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68章

作者:捞德一

段宏业也搞了上百辆汽车,准备去外草原拉矿。

结果,段琪睿竟然把矿抵押给了东洋人。

这么一来,他们的生意,就没得做了。

“爹,您就不能换个别的地方抵押,那外草原的矿产品质非常好,能卖上大价钱。”

段宏业开口说道。

段琪睿斜瞥了他一眼。

“蠢蛋,咱的大部分地盘都在东部沿海。

给了东洋人,以后还能要回来?

那外草原山高路远,我就算抵押给了他们,东洋人有什么本事运走。”

这话倒是说的很有道理。

徐树真和段宏业想了想,也只好接受了。

相较于东部沿海的地盘,明显西北边境的土地,战略价值更低。

“又铮,明天你和宏业一起,带东洋人去外草原考察考察。

这次跟他们一起的,还有一支记者团。

说是要采访山河。

我怀疑他们没安什么好心,你注意一点,别让山河说错话。”

徐树真面色严肃,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苏远在外草原整出来的大新闻,一条接一条。

先是发动一二六血色革命,推翻了统治外草原几百年的贵族阶级。

后又率兵,在北方边境大败毛子军,歼敌一千多人。

取得了百年来,头一场对俄作战的胜利。

没过两天,他又将藏传坲教的领袖,从明朝一直传承至今的哲布尊丹巴活坲,拉出来斩首示众。

这一桩桩事件,单独拆开,都是轰动全国的大新闻。

足以在青史留名。

但苏远短短几天,就把这些事都干完了。

这等魄力和手段,已经让他成了全国皆知的大名人。

连海外势力都注意到了。

东洋人这次去外草原,说是考察矿产,其实就是冲着苏远去的。

不然为什么要带记者团。

徐树真立刻就想到了关键,知道此一行,怕是没那么简单。

第二天一大早,徐树真和段宏业,带领五百亲卫军,在燕京城外,与东洋人的考察团碰面了。

这只考察团规模浩大,足有三百多人。

其中包括记者团、矿产资源勘探队,矿业技术专家,以及大量的后勤护卫队。

而带领这支队伍的人,居然是燕京驻华东洋大使馆的二号人物。

川越茂。

彼时,此人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驻华外交官。

待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川越茂策划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罄竹难书。

战争胜利后,川越茂便被国民镇府列为了重要战犯。

徐树真与他有些交情。

两人握手寒暄几句后,便一同向着外草原出发。

…………

同一时间,远在几千里外的唐努乌梁海。

苏远也准备收拾东西,返回库伦。

这里的局势,在西北边防军的治理下,已经恢复稳定。

逃到毛子国境内的残兵败将,短时间内,应该也不~敢再南下侵扰了。

上官婉从军政参谋部里,选出了七位参谋,分别坐镇七个集镇。

主政一方。

以防万一,苏远将吕人杰和那两千骑兵,都留了下来。

目前新军训练,还需要一段时间。

再加上他们的后勤补给,也远远不够,将这支新军,全部带到库伦。

不如就先把他们放在这里训练。

当做一支隐藏起来的奇兵。

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相信一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1920年4月3日清晨。

苏远带着三十名亲卫,和上官婉等后勤团队成员,离开了唐努乌梁海。

来时,寒风凛冽。

回去时,已经有了春暖花开的迹象。

草原上,嫩绿的青草破开春泥,顽强的生长在每一寸土地上。

上官婉抓紧缰绳,一双纤细长腿轻轻夹了夹马肚。

战马快速奔跑起来,来到苏远身侧。

“将军,我看唐努乌梁海的气候,比外草原好多了,可以种植的作物,不能仅限于土豆白菜。”

苏远想了想说道。

“这个我知道,到时候我会想办法,引进一批棉花、玉米和小麦过去。”

只要向东、向南的商路打通了。

引进一些作物过去,并不困难。

这次回去,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办商行。

由他出钱,组建几只商队,去国内各地把商路连接起来。

向东,可以直达东三省。

向南,打通内草原和陕甘宁。

将整个中西部,变成一~个商贸中转地。

只要有钱,他就能从内地,源源不断的获取物资。

一晃,五天过去了。

两千里路程,他们已经赶了一半。

这天,苏远闭着眼睛,躺在马车顶上晒太阳。

突然,他睁开双眼,坐起身来,看向东南方位。

通过天眼地图,苏远发现了一支大部队。

近千人浩浩荡荡,从内草原一路而来,向着库伦进发。

“徐大哥怎么会跟这么多东洋人在一起?”

苏远观察片刻,皱着眉头自语道。

在那支大部队里,他不仅看到了徐树真和段宏业。

还看到了好几百东洋鬼子。

那些东洋鬼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像是军队。

“难道是他们找来买矿的金主?”

苏远突然反应过来。

徐树真回燕京,可不就是找卖家去了吗。

苏远一跃从马车顶上跳了下去。

坐在车里的几个姑娘们,都被吓了一跳哆嗦。

一身白衣,温婉贤良的谈允贤,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将军,你小心点,这太危险了。”

苏远稳稳落在地上,翻身上了一匹枣红大马。

回头冲她笑了笑。

“接下来路程,我要快马加鞭了,你们忍着点。”

谈允贤白皙的脸蛋,微微一红,不知道想到那里去了。

苏远大声喊道。

“全军加快速度,四天内必须赶回库伦。”

说完,他一挥马鞭,快速向前疾驰。

其他人全速跟上,几辆马车也加快速度,追了上去。

车里的女孩被颠簸的东倒西歪,都有点受不了。

上官婉骑上马,英姿飒爽的追了上去,问道。

“将军,出了什么事,怎么突然这么急?”

“徐大哥带着一伙东洋人来了,有可能是买矿的。

我得提前赶回去,把矿厂的账本整理一下,避免出了纰漏。”

经过这么长时间相处,两人的关系越发亲近熟络。

上官婉已经成了苏远的贴身女秘书。

大事小事,苏远都不会瞒着她。

而关于外草原的事情,她这些天也从苏远口中,了解了七七八八。

包括钢铁厂、兵工厂、四座矿产,上官婉人虽然没去过,但对那里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

“您之前不是已经做过假账。”

“都过了这么长时间,矿产的产量也有变化,假账我得亲自过目看看。”

上官婉知道,苏远为人谨慎。

  

很多事,交给自己人去做,可以放宽心。

520但那些矿厂,还有一部分段宏业的人。

如果出了问题,可能会导致段家翻脸。

苏远还不想这么早,跟他们撕破脸皮,至少在直皖战争爆发前,表面关系要维持好。

一路风驰电掣,日夜兼程。

苏远等人终于在第三天傍晚,赶到了库伦。

而此时,徐树真等人距离库伦,还有大概一天的路程。

当天晚上,苏远将刘三山在内的几位厂长、副厂长,全都叫了过来。

一通查账后,果然发现了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