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273章

作者:捞德一

片刻后,他伸手拍了拍孙连仲的胳膊。

“算了,当年你们十三个兄弟,一~起跟着我,辗转大半个龙-国,出生入死,同甘共苦。

现在,十三太保只剩下你一~个人了,我怎么忍心让你去送死。”

孙连仲眼眶一红,心中越发自责。

“大哥,我要为兄弟们报仇,您就让我去吧。”

“去什么去,陕甘地区原本就是我们抢来的,丢了也就丢了,老子冯玉翔又不是没丢过地盘。

大不了从头来过!”

冯玉翔不愧是一代枭雄,即使面对如此困境,心气依旧未被磨灭。

“通知下去,让各地军队,准备一下,咱们去川省。”

“大哥,川省有我们的容身之处吗?”

“我已经和刘湘谈好了,他会借给咱们一块地盘。”

冯玉翔以前也在川湘地区混过,多少有点人脉。

弄个地方休养生息,不难。

他只是不甘心,才刚刚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屁股都没坐热乎,就让人赶走了。

而且,还是被他的仇人打跑的。

军令传达下去。

各地的驻军,纷纷向长安收缩,准备撤离。

陕北的东北军、西北边防军,陕南的冀州军、豫州军,乘胜追击,向着长安合围。

三万出川支04援的川军,打打先锋部队还可以。

碰上了中~央军的大部队,一触即溃。

川军损失严重。

在得知冯玉翔都准备放弃陕省后,他们也纷纷撤回川蜀。

与此同时。

赵国忠俘虏孙良诚后,并未停歇,继续率领大军,过天水,渡渭河,从宝鸡杀入,直扑长安。

民国十年,六月二十日。

五路大军,在长安会师成功。

彻底收回陕省全境。

冯玉翔、孙连仲率领一万多残兵败将,逃到川省刘湘的地盘,躲了起来。

至此,整个北方地区,基本统一。

如果从上个月二十号,张作林发表讨贼檄文算起。

打下晋陕甘三省,满打满算刚好一~个月。

如此惊人的战斗力,和攻城效率,震惊全国。

这一战,既彰显了新镇府的武统的决心,又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

南方各省军阀,无不心惊胆战。

三天后,在孙忠山的劝和下,粤系、桂系、滇系的军阀,纷纷向燕京发电,表示愿意听从中~央号令。

又过了两天。

闽省军阀李厚基发电燕京,表示归顺。

东南各省,大局已定。

放眼天下,整个龙-国只有乱成一锅粥的川蜀,以及偏安边境的西疆、清海、南藏等地,没有平定。

张作林、曹坤等人,大喜过望。

如若能够在他们的任期内,统一全国,此等功绩,必将名垂千古。

天下大局变幻莫测。

苏远却仿佛人间消失了,一直没有露面。

会师长安的军队,都是赵国忠带领的。

此刻,无人知晓,他正在蓝州一家工厂,筹备塑料薄膜化工业。

一旦此工厂建成,不知道能养活多少百姓和兵马。

“将军,这些设备已经安装好了,测试也没什么问题,可以开始生产了。”

几位化工专家,围在苏远身边说道。

苏远点了点头。

一~声令下,工厂的设备机器立刻运转起来。

塑料薄膜工艺极其复杂,经过数十道程序后,一张张薄薄的透明塑料布,从机器中吞吐而出。

苏远欣喜不已。

这可是当今世界上中转群,第一批塑料29一一九薄膜。

领先米国科学家摩根·派克二十年。

几位农业专家,拿起那些塑料薄膜,用力撕扯了一下。

纷纷赞不绝口。

“将军,这东西的韧性、透光性、保温保湿性,用来建种植大棚,完全没问题。”

“很好,我已经让人从外草原运送钢铁过来了。

辛苦各位,挑选几个种植基地,一定要把大棚种植技术推广出去。”

“将军,您就放心吧,这事交给我们了。”

有系统奖励的一百位化工专家,和一百位农业专家,苏远一点都不担心。

随后,他将那些高产抗病的高粱、甜菜种子拿了出-来。

这些种子,远比这个时代的农作物,更加优良。

产量更高。

去年,苏远收复洛夫镇时,就奖励了一千公斤耐寒高产小麦。

今天开春的时候,那些麦子,都播种在了外草原。

前几天,他刚收到消息,麦子已经收割了。

亩产达-到了惊人八百斤。

要知道,这个时代,即便是在最肥沃的华北平原,小麦亩产最多也不会超过五百斤。

如此大丰收,堪称奇迹。

当地的百姓,皆都喜极而泣,恨不得晚上睡在麦田里。

甘省的地理条件,比外草原更好。

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只要这些高粱、甜菜推广开来,日后的产量,绝对比外草原还要高。

“各位,甘省的农业,我就交给你们了,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把粮食产量翻上三倍。”

“哈哈哈……有这些种子和机器,别说三倍,十倍都可以。”

众人大笑起来,眼里满是憧憬。

安排好这-里的事情,苏远回到蓝州市镇府,将系统奖励的一百位军政人才,安插到各个岗位。

有他们坐镇,才让人放心。

甘省各事务处理完毕,苏远立刻匆匆赶往长安,商议大事。

两天后。

长安城外,吴佩孚、杨宇霆等人纷纷出城迎接。

这些打了半辈子仗的老将,脸上无不带着敬服之色。

他们都很清楚,中~央军能轻松拿下晋省,会师长安。

首功,当属苏远。

若不是他在西北,一战攻破嘉峪关,在冯玉翔的后院开了个口子,这场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苏部长,这一仗多亏了您。”

“是啊,没有苏部长智取嘉峪关,我们东北军估计还在大同城外,跟孙良诚死磕。”

“嘉峪关乃天下第一雄关,自朱元璋建成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被人从关外攻破。

苏部长,您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算什么,苏部长连北海和半岛都能收回,区区嘉峪关,小菜一碟。”

……

众军官笑脸逢迎,吹捧不断。

让苏远听的,都不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各位,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咱还是进城商议大事吧。”

“好好,快请!”

众人坐上车,一路向着督军府驶去。

到了督军府指挥部,只见偌大一幅沙盘地图,搁置在堂前。

吴佩孚手指地图,笑道。

“苏部长,前段时间,粤桂滇闽四省,已经归顺镇府。

除了琼岛和宝岛,国内就只剩下川蜀、清海、南藏、西疆四省,尚未回归。

您看,接下来的战局,如何部署?”

众人纷纷看向苏远,眼中露出期待。

虽然他是在场年纪最轻的一人,但其赫赫战绩,早已折服了所有人。

“川蜀之地,山川河流众多,天堑无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便是最难攻打的省份。

而今,川蜀又有十多个派系。

互相攻伐,征战不休。

我觉得,这个地方,咱们不必强攻。

可以许以重利,让他们自相残杀。

等到他们杀出一~个结果后,咱们再顺势入川,接纳整个川省。”

苏远围绕着沙盘地图,转了一圈,缓~缓开口。

“这就好比养蛊。

如今的川蜀,什么妖魔鬼怪都有,不让他们自己杀出个结果,等咱们大军入川,说不定要面对好几路的敌人。”

一番分析,令众人眼前大亮。

他们之前,还在头疼怎么入川。

川蜀山路难走,关隘险峻,许多地方易守难攻。

大军贸然入川,必会死伤惨重。

没想到,苏远的计谋,竟是直接从内部瓦解他们。

“分化敌人,使其自相残杀,妙计。”

“不费一兵一卒,确实是好计谋,不过,我们该如何让他们自相残杀?”

“只是许以重利,怕是无法让他们卖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