很热闹,也很深刻。它画了一个很大的饼——推着地球跑,这是古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但咱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敢想,敢干,潜力无穷!”
说到这里的李润石顿了顿,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位首长。
“但是,同志们!再大的饼,也得从眼前这口锅烙起!时间再长的任务,路也得一步一步走出来!日本人现在就在家我们的家门口磨刀,蒋介石还在南京盯着我们。我们现在的根服务器,就是保安,就是延安,就是我们手里的枪杆子和锄头把子和各种各样的工厂!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组织建设,发展生产,提高我们的战斗力!”
“电影里讲团结,讲牺牲,讲为了人民群众去和眼前的困难拼命。这很好!这和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是相通的!但我们的明天在哪里?不在九十年后的科幻片里,而是在脚下的这片黄土地上!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征途上!”
“所以,”讲到这里,李润石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非常感人的,“片子看完了,热闹也凑过了。该收收心了!大年初四,各就各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比电影里推地球实在得多,也紧迫得多!”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三日 南京 总统府会议室
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南京国民政府军政要员。
蒋介石身着藏青色中山装,端坐主位,面色阴沉地听着军统局局长戴笠的汇报。
“……日军在丰台、通县持续增兵,关东军一部已秘密调驻山海关。华北驻屯军的司令田代皖一郎近日频繁视察下属各联队,其咄咄逼人之势,远超《何梅协定》框架之约定。种种迹象表明,日方正在为下一步大规模行动做准备。”戴笠的声音十分严肃郑重,会议室的气氛随着他的讲述愈发凝重。
军政部长陈诚接口道:“委座,当前,党国平津的门户洞开,宋哲元部压力巨大。二十九军虽号称十万,然装备低劣,士气不振。若日军真的大举进犯,恐难以久持。我方需尽快明确应对之策,是增兵固防,还是另寻外交途径与其斡旋?”
“增兵?”财政部长孔祥熙立刻摇头,“军政部去年超支甚巨,国库早已捉襟见肘。当前华北局势未明,此刻大规模调兵,耗费钱粮无数,万一打不起来,或者打成了僵局,这钱粮的窟窿怎么填?况且,贸然增兵,是否会刺激日方提前行动,也是不可预测的事情。”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蒋介石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陈立夫身上:“立夫,共产党那边,最近有什么新动向?”
听到蒋介石的问话,陈立夫扶了扶眼镜,翻开面前的文件夹汇报着开口说道:“委座,根据我们当前掌握的山西情报。中共自占据太原及晋南大部后,动作十分频繁。其一,大规模整编部队,撤销了原有红一、二、四方面军番号,统一编为三个所谓的野战军,如将其二线部队及直属部队全部算进来,其兵力规模估计已远超三十万。其二,中共在其控制的延长、太原等地大兴工业。延长油田已经开始增产,太原原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的兵工厂、钢铁厂等,据闻已重新开工,并有大量不明来源的新式设备运入。其三,在延安、保安等地,新建或扩建了多所冠以‘红军大学’、‘医科大学’、‘工业学院’之名的院校,延揽了不少北平、上海过去的左倾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
“不明来源的设备?”蒋介石眉头紧锁,“又是苏联人在后面搞鬼?”
“这正是最令人费解之处。”陈立夫语气凝重的出声回答,“苏联方面近期的公开表态依旧暧昧,但其与中共的联系渠道似乎并未中断。更值得注意的是,我情报人员从山西零星传回的消息称,中共部队装备精良程度远超想象,士兵普遍配发新式步枪、冬季荒漠迷彩作训服,甚至出现了少量疑似重炮和装甲车的目击报告。虽未能证实,但绝非空穴来风。中共当花钱后勤补给之充裕,组织动员之高效,已非昔日流窜之匪可比。其在山西根基日深,已成心腹大患。”
“心腹大患!”听到陈立夫的报告,蒋介石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拔高,“娘希匹!剿共剿了十年,竟然越剿越强!如今竟在我卧榻之侧坐大!”
