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76章

作者:捞德一

哪怕她本身就是资本、贵族阶级。

但这是她的出身。

她没有选择,也无法改变。

反而,伊薇尔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一直在用她的方式,努力为这个世界上,被压迫的人民发声。

当记者,写文章,发报刊。

她想让世界上更多的人。

看到在遥远的东方国度,有四万万遭受压迫的苦难人民。

这个女孩太善良了,善良到让人不忍心欺骗。

黄昏时分。

两人骑着白马,在落日余晖下,缓缓归来。

苏远轻声在她耳边说道。

“伊薇尔,这个世界很美,但同样很残酷。

你我就像是这草原上的一株小草,无法改变太多。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坚强勇敢的活下去。

永远向阳!”

伊薇尔回过头,笑了笑。

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深深映入了苏远的瞳孔。

多年以后,当伊薇尔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再度回想起这句话。

她才明白。

当时的苏远,在想什么。

…………

第二天一早。

徐树真和段宏业启程返京。

伊薇尔跟随东洋记者团,坐上车,一起离开了库伦。

苏远骑马相送五十里,一直到库叶河畔。

伊薇尔流着眼泪,不舍的挥了挥手。

临走前,苏远再次劝说了一番徐树真。

让他留一条退路,不要在派系斗争中越陷越深。

这一次,徐树真的脸色无比沉重。

因为他知道,这次回去,说不定就要开战了。

生死难料,前途未卜。

“徐大哥,保重!”

苏远站在北岸,目送着车队渐渐远去。

再过两个月,直皖战争就要爆发了。

按照历史走向,皖系仅仅坚持了五天,就被全面击溃。

段琪睿下野,徐树真被迫流亡海外。

最终在1925年底,死于冯玉翔之手。

苏远改变不了历史大局走向,但保他一命,还是没有问题。

…………

又过了五天。

第一批从东北赶来的建设人员,抵达了库伦。

苏远和川越茂一起出城迎接。

远处,一辆辆大卡车,运来了大量的物资。

各种炼钢、炼油的大型设备,全都被拉了过来。

除此之外,还有兵工厂的武器弹药生产线,加工车床。

以及一大批东洋国内顶尖技术专家。

因为四个矿产分布位置太散,川越茂研究了好几天,最终决定将钢铁厂和兵工厂修建在库伦以西五百里外的科特尔湖。

炼油厂则直接建在油田附近,减少运输成本。

这次护送车队过来的,还有一只两千人的步兵联队。

联队长名叫井上雄一,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将领。

与川越茂关系很深。

“苏桑,帝国在这里的建设,时间很紧,我们暂时人手不够,能不能调用一批你的人,帮忙运输一下?”

“当然可以,这点小忙,我还是很乐意帮的,不收钱。”

苏远哈哈一笑。

挥了挥手,让管理军需运输的张良,立刻安排了一百辆马车。

井上雄一看到他们连汽车都没有一辆,竟然都是用马车拉货,眼中不由闪过一丝鄙夷。

苏远无意间瞥了他一眼,看透了那小鬼子队长的心思。

他当然有汽车。

只是,那些汽车都是从鬼子手里缴获的。

苏远如果拉出来,估计他们得现场破防。

川越茂倒是不在意这些。

有马车就不错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苏桑,你也看到了,工厂建设需要大量的工人,我们带来的都是技术人员,你看能不能再借一些人?”

听到这话,苏远顿~时皱起了眉头。

小鬼子有点得寸进尺了0....

要完车,竟然还想要人。

“川越先生,不是我不想帮你,你也看到了,外草原人口稀少,我们自己搞发展都不够,哪还有人借给你。”

“八嘎!”

川越茂还未开口,井上雄一率先狗叫了起来。

他一脸怒气的盯着苏远,似乎是想说苏远不识抬举。

川越茂扭头瞪了他一眼,将这条恶犬摁了回去。

“苏桑,实在抱歉,我知道你的难处。

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愿意支付工钱,雇佣你的人去帮忙建设工厂,如何?”

苏远目光一闪。

小鬼子竟然愿意花钱雇人,真是让人意外。

不过想想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不雇人干活,他们这工厂得修到猴年马月去。

苏远略作沉吟,点头答应了下来。

“既然川越先生都这么有诚意了,那我就帮忙张罗张罗了。”

川越茂大喜。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将各个工厂修建好。

越快修好,他们就能调集越多的士兵来此。

区区几个工钱,完全不算什么。

到时候,等到大军来袭,所有花出去,他们都会百倍收回。

几天后,川越茂带人送来了一百万两白银。

上面还印着满清的官印。

这笔钱,相当于是老佛爷帮忙付了。

苏远收下银子后,立刻发了一则公告,通告全城。

招募百姓去工厂做工,包吃包住,一~个月十块大洋。

这工钱,放在燕京都是相当高了。

百姓们纷纷报名,一天就招到了两千多人。

还有那些从矿厂退下来的矿工们。

也都加入了进来。

段琪睿将矿厂抵押给了东洋人。

但工人们和厂里的管理人员,都不归东洋人。

这些人,现在都回来了,相当于下岗失业。

现在,东洋人发了工钱,大家伙踊跃报名,高兴的不得了。

苏远也很高兴。

在他眼里,小鬼子建的厂子,都是帮他建的。

相当于,他们花着自己的钱,雇佣苏远的人,去帮苏远建工厂。

双赢。

不对,应该是三赢。

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

现在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车辆,从东边开来,拉来大量的物资。

苏远偶尔用天眼查看一下。

只见科特尔湖旁,已经建起了一~个工厂的雏形。

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同一时间,西部无人区的油田,也进入了钻井开采的阶段。

  7

  1

  2

  5

  7

  6

  з

  6

  ⑧

许多设备,都是小鬼子花了大价钱,从米国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