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265章

作者:捞德一

皖军人数众多,但战斗力,跟他的西北边防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还需要重新操练一番。

于是,苏远将窦固、窦宪的部队,留下了两万。

将京畿军、齐省军,皖省军,浙省军,调了一半到外草原。

相比于气候温暖的华北地区,外草原这种苦寒之地。

相当锻炼人。

风沙漫漫的大戈壁上,只要训练上一~个月,保管这支皖军,全部脱胎换骨。

除此之外。

段琪睿的空军、海军,也都被苏远掌控住了。

如今,燕京南苑航空学校和空军基地,已经由苏远的空军将领接管。

面向全国招收合适的飞行人才,进行培养。

一百多架战斗机,停在空军基地。

每天都在进行各种训练。

海军基地则在齐省清岛和威海卫。

两个基地各有二十多艘军舰,海军编制人数,在六千人左右。

别看战舰和人数不多,这已是民国最强海军了。

苏远从齐州调了两个营过去。

接管了清岛和威海卫的海军,重新进行训练。8

段琪睿的兵,苏远很难相信。1

倒不是说这些兵会叛乱,而是他们的战斗力,属实拉胯。1

特别是空军和海军,这两个军种,纯属花架子。7

组建完毕后,从来没有参战过。3

用这批人打仗,苏远都担心他们拖累自己的嫡系部队。7

除了海军回炉重造。6

清岛和威海卫的海军学院,也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人才。6

另一边。6

徐树真成为皖省督军后,立刻便接管了全省军队,每天也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苏远离开前。

曾经与徐树真秉烛夜谈,讨论了皖省以及浙闽两省的发展。

浙省主动投靠,问题不大。

但闽省却是仗着离外草原足够远,宣布了独立。

这件事绝对不能容忍。

苏远肯定要将闽省收回。

但他自己没时间,就只能让徐树真去办这件事。

只要徐树真练兵练的差不多了。

等苏远提供的新式武器一到,收回闽省,不是难事。

东面的大局,暂时交由他们去管了。

苏远的目光,落向西部。

…………

五月十五。

苏远亲率一万五千人,来到外草原和陕甘边境地带。

当初,冯玉翔在川湘等地,摸爬滚打了七八年。

好不容易拉扯起一支三万人的队伍。

本打算北上大展身手,却没想到,听了段琪睿的话,一场大战,把裤衩子都快输没了。

外草原一战后,冯玉翔仅仅带着几百心腹,逃回了晋省。

输的这么惨,一般人估计这辈子都很难东山再起了。

可冯玉翔硬生生的凭借着其左右逢源的本事,竟然从阎老西和马步芳那里,借到了一些兵马。

而且,还凭借着这点兵马,打下了陕甘两省。

实话实说,这份本事,苏远都有点佩服。

要知道,冯玉翔可没有什么坦~克飞机,大炮步枪。

能打下陕甘两省,全靠其一身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如果不是他和徐树真有仇。

苏远真想把他收入麾下,为自己所用。

可惜了。

“将军,再往前就是嘉峪关了,那里是河西咽喉,陕甘驻军第一重镇,保守估计,兵力在一万左右。

咱们这点人马,就算有坦-克,估计也很难拿下嘉峪关`.。”

大军停下,赵国忠走到苏远身边,神色凝重道。

他以前是冯玉翔的部下,对西北地区,包括冯玉翔的战斗风格,都十分了解。

嘉峪关是漠北南下必经之地。

拿不下此关,大军想要进入陕甘,除非插上翅膀,飞过长城。

冯玉翔也知道这一点。

必然会将重兵,押注在此关隘。

坐拥天下第一雄关,冯玉翔才有底气,敢公然夺取陕甘地区。

苏远来到一座山坡上,用望远镜看了看。

南边崇山峻岭,连绵起伏不断。

万里长城如同一条长龙,趴伏在蜿蜒的山脊之上。

放眼看去,只有嘉峪关这一条平坦大道,可以向南而去。

八百里秦川,号称可以阻挡百万大军。

今日一看。

确实巍峨壮观,名副其实。

“赵旅长,你猜冯玉翔会派谁来镇守此关?”

苏远收起望远镜,笑问道。

赵国忠仔细想了想,猜测起来。

“冯玉翔手下的十三太保,在外草原一战,死伤大半。

如今还剩下的可用之人,只有韩复榘、孙良诚和孙连仲。

我猜是韩复榘。”

苏远好奇问道。

“为何是他?”

“首先,韩复榘是追随冯玉翔最早的将领,颇有才干,乃十三太保中最得冯玉翔重视的将领。

其次,韩复榘作战风格,极为稳重,从不冒险。

镇守嘉峪关,重点在于守住。

他来担任边关司令,最合适不过。”

赵国忠与冯玉翔手下的十三太保,接触不少。

他曾经就是十三太保之一,石友三的嫡系部下。

而石友三与韩复榘,私交最好。

听到他这番分析。

苏远点了点头。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他这次征讨陕甘地区,带了很多冯玉翔的老部下。

这些人,如今早已融入了西北边防军,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对苏远忠心耿耿。

“通知下去,大军在这-里驻扎,先派一支侦查连,去山里探探情况。”

万里长城,虽可以挡住百万大军。

但几百人的小规模的队伍,还是可以翻山越岭,爬过去的。

苏远暂时不着急动手。

他还得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是,将军!”

赵国忠立刻安排下去,一支一百二十人的侦察连队,骑着快马,向着山林中奔去。

大军就地扎营,休整起来。

…………

另一边。

嘉峪关城头上。

瞭望台的哨兵,也看到了苏远的部队。

消息很快就传回了边军大营。

指挥部内,一位三十出头的青年将领,正坐在办公桌后,手捧一本古书,看的津津有味。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冯玉翔手下第一~大将,韩复榘。

赵国忠分析的一点没错。

嘉峪关的位置,太重要了。

苏远要南下,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东路,从绥远边境南下,过晋省攻入陕北。

  君羊 ⒊漆易漆贰jiu⑴依灸

这条路,且不说有阎老西镇守。

就说那八百里秦川,都不是那么好走的。

另一条则是西路,从嘉峪关破关南下。

相对来说,西路更好走一点。

也不用借道其他省份,不必担心后勤运输路线,被人偷袭。

冯玉翔既然敢拿下陕甘地区,当然做好了,应对苏远的准备。

这么重要的关隘,他不可能派其他人来守。

只能是韩复榘。

“师长,刚收到消息,关外发现一支大军。”

韩复榘头都没抬,问道。