一直静听的张群此时开口,安抚着蒋介石的情绪:“委座息怒。当前局势,日寇磨刀霍霍于华北,中共坐大于山西,确为两难。然两害相权,日寇乃亡国灭种之祸,其势更迫在眉睫。中共虽坐大,其根基尚浅,目标仍在抗日,短期内尚无能力威胁党国中枢。被指认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稳住华北,避免与日本全面冲突。”
说到这里,张群语气略作停顿,观察了一下蒋介石的脸色,然后继续说道:“至于中共,其势已成,武力进剿恐非上策,不仅消耗国力,更可能将其彻底推向苏联,甚至在日军进犯时,迫其与日寇合流,局面将不可收拾。为今之计,或可尝试接触拉拢。”
“接触?”蒋介石怀疑的目光紧紧盯住张群的眼睛。
“是的,委座。”张群面不改色的点点头,“以抗日大局为名,邀其中共高层人物,如周恩来,朱玉阶来南京谈判。名义上商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事宜。此举,一则可向国内外彰显我政府团结御侮之姿态,缓解舆论压力;二则可借谈判之机,近距离观察中共虚实,探明其真实意图与力量来源;三则若谈判能达成某种协议,或可暂时约束其在山西的进一步扩张,为我方集中力量,应对华北危局争取时间。”
陈诚立刻补充:“岳军兄所言极是。谈判亦是缓兵之计。若谈得拢,可暂安其心。若谈不拢,亦可揭露其破坏团结之面目,赢得国内外舆论支持,为日后解决预留地步。”
孔祥熙也点头:“若能暂时稳住山西,避免大规模军事冲突,于国库亦是喘息之机。”
陈立夫和戴笠交换了一个眼神,虽仍有疑虑,但在当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也未再明确反对。
蒋介石背靠座椅,带着茶杯,开始搓弄起茶盏上的杯盖。
一段时间过后,心中有所决定的蒋介石缓缓开口:“拟电。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邀请中共代表周恩来,速来南京。就当前国家危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之具体事宜,进行商谈。措辞要体现中央之诚意与迫切。电文拟好后,即刻发出。”
“是!委座!”戴笠、陈立夫等人齐声应命。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三日 午后 延安 中央局会议室
长条会议桌旁烟雾缭绕。
“蒋介石的动作,倒是比预想的快一些。”周伍豪放下电文抄件,对着众人开口笑道,“商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字面功夫做得十足。看来,华北日军压境,加上我们在山西的动静,让这位委员长有些坐不住了。”
听到周伍豪话,朱玉阶则是直接哼了一声:“黄鼠狼给鸡拜年!他老蒋肚子里装的什么药,我们还不清楚?无非是想借着抗日的幌子,把我们的人诓过去,摸摸我们的底细,顺便给外面做做姿态。他打的算盘,不用去南京,我在陕北都听到了!”
“玉阶同志说得对,但也不全对。”任弼时推了推眼镜,分析道,“老蒋现在确实被日本人逼到了墙角。华北一旦有失,他的中央威信扫地。邀请我们谈判,一是做给国内外看,显示他团结御侮的姿态,堵住悠悠众口。二是正如伍豪同志所说,想近距离探探我们的虚实。这三嘛,恐怕也是存了缓兵之计,想暂时稳住山西方向,好让他几种精力进一步推进中央军的政变工作。这步棋,进可攻,退可守,算盘打得很精。”
“所以,我们去不去?”彭德怀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润石和周伍豪,目光囧囧地开口问道。
李润石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那份电文,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点了一支香烟抽了起来。
片刻之后,李润石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核心首长:“去,当然要去。人家把团结抗日的大旗都扯出来了,我们若是不去,在舆论上就失了先筹。蒋介石想探我们的底,我们又何尝不想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看看南京政府面对日本人大军压境,有几分抗日的心思,又有几分内斗的想法!”
“主席说得对。”周伍豪接口,“这是一场必须打的交道。我们不仅要人去,还要带着我们的主张去。核心就是一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且借此机会,把我们的政治主张光明正大地摆到全国民众面前,摆到国际社会面前。让全国人民都看清楚,谁才是真心实意抗日的政治力量。”
“那谈判策略怎么安排?”张闻天对着周五好直接开口。
“原则要坚持,态度要诚恳,立场要鲜明。”周伍豪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规划,“第一,重申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第二,要求国民党政府立即停止对苏区的全部敌对措施。第三,推动建立由各党各派各军各界代表组成的国防政府或国防会议,统筹全国抗战事宜。第四,要求释放一切政治犯,允许民众开展包括游行在内的各种爱国运动。至于具体细节,如红军的安置、防区划分、后勤补给等,可以作为后续深入谈判的议题。这次去,主要是亮明旗帜,争取舆论,同时近距离观察南京政府的真实态度和内部情况。”
“安全问题必须万无一失。”朱玉阶神情严肃的开口说道,“伍豪同志是全党公认的谈判专家,他去最合适。但南京是龙潭虎穴,戴笠的军统和日本人的特务无孔不入。这次到南京,我们配备的警卫人选、联络方式、以及相应的撤退预案,必须做到周密再周密!我建议,由中央警卫团抽调绝对可靠的骨干,组成精干保卫小组随行。”
“我同意老总的意见。”李润石拍板,“伍豪同志代表中央赴南京谈判。育蓉同志,你和总参二局负责拟定详细的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伍豪同志此行绝对安全。泽民同志,后勤保障要跟上,伍豪同志在南京的开销、联络所需的电台、密码本等,都要准备妥当。”
“是!”林育蓉、毛泽民同时应道。
“另外,”李润石转向卫辞书,“辞书,你那里关于南京军政要员的最新动态、社会舆情、日蒋互动的情报,尽快整理一份摘要交给伍豪同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明白,主席!最迟明早送到副主席那里。”卫辞书立刻回应。
“好!”李润石站起身,走到周伍豪面前,用力握住他的手,“伍豪,此去南京,担子不轻。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周旋。你是代表我们党,代表我们苏区十万军民去的。我们在这里,等着你的消息!”
“请主席和同志们放心。”周伍豪沉稳有力地点头,“我会见机行事,不辱使命!”
同日 夜 南京总统府
孔祥熙拿着刚收到的延安复电,匆匆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
“委座,中共复电了!同意派周恩来作为全权代表,即日启程来宁商谈!”
正对着地图研究华北布防的蒋介石闻言转过身,闻言闪过一丝喜色:“哦?朱毛倒还算识相。复电里还说了什么?”
“措辞……还算平和。”孔祥熙斟酌着用词,“重申了他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提出要商讨建立国防政府、释放政治犯等事项。核心还是围绕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哼,老调重弹!”蒋介石闻言随即冷哼一声,“什么统一战线,不过是借机扩张势力罢了!停止敌对行动?他们占了山西大半,此刻正是埋头搞发展的时候,当然希望我停手!周恩来……这个人滑头得很!告诉戴笠和陈立夫,人来了就给我盯紧!他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住在哪里,每天吃什么,我都要知道得一清二楚!还有,谈判会场内外,多安排些机灵的眼线!”
“是,委座,已经安排下去了。”孔祥熙连忙应道。
蒋介石踱到窗边,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谈判桌上,该敷衍的敷衍,该许诺的许诺。核心就两条:第一,他们的军队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改编和指挥,番号、驻地由中央决定。第二,取消他们所谓的边区政府,其辖区行政必须归入地方省府管辖!其他的,全部可以暂时答应他们。”
“还有。”说到这里,蒋介石转过身:“找机会,私下里探探周恩来的口风,他们在山西那些新枪新炮,还有工厂设备,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苏联人到底给了他们多少东西这个谜底,必须要给我挖出来!”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